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文明该如何找寻?

也是人间一种美


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代表中华文明的有物质文明,有精神文明。寻找中华文的方式有很多,我认为全面了解儒家思想文化,就是把握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根基。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三千年的诗词歌赋,溶化在我们的血液之中,铭刻在我们的骨子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造就了今日的辉煌灿烂。

四书五经中的《易经》,群经之首,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易经》起源于伏羲的画图作卦,结绳记事,人类的文明从此开始。时历三古,人更三圣,通过孔子的“韦编三绝”,全面注释,所形成的《易传》与《周易》合为一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读到的《易经》。《易经》既是研究天体宇宙的形成及其运动的规律,也是激励后人积极入世,励志前行,建功立业强大的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远在黄帝的时代,就有着道德思想的萌芽。后经尧舜禹三代明主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示范,教化万民,布施天下,当时的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尧舜礼贤下士,禅让天下,民心所向,天下为公,为后世做出了光辉的典范。

西周的礼乐教化,更是把道德思想文化发扬光大,用以经世致用,治国安帮,让老百姓得到了充分地休养生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盛世。

先秦时期,社会动荡的几百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诸子百家189家的百家争鸣,大多数悬花一现,最有代表性的是儒、道、法、墨。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和历史的最高点,汇集着从黄帝到西周2500年的人文历史及其思想文化,进行全面而有系统地整理和完善创新,形成了他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孔子的这一创举,是传承远古2500多年的中华文明,而他的思想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体文化,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儒家思想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虽说儒家文化不是中华文明的全部,却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根基。

《论语》论述的仁义礼智信;《中庸》所讲的中正平和,刚柔并济,不走极端;《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的穷则独善齐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有《诗》、《书》、《礼》、《易》、《春秋》其中的精华,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完善与创新,儒家文化的精神文明代表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伏羲“画卦创易”,“仓颉造字”都是开启中华文明。还有那九曲黄河,滚滚长江,历史古迹,都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仰韶文化,三星堆文化,汉字文化,唐诗宋词,让中华文明经典永流传。相比之下,更能代表中华五千年的精神文明,那只有儒家文化。今天我们践行着儒家的道德文明,就是在寻找着中华文明,并让他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