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觀光牧場的現狀、機遇、發展前景及建議


摘 要:休閒觀光牧場是把傳統奶牛養殖與旅遊觀光元素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新型體驗式牧場。它以科普教育為主線,推動奶業與教育、旅遊、文化、健康等產業的融合,可向人們提供安全、健康、綠色的產品和舒適的學習娛樂、休閒體驗場所。同時,還能宣傳奶業發展成就和乳品營養知識,引導擴大奶類消費,增加經濟效益,培育奶業新業態,促進奶業轉型升級,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本文介紹了我國休閒觀光牧場的發展現狀、發展機遇、發展前景,並提出了發展休閒光牧場的幾點建議。


休閒觀光牧場是集現代畜牧養殖示範、科普宣傳、休閒觀光體驗於一體的既能滿足人們親近自然、迴歸田園的精神需求,又能體驗喂牛、擠奶、乳品加工的遊樂需求的新型體驗式牧場。它改變了傳統牧場單一的生產模式,實現了牧場轉型升級,構建了具有“可學、可遊、可食、可覽”為特色的新型經營模式,既可宣傳乳企品牌,又可滿足城市居民的休閒、旅遊需求,還倒逼牧場加強管理和注重環保,開創了奶業未來發展的“藍海”。發展觀光牧場一舉多得,意義重大。

1 休閒觀光牧場發展現狀

1.1 休閒觀光牧場的起源

休閒觀光牧場起源於20世紀30~40年代的意大利、奧地利、德國,隨後擴展到美國、法國、英國等。20世紀70~80年代,亞洲的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陸續成為休閒觀光牧場的開發熱土,如日本小巖井牧場、北海道町村牧場、母親牧場等。

1.2 我國休閒觀光牧場的起源

中國休閒觀光牧場興起於經濟發達的東南省份,迄今已有30年,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成熟經驗,發展出了一些典型,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如臺灣的飛牛觀光牧場和廣東深圳光明農場大觀園休閒觀光牧場。以大觀園休閒觀光牧場為例,該牧場2012年通過國家3A級景區評審並授牌,目前,年接待遊客達到30萬人次以上,日高峰達到1萬人次,年收入2.000萬元左右。

1.3 我國休閒觀光牧場的發展

近幾年來,隨著內地省份經濟的發展及城市居民對休閒觀光牧場的需求,我國休閒觀光牧場呈現出觀光熱潮,如君樂寶優致牧場(大型牧場)、鄭州昌明牧業休閒觀光牧場(小型家庭牧場)、內蒙古子昂牧業奶牛主題公園(中型牧場)向公眾開放以來,接待遊客數量經常處於滿負荷狀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2017年2月農業部通過印發通知,向全國各地推薦這三種模式,鼓勵各地學習借鑑、積極發展休閒觀光牧場,提高了各地發展休閒觀光牧場的積極性。

1.4 我國休閒觀光牧場的現狀

目前,農業農村部已經公佈了2批共20家休閒觀光牧場,僅河南省就有3家。這些休閒觀光牧場各具特色,鄭州昌明奶牛科普樂園設有擠奶觀摩、擠奶體驗、科普互動與犢牛飼餵、親子娛樂遊戲區、DIY品嚐等項目;洛陽生生農牧莊園具備農牧有機循環模式,展示科普知識及產品,可進行擠奶體驗、採摘、動物觀賞、騎馬、垂釣,提供有觀光車;北京延慶歸原奶莊展示了奶業全產業鏈,設有文化長廊、自助製作(DIY)、犢牛互動區;君樂寶的優致牧場有奶牛科普館,並設專職講解員,是AAAA級景區,年接待能力60萬人次;內蒙古子昂牧業實施整體策劃,建設了奶牛廚房、奶牛賓館、萌寵景觀街、夏令營,實行會員制;黑龍江飛鶴生態養殖場有奶山羊自動擠奶、巴氏奶生產線、聲光電遊戲體驗飼養、牧場鮮奶吧;四川德陽原野牧場展現半放牧方式,建有一體化、和諧綠色生態、小而精奶業科普基地,並體現三國文化;陝西農墾華山牧場則展示“華山牧”巴氏奶,DIY酸奶、智慧展廳並設有產品展示區、售賣區以及犢牛互動區。休閒觀光牧場實現了“可學、可玩、可食、可覽”的有機結合,展現了奶業生產先進工藝,普及了奶業科普知識,讓消費者走進奶業、感知奶業、瞭解奶業、熱愛奶業,從不瞭解、不信任轉變為熱愛、信任中國奶業,激發了奶業消費新動能。

