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出口A10攻击机?

军统60


原因很简单,只有美军有能力,也只有美军需要这种攻击用途相当局限的攻击机。

A-10本身就是当年菲尔柴德给美国空军生产的一种近距离对地攻击,而且还是对装甲车和坦克攻击为主的Close air support攻击机,也就是以近距离空中支援为主的攻击机。它本身就是在韩战和越战的基础上总结了当时攻击直升机和固定翼战斗轰炸机的经验之后研发的,当时的思维是“攻击直升机速度比较慢,但像是F-111这一类的战斗轰炸机在某一特定空域的滞空时间短,前者机动性慢,而且对付装甲目标比较吃力,后者巡曳时间短,没法给地面部队持续性火力支援。”所以做的一种能高效对付坦克,飞的比直升机快,但比战斗轰炸机满的专用攻击机。

可以说A10就是为了那门GAU-8七管30mm转管炮设计的,一门炮就占了A-10空重的16%重量,这玩意每分钟射速3900发,配合贫铀穿甲弹能在500米距离击穿69mm均质钢板,看起来确实没多少,但是考虑这门炮主要是攻顶用的,再加上惊人的火力密度,也足够应对绝大部分主战坦克。

但为了照顾在低空照顾这门炮,A-10也谓是煞费苦心:A-10的机体整个就一二战时期短距轰炸机的垂直机翼布局,要速度没有,要高度上不去,很容易遭到袭击。所以A-10的防护等级也很高,4个内油箱全是自封油箱、三重保护的飞控系统、540公斤重的驾驶舱钛合金装甲,足够让A-10在接收23mm高射炮的穿甲弹或者是高爆弹的基础上,掉了一个引擎、一个尾翼、一个升降舵、半个主翼的情况下都能继续存活并且晃晃悠悠把飞机开回去。

A-10本身就是为了反坦克设计的,即便后期修改之后的主要攻击模式也是以反装甲为主。初期型的A10压根没有多少航电系统,后期为了发射小牛反坦克导弹才加上去的,所以说作用很局限。

其实说白了,A-10的作战环境很局限,就是在制空权获得的情况下,地面防空火力相对较少的时候对地面装甲目标展开攻击,算是武装直升机plus版。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没有制空权的时候A-10只能在家憋着,即便出动攻击也是派出F-16或者是海军协同的F-18作为护航机,效果很局限。

本质上A-10就是一款冷战思维,而且是冷战前期思维的一个产物。拿到现在来说性能也只能说够用,但是落伍,他能继续用到现在而不被退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目前没有足够强大的对手+再加上曾经开过这种战机的飞行员,现在的共和党议员玛莎•麦克萨丽的努力。当然也不是没考虑过外销,不过真的是有这种需求的国家不多,俄罗斯需要的是制空权不完全下快速穿插作战的“前线轰炸机”,例如苏-24、苏-34等等,其他国家需要的是兼顾制空和对地攻击能力的多用途战机。而且该机现在已经落伍,真的没必要拿钱去买这个五十年前的玩意。


铁匠工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是美国不出口,是根本不会有人会买。

原因如下:

第一,A10攻击机性能并不优秀。

可以说,世界上大部分攻击机性能都不比A10要差多少。

以苏联的苏25攻击机来说,虽然载弹量不如A10的7吨哪怕夸张,也能达到4吨多。

苏25的挂载点有10个,A10为11个,具有装甲防护,可以抵抗23毫米防空机关炮的直射。

苏25也可以发射各种炸弹、导弹,可以使用精确制导武器。

其实,说起来这些攻击机性能都是大同小异。

以今天的技术来说,造1架攻击机是小事情。

第二,价格差距很大。

苏25的价格只有1100万美元,而A10的造价则高达2000万。

大家要知道,二手的美军F16战斗机也不过2000多万美元。

这个价格真的是不低了。

既然性能又没有明显的优势,何必花冤枉钱。

第三,A10的概念已经过时了。

A10是美国陆军在60年代搞出来的概念,主要为了陆军对地攻击。

当时的科技还不是很发达,精确制导武器技术低,所以需要专业攻击机在低空甚至超低空进行准确对地攻击。

现在时代不同了,上到B2隐形轰炸机,下到阿帕奇武直,都可以使用精确制导武器远距离打击。

那么,还要专业攻击机有啥意义?明明任何一架战斗机都可以对地攻击,那还买个毛啊。


萨沙


A-10曾有过几次出口机会,但这架昂贵的飞机几乎吓退了所有的潜在用户。

1994年土耳其空军相当认真地准备进口40架A-10,准备部署在迪亚巴克尔的空军第八基地,另外班迪尔玛的机场也专门研究过部署A-10的可能性。第二年土耳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该计划最终胎死腹中。同时期,美国人还准备向希腊人推荐A-10(军火商从来都是向冲突双方推荐类似的武器),但希腊空军不傻,直接去找美国海军寻求获取退役的A-7,当时美国方面计算,一架A-10的成本大约可以养两架甚至更多的A-7。而且A-7的载弹量足以执行希腊空军需要执行的对地支援任务。

