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育肥期饲养管理要点

1.“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现代肉用仔鸡生产几乎都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即在一栋鸡舍内饲养同一批同一日龄的肉用仔鸡,全部雏鸡都在同一条件下饲养,又在同一天出栏屠宰。这种管理制度简便易行,优点很多,在饲养期内管理方便.可采用相同的技术措施和饲养管理方法,易于控制适当温度,便于机械作业.也可保持鸡舍的卫生与鸡群的健康.肉用仔鸡出栏后,便于鸡含及其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打扫、冲洗,熏蒸消毒等。这样不但能切断疫病循环感染的途径,而且比在同一栋鸡舍里混养几种不同日龄鸡群的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


肉鸡育肥期饲养管理要点


肉鸡育肥期饲养管理要点


肉鸡育肥期饲养管理要点


2.公母分群饲养制度由于公母雏鸡的生理基础有所不同,它们对生活环境及营养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也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快,母鸡生长慢.公鸡4周龄时的体重比母鸡大13%左右,6周龄时大20%,8周龄时大27%。公母鸡混群饲养在同一条件下体重分布不均,差异很大。

(2)沉积脂肪的能力不同。公鸡沉积脂肪能力差,母鸡沉积脂肪的能力强。这反应出公、母鸡对饲料的要求不同。

(3)羽毛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羽毛生长慢,母鸡羽毛生长快,因而反应出同期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同时也表现出胸部囊肿的严重程度不同。


肉鸡育肥期饲养管理要点


肉鸡育肥期饲养管理要点


肉鸡育肥期饲养管理要点


(4)对日粮营养水平要求不同。公鸡能更有效地利用高蛋白质饲料。如果公母鸡混饲,结果可能是小公鸡蛋白质不足,小母鸡蛋白质过多。普遍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肯定能提高小公鸡的生产性能,但蛋白质过高却抑制小母鸡的生长。另外,小公鸡对钙、磷和维生素A、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高于小母鸡。因此,公母鸡混饲,势必会增加饲料的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对于公母鸡这些不同之处,从饲养管理技术上,混群饲养是很难解决的,只有公母分群饲养才能对这此规律加以利用,并进行科学管理,加速肉鸡的育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