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民的“脂”民的“膏”是啥-吃的歷史(二十六)油

現在飲食裡,炒菜做飯少不了油,甭管花生油,大豆油還是橄欖油。油的進入尋常百姓家裡也是有個漫長的過程的。

明朝黃一正創作《事物紺珠》上說,油是炎帝最先創制的,說是炎帝遍嘗百草之後, 拓寬了人們的食物來源。炎帝義經過番艱苦的努力,發明了從動物身上提取油的方法。咳咳,這種故事我們這個系列見得多了,聽聽就好了。

所謂民的“脂”民的“膏”是啥-吃的歷史(二十六)油

據說炎帝嘗百草

人們獲取油類,最早確實是從動物的身上。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記載說:“豬肪炒取脂”。 炒,就是把豬的脂肪割下來切成塊,然後再放人陶釜中炒,待脂肪達到定的溫度,便化成了油。當然不僅限於豬,其他動物脂肪當然也可以。

有意思的是,最早我們是沒有“油”這個概念的,油的稱謂只是“脂”或“膏”。據陳澔所注《禮記.內則》,“肥凝者為脂,釋者為膏”。就是說:“脂”為固體的油,“膏”為液體的油。

東漢末年劉熙的《釋名》裡又有另外一種分類標準:“ 戴角曰脂, 無角曰膏”。這個意思是說,從有角的動物身上提煉出來的油叫“脂”,而從無角的動物身上提煉出來的油叫“膏”。依照這種說法,像牛、羊這樣有角動物的油要稱“脂”,而豬、兔等動物油只能稱“膏”。“蘇果”猜測雞鴨如果榨油是不是應該也叫膏。

所謂民的“脂”民的“膏”是啥-吃的歷史(二十六)油

以前是沒有“油”的

還記得那位沒吃成新麥飯就死在茅坑的奇葩國君晉景公嗎,他跟這個詞多少還有點故事。

當時晉景公的病總好不了,本國的醫生沒看好,又被巫師噁心了一下,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沒辦法,本著外國的大夫會念經的初衷,又去請秦國的大夫。當時的秦國國君也給面,秦桓公派遣良醫高緩來晉瞧病。秦醫還未到,晉景公有天夢見疾病化為兩個童子在聊天。其中一個童子說:“高緩是良醫,他來治病,對我們很不利,恐怕會傷害到我們,我們躲避到什麼地方才安全呢?”另外一個童子回答說:“我們躲避在肓(膈)之上,膏(心)之下,雖有良醫,能把我們怎樣呢?”兩個童子說完了話,就從晉景公鼻孔鑽進去。晉景公驚醒,感覺胸膈間疼痛萬分,坐臥不安。高緩來到,給景公診病後說:“這病已經不可治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不可用灸攻,用針也達不到,藥力又不能到達,不可得治了。”景公嘆道:“唉!太醫診病和寡人夢境相符,真是名醫!”。

所謂民的“脂”民的“膏”是啥-吃的歷史(二十六)油

晉景公故事還是挺多的

“病入膏肓”就是出自晉景公的典故。這個故事倒是符合《釋名》的標準,人也是無角的動物,說人的時候,稱為膏是對的,只是這樣類比是不是有點恐怖。

後來人們逐漸發現了植物含油,比如沙果仁和杏仁。人們將它們除去外殼,搗碎,加以攪拌,然後塗在絲織物上晾乾,從中刮出了像油一樣的東西, 稱為“素油”。其實這還不是真正的素油,真正的素油最早是從一種名叫“烏柏”的喬木果仁裡榨取的。明朝的類書《天中記》中就寫道:“荊州有樹名烏臼,其實如胡麻子,搗其汁,可為脂,其味亦如豬脂。”其中的“烏臼”,就是後人所說的“烏柏”樹。“油”字誕生後,無論“脂”、“膏”, 還是後來製成的素油,統統稱為‘油”了。

所謂民的“脂”民的“膏”是啥-吃的歷史(二十六)油

烏臼

我們常見的植物油有菜籽油,豆油和花生油。前兩個是我們土產的,後面這個花生我們嘮嘮,因為看似平常的花生,竟然可能也是進口食品。

我們說可能,是因為它的前世來生有點迷離,有說是進口的,也有說土產的。根據現在花生的多樣性品種類型的集中情況,倒推的話現在我們常見的花生,都能追溯到南美中部地區和安底斯山山麓的拉波拉塔河流域,一般認為玻利維亞、阿根廷可能是花生的起源中心地。跟玉米紅薯一樣,哥倫布同學開啟的新大陸時代,把它們帶到了全世界。

又扯到哥倫布同學了

又扯到哥倫布同學了

當條件好了就要講究了,比如周朝,人們還針對不同的原料和季節,使用不同的動物油進行烹飪。《周禮·天官·應人》有一段記載:“凡用禽獸,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麤,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羶”。這段話意思說食用肉類,春天吃羔羊乳豬,要用牛油烹調;夏天吃雞乾魚幹,用狗油烹調;秋天吃小牛幼鹿,用豬油烹調;冬天吃鮮魚大雁,用羊油烹調。能歐這個做法都是貴族有錢人,尋常小百姓家是不行滴。

漢朝之後,從植物中榨油的技術迅速提高。尤其是漢武帝時,張騫鑿通西域,自大宛帶回了芝麻,當時稱“胡麻”,從此出現了芝麻油。但剛開始時,植物油大概不食用,而是用於製造業。比如制絹布、陶器上塗上油多用於防漏,或者用於點燈照明或作為戰爭中的燃燒物使用。三國時期,諸葛亮這麼多回火攻,也得有助燃劑啊。《三國志·魏志·滿寵傳》記載,東吳孫權攻打曹魏的合肥,魏將滿寵“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看來善用火攻的,不止諸葛丞相。

所謂民的“脂”民的“膏”是啥-吃的歷史(二十六)油

不吃,油是用來燒的

植物油的食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能就比較普遍了。根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當時已把芝麻油、荏(紫蘇)子油和麻子油用於飲食烹調上。到了吃貨盛行的宋代,植物油的食用自然更加普遍,種類也有所增加。沈括《夢溪筆談》雲:“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嗯,這個吃法不健康。

明代植物油的種類更多。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說: “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一名脂麻)、萊菔子(蘿蔔子)、黃豆、菘菜子(一名白菜)為上,蘇麻(形似紫蘇,粒大於胡麻)、蕓薹子次之(江南名菜子)、柏子(其樹高丈餘,子如金櫻子,去肉取仁)次之,莧菜子次之,大麻仁(粒如胡荽子,剝取其皮,為律索用者)為下。而到了清代,花生油也作為食用油出現在尋常百姓家了。

所謂民的“脂”民的“膏”是啥-吃的歷史(二十六)油

諸葛丞相最擅長用火

古文就是晦澀,“萊菔子”、“菘菜子”,還記得蘿蔔白菜那篇嗎,發個鏈接複習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