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任总统期间打过几场战争?

随意73


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今年67岁。是俄罗斯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被俄罗斯公认为“铁腕总统“,普京先后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那么在普京任总统期间共发生几场战争?


普京在总统期间共发动过四场战争,分别为:车臣战争,格鲁吉亚战争,乌克兰战争和叙利亚战争。

  1. 第一场战争,车臣战争。因为车臣位于俄罗斯,属于俄罗斯的领土。所以车臣战争也是内部战争,它是指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和他所属的车臣共和国的叛乱份子爆发的两次战争。这场战争比较复杂。之所以会爆发,是由于比较复杂的历史和民族因素。两次车臣战争第一次是在1994年12月,这次战争历史两年在1996年8月停火,这次战争使车臣获得了非正式的独立地位。第二次车臣战争发生于1999年8月,在这次战争发生后,普京亲自指挥,于2000年2月。俄罗斯军队控制了大部分车臣土地,取得了战争的实质胜利。但是也为后续的车臣留下隐患使恐怖战争比较频繁。

  2. 第二次格鲁吉亚战争。这次战争从2008年八月份开始,这次战争历史最短。从开始到结束总共经历了十天。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最后在8月18日在国际各方的努力下,俄罗斯18日开始撤离格鲁吉亚。此次战争共造成格鲁吉亚军队215人死亡。俄罗斯军队74人死亡。
  3. 第三次乌克兰战争。这次战争我罗斯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在暗中推动战争。这次冲突是由乌克兰亲美势力,美国政府在幕后支持。而演变的示威运动。后来乌克兰军方叛变。由俄罗斯复制的乌克兰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逃跑到俄罗斯。在2014年4月。在乌克兰居住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亲俄势力。在俄罗斯政府的帮助之下爆发示威抗议活动,遭到了乌克兰亲美势力的镇压,造成流血事件。导致50多名俄罗斯裔人死亡,随后事态扩大,在五月初演变为武装冲突。

  4. 叙利亚战争。叙利亚战争持续时间最长,到现在仍在持续。从2011年1月26日开始,受阿拉伯之春影响。叙利亚的反政府示威活动不断升级,最后演变成了武装冲突,并导致很多国家介入。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强烈要求阿拉维派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台,并且公开支持库尔德武装独立。而且在暗地里私自向反政府武装提供武器装备,使反对派实力大增,但好景不长,就在反对派沾沾自喜时,俄罗斯采取了主动。介入了叙利亚战争,给巴沙尔政府提供了坚定的支持。在俄罗斯空军的掩护之下。叙利亚政府军反败为胜,一路向北收回了很多失地。因此俄罗斯也成为叙利亚内战的最大获利者。
虽然苏联解体,俄罗斯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是在普京时代,因为普京是绝对的硬汉,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所以普京时代也是俄罗斯的辉煌时代。

猎鹰追风


之前有人对木叔讲,美国每一任总统,任内都会打仗,这几乎是美国的惯例。

木叔当时开玩笑对他说:

你数一数普京在总统任期打了几场仗?

仔细算下来,这可比美国总统还猛!

2000年普京正式担任总统至今,在他任内,基本上打了4场仗。

有的是确实派兵出动,实实在在地打了,有的是派兵过去,但引而不发,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四场战争分别是:车臣战争、格鲁吉亚战争、乌克兰战争、叙利亚战争。

普京的这个频率要比绝大部分美国总统高吧!而且收到的效果和战争目的,其实也要比美国参加的战争更好,至少性价比更高一些。

其实前两场战争——车臣战争和格鲁吉亚战争,本质上还是俄罗斯的反分裂战争,更多带有内政性质。

比如车臣战争,是接续叶利钦时代反对车臣分裂分子的战争。因此普京任内的这次也叫第二次车臣战争。目标是类似的,基本上把车臣打服了。

格鲁吉亚战争是双方争夺南奥塞梯等具有分裂倾向的地区,这和车臣类似。只不过格鲁吉亚是外国,牵扯到了和俄罗斯的领土争端,但本质还是维护俄罗斯主权和领土防止分裂的。只是俄罗斯的做法让格鲁吉亚更容易分裂,因而导致西方对俄罗斯的谴责。