2000年前后,据说法国人曾考虑进口A-10用于“反海盗”和濒海扫毒任务,但法国国内的航空企业认为武装直升机也可以执行类似的任务。最终法国方面知难而退。

A-10是一款相当优秀的飞机,但对于大多数空军而言,根本不可能碰到面对敌方装甲海的可能。更重要的是,A-10的载弹量与A-6等相比,并不具备优势,至少从丢铁炸弹和精确制导弹药的角度,A-10既不出色,也不省钱。要知道,现在一架苏-25也许只要1100万美元,而1994年A-10的报价是......1180万美元,现在要买一架A-10至少得拍出2000万美元,这还不算日后可怕的日常维护保养成本。

所以,大部分国家的空军,会选择低成本的轻型或中型武装直升机,少数比较有钱的国家会选择重型武装直升机。而有需求又有点钱的国家会选择俄制攻击机或者是新型的反游击战机。


强武堂


美国的A-10疣猪攻击机确实算得上是一款优秀的“舔地狂魔”,特别受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欢迎,本来疣猪最初还不是很受美国重视的,但是在海湾战争战争中表现实在太好了,超出了美军的预料,而且在后来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表现同样无可挑剔,A-10攻击机不但支援能力强,而且非常抗揍,重要部位都是用30mm厚钢板进行防护,两个发动机背在背上也不容易被地面火力攻击到,因此战场生存能力也强(超级大国欺负小国的时候),在几场战争中也就被击落过几家,很多A-10攻击机都是伤痕累累的同样飞了回来!

既然A-10疣猪这么优秀,为什么没有出口呢?第一这款战机确实有些太贵了,2000万美元的单价,相比于同类型的苏联/俄罗斯苏25攻击机只有1100万单价,让人觉得有些不能接受,性价比太差。

第二就是A-10其实只是适合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使用,而且也只能用来欺负防空实力不怎么的小国家,用绝对实力先进性碾压,摧毁这些小国家的仅有的防空系统,然后再作战中再利用电子压制将近程防空雷达给报废,而剩下的仅仅是防空高炮和机关枪等武器,在疣猪30mm护甲的空中坦克面前,实在没有太大的威胁力。但是一旦野战防控体系完善的国家,有完整的野战中、近程防空火力网及伴随坦克作战的自行高炮的掩护,疣猪的生存力非常让人怀疑!至于其他国家,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美国绝对制空权这样的程度,买疣猪就是送人头的份了!

第三就是A-10攻击机的替代品太多了,首先就是武装直升机,其作战本来就是用来近战支援以及突袭敌方前沿坦克群的武器,还有就是各类的战斗机现在同样能完成A-10攻击机的任务,世界其他国家的国防预算哪里有美国这么充足,那都是能省则省,像疣猪这种功能太过单一的攻击机自然就不入这些国家的法眼了。

其实现在美国都已经淘汰掉疣猪了,特别想F/A-18大黄蜂多功能战机、阿帕奇武装攻击直升机,包括现在刚服役的F35,甚至F15、F16等,同样能具有非常出色的对地支援作战能力,美国的A-10地位已经非常的尴尬,而后续也没有替代品,也就是说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都没有了他的未来,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狼烟火燎


你看美国卖过B52、B1等轰炸机吗?没有,为何,轰炸机是进攻性武器,同样,A10也是进攻性武器,五六十年代后,美国严格军控管理,除了铁哥们英国,就没有再卖过进攻性武器,英国买到了三叉戟战略核潜艇,这是标准的进攻性武器。

轰炸机和攻击机是进攻性武器,而战斗机是防御性武器,保卫自己不被侵犯用途,所以战斗机出口管制相对来说比较松。

当然,现在的战斗机多用途了,也可以对地攻击,但其首要用途,还是防御,而轰炸机和攻击机不能用来防御,只能用来进攻。


鱼眼猫眼鹰眼


为什么美国不出口a10雷电攻击机,原因非常简单,就这种垃圾,求着别的国家,别的国家都不买。

而且价格超级贵,要知道,二手的,俄罗斯苏二五攻击机也就1000万美元左右,,而美国的a10少说也得2000万美元。


更何况a10的30毫米机炮一发炮弹的价格几百块上千块钱,1350炮弹,这可就是135万大洋了,贵的不能忍.....

