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时贷款利率是4.99,贷款下来后利率变成了5.35,还款一年才知道利率涨了,怎么办?

不会编程的程序猿啊


2017年和2018年银行贷款利率浮动确实比较大,能贷款下来就不错了

相信很多购房的朋友,在购房前都会问置业顾问如今的贷款利率是多少?基本上从自己交完首付,签订合同后这个贷款利率基本都在预期的贷款利率左右。但是过去的2017年和2018年情况完全不同,因为政策调控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流入住房贷款的资金被卡了很多,自然很多银行从自身和风险考虑都会调整贷款利率,甚至这种上浮是一个月或者一周进行调整。这是完全符合规定的,因为早在2013年央行就同意了银行可以自动调整存贷款利率上浮,下不到底,上不封顶,可以说这也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必然一步。

银行真的这么做,要说实话作为普通的购房贷款者之一是很难有任何办法的。这里不由得要分享自己多年前一位老同事的一件事情,我同事在2009年购置了一套商品房,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是可以有贷款利率折扣的(95折还是多少记不清了),我同事去买的时候还问过这件事情(贷款是自己去办的)银行回复需要准备一些资料,符合了就可以。我同事因为本身也符合条件,就将所有资料提供过去后静等银行贷款批复,等了一个月没有消息,同事就去过问,银行工作人员回复还缺什么什么资料(或者资料不完善等推脱),连续几次后给我同事惹毛了(本身脾气也暴躁)直接摔桌子了,最后惊动了支行行长,当然有折扣的贷款利率最后给办下来了。后来才知道为什么我同事敢这么牛,原来他是大院长大的孩子(且是退伍军人)。

贷款已经批复注定无法更改,而且5.35%的贷款利率说句实话真心不高

相比于基准4.9%来说,5.35%相当于上浮了10%,这样的上浮在如今来说也已经算是中下等的利率了。要知道除去前段时间长三角和珠三角部分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上浮在5%左右外,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上浮都在15-20%之间。几点愚见:

第一、银行作为住房贷款的主要机构,本身就具备天然垄断作用。虽然说这几年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金融崛起和网上银行的开始,但是目前来看住房贷款的主要发放单位还是以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的传统银行。这样的情况自然就注定了,绝大多数的购房者都是要看银行脸色行事的,事实证明了,只要你开始买房贷款了,那么你已经失去了谈判的资格。

第二、包括购房合同和贷款合同等都是格式合同,购房者和贷款者本身权利有限。记得有个置业顾问给我讲过,如果你购房的时候对于购房合同有疑问或者你的置业是律师之类的,大概率开发商是不会将房子卖给你的。自然作为贷款者来说,你在银行贷款只有签字的份,对条款有异议?对不起,下一位。

综上,相信遇到自己申请贷款时的利率与实际贷款利率不符的情况肯定不止一位,很多朋友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没办法这就垄断的结果。谁让我们是普通老百姓,是贷款买房一族呢?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经济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谈房产壹贰叁


我也经历过,当时我姐姐买房子,买的时候组合贷,谈的商贷利率打九折由于涉及公积金贷款流程放款差不多快小半年了。银行打电话说九折利率做不了,而且按照当时的行情要上浮10%,后来我跟银行谈的按照基准利率来。这类事情其实也不是信贷员不愿意看到的,房贷利率浮动根据资金情况可以变化很大,若我当时非要九折,那么有可能银行不予放款,重新找银行利率可能会上浮10%。个人对于银行毕竟是弱势群体。房贷利率变化很快,基本上政策期也就一两个月,武汉首套房利率从以前七折,八五折,九折,到现在上浮20%。若跟贷款阶段行情差不多,没有必要太纠结。


依棠缔约


前几天国家银行房贷利率下降,我问了我的贷款银行我们什么时候重签合同。当时是5.35的利率,我签的华夏银行,贷款员高速我,他们的利率是按国家利率自动在次年1月1日生成,具体让我看合同。

我真是无力反驳,到底这次降利率我是赶上没赶上啊!


萌芽子的魔芋仙


先算一笔帐,贷款利率从4.99%升为5.35%,增加了多少购房成本?

以“房子100平方,总房价100万,按揭贷款70万,贷30年”计,利率4.99%月供3753元,利率5.35%月供3908元,后期者前者高155元每月,一年相差1860元,15年共计相差约28000元。

如15年左右将该房转让,则月供总差额分摊到房子面积,15年间每平方额外增加成本280元,增加的比例不高。

上面只是简单粗略的计算,实际上月供差额会随“贷款额、利率和期数”等这些计算基准的不同而有变化。

虽然金额不大,但作为购房者而言,始终感觉让骗了心里不舒服。出现这种情况,主要问题在于借贷合同中双方位置的不对等。

购房者在签署借贷合同过程中,始终是处于弱势位置,比如“购房者单方先签署银行提供的空白格式合同,利率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等。再加上按揭银行由开发商指定,通常至多三家左右,有的甚至只有一家,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处于强势位置的银行拿着购房者签署的空白格式合同,可以根据银行的评估或内部额度情况调整利率或按揭比例等合同项。

当然,购房者在签署合同时也存在着疏忽,没要强烈要求在空白格式合同内填上“利率,贷款额、还款方式”这些重要内容,没有要求业务员将非选项叉掉。或因没经验,或因过于信任银行工作人员。

实际贷款利率略高于原洽谈的利率,怎么维权?

