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研究生在读生,学长学姐们能给一些打算考研的大三学生一些建议吗,不胜感激啦?

乔乔


首先明确自己的专业:1,应用性强的专业。2,研究性强的专业。这个问题就可以端正你考研的目的了,如果本身就是应用性强的专业,例如医学影像学啊,单位招聘对学历一般只要求本科就可以的专业,你就要想清楚,多用三年时间在工作中积累经验重要呢,还是利用三年时间上学重要。但如果本身是科研型的专业,例如我是生物学毕业的,单位招聘一般都是硕士学历要求的,那考研就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除非你本身就想换专业就业的话呢,那千万别考研了,省的浪费三年时间。所以我的结论是,一定要明确读研的目的,千万不要为了逃避工作逃避走上社会的压力而选择在象牙塔里面再迷茫三年时间!ps.给学生物学专业的学弟学妹们一个建议,一定要努力去自己能够到的最高学府读书,并且一路不停的读到博士毕业!最好再联合培养去国际学府深造!千万别读个硕士就停下来!别停![泪奔]


Vivian的哈士奇


我是19级入学的研究生,正在扬州大学读研一。我给要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干货,都是经验得来的,没有一点夸张的东西。

1.政治请10月份就开始背大题,就算每天只背一点点也没关系,每年除了当代就考这么点内容,全放后面会崩的。英语只靠真题、单词,一直不停刷,我就只刷真题,什么课也没听今年客观题只扣了4分 。专业课我这是针对考新闻的来说,不考新闻就别看了。真题以及书本知识全覆盖,能多早开始背就多早开始背,考新闻真的4月就可以开始背了,新闻史不靠重复记忆真的不可能背下来。

2.早点准备,找到师兄师姐买资料,每天学习,不管学多少,珍惜考研的时光。

3.提早背书,然后不要放弃,我专业课中午看了一小时,我看到的都考了。

4.考研人数虽然增多,但是大部分其实目的性并不强,所以不要被人数吓到,自己学好自己的,基本上就稳了,考研心态很关键!

5.一定要准备,还有记得买真题,选个稳的学校真的不是很难,只怪自己没好好看书。

6.如果背的内容很多的话,必须要早点背早点背。

7.我考研期间曾经好多次想要放弃,后面还是坚持住了,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计划,别想太多,付出肯定有回报的!

8.尽可能找到学长学姐,利用网络,找到真题,研究出题套路和方向(当然很多年前的可能意义不大,但有的学校十多年出题喜好都没变)。最重要的是坚持,还有心态放松,虽然报名人数越来越多,但大部分都是跟风打酱油的。

9.我不考数学。经验就是:专业书一定要多看,不管背不背,是不是重不重点反正就一遍接一遍的看。还有英语,现在就可以看英语新闻记单词,每天一个list,看完之后1、3、5、7、15天都复习一遍,感觉记得比较牢,每天仿写几个句子。还有考英语我有个小技巧就是把单词分为积极词汇消极词汇,很多词不需要知道意思,就知道他是用来表示赞同的观点还是不赞同的观点就行。

10.数学只做真题是不够的。政治不要听他们说的最后半个月背(只有多次反复才能真的上考场没有慌乱感,才能发挥好)。英语其实不用买整本的恋恋有词、新东方之类的单词书,要买按考频排的单词书。背住核心两千个比背多余的怪词偏词有用。(血泪,我英语真正提升是十一月一号之后开始背高频词开始),新题型一定要长个心眼多推敲,阅读理解要先看题目,然后大致猜猜他在讲什么再看文章。(一定要重视长难句,我英语一第四篇阅读崩了)。英语作文从暑假就可以开始背。做题推荐顺序是先阅读、新题型、翻译、小大作文、完型。

11..今年考研,我发现自己政治花的时间太多了,给大家的监狱是每天一小时政治就可以了,大题只背肖四,现在题目的趋势是答案都在材料里,比如今年的马原题,原理和原理内容题目直接给你了,根本就是阅读理解,多花时间在数学和专业课上才是正道,来自一个后期每天花五小时背政治考研er的体会。

12.不要相信网上说的报名几百万上考场少了一大半这种话,我听说的几个考场一个人都没少过。还有,不要相信法硕背背就能上名校这种说法。还有,政治底子差的请7、8月份就开始准备,不要相信那种最后几天背背肖四就可以考60多的屁话。法硕不要相信押题!说三遍!背分析!

