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首套房,最好的房屋面積是多大?

平凡的時光記憶


你好,說一下我自己的事例。

我也是剛需,因為結婚了,想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我們這屬於十八線的小城市,房價在4000左右,兩人的收入一萬左右,兩個人工作時間不長,手裡沒有攢下太多的錢,前面幾天去看房子,80-120平方的房子都看過,因為了解到這邊的公積金貸款有要求,必須首付比例達到30%,估算一下100平米的房子,按照每平米4000元計算,總價在40萬元,首付要12萬,其他的費用1萬元,簡單裝修8萬元,這就是21萬。這還不算買家電傢俱和辦婚禮的錢,考慮到後面幾年還要孩子,父母要過來住等等,所以跟媳婦商量了一下,打算買一套80多一點的儘量有三個臥室的房子。

下面來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你要是不差錢,儘量買房屋面積大一點。

如果你要是比較拮据,

1.可以考慮購房以後有多少人住,後期要不要小孩、父母要不要過來住等等;

2.瞭解一下貸款的要求,特別是首付比例;

3.規劃一下資金,看自己後期還有沒有大的支出。

考慮完這些以後,看看你的錢能買多大的房子,再去看合適面積房子的格局、位置等等。

不妥之處,請在評論區指正。


小飛飛feifei


大學畢業兩年多了,有很多同齡的同學朋友經常聊天問我:現在考慮買房了,你說買個多大面積的好呢?我說;如果讓建議的話,我覺得先拋開面積不說,最好是兩居室以上的。

1.位置最重要,畢竟買房是用來自己住的,當然要考慮入住後生活,工作是不是便利。記得去年我同事維護一個業主,說在市區上班,當時正趕上房價上漲,眼看著市區的房子已經買不起了,就在黃島買了個85平的套二,首付總共30來萬,開車到上班的地方差不多50分鐘,當時覺得時間不算太長,但是隨著這兩年的發展,工作壓力變大經常的加班,另外路上的車也越來越多,特別害怕早上上班的時候,之前早上早起一個小時時間就夠了,現在都要早起2個小時特別害怕遲到。

2.考慮好預算,千萬別超出自己的承受範圍,都說有壓力有動力,這倒不假,但是當壓力過大的時候,自己會承受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我記得之前說過一個客戶買完房子之後,結婚生孩子,每天正常工作之餘,還需要擠出時間做點零工,跑滴滴乾零活,一時一刻都不敢歇息。

3.確定好位置之後,根據自己的預算以及自己能承受的月供,選擇房子,比如首付能有40萬,月供能承受5000左右,那麼就買個總價120萬-140萬左右的房子 ,那就在選好的位置中找合適的房子,如果能買到套三最好了,最起碼以後孩子大了分房住,父母也可以適時過來住住,找不到套三就再找著2室的,怎麼父母過來看孩子不至於住客廳。

4.再找到合適的房子中再選擇戶型,畢竟好點的戶型生活起來還是比較舒適的。

5.最後考慮轉手的問題,目前接觸比較多賣房的房主,賣完房考慮換大房的居多,畢竟是剛需,下一步就要改善了,所以後期房子好不好賣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可能考慮的因素要多一些了:房齡,周邊商業教育配套,小區品質······


不高不瘦


建議買80-90平的,本人也是剛需戶,去年剛入手一套,89平米,三房兩廳兩衛,雖有些緊湊,但是五臟俱全,特別適合剛需族,房價也可以接受,下面就是我買的戶型圖,我覺得挺好的。

對於買房,我是看法是:人的一生不可能只買一套房,你的第一套房只是為了身體剛需,滿足你居住的條件,尋求你的歸屬感,所以要結合你的腰包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好了就出手,剛需不需要猶豫。你的第二套房可能就會是精神剛需,滿足你精神上的要求,那就不會買的那麼小了,至少要在一百平以上了,尋求的是安逸度,舒適度和享受感,追求更好,更高品質的生活。那麼如果還會有第三套房,一般來說都是屬於投資了,當然不排除特殊情況,在擁有了自己滿意的住房後,還想將手裡的資金投資出去,變成更多的資金,這追求的就是人的價值感,成就感。



