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怎样判定高职院校的优劣

大视野!怎样判定高职院校的优劣

从全局看,在全国1423所高职中,有100所示范性高职,100所国家骨干类院校,197所双高计划高职,74所行业办学高职,27所省部共建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训基地2020首批78所、第二批筹建41所,共119所。

连续多年获得世赛奖项,国赛、省赛一、二、三等奖的院校,获得“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育人成效50强”“教学资源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和“服务贡献50强”,具备两个以上50强的院校都是了不起的院校。每年全国排名前300名的学校都是好学校。

从区域上划分,双高院校――江苏20所,浙江15所,山东15所、广东14所、湖南11所、重庆10所、陕西四川湖北各8所……

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好学校大部分集中在江浙及沿海沿江一带。

判定好学校的标准有哪些呢?

1、学校占地面积,

2、在校生人数,

3、双师型教师占比,

4、教学成果,

5、生均实习设备及仪器总值

6、学校荣誉、科研成果,

7、办学历史

8、全国排名,

9、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数量

占地面积5000亩和占地面积100亩的学校能同日而语么?

在校生人数两三千人和两三万人能比么?

双师型教师占比10%和90%能比么?

教学成果不值一提和硕果累累能比么?

生均实习设备、仪器有的高达20000元,有的不足2000元,能比么?

学校荣誉,有的能囊括6个“50强”,世赛奖国赛奖省赛奖一串串,有的办学至今未曾获过一次奖,能一样么?

科研成果科技转化有的院校每年收入几千万甚至上亿,有的院校除了向学生收费外,科研成果一片空白。能比么?

办学历史几十年和三五年能比么?

有的院校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五六个,有的院校无一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能一样么?

高职全国排名,有的院校连年排名前300名以内,有的院校连年排名后300名,能一样么?

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及第二批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训基地2020首批78所、第二批筹建41所,共119所院校,都是可圈可点的好学校。

同样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好学校频频出人才,差学校连连出废品。

比如,同样是智能焊接技术专业,行业办学的院校在教学生实操课时,拉一车钢板,撂几吨焊条,学生随便切割随便焊,焊废了,拉回厂里再回炉。

好多学校也开这个专业,有这个条件么?一周实操一次,一次两根焊条,能学出个啥名堂?

有一所船舶职院,智能焊接技术和机电专业的毕业生,有一千多人参加广东舰的建造,无论是氩弧焊、对接焊、压力焊、俯仰焊,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工资会低么?

一般学校能培养出如此高技能人才么?

再比如,有一所学校为了强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地下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投入2600余万元购置了一台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在全国1423所高职院校中,是唯一一所拥有此实习设备的院校。

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单位,直接上手操作。定向就业,哪个单位不欢迎?

有个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获得国赛奖励十连冠。毕业生,不到毕业已疯抢!

开设计算机专业,每台电脑14000元。一般学校舍得如此“破费”么?

总之,选定好专业,还要走进好学校。好专业是门面,撑门面的都是好老师。

差学生定个好专业+进个好学校+遇到个好老师=青春无限好!

好学生走个烂专业+进个差学校+遇到个庸师=只是近黄昏!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辟出了两个栏目――大国工匠和大国重器,其目的在于号召国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进发。

遗憾的是,中国制造浪费着大好光阴,不但没有培养出更多的技工,反倒是吞噬了越来越多的美丽天赋。相关调查显示,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是50%,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5%,更可怕的事实是,30年前中国高级技工占比就是5%……等于30年来,我国的技工队伍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有学者指出:未来职业教育培养的“工匠”“大师”可能在人才评价上等同于普通教育的硕士、博士,享有对等的待遇和地位,就像“文革”前的八级技工,其身份待遇等同于大学副教授。

工匠精神是技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既可以阻断贫穷,又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可见,定个好专业,进个好学校,掌握一门高技能是何等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