先找出自已手上保存的已生效的借贷合同核对,合同内约定的利率及计算方式与实际支付利率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可要求银行按合同约定的利率执行,并退回前期多付的利息。如是一致,在“白纸黑字”合同前面,一切以合同约定为准,只能吃哑巴亏了。

增加的月供款不多,何不忘记4.99%,想一想比你的贷款利率更高的人,这样就不再耿耿于怀了……

我是[房微言],每天与你分享更多房地产买卖的实用技巧和方法,欢迎关注我,也可在本文下方留言或私信。祝大家生活愉快!

图片源自网络,图文无关,请勿对号放座,如有侵权,请知会删除。


房微言


买房申请贷款时利率是4.99,最后批下来的实际利率是5.35,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银行的贷款政策发生了变化。

因为批贷款的流程比较长,中途需要提供各种资料,而这期间国家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政策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当初谈好的利率无法兑现,也不足为奇。

如果有书面合同写明4.99,那银行必须按照这个利率执行。但看提问的意思,贷款下来后,合同才生效,利率已经是5.35,如果4.99只是当初的口头承诺,也确实没什么办法,你能做的,无外乎就是换一家银行去做贷款,至于会不会有更低的利息,就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了。

另外,贷款利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基础贷款利率加上上浮或者下浮比例之后确定,如果央行加息或者降息,则在第二年的1月1日开始后,按照新的贷款利率执行。

今年8月,公布了新的房贷利率形成机制,是根据LPR利率来决定房贷利率,最低不得低于LPR利率。所以,三四年前那种遍地85折利率的状况估计很难再现了。

(晴溪)


孙建波


银行地产抵押贷款利率是很透明的,购房者可选择余地也很大,一个楼盘有多家银行可供选择,购房者选择银行以后,都会明确告知贷款利率,而不会隐瞒。

地产抵押贷款是银行优质资源,只要购房者流水足够,没有诚信污点,银行都会发放贷款,银行根本不会担忧购房者不还贷,因为购房者至少支付了30%购房款,不还贷的话,房子就会被收拍卖,另外抵押贷款不仅仅是房子抵押,购房者不还的话,房子拍卖以后不够支付银行款项,银行还可以索赔。

抵押贷款申请程序是购房者拿着购房合同,到银行找信贷专员咨询,咨询项目就是可以贷多少、贷款利率是多少,需要办理什么手续稳健,信贷专员会逐一告诉你,贷款利率上浮多少,基准多少,同一个楼盘各家银行基本相同,除非购房者是很特殊的优质客户。

接着就是准备申请贷款资料交给信贷专员审核,是不是符合贷款要求,接着就是上交给省一级银行批准,一般网点不具备贷款审批资格。

省一级银行审批一般就是走一个过场,不会进行实质性审核,实质性审核在信贷专员,贷款利率也是由信贷专员在贷款合同中明确标注的。

如果购房者信用较差,有过不少违约案例,需要上浮贷款利率,也会通知购房者的,不可能不通知购房者,要不然贷款合同中的贷款利率约定怎么完成修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贷款者实际支付利率高于贷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投资者完全可以要求银行按照合同约定,合同是白字黑字银行怎么可能不执行。

出现购房者买房时贷款利率是4.99,贷款下来后利率变成了5.35,大概率是购房者听错了贷款专员的话,现在贷款基准利率是4.9%,很长时间以来没有执行过4.99%的购房贷款利率了,把贷款基准利率作为信贷利率了,基准利率上浮以后就是5.35%。

购房抵押贷款合同有约定的贷款利率,购房者如果不相信,完全可以自己查看,自己签的字总不会不知道吧。


杜坤维


基准利率是4.9,你这4.99是哪来的?还有你的5.35怎么算出来的?银行给你开小灶?目前房贷利率上浮基本是10,15,20……,你特殊啊?