木叔重点谈谈乌克兰和叙利亚吧。

乌克兰战争,其实不能说是一个明确的称呼,主要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之间没有那种大规模的兵戎相见,主要是俄罗斯的代理人在打仗,在乌克兰看来,有点类似俄罗斯车臣战争以反分裂的意思。

俄罗斯参与到了乌克兰战争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提到俄罗斯军队参与的数量却不为人知,不过俄军进行了动员,并且向亲俄武装提供培训和军火,这是板上钉钉,而且普京也不回避的客观事实。

所以这个战争的形态和传统的战争不太一样。

至于叙利亚战争,和乌克兰战争相比,是就是更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了。

2015年之今俄罗斯派出了8万人左右进入当地,不仅帮助打击巴沙尔的反对派,还要打击IS等势力,同时也收拾进入到叙利亚的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分子,防止他们在叙利亚“练手”之后回国闹事。

普京利用出兵叙利亚的领土一举三得——既保护了巴沙尔、进行了反恐战,还御敌于国门之外。

还是挺聪明的吧,而且效果要比美国总统任内的战争具有更大的性价比和更好的效果。


木春山谈天下


普京在2000年成为俄罗斯最高领导人。在其任期或者与梅德韦杰夫搭档的任期内,俄罗斯共参加了四场战争,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克里米亚事件及顿巴斯战争、叙利亚反恐战争。

1.第二次车臣战争

1999年8月7日车臣武装分子头目沙米尔·巴萨耶夫指挥5000多名武装分子聚集于达吉斯坦和车臣边境,分两路攻入达吉斯坦,向俄军猛烈进攻,企图实现车臣、达吉斯坦独立建国。1999年10月1日,俄罗斯联邦军队集结重兵开入车臣,第二次车臣战争正式开始。

2000年初,俄军在强大装备优势以及车臣当地亲俄民众的协助之下,夺取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至此车臣分裂分子已无在正面战场与俄军进行对抗的能力,其军事目标行动为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为主。

到2009年止,武装分子的有生力量已经基本被消灭殆尽,大规模的战斗已停止。在战争中损毁严重的车臣首付格罗兹尼开始重建。

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政府官方宣布车臣的反恐行动正式结束。三个月后,流亡外地的车臣分离分子领导人艾哈迈德·扎卡耶夫要求从8月1日起对车臣警察实施停火,他表示希望“从这一天起车臣人不会再向同胞开枪”。

2.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

2008年8月1日,因独立问题,位于高加索地区前苏联加盟国格鲁吉亚与其南奥塞梯地区发生冲突,双方开始零星交火。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当地时间凌晨时分,格鲁吉亚展开全面军事行动并很快控制了大部分南奥塞梯地区,完成了对其首府茨欣瓦利的包围。

随后俄罗斯迅速反应,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紧急召开国家安全会议会议,决定出兵南奥塞梯,对格鲁吉亚进行反击。随后俄军行动之快,令世界瞠目结舌:当地时间15时20分,俄罗斯军队装甲输送车队进入南奥塞梯境内;15时50分,开进茨欣瓦利;17时20分,俄第58集团军到达茨欣瓦利增援驻扎。

至9日15时,距俄总统召开紧急会议后的24小时,俄军占领茨欣瓦利全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俄军向格南部迂回攻击,将格中部交通干线被拦腰斩断。此举将格鲁吉亚一分为二,直接威逼首都第比利斯,让深入南奥塞梯的格军形成了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

在地面部队攻击的同时,俄空军对格鲁吉亚纵深目标进行了空袭。俄军战机对格空军和防空军的设施进行了精确打击。而更为重要的是,俄空军发动了对格首都第比利斯军用与民用机场的袭击,表明俄随时可能对第比利斯发动大规模空降行动,此举对格鲁吉亚政府造成巨大冲击。

在国际各方的调停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分别于8月15日和16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俄军于8月18日开始撤离格鲁吉亚,战争结束。8月26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3.克里米亚事件及顿巴斯战争

2013年底,乌克兰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在考虑到乌克兰地缘政治以及同俄罗斯紧密的经贸联系之后,期望改变其前任全盘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恢复与俄罗斯传统友好关系,并暂时中止和欧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

