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善于沟通表达?做到这几点人生大不同

如果去欧美的大学里随机访问一些人对中国留学生的印象,大多数人的回答里都会有“不爱说话”“沉默”之类的描述。没错,相比于欧美人骨子里的敢于表达,含蓄内敛的东方人总是会被无情地打上“不善言辞”的标签。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善于沟通表达呢?

1.建立沟通渠道,随时把握孩子的心理

你爱孩子,却不知道爱的本质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也就是说,只有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和深深地理解,才是父母对孩子的真爱。孩子的心理虽然并不是深不可测,但很多父母常常也是琢磨不透孩子内心的想法。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并理解孩子的心理呢?

我记得我曾经有一位大学老师跟我分享过她的经验:在我们家,有一个“亲情宝盒”,俗称“意见箱”。与孩子之间出现沟通障碍时,我们都是靠它来解决问题的。有一次,孩子突然不开心了,我很纳闷,问他也不说,就写了个纸条丢进了“亲情盒”里:“妈妈怎么惹你不高兴了,能说给妈妈听吗?”一会儿,孩子也丢纸条进去了:“你叫我写名字,说这个没写好那个也没有写好,说我笨”。有时候,孩子的心理父母是很难把握的,就算是父母开口问他,他也不一定愿意说出来。这时,“亲情盒”便成了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这种方法的确非常好,值得大家借鉴。当然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办法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比如利用孩子交换看日记的形式来解决,把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写在日记中,同时也要求孩子用日记来回答。这样,父母、孩子的心理、想法都白纸黑字地呈现在日记上,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效地沟通,进而成为更好地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地事情了。

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善于沟通表达?做到这几点人生大不同

2.尊重孩子

有个朋友跟我抱怨,她儿子小学三年级,还不会说话。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他要么声音很小,要么结结巴巴。和同学交流,能说一个字的,绝对不说一句话,能点头摇头的,坚决不说话。简言之,就是哑巴汉语。

不久,我见到了她的儿子。那天,我开车将她们母子俩从饭店送到地铁站。在车上,我问这个小男孩,“小朋友,你几年级了?”小男孩没有开口,他妈妈说,“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我又问,“那你平时学习忙不忙呀?”他妈妈接着说,“挺忙的。”我再问,“你平时补课吗?”他妈妈继续回答道,“每个周末我都让他补课,奥数,语文,英语,最近还想让他去学游泳。”我最后问道,“那你最喜欢哪门功课呀?”他妈妈回答说,“他语文不行,但英语挺好的。”谈话到此,我真想跟我的朋友说,你能闭嘴吗,让你儿子多说说?

说话,是社交的第一步。我们是社会的人,能说话,会说话是基本的生存技能。孩子的语言能力需要培养,像我这位朋友,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权利。

还有一种家长, 太想让孩子学会说话,反倒让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

3.让孩子学习演讲的艺术

一个爸爸,工作比较忙的时候,都让岳母接儿子哲哲。小家伙不太愿意让姥姥接,因为要等“很长时间的公交车”。一天加班到很晚才到家,一进门,哲哲就凑上来:“爸爸,你知道吗,今天我们等了半个多小时,公交车才来。”“那这半个小时你们都做什么了?”“我们什么也没做,就等着啊!”“你可以和姥姥聊聊天,聊你喜欢的狗、昆虫什么的!”“姥姥不喜欢这些东西,我一聊田鳖的时候,她就说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将来能当饭吃吗?”“你在姥姥家时,亲戚们怎么看待你看昆虫书和狗书呢?”“他们也不喜欢和我聊这些,他们还说,学那些有个屁用!”这个孩子就很想表达和分享,但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

实际上,对于我们语言能力正常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良好的表达习惯养成,是需要语言环境的熏陶。那有家长说,我们孩子都上学了,有语言环境啊。


许多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们往往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百无禁忌,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到了初中,变得害羞起来,含蓄起来,连课前的师生问好也越来越小声。课堂上的提问更是没有一点响应,以躲开老师的视线不被叫到为幸运,哪怕是自己知道答案也不喜欢表现。这些状况可以改变吗?可以的。


其实,每一个人的胆量都是逼出来的,当全班每个人都接到必须上台演讲的任务时,他们已无可选择。因此,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完成第一次演讲后,当老师给他们表扬性的点评,又鼓动同学们给予鼓励的掌声,他们的信心就更足了,会为下一次的机会准备的更好,一次、二次,训练多了之后,既练习了口才,也锻炼到胆量,这些都对孩子们以后的工作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孩子将会得到老师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公众演讲能力,沟通表达自然不在话下。

不管现在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强也罢,弱也罢,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孩子的教育上,并且为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成长环境,他们就会拥有优秀的沟通表达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