2 發展休閒觀光牧場的機遇

2.1 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建設休閒觀光牧場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所謂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在物質需要上開始追求吃得健康、綠色、安全,甚至開始追求保健、養生,精神上追求其更高層次的教育與文化娛樂、休閒與觀光;具體而言,應提供更多綠色、健康的食品,提供更多更舒適的學習娛樂、休閒體驗場所。休閒觀光牧場以科普教育為主線,推動了奶業與教育、旅遊、文化、健康等產業的融合,向人們提供安全、健康、綠色的產品和舒適的學習娛樂、休閒體驗場所,順應了社會發展趨勢,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2.2 符合我國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政策

休閒觀光牧場是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國高度重視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2015年以來連續3箇中央一號文件都提出要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國務院辦公廳在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的四個意見中都強調,要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以鄉村產業振興作為支撐,而發展休閒觀光牧場是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有效途徑,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舉措,意義重大。

2.3 多個部門出臺相關措施大力扶持休閒觀光牧場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文件精神,2015年農業部聯合財政部等11個部門印發《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農加發[2015]5號),2016年農業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印發了《關於大力發展休閒農業的指導意見》(農加發[2016]3號),2017年農業部印發《農業部辦公廳關於推動落實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政策的通知》(農辦加[2017]15號),要求各級休閒農業管理部門高度重視,採取多種措施推動政策落實,為本地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連續發文,要求各省區推薦符合條件的休閒觀光牧場,為此各省都採取了積極行動。例如河南省2017年8月就印發了關於《2017-2020年休閒觀光牧場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並制定了創建目標,即通過創建觀光牧場,宣傳奶業發展成就和乳品營養知識,引導擴大奶類消費,培育奶業新業態,促進奶業轉型升級;到2020年全省計劃創建10個以上休閒觀光牧場。並利用省財政肉牛奶牛產業專項資金,對通過農業農村部推介的國家級休閒觀光牧場優先安排了獎補資金,這些措施的實施為大力發展休閒觀光牧場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3 發展休閒觀光牧場前景廣闊

3.1 為奶牛養殖企業拓展新的經營渠道

面對2015年以來的奶業低迷形勢,奶牛養殖企業渴望增強經營自主權,增加營業收入,一些養殖企業,特別是區域性有條件的中小養殖企業建設觀光型牧場意願強烈。鄭州昌明奶牛科普樂園開闢了兒童體能樂園、科學魔幻秀、奶吧現制乳品銷售區、農家樂餐飲等收費項目,年觀光板塊盈利已經超過奶牛養殖板塊的盈利能力。深圳光明農場大觀園通過購門票參觀,共有9大類49個休閒體驗項目,包括自動化擠奶表演、非接觸式奶牛舍觀光、品嚐銷售現場製作的瓶裝巴氏奶,以及水果採摘、兒童遊樂、“樂活農場”幹農活等,經濟效益顯著。

3.2 開闢了宣傳奶業的新模式

休閒觀光牧場能讓遊客切身體驗優質安全生鮮乳的生產過程,對城市家庭,尤其是市區少年兒童有較強吸引力。通過宣傳現代養殖理念,展示優質奶源生產工藝,普及奶業文化,讓公眾瞭解奶業發展新水平新成就,樹立國產奶消費信心。這種寓教於樂的科普奶業知識宣傳效果非凡。君樂寶優致牧場奶牛科普館應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通過趣味問答、遊戲互動等方式,寓教於樂地向消費者傳播了奶牛文化和牛奶知識,深受大眾歡迎。