13.文科生千万要重视第二天的考试,我就是第一天复习时间比较多,然后第二天很多不熟,你要相信你学了10年的英语和政治水平,足够应付了。

14.专业课最重要!!!专业课的书一定要反复看,真题要买,要研究出题思路,心里要有底,政治考前一个月看都没问题,抓肖四,英语在平时积累。数学没考不知道。

15.数学英语不太好的话,可以现在就先下手学,但是也不要太用力学,避免到后面冲刺没精力,但是也不要太松懈。

16.专业课要靠背的一定要早点背,可以慢一点,每天要重复前面的,重复背几天之后可以放几天,但是放几天之后一定要再背,不要就这样丢过去等背完一遍再背第二次,这样就会非常痛苦因为跟看新书一样,后期压力会非常非常大。

17.100%的努力和智力投入到这份伟大的坑爹事业中,这样即便你没考上,也不会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想二战,少收一份蹂躏多活几年多赚点钱吧。

18.政治:政治不好的话七八月份就开始看马原,晚一点就九月份开始。不要相信别人说考前只做了肖秀荣八套卷,背了四套卷就考了多少,这是小概率事件。不想冒险的话就早点复习,要不然到了后期,政治大题要大量背诵,你的知识点还没复习完,会很崩溃的。何况后期还有英语和专业课要背。英语:早点背作文,大作文和小作文各背十篇,背完了默写。刚开始大作文是不太好背,但是你只要坚持下去,大作文会背得越来越快的。

19.我周围专业课要背一大堆的同学的建议都是:专业课开始背越早越好!因为到了后期就会发现根本背不完!

20.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复习,不要想着有捷径,真的没有捷径。

21.十月背政治大题压根不实际,那个时候全心都在数学专业课上,留给政治的时间非常少,政治要么早点点滴积累,要么最后死背,适合理工科学生。

22.专业课一定要花时间分辨资料的好坏,英语不要执着于背很多遍单词,单词过一遍然后通过真题背单词更有效率和效用,政治可以暑假就开始每天花一点时间看精讲精练刷1000题,九、十月份开始背书。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不需要一开始就打了鸡血地学习(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一开始很用功但到了九月份就累了),然后不要放弃,一直坚持就好了,不那么简单,但只要付出相应的努力,也没那么难。

其实,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抛除杂念、克服懒惰,做好复习规划。考研也需要策略,大家可以根据上面学长学姐分享的考研经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祝愿所有的考研er都能梦想成!


咚咚爱动漫


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是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我说一说我的考研历程吧,我是从三月份开始复习的,复习了有九个月的时间。说实话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也是没有一点头绪,与其说没有头绪不如说觉得考研还早,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规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最好是一个星期的形式,然后再把这一个星期里每一天要干什么做一个很好的规划,举个例子就是早上我要几点起床,几点吃完早饭,记得一定要吃早饭,几点到教室,到了教室第一件事要复习什么,上午复习什么,下午晚上都在自己脑子里过一遍。我的话早上六点二十起床,洗脸刷牙洗头吃饭等等,差不多七点半能到教室。去了先背单词,大约一个半小时这样差不多就九点了,然后开始复习数学,因为前期主要是复习为主,所以说主攻数学和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可以等到后面复习。暑假的时候开始复习政治比较理想,就是把精讲精练从头过一遍就可以,这一部分主要是对选择题打基础,政治背的内容可以等到肖四肖八的时候也不晚,我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的。专业课可以从九月份开始复习,我主要是在晚上,不干别的专门背专业课,因为我的专业课是需要背诵的,所以说我这样安排。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加油!!!坚持就是胜利!!!


