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作为书法之圣,有人比王羲之书法水平更高的吗(或者有没有比较接近其水平的)?

江益焱


历史上有三人与书圣王羲之齐名。

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其地位是无人可动摇的了,如今也已经无人敢说自己的书法可以超过王羲之了,但是,在王羲之所在的时代,以及以后的南北朝时期,书法界并不是唯王羲之独尊,有几个书法家是可以和他齐名的。

“二王”

第一个就是他的第七个儿子,和他并成为“二王”的王献之,虽然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来看,我个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肯定是高于王献之的。但是当时,尤其是之后的南北朝时期,王献之的书名曾经一度在其父之上。

南朝书法家、名士对于王献之的推崇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尤其到了南朝宋、齐之间,世人都学习王献之的书法,以至于不知道王羲之和钟繇是谁,“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

王献之《鹅群帖》

直到后来,梁武帝实在看不下去了,颁布圣旨说“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世人才转学王羲之的书法,也由此可见在南北朝时期,王羲之的书名是超过了其父亲的。

其实对于二者书法熟高熟低,已经争论了上千年,我个人则认为二者仅仅是风格上的不同,王羲之的书法更有中和之美,不激不厉,雄壮遒美,王献之的书法更加潇洒流畅、跌宕起伏。历史上的书法家每个人的欣赏品味不一样,对于二者的褒贬也不一样。

王羲之《丧乱帖》

钟繇

钟繇也是一位和王羲之并称的书法家,二者并称为“钟王”,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王羲之的楷书就是在其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钟繇楷书

张芝

张芝和钟繇齐名,被称之为“钟张”。

梁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将四贤并称。

王羲之自己也曾谦虚的说自己未必比的上张芝。

张芝草书《冠军帖》

“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不过,无论如何,经过历代的筛选,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王羲之最终跑赢了这场比赛,被后人独尊为“书圣”。


不二斋


中国书法经过近两千年的辉煌,出现了无数的大书法家。如果要论其成就,王羲之确实是一巨峰。在数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有没有人的书艺超过王羲之?如下分解。

能进入前四强者计十分。

中国楷书前四为:钟繇,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那么他们每人得十分。

中国行书前四为: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王铎。那么他们每人得十分。

中国草书前四为:张芝,张旭,怀素,王铎。那么他们每人得十分。

楷,行,草同时兼备,综合力全分最高者为胜。

王羲之,行书十分,楷、草沒有进入前四,但都能得到九分。王羲之综合总分为二十八分。

颜真卿,楷书十分,行书十分,草书未进前四,但也能得九分。颜真卿综令总分为二十九分。

王铎,行书十分,草书十分,楷书未进前四也能得九分。综合总分为二十九分。

从上述总分看只有颜真卿,王铎的综合总分二十九分高于王羲之的综合总分二十八分。也就是说颜真卿,王铎略胜羲之一分。

东京颜真卿超羲之展,小曰本没有理由是不敢胡言。小王胜老王没有理由小日敢出狂语。多研究,多探素是有道理。

长江滚滚东流,一浪高过一浪。圣给我们锁住了,无法超越?历史会永远停留!

浪来了,明天会有更高的浪!谢谢!


揽海一一鹰


这个问题那就复杂了,就一一的分析一下吧!历史上称为书圣的其实有三个人。王羲之还没有出生之前,三国时期吴国的大书法家皇象也称为书圣,流传在世的作品主要有《急就章》隶书笔意较多。在王羲之之后,北魏也有一名称为书圣的书法家叫郑道昭,号称北朝书圣。主要代表作有《郑文公上碑》和《郑文公下碑》流传在世。这两位书圣的作品,相对于王羲之的作品,学的人很少,是无法和王羲之相提并论的,这两位虽然都被称为书圣,经过了1000多年历史的洗礼,毫无疑问是无法和王羲之相提并论的。