再加上a10攻击机,高度专业化,基本它就是一门会飞的gpu30复仇者机炮,并且这东西还是平直翼,也就是个亚音速飞机,遇到专业的战斗机,那就是被吊起来打。别说现代化战斗机了,他能不能打过比较新的歼七,这都是个问题。

并且除了炮以外,他能干的是个飞机就能干。对于其他的国家吸引力,可以说是根本没有。

性价比低的和啥似的。

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这种攻击机可以说是神器。美国能够掌握制空权,所以说他空战能力低就不是个问题。

美国有钱,所以说它性价比也不是什么问题,而且a10攻击机的性价比在美国还是名列前茅的。

高度专业化的,更不是什么问题,美国需要的就是这种。更不是个问题的,美国空军表示1200美元一个茶壶,一两百美元一卷厕纸,这炮弹也很便宜啦。


啸鹰评


提到了A-10就不能不提一提美国航空工业的黑历史了。

在美国历史上有很多款飞机象A-10一样出众和出色,但是由于娘家实力不强因此这些飞机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的出现很难有后续的发展。A-10就是其中的一款。


A-10并不是我们熟悉的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或者波音出产的飞机,而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费尔柴德。是一家在1925年就开始运营的美国航空企业,也算是美国航空业的第一梯队。

但由于运营水准并不是特别的高,因此几十年来总是出一些奇葩的飞机。

例如费尔柴德71C水上飞机或者:

C-119运输机。这些飞机其实从设计上看就绝对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飞机设计,尤其是这架C-119运输机,采用了双尾梁设计,运输机机舱缩短。这个设计很适合运输机携带伞兵跳伞,但是很难携带大量物资。于是这架飞机也是昙花一现了一下就销声匿迹了。


看到C-119运输机不难想到A-10的机型的设计风格,其实也是一种设计服从于功能点的设计方案。

军方提出了一个高生存性的要求,那么A-10就将两个发动机外挂做到了外面,这样的设计就保证了一个发动机被击毁后不会影响到另外的发动机。

军方提出了活力要求,于是就安装上了最大的复仇者机炮,以至于整架飞机的重量20%都是这门炮。

军方提出了要进行低空对地攻击的作战需求,于是就设计了平直的机翼,使之可以以低至220km/h的速度低空攻击目标。

……


正所谓成败皆萧何,费尔柴德的这种应付考试的学霸做法使A-10成功的在A-X击败了YA-9成为了美国空军的最强对地攻击机。

YA-9何许人也?

诺斯罗普的A-X竞标厂品。做的是中规中矩完全的一个典范型攻击机的姿态。是不是很眼熟?

是不是和它很像呢?

没错——主流的设计师都会想到一起给一个既定命题一个最优解,YA-9和Su-25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只不过Su-25要比YA-9晚飞了10年。


当时的思路就是这样的一种造型,如果A-10的气动外形真的是经典的最优解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像看到阿帕奇斯基一样看到一款雷电斯基。然而并没有。


费尔柴德在上世纪70年代拿到了700多架A-10的订单后,就卷入了美国的军备集团竞争中,由于其他的公司实力都很大,因此费尔柴德在后面的各种竞标中都没有成功拿到订单,在2003年费尔柴德濒临破产,被M7航空进行了收购,成为了M7旗下的一个设计部门,专门维持A-10的后继维护业务。2005年后M7航空又被Ebits收购,成了一家专注于航空电子的设备供应商,A-10的后继维护工作也就基本上停止了,由各个民间分包公司进行各自擅长的部分。至此A-10一族彻底的被灭门了。

话说回来如果费尔柴德能想诺里罗普一样有后期订单,那么A-10这个思路的攻击机还能继续发展壮大。


即便是2002-2003年这个阶段费尔柴德各种财政赤字的时候世界上也是没有人购买A-10攻击机的。A-10的运用需要取得绝对制空权后才能真正发挥其最大作用。然而大多数国家战斗机的预算都不够,当然就没有那么多闲钱来购买专门的对地攻击机了。


反过来看皮实耐操,速度更快一些的Su-25是不是更加适合了现代战争呢?A-X计划中YA-9的落榜是不是A-X计划的一大败笔呢?


