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亲爱的丹妮: 接到你的信我激动万分,认为这是一个奇迹,我倒在床上,求上帝给我启示,最后想到了,50多年前上帝叫我来认识你,是要我来爱你的。离别50多年后,再让我们相见也是要我来爱你的……

亲爱的迪宝: 你那封信我看了后,成千成万的音调、诗句、色彩涌出心头,这种美感我早以为是不可能再出现在我的余生里。虽然50多年没见面,没有聊了,今天通过文字,感觉面前的你还是当年的你。深夜了,我坐下朝天看月亮和星星,我朝天看莫不是想看到你吗?我深知你是真正爱过我的人,正如我真正爱过你一样。

这是厦门的袁迪宝和法国的李丹妮86封情书中的最后两封,他们25岁相遇,26岁相爱,28岁分离,此后55年再未见面,直到83岁重聚。重聚后的第三天,他们终于在耄耋之年步入婚姻的殿堂,缔造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飞跃半个地球的旷世之恋。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 相爱

时光的车轮回到1953年9月,浙江医学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共卫生专业的大学生。在他们当中,有一位叫做袁迪宝的年轻人,他来自厦门鼓浪屿,经过几年埋头苦读,考入浙江医学院。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第一学期,袁迪宝选修了俄语,他永远无法忘记第一堂俄语课开始的情形:“一位看上去有些外国人模样的姑娘,穿着连衣裙,像天仙一样从教室门外飘了进来,全班男生甚至女生,都像土包子一样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这位混血仙女就是李丹妮,她的父亲是浙江美院的教授李树化,母亲是法国人珍妮。她在北京出生,在浙大毕业,精通英、法、俄、中文。混血儿的聪明和美貌,在她身上显露无余。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当时,李丹妮26岁,虽然很多学生仰慕她,但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她根本没有往心里去,直到有一天,25岁的袁迪宝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发现这个男孩不但每次俄文成绩都拿满分,而且在同学们当中很有威信。年龄相仿,很快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李丹妮和袁迪宝开始了亦师亦友的校园生活。

袁迪宝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向李丹妮提出想学习英语,李丹妮欣然应允课后为他辅导。每次上完英语课,两人便会到西湖风景区散步,时间久了,心里便有了朦胧的好感。有一次散步时,李丹妮唱了一首俄文歌,袁迪宝回去一查,发现歌词是: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满怀的心腹话没法讲出来。”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到李丹妮的心意,但他没有说破。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1953年的冬天来得很早也很冷,不到12月竟然飘起了雪花,坐在教室里的袁迪宝被冻得瑟瑟发抖。几天后,李丹妮悄悄递给他一个纸包。打开一看,是一件蓝色的毛衣。暖意和爱意,一下子涌上了袁迪宝的心头。从这一天开始,这对男才女貌的年轻人,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彼此。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 分别

相识、相知、相爱,若能相守该有多好。然而,袁迪宝差点忘了,他已经有了一位妻子这个秘密袁迪宝一直没有告诉李丹妮,并且随着对丹妮的爱慕加深,他的自责也越来越深。

原来,考上大学时,袁迪宝已经25岁,在那个时代已算是大龄青年。临出发前,家人觉得袁迪宝已到成家立业的年纪,此去读书又是好几年,便让姐姐为他介绍了护士同事——黄秀雪。两人虽然门当户对,但没有经过恋爱,就直接结婚了。婚后10天,袁迪宝便离开新婚妻子,前往杭州上学。

袁迪宝一方面觉得自己对不起李丹妮,不知如何开口,另一方面不知该如何对待那位毫不了解甚至谈不上喜欢的新婚妻子。一边是世俗,一边是爱情,他不知所措

在升入大三这一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袁迪宝余下的学业需要到成都完成。临别之际,袁迪宝终于将自己埋藏已久的秘密告诉了李丹妮。两个人先是沉默不语,随后约定要坚守道德,尤其是李丹妮,她深明大义,为了不造成另一个无辜女人的不幸,毅然选择了分手。

临行前,李丹妮剪下一缕金发,又摘下自己的戒指,一起交到袁迪宝手中。这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临行前,苏堤拍了一张合影

1955年,袁迪宝离开浙江医学院,前往成都读书,第二年,李丹妮也黯然离开中国,去往法国生活。两个人约好要一直保持书信联系,并约定“想念对方时,就看看天空中的那颗金星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袁迪宝常常清晨4点钟爬起来,跑到山上去看那颗星。