小小可爱胖仔


先明确目标,决定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如果下了决定就该开始复习了,数学和英语。

下定决心就要不动摇方向。不要再有什么找工作就去凑热闹。我当时考研复习每天坚持早八晚十自习室,专业课继续上。最后累出腰肌劳损。加油!

最最切记不要三心二意,记得当时听到一个名词叫考研专业户,考研专业户是指一些高考困难省份学生在高考时靠谱普通二本,然后利用大学四年时间复习考研,这个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大,所以不能三心二意,确定目标不能在看到宿舍同学找到不错的工作就又开始做简历找工作。这样有可能两头都当误了,最后得不偿失。

关于考研专业户,大家进去985等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学院就会发现,研究生中本省考生占比较高,然后就是山东,河南两省的生源。所以研究生考试是不像高考有地区差异的。笔试非常公平,复试需要联系往届师兄师姐,可以联系老师。


杨一凡


1.关于选择

1.1.学硕和专硕

具体区别首先要看学校官网公布的培养方案。一般有以下几点:

A 专硕有实习要求,一学期左右(每个学校有所不同)。

B 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专硕不能调剂到学硕;

C 有的院校毕业最低要求:学硕发核心论文,专硕只要求发专利,对专硕要求相对较低。

D 专硕不能硕博连读,考博正常。(个别院校的专硕可以,比如北京工业大学,学硕可以连读,不需要硕士毕业,第三年按照博士培养;专硕也可以攻博,不需要参加考试,但是需要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研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后再读博。)

E 学硕一般考数学一,英语一;专硕一般考数学二,英语二。(有特殊情况,比如北京 交通大学土木的专硕也考数学一。)

F 报考人数上专硕增长很快,竞争激烈程度所增加。

G 读博或者喜欢科研的同学可以选择学硕。

H 学硕和专硕认可度相当,没有太大区别。

1.2.院校的选择

A 自身实力。定一个够得着的目标院校,同时备选一个保底院校。注意:两个学校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最好一致,万一最后选择保底院校,专业课的复习不会有太大障碍。

B 院校实力。人往高处走,去一个更好的院,985,211,双一流优先考虑。

C 工作城市。以后要在哪里工作或者定居,建议自己提前去目标院校及其所在城市看一下,了解下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最终报考。

1.3.考试科目的选择

A 数学和英语分一,二,要考虑自己的水平。一般一比二的难度要大一些。多数院校学硕要求考数学一和英语一,专硕考数学二和英语二。

B 专业课有的学校是选考(比如三门选其一),要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并向师兄师姐了解各个科目的考试难度,会有一定区别。

C 政治全国统一。

2.课程准备

2.1.考研政治

一般都是八月份开始,买肖秀荣三件套。但个人感觉徐涛老师的视频课讲得更生动,更接地气,更容易理解,所以可以买他的教材,看他的视频。1000题至少要刷两遍,尤其是重点章节。肖秀荣老师有一本关于时事与政策的资料,一定要买,政治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考时事政治。接下来就是肖四肖八。多做几遍,材料题背诵。政治历年真题的参考意义不大,做几套真题了解题型和考法即可。提醒一点就是考试作答的时候,大题最好分点作答,写上第一,第二这样的序号(写汉字,尽量别写数字),有利于分点给分。仔细看材料,有时候材料里面就有答案。注意分值,可以结合每一小题的分值进行分点作答。

2.2.考研英语

英语单词书本人用的是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视频讲解很幽默,个人很喜欢。也可以买何凯文老师的1575词汇书。何凯文长难句帮助分析句子结构。何凯文阅读思路解析也很有帮助,阅读真的需要一些答题技巧,并不是你能看懂就一定全对,你要学会揣摩出题人的想法。作文可以买王江涛的作文书,总结归纳自己的模板,不要完全死记硬背,有些句子太难太长要学会分解。其他题型建议看看新东方各位老师的讲解,很多技巧很棒。还有一点,书写至少要清楚工整。英语最好的资料是真题,最好的单词书也是真题,一定要反复做吃透。

