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公司不到一周的新同事给单位几百人发结婚请柬,结果没有几个人去,大家怎么看?

大声叫我董先生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刚毕业的时候经历的事情。那时也是刚进公司大概3个星期,然后就有一位同事结婚,发了请柬给我。因为刚进公司那名同事给了我一些指导,然后再加上自己不会拒绝的性格,所以就包了红包去喝喜酒了。

之后没有没过多久我就换了工作离开了那家公司。等我结婚去请同事并且觉得很久没见了想找他们一起聊聊的时候,打通了他的电话但是他说不记得我了。这是唯一请了我但是我没有得到回应的同事。然后也因为他的电话,我在请自己单位同事的时候就特别小心,只是小范围的邀请了几个跟我关系特别比较亲近的同事,其他的同事都没有发请柬但是请他们吃喜糖。

虽然也许有人说我不发请柬给他们,是因为看不起他们,但是我还是宁愿让他们认为是看不起也不要去占人家的便宜让人家为难。

所以刚来公司不到一周的新同事就给单位几百人发请柬,结果没有几个人去,这种事情太正常了。原因有三个:


1、 新人才刚刚进来,别说熟悉就连认都还不认识你,怎么会去吃你的喜酒呢?


2、 即使别人认识你了,可是才刚刚进来一个星期就去吃喜酒,感觉关系还没有到那个程度。


3、 新人的做法也高调了一点,也并不可取。因为你还没有过试用期,本来就还不算太稳定,大家对你还持观望态度。可是这样一来就发请柬而且是那么大规模的发请柬,会让人觉得你是来占便宜的。

所以正确的方式是如果刚进公司不久,那就自己低调处理,不要到处发请柬。即使是工作时间长也不适合全单位几百人的发请柬,而是发个和自己有比较紧密的工作关系或者比较亲近的人发请柬就够了,不要去给人家造成一些人情上的困扰。并且这个人情你现在收了,以后是要还的,难道不打算还吗?和我那个不认识我的同事一样?

我是@生涯笇姐,欢迎关注,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生涯笇姐


遇到过,不过剧情神转折了!

我在浙江工作时,有一个新入职两周的女生突然有一天给我们公司所有管理和后勤人员发了请帖,言明下周六结婚,请一定要参加云云。

这是一个浙江本地的女生,高高瘦瘦的。男方是外地的。

请贴上很明确的写着:万望参加,谢绝送礼!

这一句让本来有意见的人闭嘴了,再一打听,原来这个女生的娘家人少,怕结婚时人太少撑不住场面。所以请我们同事帮忙。

那一天收到请贴的同事基本上都去了,老板还特意把玛莎拉蒂借给她当婚车。

婚礼是在五星给酒店举办的,婚礼中还有抽奖环节,我幸运的得了个二等商奖(一条黄金项链。),婚礼结束后还每人一个高档的随礼。

这算是我第一次参加不用随礼,吃喝一顿还有礼物拿的婚礼了(后来变成风气了,我们公司很多同事结婚都言明不送礼!)。

祝福她!

欢迎您关注我,谢谢!


后超人


我觉得新同事发请柬,很少的人去应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作为新入职的人员,跟大家本身就还不是很熟悉,就邀请大家参加婚礼,这本身就不合适,如果作为当事人,你还希望大家都能去,那只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公司,我是部门经理,隔壁部门新来了个同事,可是刚来十天,就要结婚了,大家侧面了解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就唏嘘一片,怎么新来的就结婚啊,这不是又要随份子了,在我们那里叫吃包子。大家面面相觑,很无奈的表情。

