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一些90后越穷越敢花?月薪3000却不怕负债12万?

用户1789602604782558


我认为主要是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攀比心理太强了!

现在的金融环境不一样了,以前借钱基本上你只能找亲戚朋友才能借的到,而且能借的钱很有限,现在不一样了,随着金融环境的放松,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借到钱,比方说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等,这些地方只要你用实名制注册办理的,基本上每个平台都可以借到一两万元,这样下来你想要借上一二十万都可以,网上也不少这样的人负债数十万的,所以人们的消费观念就变的不一样了,以前月薪3000元就过3000元的日子,但是现在由于能透支所以人们的花销也就变大了,因为这些钱虽然是实实在在的钱,但更多的人觉得更像数字一样,你手机刷一万块钱,和你讨一万元现金出来,消费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其次就是人们的攀比心理越来越强了,随着经济条件的飞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加上现在生活水平好了,人们对于高端商品的消费也越来越激进了,很多人月薪几千买上万的手机买几千的衣服的人不在少数,年轻人之间的攀比是越来越严重了,加上现在贷款的门槛低,这让很多人都能搞到钱去消费这些高端的商品,久而久之欠下的钱就越来越多了。

月薪3000元负债12万,我想这类人应该算是少数人,但年轻人每月都有几千上万元的负债还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很多人的消费都是超前的,说真的对于月薪几千元来说,我觉得能满足自己温饱存点小钱已经不错了,想要消费起那些大几千上万甚至几万的商品基本上会很难。


楼盘网


这个问题呀,负债20万,工资3000越穷越敢花,这样才对好不好。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说他对吧,他就是对,3000块能省出一套房么,3000块能省出一台车么,可以的,20年后吧。20后咱跟00后,10后比起来,我们都叫胡子拉碴的大叔,黄脸婆大婶了,买车干啥,老年代步,还是皮卡拉货,买房当仓库还是拿来放沙发床啊?晚了!

你要说他不对吧,那不省钱,打个点滴都是电话一个一个,阿姨婶婶,割了阑尾炎,快快救急,女朋友要条金项链,赶快融资,信用卡逾期告急,快快救急,嘿嘿,所以说,手有余粮,心底不慌,该省还是得省。

那为什么越穷越敢花呢,必须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想成为什么人,得看起来像什么人,千万别说自己思想睿智,语言犀利,死的可以吹活,身为一个穷人想要脱离穷人的圈子要么有老把刷子纯粹的技术派,有才华,等哪天伯乐看中你这匹千里马,要么就要毛遂自荐,让我们相信你有致富的能力,或者你看起来就像一个富人,我们才可能相信你,投资你,提拔你,毕竟一个穷人脸上没有写着一个穷字,富人脸上没有一个福字,这相信你从何来,从包装,装备和气质上出来,那么积极的说,穷人唯有敢花钱买装备武装自己,花钱买技术和知识给自己充电不断的使自己增值,或者个人的气场和气质能溶入富人的圈,才可以让自己跳出穷人的圈,所以说敢花钱,让自己相信自己骨子里就是个富人就是这种潜意识在作怪。这种负债我倒是挺支持的,越负债胆子越大。

这里面还有一种消极负债的思想在作怪,就是没富我要装富,没钱我要装有钱,那么无形中会把债务越滚越大,虱子多了不痒,债务多了不疼,反正就这样了,政府不至于拉我去打靶吧?那么是后面这种情况负债我不赞同。


肖520锋


90后越穷越敢花,负债12万,月收入3000元的40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几乎背负着债务在生活里挣扎前行。

一、假精致和高欲望,榨干了多少90后

90后负债累累住高档单身公寓、用着最新款的智能手机、一身名牌服装,这是很多90后群体的写照。网上甚至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80后挣一万只敢花三千,90后挣一万能花一万五,这句话很直观说明了90后“超前”的消费观。

最近汇丰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90后的负债已达到人均12.79万元,如果用平均工资6917元计算,90后的负债已经达到月收入的18.5倍。这一届年轻人,是真的很敢花钱,而且还很敢借钱。

蚂蚁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指出,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

一份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报告显示,将近64%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都是用花呗来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化妆品。除了花呗,90后也是信用卡的大户。截止到2017年,我国信用卡累计发放5.88亿张,其中90后的持卡占比就已经超过30%,也就是将近1.8亿张。更让人担忧的是,现在90后已经占据了消费贷款用户的半壁江山,占比高达49.31%。

二、90后这批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是非常特殊的

90后的重重压力其实,90后过得并没有那么潇洒。是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90年代,我们国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一个人独享父母的疼爱。同时,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消费观念经过互联网的拓荒,变得更加开放,日常生活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感受。当下,整个大环境都在鼓吹消费升级,甚至将消费与身份、阶级、智商等等联系在一起,极力推广“消费至上主义”。