2013年11月22日,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抗议群众要求政府和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2014年2月22日,亚努科维奇被议会罢免其总统职务。

而为了保护俄罗斯黑海舰队出海口,并确保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以及乌克兰东部俄罗斯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014年2月28日,俄罗斯出兵占领克里米亚机场,并包围当地乌克兰海岸警卫队驻地。当天晚些时候,俄外交部网站声明,确认俄黑海舰队装甲部队已进入克里米亚。

2014年3月1日,普京请求俄罗斯国会联邦院同意对乌克兰使用武力。俄联邦委员会当天召开特别会议,普京的提议在表决中获得一致通过。

2014年3月16日,在俄罗斯的支持之下,克里米亚举行全民独立公投并获得通过,11日,克里米亚议会通过了克里米亚独立宣言。

5月12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2014年8月,俄罗斯军方车队进入卢甘斯克,并对当地武装力量提供武器及后勤支持,自此乌克兰东部开始旷日持久的战争。

4.叙利亚反恐战争

2011年1月26日开始,在西方的支持与股东之下,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游行示威,要求时任总统阿萨德下台。随后视为在3月15日升级,演变成了武装冲突,期间各种国外实力不断插手干涉,局势扑朔迷离。

对俄罗斯而言,叙利亚是俄罗斯自苏联时代起的传统盟友,其次其的战略位置及其重要。叙利亚地处地中海西部,有中东心脏之称,是俄罗斯立足东地中海的门户和前哨,其境内的塔尔图斯港是俄罗斯唯一的海外海军军事基地,是俄罗斯进入地中海与中东的重要战略通道。

在叙利亚政府军节节败退,战局陷入焦灼之时,考虑到自身利益,普京向其伸出援手。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宣布派兵进入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

2017年12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宣布歼灭10万IS恐怖分子之后,下令撤走俄罗斯驻叙利亚部队,后签署法律,批准俄叙两国扩建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的协议,并在塔尔图斯和赫迈米姆空军基地组建常驻部队。


多维观视界


普京是俄罗斯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现今67岁,被世人公认为“铁碗总统”。在四任期间共发生了四场战争,分别为车臣战争,格鲁吉亚战争,乌克兰战争和叙利亚战争。普京以俄罗斯强硬的性格,为本国争取地区利益与巩固边界前沿缓冲区的稳定,能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美国却不同,在每一任总统任内都要发生一场战争,他们的目的是霸权主义,在利益区想要当老大,哪国不服就推翻,扶持傀儡政权作为代言人。一二十年来发生的战争,大家都看得明白,“侵略剥夺”是美国的专长。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国家在世人的眼中都是好战分子,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反分裂巩固地方政权,车臣战争和格鲁吉亚战争

普京给人的形象是比较强硬,就同强硬的俄罗斯对待兄弟邦国不服就打服。普京能够顺利上位,就是源于战争。叶利钦在位期间发生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取得这场战争并不容易,却并没有完全把分裂倾向掐灭掉,车臣问题依然是个难题——政权不稳定。

第二次车臣战争有普京负责,叶利钦是总指挥,在战争中叶利钦真实的见识到普京的军事指挥协调能力,有意把普京选定为下一任俄罗斯总统。这次战争俄罗斯取得了完胜,车臣的分裂倾向被遏制,车臣问题被解决。

车臣战争结束后,2000年俄罗斯大选提前进行,3月27日普京以50%的选票单选俄罗斯总统。车臣战争为普京赢得了权威,在俄罗斯人民心中树立了地位,强人普京展现给世人。

格鲁吉亚战争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当天,普京发动了格鲁吉亚战争。这次的战争爆发,主要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纷纷争夺南奥塞梯等地,这个地区存在的问题同车臣类似,具有分裂倾向。俄罗斯一直想要取得这个地区的控制权,以维护主权和领土防止分裂为理,发动战争快速打服了格鲁吉亚,签订了几乎吞并的条约,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行谴责。