2.3.考研数学

数学一直看的汤家凤老师的视频,汤老师的讲解很透彻,很清晰。注意看视频做的笔记要及时复习,不要做了笔记就不管了,很多同学就是没有怎么看自己的笔记的,导致一轮复习效果不好。可以买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全书,注意此书难度较大,多看几遍。习题建议买汤老师的1800题。另外特别提醒,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只是看会是不可以的。真题一定要尽早开始,多做几遍,把薄弱的地方好好再复习一下。

2.4.考研专业课

专业课的话都会有相应的真题和复习资料。首先加目标院校的考研群,很多学长学姐卖资料并进行答疑,或者在贴吧找一下真题及复习资料,了解考试的重点内容,一般所买的考研资料里面都有讲义。其次要了解考试的题型及分值分布,然后认真复习课本,买一些相关的习题集。最后最关键的是真题,一定要多做几遍。

3.几点注意:

A 提高效率,别让手机毁了你。

B 注意方法,多和其他同学交流,不要固步自封。

C 别轻易怀疑自己,不坚持到最后绝不放弃。

D 保证身体的健康。


怡晓聊之


享受生活,分享观点!




作为考研党一员,也作为考博党一员,个人建议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准备。

1. 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对于一个大三的学生来说,现在已经是2月份,12月份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那么留给你的时间只有10个月。

在这个时候,你应该要理清楚,你究竟想考什么专业!一个本科专业,对应的研究生专业可能很多,你需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自己的爱好,确定好研究生专业。

在确定好专业过后,你就可以找找那些学校有这个专业,做一个排序,选择你想考的学校。

这样你的目标就明确了,准备考研也更加有效。

2. 研究生专业和学校明确后,你需要他们要考什么科目,进而开始准备。

对于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可能考的科目都不一样。你需要去找一下你目标学校目标专业上一年度的研究生招生简章,看看他们要考什么科目。

知道科目过后,你就需要收集考研材料了。这种材料分为几类:英语和政治,个人觉得多做一下往年题目,然后再根据今年的最新信息准备一下。数学,这个是非常拉分的科目,有的人可能就考80到90,有的人考130到140,这种科目才是需要你认认真真准备的科目。专业课,个人建议你去目标学校找一下他们往年的科研题,因为很多学校老师特别懒,就逮着相同的题,组合排列着考!

3. 也是最后得建议,建议可以开始复习数学和英语了。

前面说到,数学才是拉分的科目,如果你能在未来十个月内把数学复习好,那么你是非常占据优势的。

另外,平时可以无聊的时候做做英语题,看看英语阅读。

至于政治,9月份开始准备都来得及!

专业课,如果不是你的本专业的专业课,那么你得立马开始准备,如果是你本专业的那么你可以晚一点。把往年真题搞到!

我本人是当年9月份开始准备的,重点是英语和数学。专业课没有怎么准备,因为是本科专业学过的。政治也就那样,所以最终考了427分。

祝你好运!!!!!!!


傻傻安好


1、明确自己的目的:

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想好为什么要考研,对你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很大帮助,未来就业的话是否打算找研究生学习专业对口的工作?因为考研要耗费你很多时间和精力,考上研之后你还要继续用两到三年时间毕业。这个时间成本你自己觉得是否划得来?毕竟考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工作,所以想好以后自己想要什么或者从事什么行业很重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成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考公务员,考教师等。如果等读完研之后再去考这些可能又要一到两年时间,你的时间成本就会翻倍。

2、摆正自己的心态:

如果说已经想好了上面第一点所说的,自己已经下定决心考研,那就做好奋力一博再经历一次高三的准备,毕竟这是一个枯燥而又漫长的过程,不要半途而废,我同学里当年就有好多考研之前信誓旦旦,斗志满满,然后中途坚持不下去放弃退出的。之后有的选择了去事业单位,也有的一战失败后实在不想再来一次,毅然选择出国留学。

