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次子殺人被抓,用了一技一箭雙鵰,報答對西施的虧欠

范蠡做生意財產無數,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富二代。他有三個兒子,范蠡對於三個兒子的態度與看法是截然不同。“朱公居陶,生少子”。三兒子出生於陶地,也就是范蠡離開越王勾踐之後,但是,根據傳說,范蠡是帶著西施離開越王來到定陶的。因此,范蠡的三兒子應當就是范蠡與西施所生。眾所周知,西施是十分愛范蠡的,因此范蠡才能夠利用西施施行美人計,從而形成了自己的宏圖大業。所以說,范蠡是欠西施的。對於西施,

范蠡無法報答,只能夠將這種虧欠補償在三兒子身上,以此來報答西施的恩情。


范蠡次子殺人被抓,用了一技一箭雙鵰,報答對西施的虧欠


  在古代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但是范蠡的長子卻並沒有得到器重。有一天,范蠡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人了。消息傳到范蠡的耳朵裡,范蠡大驚。於是范蠡組織家人商量對策。結果,范蠡對小兒子說:“小兒子你帶了金銀去疏通關係,把你二哥救出來吧。”可是范蠡的大兒子不幹了。他說:國有儲君,家有長子。家裡出了這麼大的事,你不讓我去解決,去處理,反而讓年紀幼小的弟弟去處理。我不同意也不放心。你這麼做分明不是把我當長子看待。那我就自殺算了。


范蠡次子殺人被抓,用了一技一箭雙鵰,報答對西施的虧欠


范蠡的妻子(西施)就說了:大兒子想為你分憂,想救弟弟,你就讓他去吧。不要那一個還沒救回來,這一個已經自殺死了。大兒子以死相逼,范蠡不得已只能拿出千金交給大兒子,讓他去救弟弟。大兒子以死相逼要求讓自己去救弟弟可以看得出這位長男已被家庭“邊緣化”,特別在父親的光芒下,這位長子更像一個打工者,他要想守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就必須做出一件大事來鞏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而到楚國救自己的二弟則是一個機會。范蠡深知長子謀略不足,他可能是一個更好的執行者但是卻當不了決策者,讓他獨自去救人可能受阻,因此叮囑長子找自己的朋友莊生一起去救人。於是,長子攜帶著父親所給與的千金前往楚國拜訪莊生。長子雖然謀略不足但是也有一定的野心,特別是長久壓抑於父親之下,也希望能夠出人頭地,他主動請纓救弟其實並不是真想救人,而是想要藉此機會葬送自己二弟的性命,以掃清與自己爭奪家產的阻礙,於是“私齎數百金”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長子贈送用事者百金而換取贈與莊生的千金,這種以小博大的做法,有些許賭徒的心理,范蠡萬萬不能將鉅萬之家產交與一賭棍。贈百金予用事者之後,莊生向楚王進言的前因後果竟無人知會,便知賄賂的對象只是楚國的外臣或中下級官吏,絕不是權利中樞,近臣、重臣。可見他識人不準,判斷力差。其實,莊生是清廉之人,這在楚國上下是人盡皆知的,范蠡將千金贈與莊生其實只是表面客氣,莊生可以去救范家老二也肯定不是為了錢,二話不說就去辦事也可看出了老哥倆其實交情不淺,長子無法發覺這表象之後的本質足見其洞見力差,獲取信息能力差。在得到消息後,長子去莊生家裡索取千金離去,並且獨自歡幸。足以證明長子不持重,沒有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靜。不能夠很好地認清形式,並且斤斤計較。


  在史料中關於范蠡次子的記錄極為少,但是,從范蠡次子“楚國殺人案”不難推斷出,次子仗著范蠡家財萬貫,在外飛揚跋扈。甚至在別國敢殺人。當時的楚國人人高馬大,以野蠻彪悍著稱,能夠擊殺楚人,說明次子的體格強健。次子敢於下狠手,說明次子殺伐十分果斷。同時,也能夠說明次子愛好遊歷,能夠在各個地方結交人才,能夠適應各個地方的生活。

所以說,范蠡次子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是極具“老闆”潛能的。范蠡應該也深知這個二兒子是個“問題人物”。他的存在將成為少子當家的最大的絆腳石。范蠡心硬如鐵,預見到自己百年以後,自己的二兒子與少子少不了你爭我奪的現象,到時候范家肯定會分崩離析。即使能夠分離成功,也會使得范家的實力遭到削減,甚至可能會對范家帶來滅頂之災,與其等到那時不如在此痛下殺手。但是俗話說得好“虎毒不食子”,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范蠡也不可能自己動手殺他。

於是,范蠡派遣了做事魯莽的大兒子去楚國,這就間接地導致了二兒子的死亡。以范蠡的機智聰明,應該不難推算出如果是大兒子去辦理這件事難免會搞砸。但是,他沒有否決大兒子去往楚國的這個決定,因為這樣一來可以名正言順的將殺二兒子的責任交與楚王,同時將二兒子死亡的責任推卸給長子,這足以說明他的心是偏向三子的,而自己也不會因此受到任何的懷疑和影響,甚至永遠只是“陶朱公”范蠡,流芳百世的范蠡。


  范蠡這種大智慧大格局的人應該早就料到大兒子肯定會把事情辦砸了,但是,一邊是自己的妻子的要求,一方面是傳統長子繼承觀念的束縛,導致了范蠡不得不除去長子和次子為三子鋪路。對於莊生和大兒子的性格,范蠡瞭然於心,所以范蠡才會指名道姓的讓大兒子去找莊生。與其說是大兒子的“意外”導致了次子的死亡,不如說是范蠡的需要,導致了次子的死亡和大兒子的萬劫不復。

從此不難看出,范蠡對於自己鍾愛的事情是不求手段的追求的。這樣一個人如果說是想要做到無私奉獻,做到功成身退不如說是為了更好的保全自己。畢竟范蠡也是人,也是有著自己的私心的。其不惜利用自己二兒子的死亡來扶持三兒子上位,不難看出范蠡是一位心腸狠毒,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因此,范蠡對於三兒子的寵溺以及對於自己目光的肯定是有著絕對的私心的。與其說范蠡看重三兒子,倒不如說范蠡更加註重自己的判斷與眼光,更加註重自己萬貫家財和一世經營的名聲在自己死後能不能有人維護。


范蠡次子殺人被抓,用了一技一箭雙鵰,報答對西施的虧欠


  “長子竟持其弟喪歸”“母及邑人盡哀之,唯朱公獨笑。”這一笑,笑的是身後家中的權力爭奪就此結束,笑的是一箭雙鵰:次子已死,長子永無翻身之日,笑的是報償了西施對自己的付出。流芳百世的“功成身退”的范蠡,“家產鉅萬”“洞察天下”的范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