三、消费的增长,90后功不可没

更重要的是,在当下的物质社会,房子、车子已经成为一个人财富的象征,尤其是临近到了结婚年纪的90后们,房子、车子更是必不可少。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90后们,拿着刚入职后微薄的工资,看着高高在上的房价,只能动用父母的储蓄来支付首付,甚至借用消费贷来支付首付。如果没有能力购房,90后就连租房也要好好打算。

四、楼市的畸形,90后被裹挟而行

90后看似活得洒脱,但其实很多人自嘲活得像条狗,而且因为没钱,还是一条单身狗。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还不如说90后是“被拖垮的一代”。无论是负债购房还是盲目消费,一旦超过自身的负债能力,债务将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的结局往往是透支信用,透支未来,乃至透支生命。我身边就有很多负债累累的年轻人,但如果说他们不努力俨然是冤枉他们。在我看来,是生活现实和个人欲望拖垮了他们。正所谓,剁手一时爽,事后火葬场。现今社会诱惑太多、压力太大,90后无形之中却撑起消费大旗、楼市大旗,一步步陷入消费陷阱和房子迷雾中。


我是金融家


永远不要用60后,70后,80后的眼光看待90后和00后,也不要批评指责他们,社长认为90后甚至00后负债是没有问题的。

60后到目前为止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辞职!

70后打死也不敢辞职!

80后是别家公司收入更高就辞职!

90后是只要领导骂我,我就辞职!

95后是工作感觉不爽就辞职!

00后是领导不听他的话就辞职!

90后的口头禅就是“凭本事借的,为什么还要还?”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市场经济对放贷管控力度存在着严重的失误,为什么凭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接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钱,从不考虑抵押,也不考虑还款能力?

社长认为这种情况下并不是债务人的错,这种钱只要能放出来,就应该不还,也没有充分的理由换要求还,你能放出来说明你钱多,你不考虑还款能力是放款人的错,这个错就应该由放款人自己承担。

90后负债12万,这是2019年我国人均负债的情况,随着2020年的到来相信很多个人即将破产,负债率会急剧攀升,因为目前很多以卡养卡的行为基本到了末尾。

当债务集中出现的时候,就需要快速推出个人破产制度,这样才能缓解祖国花朵,否则债务将影响至少三代人的发展。

这一点不用多说,每个人只需要看看自己周围的10个朋友,就会明白在大中创新万众创业的大潮下,有至少5个人负债累累。

像极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前期,但不同的是提前消费的债务并没有给经济带来好转,反而会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人口大国,集体债务处理不容忽视,相关数据统计得出,2020年6月份集体债务将集中引爆,大潮退去,一半人都在裸泳。

综合来看,当前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应该率先采取措施,引入银行破产制度和个人破产制度,以免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其实各大银行根据每年的债务坏账率就可以清晰的发现这个问题,只是他们还在采取一家独大的姿态强迫消费者。


社长财经


月薪 3000 ,负债十几万,这样鲜活的例子就发生在浮云君的身边。




浮云君发小在江阴,从事着一份清闲的工作,每月到手的工资也就 3000 元出头,父母帮忙买房,还需帮忙偿还房贷,他那少得可怜的工资就支付车贷和供自己日常的花销。原本这样平淡的小日子还能继续。


但是,他已经到了 27 岁的年纪,在长辈眼里是该谈婚论嫁了,在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压力之下,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选择相亲。


3000 元的工资自己吃用、还车贷还能勉强凑活,但是隔三差五给相亲的女友送礼物、请客吃饭看电影,还是显得非常捉襟见肘。为了在女方面前不丢失面子,但是迫于现状又没有太为可观的积蓄,几乎是就伸手碰触了消费贷。。。


借钱时候是非常容易,大手笔给女友买昂贵的香水、包包,经常星巴克做客,单单一个月就花费了数万 ,导致自己负债累累。


最终的结果是“打肿脸充胖子”不仅没有得到女方的青睐,反而自己背负一身的网贷,之后拆东墙、补西墙,窟窿越补越大,直到欠下了二三十万的贷款,自己无以为继,才向父母求助






为什么 90 后即便是这么穷还敢大手笔花钱?


很多时候其实也怨不得他们,而是社会勤俭节约的风气已经不复存在,社会上少部分富人掀起了铺张浪费的习俗,尤其是在婚丧嫁娶领域,更是重灾区。


身边的人都以买 iPhone X 为荣,都以穿上千元的耐克鞋为潮流,都以节假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假日标配。。。在这个时代洪流中的我们,受制于这种观念的影响,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


“透支消费”、“超前消费”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看看现在的年轻人群体,谁不用花呗、借呗、白条都已经被视为异类。。。


社会发展得很快,各种诱惑、新奇的商品层出不穷,但是口袋里的腰包仍旧羞涩,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很容易被花花世界所影响、左右。


而作为 21 世纪的年轻人,没有吃过生活的苦头,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然娇生惯养的病很难根治,稍有诱惑就把持不住自己。





总结


月薪 3000 ,负债十几万的例子现在有很多,甚至你我身边就为数不少。


不切实际盲目负债年轻人的消费观肯定是存在问题的,但是与此同时,这个让年轻人形成这种观念的社会大环境同样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年轻人月薪 3000 ,负债十几万这样的社会现象呢?