乌克兰和叙利亚战争是俄罗斯巩固边疆

乌克兰的战争俄罗斯没有直接参与,而是扶持亲俄代言人,给予外部实力压制,及内部培训支持,进行明暗交错的战争形式。大家也关注了这次战争的发生和行动以及结局,明显的是乌克兰内部权力争夺。

一方是俄罗斯支持的亲俄势力,一方是欧美支持的亲欧势力,也是欧洲和美国最常干的事情,扶持代言人,资金、武器、培训,以及暗中力量支持,发动内乱夺取政权后亲欧。战争最后的结果是双方都得利,还是苦了老百姓。

叙利亚战争形势不同,俄罗斯是真正派部队正面加入帮助叙利亚打击反对派和恐怖分子,最终收复了大部分地区。

2015年至今俄罗斯总共派出了8万人参加这场战争,出动的部队也是几场战争最多的,出动先进的武器装备,支持武器,支持地方建设和收复被占领的领土,联合叙利亚政府军打击巴沙尔的反对派,又打击了IS实力,还清缴在叙利亚盘踞的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分子。

虽然战争持续时间长,也大量消耗了俄罗斯的武器装备资源,国内经济也受到一定的损失,但是这场战争俄罗斯成为最大的赢家。一举三得所取得国际名誉,在地区实力争夺中站稳了脚跟,在国际反恐战方面取得了筹码,减轻外部势力侵犯,防御敌于国门之外。

普京在这几场战争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俄罗斯取得利益成效的性价比要高于美国,几场战争有效的阻止了分裂,巩固了边防稳定,还有力的抗击了西方国家的压力,最终让俄罗斯重新树立在强国之列。普京通过战争,在俄罗斯人心中树立了地位增加了政治砝码。


斌哥居丹霞


我们经常听说每一任美国总统在任期间,大大小小会打一仗。最近一二十年,我们经常能见到美国军队打仗的例子。其实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最近二十年,也没有闲着,普京也不露声色地打了四仗。只不过和美国动辄发动灭国战争不一样,普京发动的战争整体上是小打小闹,甚至是扶植代理人的战争。

车臣战争

普京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比较强硬,认为普京和俄罗斯的性格比较相似。普京本人也是依靠强硬的态度和军事实力立足。普京能够成为俄罗斯的总统,也源于战争。叶利钦在位期间,俄罗斯面临着严重问题,尤其是车臣问题。俄罗斯和车臣之间进行了两次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取得惨胜,并没有解决车臣问题。车臣依然有非常严重的分裂倾向。第二次车臣战争,由普京负责。叶利钦在车臣战争中彻底见识到了普京的能力。叶利钦决定选定普京为下一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依靠车臣战争得以上位。由普京负责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取得了完胜,车臣彻底被打服。此后,车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车臣的分裂倾向被遏制。

第二次车臣战争还没有结束,叶利钦就辞去总统之位,由普京担任代总统,普京成为总统只是时间问题。2000年2月6日,时任代总统的普京宣布车臣战争结束,俄罗斯军队开始从车臣撤出。当年俄罗斯大选提前举行,3月27日,普京以超过50%的选票当选俄罗斯总统。

车臣战争,真正打出了普京的权威,也打出了普京在俄罗斯人心中的地位。车臣战争之后,普京以强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格鲁吉亚战争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普京发动了“格鲁吉亚战争”。战争一方是格鲁吉亚,另一方面是南奥塞梯地区和俄罗斯。俄罗斯以绝对优势,很快打败了格鲁吉亚。8月15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先后宣布停火。8月18日,俄罗斯军队开始撤出格鲁吉亚,战争正式结束。

此次战争中,格鲁吉亚军队阵亡215人,受伤1469人,此外还有4人失踪。俄罗斯方面,74人阵亡,171人受伤,还有19人失踪。普京以较小的代价,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南奥塞梯被俄罗斯控制。2015年,俄罗斯与南奥塞梯签订了近乎合并的条约。

俄乌战争

2014年,克里米亚地区组织公投,决定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联邦。3月18日,俄罗斯正式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军队接管了克里米亚地区,建立克里米亚联邦管区。乌克兰自然不甘心失去克里米亚地区。俄罗斯除了吞并克里米亚地区之外,还支持乌克兰东部地区叛乱。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矛盾非常尖锐,两个国家间接发生了军事冲突。由于乌克兰东部地区有俄罗斯支持,乌克兰在顿巴斯战争也没有占到便宜。