看到这里的读者是不是可以闭上眼睛冷静一下——A-10的光环是不是被描绘的太过于浓重了呢?


军武数据库


美国人也想出口啊,这都是一款服役了半个世纪的飞机也不用担心技术泄漏,能出口换钱当然好,关键是没有愿意接手的对象。

而拒绝订购A-10的理由总是让人哭笑不得,一句话”太贵了“,参照多年前的报价折算现在的行情不少于2000万美元/架。估计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花接近一款三代机的价格,买一架用途受限的对地攻击机,也就财大气粗的美国人能承担。

”坦克杀手“,口碑绝对一流,就是一般国家买不起,买的起的国家自己都有同类产品。

不过A-10毕竟已经服役了四十多年,美国人也有自己的想法,空军就一直在为淘汰A-10而努力。在战斗机多用途化的今天,专门保持一款价格不菲的对地攻击机是否有必要,所以美国人开始了新一轮方案选型”美国空军轻型攻击和武装侦察(LAAR)“方案,并给该方案安排了几种选择。

波音OV-10"野马"、巴西EMB-314“超级巨嘴鸟”、塞斯纳公司“蝎子”轻型攻击机。

重获新生的波音OV-10X"野马"方案,旧瓶装新酒,性价比超高。

巴西EMB-314“超级巨嘴鸟”,现成的飞机,出口多国有过实战记录。

塞斯纳公司“蝎子”轻型攻击机

总而言之一句话,美国人也觉得大量维持A-10也不划算了,毕竟这是一款当年应对苏联钢铁洪流的产物。在现代低烈度冲突、局部冲突中并不一定实用,所以出口没人买,干脆自己也换一架便宜点的。


河东三叔


你好,军武杂谈为您解答——贵,且除了中美俄之外都用不上。

A-10攻击机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很多人都只看到了A-10攻击机肆无忌惮的攻击敌人的地面目标,却没有看到美国空军其他制空战斗机在A-10攻击机背后牢牢控制住了战区的制空权。

A-10攻击机的气动外形注定了其在面对大部分的第四代喷气战斗机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优势。机动迟缓、缺乏有效的反击和逃命手段,在现代空战中就是靶子一样的存在。

先不说A-10攻击机昂贵的造价,仅仅其使用的贫铀穿甲弹消耗数量就不是一般的中小国家能够负担得起的,也只有类似于美国这样拥有强力空军的国家,才能够从容使用。

而中俄这种层级的国家空军,本身也有自己的对地攻击机种和其他的替代手段,并不是只有装备A-10攻击机才能够对地攻击。

即使是真的缺少对地攻击机,我们也会选择自己研制,而不是从美国进口。

需要A-10的国家用不起,用得起A-10的国家又不需要它,这就是A-10攻击机一直卖不出去的原因。


军武杂谈


美国早在A-10研制的时候就向其他国家推销过,例如YA-10B就被费尔柴尔德公司当作海上攻击机对外推销,但没人有兴趣。

A-10卖不出去就在于其特定用途太强了,它的问世就是为了打坦克,而且还是用炮打坦克,整架A-10完全是围绕“复仇者”7管30毫米机炮设计的。为了照顾这么炮,连前起落架都放在了机头右侧,而不是正中。A-10没装雷达也没有轰炸瞄准具,航电系统简单到了极致,后来装了一些新的火控系统和瞄准吊舱才能投制导炸弹、发射“小牛”空地导弹,但也仅限于此。

尽管A-10的单价不高,在美军战机中算是很低廉的了,但是与俄罗斯的苏-25相比还是贵,而且人家苏-25又不是靠着机炮打坦克过日子。对于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用A-10打坦克,一是没有多少坦克可以让它打;二是这东西飞得慢,很容易挨揍。美国空军拥有强大的制空能力,A-10用起来没问题,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空军可达不到美国空军的水平。在美军作战体系中,A-10的缺点都可以由其他飞机弥补,但是到了别的国家作战体系中,A-10的缺点就变得难以容忍。而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空军规模普遍都比较小,手头经费也很少,花钱、占编制养用途单一的A-10实在没必要。

要说对地攻击,常规作战用多用途战斗机、武装直升机就够了,反游击战、反暴乱还有更便宜的螺旋桨攻击机,如巴西的“超级巨嘴鸟”。(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