3、专业选择很重要:

摆正好自己的心态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专业了,专业选择很重要!专业选择很重要!专业选择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因为这个直接影响到你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生涯,一定想好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选的专业跟未来的就业岗位挂钩。因为如果读完研究生未来再转行的话成本太大,所以专业选择一定要慎重。

4、选一个负责的导师

上面三点都确定好之后基本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个东风就是导师,一个好的导师不管是对你在学校读研这几年还是实习或者毕业之后的工作就业都会有很大帮助!我一个朋友读研时候跟导师关系很好,做了几个项目,毕业之后通过导师给介绍认识了行业里的很多人脉,现在和导师一起合伙开公司,受益匪浅。

好了,主要就是这几点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安东在白鹅


今年大学马上毕业,好几个女同学都准备考研。玲玲正在为个人的犯下的错而懊悔不已,想当初要是晚两年再结婚该多好呀。

在上学期间,与本校教授结婚而怀孕。

目前,她对报班、确定院校、自律能力都坚定不移。

对学习英语来讲,说实话、也就是那么回事。只要坚持一贯的学习,只有一直学习下去,比长期等待而不去努力学习强的多。

谈到数学,她有点犯难、自己恐难胜任,就怕数学课程。老师一学习数学课,自己就犯起迷糊,甚至于发昏打瞌睡。

对待专业知识课,她是感觉更有自信心的。

治学习,到时候、突击重点。先把重点划出来或单列出来。

关健是现今,已怀孕几个月、现在二月到九月份考试。自己刚好在产褥期内。

他同老公相商,老公又不允许她到医院做人流。丈夫说,你无论如何也要把儿子或女儿生下来。

公婆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玲玲一直懊悔她老公一直不理解她的心情!结婚证拿来太早了,连自己选择自由去考研的事这点自由也被丈夫一家和孩子剥夺了!











缥缈间1


一、考研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口气咬定非要考985,除非你有很强的意志,很好的复习规划,现在考研已经从过去的分数线决定成败,到现在的人与人竞争决定成败,考研人数越来越多。

二、制定计划要高,但是目标要适当放低点,有句话叫“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三、目标院校定了,要坚持,不要今天想考这个,明天想考那个,考前要想起粗,决定好了不要改。复习时间漫长,最好找个志同道合研友,相互鼓励,直到上岸。

四、本科毕业成绩很重要,这些包括你的英语证书,创新证书,已经参加的科研相关活动,英语口语很重要。

五、辅导班大部分其实没有必要报,纯属浪费钱,自己制定个计划好好安进度复习就是,英语有一些套路,网上都有免费视频,b站是个好网站,对学习考研很有帮助。

六、别听信那些考前一俩个月才开始复习的,有是有,我就是考前俩个月开始复习的,但人和人不一样,考研需要知识富丰读,但也需要一定时间长度准备。早决定早开始。

七,决定考研就把找工作的事放一边,三心二意做不成个事。

八、本科不是好院校出来的调剂越来越难。

……


柏杨同学


当然可以了。考研的建议。

1、确定考研院校和老师

关于大学生考研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己要考研的学校以及老师。因为很多好学校的考研题目是自主命题的。只有确定了目标院校你才能够专一针对性的考研。

2、是否需要报班

根据个人情况,如果你自己自律能力比较强,不报班也没有问题。

如果自律能力差,没办法坐在椅子上三十分钟,报班考上的几率更大。

专业课考研报班学费极高,个人建议自学。

可以报一个考研普通版,只有政治英语数学三门。

3、英语的学习

时间泡出来的,只要你花时间总有收获。最怕的是你不花时间还一直期待。

4、政治的学习

强烈建议报班,划重点,时间少,见效快。

5、数学的学习

感觉需要努力才能做好。

6、专业课的学习

如果你的专业课老师都无法教会你,那么辅导班也很难啊。

阅读修身,长期关注考研考博,是一个极其爱读书的人。阅读修身,希望遇见爱读书的你。点击关注“阅读修身”,陪你一起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