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異性邀請你一起旅遊過嗎?來分享下你的故事吧?

小久鍋鍋


怎麼樣的邀請才算邀請呢?反正確實是跟女生一起旅行過,接下來我要開始我的表演了。

多年前第一份工作不太順心的時候,恰逢對旅行類書籍、紀錄片上癮,也在這期間第一次聽說了間隔年的概念。瞅瞅自己的銀行卡餘額還算說得過去,選了個良辰吉日:老闆,拜拜了您吶!我就此踏上了自己間隔年的旅行之路。

說實在的那會旅行經歷實在少的可憐,不僅沒出過國,國內算上出差到過的城市也寥寥無幾,可能連十個都不到。於是,除了有了特定目的的旅行目的地(比如有朋友、同學)之外,尋找一個靠譜的旅伴就成了當務之急。

擬定一條不走回頭路的旅行線路,規劃好整體行程的時間、大致玩法,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到各大旅行類網站、貼吧、論壇去尋覓有著差不多計劃的同路人,本著“男女搭配旅行不累”以及“萬一碰到靠譜聊得來的”之類的想法,同行人中有個女性旅伴一定是一件不錯的事情,當然為了便於住宿,男女平衡(比如男女各2人)是最佳組合。

我在路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我。我在尋找搭檔的同時,自己也成為了別人尋找的備選。在那個微信還不太流行的年代,qq是我們最主要的溝通工具。直到今天,我的微信qq裡也都還留有不少當年旅遊的聯繫方式,即使有些人從始至終也未能一起走上一程。

我就這樣一路走一路尋找,從最初的旅行小白,到後來的不求人不秋季自己做攻略,一個人也照樣上路,當然有驢友的日子還是佔了大多數。我曾作為2男2女的組合成員一起完成了每個人的第一次出境遊,卻在東南亞酷熱的天氣中不歡而散,也曾和廣東靚仔四川辣妹東北帥鍋一起走遍川藏之路至今依然是好朋友,當然,更多的是擦肩而過,只在某一天或某一個城市有過短暫的交集。

曾經,我以為我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是我這輩子吹牛的資本,然而當時光已逝、青春漸遠,旅途中遇到的Ta們,才是我最為重要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