第二天这个同事就把请柬给大家发了,还给大家发了喜糖,可是大家都是皮笑肉不笑。我作为部门经理,为了捧场,不伤害部门之间的感情,照顾兄弟部门的感受,我还是选择去参加了他的婚礼,不止我一个部门负责人去了,但是各个部门的其他同事基本都没有去。最后成了部门经理之间的聚餐。偶尔有一两个非部门经理去参加,餐桌上基本也不说话,就是跟大家赶紧吃,吃完就散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新人就发请柬,酒席上基本就是领导一个人说话,其他人基本不说话,领导不走,大家也不敢走,领导一走,立马就全部走了。给人的感觉不是新人在结婚,而是领导在结婚,大家也是潮汐般蜂拥而来,集体退去。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作为新人,就不要给大家发请柬,如果是想跟你处关系的,他得知消息后自然会去,强扭的瓜不甜,即使事后大家会说你,怎么结婚也不说一声啊,其实也就是客套一下,心里还都是很高兴的。


半路圆心


真搞不懂你的新同事是怎么想的,刚来公司一周就给几百人发结婚请柬,如果发完请柬之后强调一下只是单纯的请大家吃饭不收礼金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刚来公司可以借此机会增进一下同事之间的感情。如果要是为了收礼金的话,只能说这种人的face真是厚到一定地步了。

如果换作是我的话,我也不会去的,几百人的公司即使老同事好多人互相都不认识,何况一个新同事。如果公司里面同事每个人有事情发请柬都去赴宴的话,那岂不是要天天都要随份子?


科乐财富管家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想说说我经历过的一件事。我们单位有规定,不管是谁,只要婚丧嫁娶最低10元(99年的事),关系好的可以私下里多拿点。有一位同事带薪学习三年,期间有其他人办事扣了她10元钱,结果领工资时那位同事不愿意了,意思是她都不在单位,凭什么扣她的钱,让人很无语。停几年那位同事家里也办事了,除了单位领导代表去其他人都没人随礼。我认为如果是人员流动不大的机关事业单位,大家可以随便拿点捧捧场,毕竟这是一来一往的事。如果是人员流动较大的私企,那就要看关系了。


快快了却最后一桩心愿


我村里一小学同学毕业后就没见过面了的,有十六七年没见了,有一天加我微信,通过了就是请酒,买新房…尼玛的…同村的迫于无奈,去吃了餐饭交了两百块钱,一年后说孩子满月再请…我直接无语了,我操。这不是钱的问题,是让人恶心的问题。


暴跳如雷的小白兔


我是花岸职场说的老徐。

刚来公司几天就给几百个同事发请帖,给人感觉动机不纯,圈份子钱的嫌疑大大的。

  1. 这是没有职场界限感的表现。在新的工作环境,需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形象,在与上级和同事交往中,切勿生硬的跨过观察磨合期,一点不见外。这样会给人一种不值得信赖感。比如还认识没几天的同事,你提议去对方家里去吃饭会给人被冒犯之感;在职场中类似的举动还有新入职就经常找同事借钱,是不是你也见过这种人。这种人在同事眼中要么是没头脑的职场新人,要么就是人品不咋地,敬而远之。你的这位新同事如果只是无脑之举,那么需要好好审视下自己职场行为,不然前路堪忧。如果就是想圈份子钱,那只能说目光短浅,自断前程,劝君善良!

  2. 没几个人去是必然的。 我好奇居然还有几个人真去了?相比也是几个特别实诚的同事,抹不开面子咬咬牙就去了,或者说稍微熟悉一点,比如一个部门的,直接领导啊,师傅啊。其实这些人也不必要去的,不是说去参加一下送个红包也没多大的事,不仅是钱的事情。这是一个做人原则问题,有些朋友不值得交。婚礼本来是接受亲朋好友的见证祝福的仪式,亲朋到场祝福也会凑一个份子钱表达心意帮助新人也解决一些实际经济支持,更多的是一个人情心意。也是讲究礼尚往来的。直接可以给几百个几乎陌生人发红包炸弹,这是赤裸裸地伸手抢钱,和交情无关。如果是这个新同事的上级领导,或者好朋友,之后已经适当地点破下他,对他有好处。