其实在南北朝时期。儿子王献之的名气,一度盖过了自己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到了唐朝,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因此故意扬羲抑献,有故意打压王献之的嫌疑。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逐渐奠定了王羲之在历史上书圣的地位。而他的儿子王献之被称为亚圣。其实这两父子的书法水平应该在伯仲之间。

隋朝有一块《龙藏寺碑》。据说这块碑的书法功力在王羲之之上。也许这只是一些个人的书法家认为。并没有得到历史上的书法家们的一致认同。

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家有两个:一个是钟繇,一人是草圣张芝。他说:“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意思是说和钟繇就像两个肩膀,他稍微高一点。和张芝相比就像大雁的两个翅膀,张芝厉害一些。至于他们是不是真的比王羲之的水平高,历史发展到今天,还没有给一个最终的评论。

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这四个人的水平应该都是不相伯仲。很难真正的分出高低。能够绝对秒杀王羲之的。在历史上应该没有人,前不见古人,后不知道有没有来者?


xiang古


这种问法让人很难回答。

王羲之之后的所有书法大家无一不从中受益,称之为书圣是没有异议的。他的笔法,笔势,笔韵是极其完整的,其字的造型,间架结构,姿势万千,开合收放相当潇洒自如。从整体上去论,确实没有人超越他,谁要是敢说自己的书法水平超过了王羲之,那只能说是他太不知道深浅了。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看问题?

一,王羲之的字是不是每一个字都好看。

二,王羲之的字其原形态是不是随便都拿可以过来放到我们创作的作品中去?

三,这是最关键的,形质的取舍问题。

真正的一个书法爱好者,取百家之长是必须具备的自我心里要求,临帖学书必须知道如何去取。

我对于学书创作的观点是"离经叛道,过河拆桥,不着皮相,独领風骚"。离经叛道的前提是要先进去,过河拆桥首先是要先过得了河,不着皮相是指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派的,(写谁的象谁的那就是抄,永远只能算是二等品。艺术家是抄出来的,而伟大的艺术家则是偷出来的。)独领风骚是要写出自己的风格。

我这样讲可是有点太不论套了?

瞎侃的,不知道能不能说明一点问题?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

不过,我的学习是认真的。









杨炳升66






为龙书法


有比书圣王羲之书法水平高的人吗?

没有。圣,是人中之绝至。你问人,称书圣的只有王羲之一个,所以,在人中没有比王羲之更高的人。

比圣更高的是仙,比仙高的是神。神仙才能高于圣。王羲之能称为书圣,是他的书法很全面,没有弱项。其它人不能称圣,是偏工于一体。张芝虽然也称草圣,他的草书超凡绝世,而其他书体便远远落后于王羲之。钟繇的楷书也胜过王羲之,行书,草书却是钟繇的弱项。



在后代的书法家中,楷行隶草篆都好的人也不少,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这些后起之秀,单项书体却没有人能超过王羲之。在草书方面,张旭,怀素是两个近于神仙之人。他们的草书可比神仙。但仍然输在了整体的实力上。


书法有五个大类,单项比较,王羲之只有行书能拿冠军,其他项目中都不能夺冠。行书,是日常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书体。所有的书法家都写行书。在大家都写的书体中,王羲之能够称雄,这就足以证明他的书法水平,是没有人能够达到的。


子衿书法


王羲之作为书圣,历史地位无以复加。其技法也达到书法巅峰。现在王羲之的笔墨真迹已经绝迹人间,流传下来的都是后代描摹、复制的“仿制品”。仿制品无论是在气韵,流畅度等方面,一定会比不上原作的;但是王羲之这些仿制品看,即使是仿造的东西,也是灵动非常,笔墨的丰富性、结字的开放性、一笔一道体现的功夫、力度等等,都让人非常震撼,所提现的那种优雅、精气神,让每个人看着都非常舒服。可以说,写行书、草书,能达到这样集合优雅、力度于一身的,再没有第二个人。