浮云财经观


我现在负债75万,但是我一点也不愁啊。

这负债主要是房贷,而且还是组合贷,只要我一直上班,这都不算什么的,而且现在房子也增值了,总体来说我现在是挣钱的。

现在年轻人负债有几个原因:

1.攀比

这个话题一直存在的,人们都有攀比心,尤其小姑娘,别人有苹果手机,我也要有,没钱就贷款,甚至校园的裸贷,不要自己的尊严去为了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2.不做财务规划

不算账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现在即使你睡觉其实你也是在花钱呢,所以每月每天都要做一下自己的财务梳理,看在什么上花销大,也能看出自己在什么上花销大精力比较大。

3.刚需贷款

这个就是车贷,房贷,都是刚需的,尤其是那些要结婚的年轻人,规划好这些都不算什么,而且还能挣到钱哦。

4.不会抑制自己的花钱欲望

如果看见自己想要的就买,不负债就奇怪了,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考虑一下这个东西买来对自己的用处大不大,是不是可以不买。

以上四点希望能回答您的问题,年轻花钱是应该的,但是应该合理花销,不断增进自己挣钱的能力。


侠岚有话说


数据统计分析,80后90后这一代人负债是最高的,为什么?

第一个,工资跟不上生活费,打个比方说,深圳上班,月薪过万,两夫妻,租个房子2000块钱左右,还是普通的,生活费打底2000,两个人,网上购物吃饭,一个月2000,房贷3000最少,老家的房子,那么一个月算起来是9000,如果有孩子,奶粉加尿不湿一个月也得差不多3000,关于生活压力还有各种还款,工资根本不够花,所以就导致了我们这一代人喜欢花未来钱,也就是花呗,信用卡什么的,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

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工资不变,各种花费,花呗没了,借网贷,信用卡,贷款,所以就负债10几万,特别是工资低的,负债可能更高,根本原因就是工资不够用,物价高,贷款不够还,所以以贷养贷,所以说都是为了生活,也并不是说乱花钱。当工资满足不了生活所需,贷款是必然的。

很多人说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家庭开支,生活开支得压力来了。工资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借钱又不好意思开口,没有其他收入,我想每个人的选择就是这样子吧



请叫我小菜


不是敢花,更多的是不得不花吧,富二代毕竟还是少数,现在结婚有几个女方不要房子不要车的?起码钻戒首饰也得有吧,衣服婚宴更不用说。平时啥情人节这节那节的又多,不得礼物吃饭伺候着?女孩子也不容易,化妆品护肤品衣服鞋子包包这些都得用吧?不买贵的,便宜的也得花钱不是?

赚钱难,但是每月开销大,到处都得用钱,吃喝拉撒,房租水电哪哪都是钱。收入就那么多,所以现在负债也基本都是平常心了。

再说万一生个病啥的,更是雪上加霜了,虽然现在医保之类的报销比例高,但是也架不住自费的多啊。我一个91年的都欠了四十多万了,更不要说还有几十万的房贷。信用卡二十多万欠款,一直在用代还软件了,网贷还有十多万面临逾期中。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现在还出不去赚钱。不是我作死,钱都用到了刀刃上。可是有什么办法?


泰山小老哥


现在的年轻人的确不怎么会存钱,月薪3000的人能活得像月薪30万似的,每个月就发工资的那一个星期能潇洒一下,完了之后就准备吃土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没吃过苦、不懂得节俭:

90后正赶上计划生育,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人宠着,从小就好吃好喝的,不缺钱,大学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就两三千了,上班后,自己能赚点钱了,就更不会节俭了,对金钱没有多少概念,反正没钱了家里会拉一把的。

二、年轻人喜欢攀比、讲究情调,这些都得花钱:

就拿谈朋友来说,现在女生都像仙女下凡一样金贵,你不舍得花点钱根本搞不定,而且竞争非常激烈,稍微慢一点可能就成了备胎,除了对女生要舍得花钱,还得花钱把自己包装一下,起码外表要看上去非常精致,再就是还要时不时浪漫一下、给个小惊喜,这些都得花钱,不负债能行吗?

三、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认为花掉就是赚到:

由于现在物价上涨飞快,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于是很多人都信奉超前消费、借钱消费,即便是信用卡分期付款也要买大几千块的手机、笔记本,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使很多人都沦为卡奴,网贷消费惨案层出不穷,害人不浅!


K涛资本


从昨天到现在,我在头条里看到的都是欠债走投无路的,一个比一个可怜。开始我还挺同情他们,还想给他们点帮助,不过我现在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他们说的是真的吗?是不是装可怜,博眼球,增加关注度呢?仔细想想他们负债的原因,都是投资,网贷造成的,少的几十万,多的一千万,胆子都不小,他们都是投机分子,根本就不值得同情,总想一日暴富,不自量力,就是真的也没有可以同情的价值,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不理智买单。我再也不看他们的表演了,大过年的心情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