  3. 不邀请万一有些同事说见外了呢,如何告知大家,不失礼数又不至于跨越界限呢?只在自己小部门的圈子里或者几个比较能聊得来交集多的同事范围内,私底下口头说一下,比如:“下个周末我结婚,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欢迎过来坐坐哈。如果时间不凑巧那也没关系,到时候我给办公室大家发喜糖哈。”这句话也要注意一点,不要先不说什么事情,直接问下周末你有空吗?人家说有,你再说出邀请,那会把人家拒绝的路都给堵死了,让人感觉太心机了。类似这种非正式的邀请,对方也不需要太正式的拒绝,也做到了邀请,不会说太见外。你如果正儿八经的请柬都双手奉上了,搞得我比较为难,如果不去还得有心理负担去拒绝你。

  4. 在一些还算体面的公司,这种情况也确实也有不少,同事们都碍于面子,一个网撒下去确实也能收到不少的红包。这也不违法,也不违反公司规定,但是请反思,这是一个人的做人准则。

  • 我是花岸职场说的老徐,专注职场领域干货,分享销售实战经验,欢迎关注交流。

老徐职场说


刚来公司不到一周的新同事给单位几百人发结婚请柬,结果没有几个人去,大家怎么看?这种情况该如何看待呢?

如果文中的情形发生在我身边,我肯定不会去参加婚礼,而且还会想这个朋友的意图是什么,

同时我也会思考,为什么发出去这么多请柬,却只有几个人去呢?

一、情理之中

我觉得其他人不愿意去参加婚礼是因为刚刚才进公司就发请柬这个做法本身就易招嫌,去参加婚礼就得随份子钱。

初来乍到,大家都才刚认识,就得让别人随钱,换位思考一下,任谁都是不会情愿的。

更有甚者,一进公司就发请柬的情形会被同事们视为“骗局”,仿佛这位员工就是冲着得到份子钱才进公司的。

况且大家以后可能还会在一起工作好几年,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起初的难堪事件会长远地为你的职场生涯带来负面影响。

才刚刚进公司,与大家的交情也不声,发了几百个请柬没去几个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反之倒是不合常理。

二、时间巧合

相信这位新来的员工不是为了发请柬才进公司的,只是因为恰好这个时间就恰逢“良辰吉日”,准备组建家庭。

毕竟如果他真的冲份子钱而结婚,冲着份子钱而进公司,那么他的个人品牌必将染上污点,其行业名声也随之变差。

尽管现代职场注重于职场人士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但众多公司对于职场人士的背景调查也从未有过片刻放松,对职场人士的人品也是尤为重视。

这位新同事或许也是心思单纯、出于好意,但其入职一周便发几百个请柬的行为还是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嫌隙,招致同事们不必要的误解。

三、“道德绑架”

一到公司就发请柬真的会让人感觉是“蓄谋已久”的,现在不少的职场人士所作所为大都与利益挂钩,

为了赚钱有些人是真的可以不择手段,发请柬说的严重一点就是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