现在看王羲之的笔墨,几乎见不到他写隶书,篆书的;也没有明清之后的大幅墨迹;只是在方寸之间,展现万千姿彩。如果非说王羲之大字不行,隶书篆书不好,也无话可说。不过,书法家毕竟要术业专攻。王羲之在行草方面的成就无人可以匹敌;而其他篆书、隶书等高峰上拥挤的人不少,却没有公认的天下第一。所以,其他人可以说是华山论剑的“五绝”;唯有王羲之,是寂寞高手“孤独求败”。





长剑不出鞘


注定不会有的,理由充分:

一、王羲之的行书,深刻影响到后世的审美。

后世学王羲之的太多了,王羲之的行书对后世的审美影响是极为深刻,深远的。

换言之,王羲之的行书,深刻影响了后世书家对行书审美的标准。

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话语权,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所以,注定不会有超过王羲之的!

二、王羲之诸体皆精,其行书更是雄冠古今,王羲之行书的风格,属于秀美、妍丽的风格。

王的行书,符合国人追求的中和之美!相对来讲,颜真卿的行书,雄浑壮美;而赵孟頫的行书圆润秀逸。王羲之的行书,比起颜真卿的行书要柔媚一点,但又比赵孟頫的又多了几分阳刚。

代表作兰亭集序,虽非原迹,但其结构美、章法美、用笔精妙,变化之多,是后世学习不可多得的范本,很多单字,即使是硬笔,也可以学以致用。

三、王羲之性情高洁,大家喜欢,又遇到了大V唐太宗,主动请缨为王羲之做广告,不火都不行!

反之,品性有劣迹的书法家,大家观其字,也往往联想到其为人,难以被推崇的!

有实力的审美标准制定者,后人不会,不敢,也没实力超越,更何况王羲之早已作古,已经封神!


行书一点通


没有。

至少到今天都是没有的。因为后来者没有王羲之的历史条件和机遇。所谓的机遇就是处于书法的发展到了一个转型时期。也也就是楷书的孕育发展演变至成熟的时期,而天才的王羲之不但抓住了这个机遇,而且非常成功的创造了一种新的书体模式,并且不是一种,而是三种:楷书,行书和草书。也就是是说,王羲之是开宗立派者。并且王羲之所创创造的书法高度,没有人能够超越。所以现代人仍然不可能超越。就是唐代在李世民的大力推崇下,都有书法家超越了王羲之,所以,才形成了尚法的局面。尚的是什么法呢,王羲之一脉相承的法。可以说没有一个书法家做出了象王羲之那样的定型一种书体的创新。无论怎么变化,都没有超越王羲之牢笼。甚至唐以后仍然没有做到,象王羲之那样,取得古质今妍那样的成就。在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我们也没有那样的条件,魏晋楷书定型并成熟以后,再没有新的书体出现,魏晋以前,从刻画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简书,隶书,草书,直至楷书,在也没有心新的书体出新而王羲之就是楷书,草书,行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一道分界限,书体的演变与创新至此划上了一个句话,这就是王羲之的历史条件和机遇。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未来也仍然不会有人超越王羲之。书圣和经典的地位是不可能被超越的,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翰墨书道


书圣之谓绝非浪得虚名。右军书法以才气灵气慧气冠绝今古,千年迩来诸位名家大手挨个数,论综合实力恐无一人堪与右军摩肩而论。



被奉为神的唐楷四大家再加上一个褚遂良,成就一代楷法,似乎相当不得了了。实则只是站在魏晋楷书的肩膀上有所小成,小技巧耳,跟书圣比风采神韵,绝对是小巫见大巫的。王羲之楷草行皆擅,是全能性动动员,其草书比之二张怀素未必就输。



宋四家文采斐然、情怀奔放,毕竟笔下功夫稚嫩了点,工于取奇讨巧的小伎俩,其书法功力境界,对王右军只能是仰望。

赵孟頫、文徵明行书纵有小成,其功至多能得右军五六成。至于神笔王铎、大手董其昌,雕虫小计,更不足论。

书法两千年,书圣之誉如非王羲之,恐无一人敢当此名。



抱庸浅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