3.3 促進奶業轉型升級

休閒觀光牧場通過“可學、可玩、可食、可覽”的方式,使消費者切身體驗優質安全牛奶的生產過程,並普及了奶業文化和科學飲奶知識,對提振國產奶消費信心和激發消費活力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發展觀光牧場,奶牛養殖企業可以因地制宜地綜合利用自身農業環境資源優勢,構建特色經營模式,不汙染環境,並融入清山秀水,實現“奶業精緻發展”。結果實現一手推牛奶消費宣傳,一手推養殖轉型升級,一舉多得。

3.4 增強企業品牌宣傳

洛陽生生農牧莊園以生態觀光遊為抓手,宣傳生生乳業品牌的故事、文化和生態理念,通過遊客參觀環形遊覽步道、步道兩邊設置的休閒娛樂區、奶牛養殖區、放牧觀賞區、沼氣工程及有機肥加工區、飼草貯存區、擠奶大廳、互動體驗區、果蔬採摘區、騎馬體驗區、垂釣區等,展示優質安全生鮮乳的生產場景和綠色健康和諧的生態理念,提升了企業品牌形象和美譽度。

4 建議

4.1 提高認識,努力打造一批標杆型休閒觀光牧場

休閒觀光牧場是開闢奶業知識科普宣傳的新陣地,是增加牧場收入的新途徑,是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好模式。創建主體要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創建休閒觀光牧場條件的要求,做好規劃設計,精細組織實施,努力創建有個性、有特色、有盈利能力的標杆型休閒觀光牧場。

4.2 做好整體規劃設計,分批分步實施

觀光牧場是一種新業態,是宣傳奶業的新窗口新陣地,但建設觀光牧場不可一哄而上,要分批分步實施。要冷靜分析奶牛場自身的條件,根據奶牛場的生產規模、資源環境、交通區位、人文歷史等條件和優勢,積極探索,突出個性和特色,通過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等模式,融入農事體驗、果蔬採摘、人文歷史、民風民俗等元素,因地制宜、審慎決策,構建獨具特色的休閒模式。

4.3 做好推介與營銷

在勞動節、國慶節等節日可著重向社會公開推介,同時組織休閒觀光奶牛場與旅行社、工商資本和電商平臺等對接,擴大休閒觀光牧場的影響,促進企業增收提效。要抓住現代社會人們重視食品安全、渴望返璞歸真的心理,打造天然、綠色、健康、有機的品牌理念,創造出遠離城市、迴歸純淨的休閒空間,塑造休閒觀光牧場知名品牌。要緊密聯繫幼教機構、中小學校、大專院校、旅行社等開展社團推廣、定製等旅遊觀光活動。開發手機APP客戶端,與各大美食公眾號、旅遊公眾號聯繫,定期做推廣及訪談,抽取幸運用戶進行觀光體驗遊,在培養固定粉絲群體的同時,吸引更多的新顧客。要與周邊風景名勝區、美麗鄉村、民俗文化村、度假村、農家樂、果蔬採摘園、垂釣園等實施協作互動,吸引更多的遊客來牧場參觀、休閒、體驗、消費,不斷做強做大休閒觀光牧場的規模和品牌。

4.4 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嚴格創建標準

要認真學習領會農業農村部休閒觀光牧場驗收標準,主動和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對接,提前接受有關創建政策指導;要與旅遊部門對接,從創建之初就要按照鄉村旅遊最高標準設計;要和應急管理部門對接,接受生產安全知識指導;要和科協、園林部門對接,在其指導下製作高質量的科普宣傳展板、園林綠化方案等。總之,在創建休閒觀光牧場過程中,要主動對接各級相關部門和單位,在有關部門指導下按照鄉村旅遊最高標準,圍繞“可學、可做、可玩,可覽”,創建高水平高檔次的休閒觀光牧場,為參觀者、消費者創造安全舒適的休閒觀光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