大学毕业后,袁迪宝回到了“新婚妻子”黄秀雪的身边。黄秀雪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式女人,后来为袁迪宝生下3个孩子,并抚养他们长大。谈到这段婚姻,袁迪宝用“敬重”这个词来形容对妻子的情意。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黄秀雪是伟大的,她知道袁迪宝深深爱着李丹妮,也知道他们的婚姻是时代造就的产物,但仍然爱着他们的家。1960年困难时期,李丹妮经常会从法国给袁迪宝一家寄来奶粉等食品,黄秀雪还开玩笑地说:“既然要做孩子们的父母,就要多寄一些啊。”那是她生命中唯一一次提到李丹妮。

那时候由于邮资很贵,袁迪宝总是攒够几封再一起寄出,每封信都有两三千字,密密麻麻。直到1965年,国内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让李丹妮和袁迪宝中断了通信。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1976年,漫长的文革终于结束了,在苦苦等待了整整12年后,李丹妮再次向迪宝原来的工作地址寄出了一封信,但12年是整整一个轮回啊,中国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地址早已变动,信件因“查无此人”被退了回来。在地球的另外一端,袁迪宝何尝没有在文革结束的第一时间联系李丹妮,他先后往法国写了10余封信,都被退了回来。袁迪宝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联系不到李丹妮了,就此遗失关于李丹妮的一切了——文革期间,所有信件、照片都被烧掉了

  • 重逢

一晃到了2010年,当时,结发妻子黄秀雪因患癌症已经去世16年了,袁迪宝也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女知道了袁迪宝和李丹妮的故事。儿媳欧阳鹭英鼓励袁迪宝给失去联系许久的李丹妮重新写信,她说自己看过一个报道,“讲的是‘二战’期间一位美国军人在法国认识了一位孤儿,若干年后再次来到法国,依然在原址找到了他,因为法国人很少搬家。”

沉寂的心再次被唤醒,袁迪宝决定重新写信。信的内容非常简单:“亲爱的丹妮,愿上帝保佑你,健康长寿!” 袁迪宝的心愿非常简单:“丹妮,你只要活着就好。”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奇迹发生了,信没有被退回,袁迪宝在2010年3月31日寄出第一封信,4月17日便收到了李丹妮的回信他颤抖的打开这封等待了45年的回信,看着纸上熟悉的中文笔迹,老泪纵横。原来,李丹妮真的一直住在那里,从未搬家,当年袁迪宝写给她的信都被退回,是因为中国方面的原因。他们寄给彼此的信,就那样阴差阳错在时空中交汇,又回到原点

重新通信后,李丹妮告诉袁迪宝一件让他无比震惊又感动的事情:分离55年,她一直未嫁,所有的书信和照片,都保留到今天。一时间,感动、愧疚、遗憾、心疼,一起涌上袁迪宝的心头,他立刻给李丹妮回信:“你独身至今,信物也留存至今,请原谅我的负罪感,我们要重生。你来厦门和我们同住,我的儿、媳、孙一定会把你当妈妈、奶奶尊敬的。”虽然错过了两人最好的年华,但所幸还有机会一起终老。

2010年9月18日,厦门高崎机场,迪宝捧着55朵玫瑰,他的三个儿子也各捧着一束鲜花,等待着李丹妮从大洋彼岸“归来”。两位耄耋老人痛哭着拥抱在了一起。55年的等待,多少千言万语,在此刻都会显得多余。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 结婚

奇迹创造出的幸福,是以光的速度来计算的,9月21日,83岁的李丹妮与82岁的袁迪宝便在厦门市民政局登记结婚。9月26日,新郎袁迪宝一身整洁西装,挽着平生第一次披上婚纱的李丹妮,在鼓浪屿举办了浪漫的婚礼。他将那枚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戒指,重新戴在了爱人的手指上,袁迪宝开心地像个孩子,而李丹妮则娇羞地如同少女。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结婚后,李丹妮会为孙子们补习英语和法语,两人一直相守在一起,后来丹妮渐渐糊涂了,许多人事已不记得,但与爱人仍然每日对望,握手、亲吻,袁迪宝去哪都把丹妮带在身边。就这样彼此相伴、扶持走过了7年。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26岁相爱28岁分离,83岁重聚结婚,中国老头和法国老太的旷世之恋

2017年10月19日上午,袁迪宝在丹妮和家人的陪伴下,安然过世,享年90岁离世的那一刻,看似已人事不知的丹妮却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伤心地哭了。



人生有多少个55年,人生的55年又有谁愿意耽搁得起,消耗得起。迪宝和丹妮25岁相遇,26岁相爱,28岁分离,直到83岁白发苍苍,又奇迹般相遇,重结连理。造化弄人,时间无情,好在他们的人生乐章有始有终,有情有义。

“我会看见你的金星,你也会看见我的金星,你是真正爱过我的人,正如我真正爱过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