笑疯字


大家好!我是“借借技巧”,作为银行从业人员和《教你轻松掌握银行个人贷款》一书的作者,我对银行贷款相关事情较为了解,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较为合适。

买房时贷款利率说是4.99%,但贷款发放后才知利率变成了5.35%。诸如这种情况,在最近一二年,还是较为常见的。那么,碰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呢?听我分析如下:

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签订了空白贷款合同

目前,为了方便银行和房地产公司,也方便住房贷款客户,一般银行会让住房按揭贷款客户先把一系列要签的字都签了,免得客户跑几趟,同时也提高了银行和房地产公司的办理效率。

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客户在签字时,签订的都是空白的贷款合同。所以,银行就可以在日后,根据银行的政策,填写相应的贷款利率。题主所说的房贷利率由4.99%变成5.35%就是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二、处理这种问题的方式

1.走诉讼几乎行不通

有许多人,发生这种情况要去法院告银行。但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去做的。因为银行当时答应的4.99%年利率是口头说的,并没有做出书面的承诺,因此去法院告,是没有证据的。另外,找当地银保监局反映情况,一般也没有效果,因为没有证据。

2.找银行协商

可以尝试着找银行协商,看看是不是有可能更改过来。但如果当时发放的一批住房按揭贷款利率都是5.35%的话,那么协商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如果是个别的人是5.35%,那么还有修改的可能。

3.抓住2020年上半年修改房贷利率的机会

央行在2019年10月份执行LPR贷款利率报价方式后,对于原先存在的固定利率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可能选择按原利率执行固定利率,也可以按新的LPR报价利率修改贷款合同。因此,题主可以抓住这次机会,与银行协商,看看能否将贷款利率恢复到4.99%。

最后,祝大家贷款顺利,经济生活越过越好!

有关注就有收获。关注我,便于查看更多专业回答和理财干货。


借借技巧


很多人都怪客户,为什么签合同的时候不看看合同上写的利率就贸然签署。其实我作为银行从业人员认为这并不怪客户,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银行客户经理为了工作效率问题,会让客户签订很多空白的合同。合同都是空的,客户怎么去确定贷款利率呢?

如果客户有证据是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的,但问题是客户多半都没有留证据。即使有证据,为了这个利率再走司法程序,费事费力还费钱,得不偿失。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只能来安慰自己:

5.35%的利率也不算高,现在大部分银行推行的利率都是5.88%以上。

如何防范发生在题主身上的问题呢?

一、签合同多注意

银行的合同都是制式的,谁来签署都都一样。查看合同条款的意义并不大,关键是要看客户经理在合同上填的内容。尤其是客户关心的利率、金额、期限、还款方式等。如果客户经理执意要让你签空白合同,你至少要让他把这些关键要素填上去。因为合同是不能涂改的,如果后续有填错的地方,哪怕你再去一趟银行,也不要签纯空白合同。

二、自己多上心

有的时候,客户经理也是喜欢挑软柿子捏。如果你对贷款的利率表现的非常不上心,从头到尾都不过问一句的话,客户经理就会选择不告诉你,利率已经更改。因为他担心一旦告诉你了,再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他们的处事准则。

三、多选几家银行

一般一个楼盘或一个中介都会与多家银行合作,客户选择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在审批结束后,你就应该知道审批利率,如果你对利率不满意,可以去其他银行办理。越早进行选择越好,这样就会避免被银行牵着鼻子走。

总结:

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多上心,时刻关注自己的贷款进程。在抵押之前,一定要问清楚银行,贷款的各个要素都是什么,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如果符合,皆大欢喜。如果不符合,在放款前都还来得及通过换银行的方式进行更改。

银行研究僧,你学习,我也跟着学习!


银行研究僧


大家好,我是小站。买房时贷款利率是4.99%,还款一年才知道利率涨到5.35,怎么办?对此小站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住房商业贷款的基准利率,商行没有办法调整,只有央行才可以进行调整,每年调整。房屋贷款利率=基准利率+上浮(政策)+上浮(商行盈利、分险把控)。

题主说述应该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了上浮,最终利率才达到了5.35。说实话,这个利率在2017和2018年的房贷利率中不高。这两年贷款客户一般都在5.39%左右,之前同事在2018年中旬买的房子的利率为基准4.9%上浮10%,达到了5.39,在17年及18年,这种情况很普遍。能顺利的贷下来款,就很幸运了,说明题主个人资质与征信很好。

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已经贷下来了,很难更改。除非在借款合同上边有标注利率为4.99%。

相对于银行,客户是弱势群体,一旦签订借款合同,对于借贷人本身就失去了谈判资格。虽说现在的支付宝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但是在个人住房商业贷款上 银行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并且在很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时,基本都是制式合同,贷款利率等信息上都是空白的,后续银行在进行填写。

再买房子时,多与置业顾问沟通,一般开发商都是与多家银行合作,选择利率低或是上浮较小点滴银行。

在大多数情况下,开发商不会只与一家银行合作,在房市不好时,各银行会极力说服置业顾问推荐客户在该行进行贷款,房市好时,与之相反。在购房过程中,一定要多沟通,确定利率是多少,并在去银行签借贷合同时,要与信贷员再次确定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最后在2020年基准利率会转换成LPR利率或是固定利率,一定要选择好,把场子找回来。

买房卖房,小站帮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