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乌克兰则倒向西方,彻底与俄罗斯为敌。此后双方又在刻赤海峡发生冲突。西方国家虽然一再谴责俄罗斯,甚至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封锁。但是并没有改变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的结果,乌克兰很难收回克里米亚。

参与叙利亚战争

2011年,叙利亚内部爆发战争。国内的反对组织与政府军发动军事冲突。战争初期叙利亚的政府军处于劣势地位、节节败退,甚至首都一度告急。2015年9月,普京宣布派军队进入叙利亚,打击恐怖组织。俄罗斯正式介入叙利亚战争,俄罗斯空军、海军等直接支援叙利亚政府军。普京支持叙利亚政府军之后,政府军逐渐扭转了局面。2016年时,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队已经达到了4300多人。2017年12月11日,普京下令撤走在叙利亚的俄军。

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再一次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战后俄罗斯保住了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还扩大了军事基地。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扩大,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俄罗斯虽然不像美国,每次发动战争都大张旗鼓,甚至是发动灭国之战。但是普京每一次发动战争都能取得相应的战果。普京通过一次次小的局部战争,让世界看到了俄罗斯虽然已经衰落,但是实力尚存。普京依靠这个局部战争打出了自己的声势,也打出了俄罗斯的声势。虽然西方国家一再打压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却顽强地活了下来。俄罗斯现在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普京通过战争,树立自己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为自己增加了不少政治砝码。


依稀说史


三次

从普京1999年至今但任总统期间,俄罗斯主要有三次大型军事活动,分别是:

  • 第二次车臣战争

  • 对乌克兰顿巴斯-克里米亚的军事干预

  • 叙利亚反恐战争

当然在担任总理期间还有一次:

  • 俄格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

车臣自苏联解体后始终试图脱离俄罗斯,尽管叶利钦时期第一次车臣战争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是由于未能根本解决车臣内部矛盾与经济发展,所以自1999年开始车臣再一次的对俄罗斯发起了攻势。


1999年9月,当时还是俄总理的普京主导了第二次车臣战争,试图一劳永逸的解决车臣问题。在9月24日的记者会上,他说出了流传至今的两句狠话:

“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任务是带他们去见上帝。”
“如果在厕所遇见他们,将把他们呛死在马桶里”

在2000年1月1日成为俄代总统的时候,俄军已经包围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在5月7日正式就任俄总统的时候,俄军已经彻底将车臣叛军驱赶至高加索山区。


第二次车臣战争尽管造成了8万俄军的伤亡,但有效打击了车臣叛军,巩固了莫斯科对车臣的控制权,对其他试图独立的地区杀鸡儆猴,至今都不再有大规模试图独立的势力存在。



俄格战争

格鲁吉亚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处外高加索,苏联解体后独立。由于其为俄罗斯同土耳其、伊朗的缓冲地区,所以对于俄方具备一定的战略价值。2000年普京上台后,俄方与格方开始在南奥塞梯地区发生利益冲突,最终酿成2008年的俄格战争。


2004年格鲁吉亚亲西方萨卡什维利上台后,主动升温双方矛盾,在2008年达到顶峰。尽管北约支持格鲁吉亚,但并不愿深入介入,由于萨卡什维利做出了错误的战略预判,双方在当年8月8日发生了军事冲突。当时俄罗斯总统是梅德韦杰夫,而总理则是普京。


由于俄军在高加索地区常年备战,且具备四倍于格军的人数与装备优势,仅用4天就将格鲁吉亚一分为二,被誉为“热刀切黄油”,当北约反应过来时,俄军已与8月12日宣布撤军。


虽然此次冲突造成俄方400多人和格方1300多人死伤,但是俄罗斯有效的控制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达成了战略目的。



乌克兰冲突

2014年,亲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赶下台,整个乌克兰面临全面倒向西方的局面,此时在乌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宣布脱离自立,2014年4月,乌军开始展开对顿巴斯的全面进攻。