道德从古至今都是拿来“律己”的,而道德绑架者则会用道德约束他人,使人出于道德而无奈地接受。

中国又是一个重礼法的国家,既然发请柬于你,你不去便会自然地觉得不好意思,感觉不给对方面子。

想到日后可能天天朝朝暮暮与他相处,如果连他结婚都不参加,你们之间必然会出现不小的嫌隙。

正是因为如此,多数职场人士便为这位新同事贴上了标签,即便日后有需要合作协助的地方他们也会更多地进行考量。

四、 长远考虑

除却上文所述,多数不去参加婚礼的同事也可能是出于长远考虑才有了这样的决定。

文中我们无法获取新同事的相关更多信息,这位新同事若是女性,初进公司就“结婚”,之后难免紧跟着“生子”,

可能再过几个月又是放产假,生了小孩之后面临的家庭问题就会更复杂,说不准没过多久就辞职变成家庭主妇了。

这种现象在国内倒是不多见,在传统观念影响较多的日本却出现不少,很多职场人士一经结婚,就会辞职相夫教子。

这些情形同事、领导表面不说也都看在眼里,为了一个以后可能再无交集的人去花这个份子钱不值得,

同时去没有什么交集的人婚礼也并不合理,所以多数选择拒绝参加的职场人士也是“深谋远虑”。

五、 省时省钱

身处于职场内外,只要是涉及到钱的问题,职场人士就会变得很敏感。

毕竟钱对于普通的职场人士来说,其实是很宝贵的,因为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

参不参加婚礼、随不随份子钱这种事情都是看个人交情的,看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价值几何,而不是一发请柬就必须要参加。

况且如若有人给你发请柬你就去,时不时都有请柬发到你手上,那么普通的职场人士又如何能扛得住如此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应对被挤压殆尽的时间陷阱呢?

职场人士朝九晚五、身负压力,再于不多的空闲时间参加不熟人的婚礼,去为新来不到一周的同事庆婚,显然便是自找麻烦之举。


元白长老


大型尴尬现场,新人的形象恐难逆转了。

入职一周不到人都没认全,发什么请柬?就算是不需要随份子,那也是尴尬的无所适从。

那结婚时间刚好赶上了怎么办?

1)可以适当推迟宴请时间

现在对于同事,很多都是婚后宴请,完全没必要卡时间。不如时间延后一下,等于部门人员混熟了,再请大家不迟。

2)缩小宴请范围

可以只请办公室的人,虽然大家不熟,但是可以借这个机会请大家吃个饭,大家也没那么排斥。

3)不宴请只发糖

如果宴请别人,人碍于面子都要随份子,但随得肯定心里不舒坦。

我们可以摒弃利益纠缠,买个一两百元的喜糖,给大家分发一下,这样,大家既开心,你也相当于在公司完成了自我介绍,让人迅速记住你。

最后,讲个身边人的例子。

我们办公室是三个部门,其中一个部门的小姑娘结婚,她就每个人部门的人都发了一下结婚通知,但特意与非他们部门的人说了一下:“结婚是工作日,我就宴请一下本部门的,你们就不用去了,也别随礼。见谅。”

大家都很理解,也同意她的建议。

宴请之后,女孩给每个人分了喜糖和零食,办公室内其乐融融,无比融洽。

心理学中有个“首因效应”,就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问题中的新人在全公司发请帖的行为,会让人觉得他办事不懂人情世故,或许这是偏见,但这会成为他日后工作的一座大山。

所以,新人入职,对于影响自己形象的工作一定要慎之又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点墨楼


怎么说呢?这种情况用四个字来评价,就是“人之常情”。

既然是刚来公司不到一周,同事们都不熟悉,结婚给老人们发请柬,确实有点莽撞,虽说中国是人情社会,但是职场说白了还是利益关系。而红白喜事发请柬请客,表面上看是为了联络感情,但本质上还是金钱上的礼尚往来。

如果都是单位的老同事,一起共事多年,有感情成分在,互相随个礼很正常。但是你作为新人,连公司情况都没摸清,同事都没认全,就希望人家能来参加你的婚礼,的确有点强人所难。很多同事会想,你在这里结婚办婚礼收了份子,过几天跳槽走人了,那我随的份子岂不是打了水漂。没人去很正常,很多人都去才不正常。

所以,建议单位的新人,来了新公司,先别想着这些事。当然了,新人可能会想,我现在结婚不请客让大家随份子,以后别人家里有事随份子,自己岂不是吃亏了。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做人有时候还是要吃点亏,否则算计得太精明,就会让人讨厌了。

职场上不只是干好工作这么简单,而是要学会做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标签,你做的事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决定了你在职场上的口碑,是人人避之而不及的小气鬼,还是能够吃亏的好人品,大家其实心里都有数。别因小失大,因为这一点小钱就失去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新人好好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比什么都要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