楊楊子陽


幾年前我曾經給過人建議,不過房屋面積並不一樣。

第一個是我的同學。他是我老家縣醫院的醫生,某科室的負責人也是本縣本行業最有名的醫生。他想在省城投資一套房,問我多大的合適?他永遠不會考慮離開老家縣城,用他的話來形容就是老家人熟辦啥事都方便,到省城兩眼一抹黑。我給他的建議是90到120平米的房子最好。作為投資房一個是出租一個是漲價後賣出,那麼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這種面積的房子最好了。當然他不算剛需族。

第二個是我的姐姐。她是在省城做服裝生意,可沉澱下來的資金有限,但又不願意總是租房子住,想買房時問我多大的合適。我給她推薦的是離服裝批發市場比較近的老破小大概五六十平方米,一個是住著方便用資金又少,但是離服裝市場近,周圍配套設施齊全,生活上孩子教育上都可以兼顧,將來沒準兒還可能拆遷。

這兩個建議都得到了徹底執行,目前看兩個人都很滿意。


我的房子我做主


座標鄭州,我就是剛需首套房,面積是89.77㎡,三房。

說下自己買房心路歷程

去年7月份看的第一套是中原區的五龍新城二期,當時也是趁著做市場調查去看的,因為考慮到資金及首付問題看的76㎡的兩房,單價1.45精裝修,還是感覺貴了,兩房真的也很小。後來10月份我們項目做工地開放日,經常跑工地裡看我們項目的89㎡,小三房空間確實也不寬裕,但是多個書房的空間,可以放個1.2米的床,當客房+書房雙功能也不錯。

後邊跟同事們聊天,同事們都建議能買個小三房一定要買小三房,兩房真的不夠住,基本現在期房交房都是2年後,那時差不多到結婚的年齡,剛住進去兩年有孩子的話,家裡老人過來照顧時候就明顯不夠住,交房兩年後基本就會有想換房的想法,但是那時手裡沒錢,因為這四年內你要面臨結婚、裝修、買車、還首套房的房貸,手裡基本不會存什麼錢。

陷入有換房需求卻沒有資金換房的尷尬狀況

89的小三房的話基本不要二胎十年內還是夠住的,來個客人什麼的也還能應付,兩房是真的沒有什麼多餘的空間,而且這十年還能存存錢緩一緩,十年後基本35歲差不多可以考慮買二套,或者置換一套,也算有時間去準備。

你覺得呢?反正我買了毛坯的三房挺開心的,一直是想著買個兩房就行了,最後趁著年底降價買到了三房,感覺撿了便宜超級開心

上俺家戶型圖,這個客臥一體的陽臺很喜歡,你們覺得咋樣



是佳寧啊


人生第一套房。89平米小三室,兩個臥室朝陽,一個有陽臺一個沒有。懂行的看看戶型怎麼樣?

15年和對象訂婚,17初結婚,年中父母添錢買了自己的車。

18年年初女兒出生,18年迷茫了很久,年前手裡有三萬一年存的錢,看到閨女一天天的長大,未來教育和人生必須要規劃一下了,就在工作的地方,鄭州郊縣滎陽買了套89平米的房子。

一路坎坷,心酸惆悵,轉而奮發努力!三萬的錢撬十八萬的首付。信用卡的錢借唄花唄親戚都用上了。目前貸款已批合同已拿,正在努力還錢中。



磐石硬不硬


剛需首套房,面積多大為好?

剛需房,首先得看你有多少錢吧。

如果在重慶,你有30萬可以在內環內買小兩房。內環內生活便利,學校,醫院,超市都是看得見,不需要開發商給你畫餅。可以看得見的配置。

如果你想買一個三房,30萬就得去內環外的地方,比如,大學城,茶園,巴南,大渡口等地,都可以買到不錯的三房。

那剛需房多大為好呢?

如果兩房我建議買套內50以內,小兩口方便打掃,每個月又不會花費太多物業費。這樣一年下來可以省一筆費用。

那如果是三房,當然大一點更好,套內80左右,這樣房間區域分配合理,最好是三房二衛,這樣有孩子以後,父母過來會有獨立的私人空間,不會因為平時洗漱而擔心。

所以,所有的剛需都要看自己身上有多少銀子,那樣就不擔心房子多大比較合適你。最終還是銀子決定你的房子該多大,不是嗎?


