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什麼有些80歲的老人還要下地幹活?

陝北這些事兒


歸宗於不孝子孫,別拿壓力大沒錢為理由,拒養,把責任推給國家,城裡也有沒養老金的人,即許有養老金的人,大部分是自己全額交的。


—針見血


幼年飯不飽,童年失學早,壯年交公糧,老年沒社保。兒孫各要盤兒女,不幹誰來養我老?老年農民多貧困,各位積德行行好。


陽佳8


只要身體條件允許,農村上百歲的人也可以下地幹活。我家的老鄰居伯母輩的今年91歲,天天到田裡幹活,種了很多菜。我媽媽今年88歲,天天拖地板,我勸她不要那麼勞累,她說活動活動筋骨才不會四肢退化無力。我認為勤勞的人多會長壽,也會更幸福,因為有事做少生病,也不會寂寞,好吃好睡,活出精彩!


梁山寶樹堂xiety


8O老人下地幹活,也不單純是為了餬口,能幹多少幹多少,也樂在其中,他們沒有城市裡人的享樂觀念,我今年8O啦,在城裡住幾天不慣,慎至幾乎閒出病來,對他們又跳又唱看不慣,幹活農活成了我的職業病,乾點活吃飯香,但一定力所能及。


膠柱齋


這個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貧窮。我家旁邊就有一個老人,七十多歲了仍然在種地,雖然動作遲緩,但是身體卻很硬朗。


在農村,老人的待遇不像城裡那樣,退休後一個月有好幾千的退休金,可以全國各地去旅遊。農村的老人,國家雖然有補貼,但是對於日常的生活開銷是遠遠不夠的。


老人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須得有收入,種地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可能有的人會說難道沒有子女嘛,要子女幹嘛。其實,在農村只要老人能幹得動,沒有幾個是會去麻煩子女的。

我家旁邊那個爺爺就是,自己平時種點蔬菜種點糧食,等收穫了糧食用來自己吃,菜則是拿到集市上賣點錢,然後買點日用品之類的。


一大把年紀了還要種地,實屬無奈,同時也是生活所逼。這些老人一般都有六七個女子,去投靠哪個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意見,再說老人也不會去,所以很多老人就趁著自己還能動,種點地攢點小錢。

另外,他們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對土地有著無法割捨的濃厚感情,讓他們放棄土地就像是放棄自己的生命,簡直太難了。所以種地就成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有的人喜歡攝影,旅遊一樣。

當然,幸福是肯定的。因為土地不僅能夠為他們提供必要的食物和收入,還能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也算是一種苦中作樂吧。也許只有土地才能讀懂他們的心。


鄉村創農阿劍


這個問題對於農村人來說真的很常見而已,對城市人來說可能會很驚訝,都80多歲了還要下地裡幹活?

我就說一個身邊的例子吧,有個村裡的老人,80幾歲了,天天到菜地種菜,摘菜,摘的菜到路邊去賣,一般下午4 5點就要去街上賣了,雖然賣的菜不多,全部賣完也就幾十塊錢,有時候會賣到晚上8點多鐘還賣不完,可能大多數人看到以為老人是個苦命人,然而大多人都想錯了,每次這個老人賣到很晚沒回家的時候,他兒子都會開車來接她回去,他兒子開著寶馬汽車,難道你們會覺得他兒子不孝順嗎?當然不是了。

他兒子說過,讓老人家不要去種菜了,就在家裡享福就可以,老人家就是不聽,老人家說:一輩子都忙忙碌碌過來,老了卻閒著沒事做會很不習慣,雖然種菜賺不到幾個錢,也辛苦,但是下地種菜,賣菜的生活讓他覺得生活踏實,如果閒下來沒事做,生活總感覺少了什麼一樣,不習慣。


生活看趣聞


我住在農村,村裡快九十的老人還一大早起來,拿看小鏟子到菜地除草呢,他起的早身體好,比年輕人更勤快,大塊的莊稼地他不用管,只關心菜地的草,地裡的大白蘿蔔都比別人家的大,地裡沒有一棵草,因為老人更勤快,每天都法去地裡鋤草,從不間段,他是為鍛練身體,那老人到九十二歲才去世,又低又瘦的老人。


趙紅傑


個人感覺,農村老人依然下地幹活是好事情,活動了身體的同時也自己解決了生活問題,最重要的是讓老人感覺到自己還行,有自身價值的自信心,愉悅感。所謂身心健康啊……

我的父親七十有六了,自己種了倆畝多地,還養了一百多隻雞鴨鵝以及四條中華田園犬,每天還騎自行車去集市跟老朋友喝茶聊天,每頓吃飯必喝白酒一盅。而且每頓飯都是自己做來吃,偶爾跟兒女們一起吃個飯,拿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自己煮的東西營養好”。

母親今年正好七十歲,改了年齡跟姨媽們一起去飯店做工,一個月三千多元,媽媽說,有時候其實辛苦,但我心裡滿足,高興,年輕時候沒能賺這麼多錢,老了居然能,我可不想學那些老太太每天坐那裡打麻將荒廢自己……

今年孫女學藝術集訓,爺爺奶奶一人給孩子倆萬元交學費……

健康長壽的秘訣,第一個就是身心愉悅,只要老人們力所能及,就讓他們動起來吧,機器不運轉要生鏽,人也一樣。

僅代表個人觀點


遊子的腳步追尋著春天


我爺爺86歲了,天天在家裡還要種些地,養些雞鴨鵝。

這不是錢不錢的事,是他們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改變不了!

爺爺很早就沒有了父母,依靠姐姐養活,後參加了抗美援朝,回來又當了生產隊的幹部,經歷的多,子女也多(共三子兩女),勤儉節約慣了!他們那一代對土地有特殊的感情,什麼都可以不要,唯獨土地!

到現在,房子周圍的土地爺爺還在“耕種”。以前老家耕地都是犁頭,現在都是用簡易耕地機,爺爺一般都是請隊上一些年輕勞動力幫忙翻耕,自己就負責撒播種子等技術性活路,其餘就是日間管理,收割的時候也是機械化。我們都勸爺爺別種了,他都說自己不費力,房子周圍的不耕劃不著!

老年人的心思細膩,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操心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生前生後事情都安排好了!自己多節約一些,自己還能給子女留一些!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很多人背井離鄉在外面奮鬥,希望大家都多給在家的父母打打電話!


AijiA瀟帆


您好:

我在村委會工作,我也來回答一下。


農村幹農活的真的是不分年齡,現在反而年輕人基本都在外工作了,下地幹活的年輕人都少了。現在我們這裡種水稻的也不多了,很多水田用來種菜。有的農民朋友是種來自己吃,有的農民朋友是種來賣菜賺錢的。


有一戶人家,全家都在種菜,月入上萬,在我們這裡也是出名了,主力幹活的也是60歲以上的父母親,每天基本都在菜地裡,頭天晚上摘好菜,第二天早上出去賣,白天回來又在菜地裡做各種農活。種水稻都是順帶種一點點自己吃的。


上80歲的老人也有,我一個同事的父親,就是這個年齡段的。80來歲,身體也不錯,智能手機也會用,經常看到在菜地裡做事,主要也是種菜,部分賣,部分自己吃。身體算很硬朗。經常做事的身體都很不錯,當然身體不行,也無法下地幹農活。

農村地區上年齡的老人還在幹活,我覺得是有三個原因:一是自己認為歇著也是歇著,做點事順便也可以鍛鍊鍛鍊身體,家裡也能吃點農家新鮮菜。二是家裡經濟條件確實差,只能自己勤勞一點,想種點菜賣錢貼補家用,身體條件也允許。三是以家裡以種菜為生,是自己的一個養殖事業。

希望可以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