房韭菜


剛需,首套房,要買多大的,說來說去還是要看自己的資金能力。

一,如果資金能力弱,又到了適婚年齡,地段非常重要,一定要差不多地段,就是偏點也要有發展潛力。戶型買小三房比較好,比較實用,如果買小三房還有壓力,建議買兩室兩廳,客廳改成臥室也可以,以後有錢了可以買改善房。

二,如果資金能力強,手頭的錢充足,買房一步到位比較好,直接買寬敞的大三房,住起來比較舒適。


蒲公英老街坊


我賣房子五年左右了,新房,二手房都賣。隨便哪個樓盤,賣的最好的主要還是三房。以前是大三房好賣(面積115到138之間),最近這兩年小三房反而好賣起來了(86到108之間)。我想這是房價上漲的原因吧。總價高了,大家還是想買個小三房,所以買個100平米左右的啦。

關於小三房在一般的開發商那裡都不是南北通透的戶型,都是純朝南的。這種戶型只有客廳和主臥朝南,通風性不太好,特別是在南方的梅雨季節,通風采光這是很重要的。

大三房,四房很多就做成了南北通透戶型,這種戶型通風采光好,房間也很周正,乾溼分離動靜分離做的也好。

買房子買適合自己家庭的就好了。

假如你們家只有一個孩子,經濟也不是很好買個小三房先過度下。

家裡條件好的,有兩個孩子那買個大三房甚至四房那很好啊。弄個書房衣帽間。生活起居就更加方便了。


岳陽沈嘉城


剛需首套房面積,主要還是要看參考自己的實際需求跟資金狀況綜合判定。

如果自己資金有限,只是考慮過渡,一個人或者兩個小年輕居住,可以考慮50-70平的一室或者小兩室,作為暫時的過渡,幾年後,如果買大一點的房子,如果資金緊張,就賣掉小房子,如果資金充足,小房子可以租出去以房養租。



如果自己是剛需,兩個人住或者三口之家,手裡資金有限,也有考慮三五年之後置換,綜合考量,個人建議購買80-90平,這種戶型是標準的兩室兩廳,這種面積的房子,不會感覺侷促或者壓抑,居住舒適度比較高,而且家裡如果有老人或者小孩,面積大小也是可以的。況且這種面積的房子,現在繳稅的角度,一般來講,90平以下的契稅是1%,面積≥90平,契稅是1.5%.

如果自己資金充足,收入穩定,月供基本不影響生活的品質,可以直接購買110-130的三室,購買三室,一般家裡有小孩跟老人都可以住一塊,而且三室房子空間感更大,居住體驗度更好。如果是三口之間,可以做出一個獨立的書房,孩子可以有一個安心學習的場所。如果家裡老人小孩都有,也可以住的下,不影響居住舒適度。對於年輕人來講,也算是一步到位。以後如果資金允許,可以換更大的房子,如果資金不允許,三室也可以住很長時間。



建議:

無論如何,一定一定一定優先考慮產權性質是住宅性質的房子,非住宅性質不建議購買。

如果資金緊張,收入穩定,前期不管多大的,先買先上車。如果資金買一室或者兩室都允許,可優先考慮優質地段的房產,優質地段房子升值空間大,增值保值性更好,流通性更高,假如以後要置換,可以很快賣出去,並且可以賣個好價錢。所以,可以優先考慮地段這個要素。如果有小孩,首要考慮學區因素。我見過很多人,前期沒有考慮小孩上學因素,買的房子自己沒住幾年,就涉及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最後無奈只能忍痛出售。如果房子升值了,還能減少損失。如果房子價格下浮了或者沒漲,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當然,所有的決策都是根據自己的首付,月供,工作情況以及雙方工作地點的距離,持有時間,主要的實際需求,短期之內是否考慮孩子的教育等等綜合考慮,做出最優選擇,選擇適合的房子,不要總想著完美的房子,適合才是最主要的。

以上是針對剛需群體購房的一些個人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如果有房產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隨時諮詢我。同時也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贊、轉發。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