由于顿巴斯地区对俄具有一定战略利益,尽管俄方否认,但还是在这一地区被西方媒体与情报机构发现有俄军出没。而且在之后也经常发现俄军“误入”乌克兰领土的情况发生。据西方媒体报道,有约1.2万名俄军介入了顿巴斯。


当然在另一方向上的克里米亚,也出现了匿名的“小绿人”,这些人没有标识与臂章,身穿俄军装备的ECU迷彩服和亲俄分子一道控制了克里米亚要害部门,在此后不久,俄方宣布控制克里米亚地区,时至今日。而顿巴斯与克里米亚也成为了俄罗斯对北约的缓冲区。



叙利亚反恐战争

自从叙利亚2011年爆发内战以后,政府军与反对派双方争斗激烈。自从2013年开始,IS恐怖组织逐渐开始向叙利亚发展,一度控制了相当一部分叙领土。叙政府在面临与反对派和恐怖组织双线作战的情况下孤木难支,于是在2015年7月,巴沙尔正式要求俄罗斯出兵协助打击恐怖组织。


对于俄罗斯来说,叙利亚的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是俄前出地中海突破北约的重要跳板,所以俄方无法承受失去叙的代价,所以介入叙利亚符合俄方利益。


自从2015年8月份开始,俄罗斯开始对在叙恐怖组织进行打击,普京表示:

向一切可能对俄罗斯军队的威胁进行打击

随后在俄方的支持下叙利亚政府军接连收复失地,在2016年取得阿勒颇战役的胜利后扭转了危急局势,在将IS打得七零八落后,普京在2017年12月11日宣布从叙利亚撤军,但仍保留部分部队扫尾。



普京在任期间的多次对外行动,均势为俄罗斯国家利益进行的战略考量,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才决定进行的军事行动。虽然俄方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比如西方制裁和恐怖袭击,但是俄罗斯近些年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马克观察


普京,俄罗斯现任总统。全名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众所周知,普京在俄罗斯当总统的时间特别长,十五年。其中08年到12年为总理。

平常我们都说俄罗斯人为战斗民族,而普京作为战斗民族之首,亦因其强力的手段闻名于世。无论是对待国内恐怖势力,还是贪官,或是国外势力的围攻,普京都采取铁腕的手段捍卫俄罗斯的安全和利益。

比如最著名的那句话:

我们将到处追捕恐怖分子,在机场就追到机场。我的意思是——请你们原谅——如果在厕所里抓到,我们就要把他溺死在马桶里。好了,这个问题就这么定了!”

其在任期间的战争如下:

一:车臣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于1999年。虽然那时普京是总理。但是车臣战争直到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政府官方才宣布车臣的反恐行动正式结束。时间跨度达九年之长,所以2000年执政总统的普京是主要的领导人。

第二:乌克兰冲突

事件的起因是2014年4月,乌克兰东南多个州地区,当地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亲俄势力爆发示威抗议运动,抗议乌克兰亲美势力政变推翻亚努科维奇政权。而乌克兰亲美势力与极端右翼分子则镇压示威者,尤其在西南敖德萨地区,制造流血事件,导致50多名俄族示威者死亡。 激起了东南多个州俄族民众的反抗,在5月初演变为武装冲突。 乌克兰当局派出军事力量镇压,演变为大规模战争,直到9月初,乌克兰军方损失惨重,多个成建制部队被重创或被打垮,东南地区亲俄反对派也伤亡惨重,在俄罗斯与欧盟斡旋下,双方停火。但是中小规模冲突仍然不断,至今也未能停止。

最终克里米亚脱乌入俄。

三:叙利亚反恐

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叙利亚反对派和政府之间从2011年年初持续至今发生武装冲突。

叙利亚的反政府示威活动于2011年1月26日开始并于3月15日升级,随后反政府示威活动演变成了武装冲突。

叙利亚本身国情复杂,民族复杂。至于俄罗斯,则因为有着自身利益在叙利亚。俄罗斯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

叙利亚地处地中海西部,有中东心脏之称,也是俄罗斯立足东地中海的门户和前哨。有了这个门户和前哨,俄罗斯既可抵挡北约势力接近俄南部边境,又可切断“颜色革命”的链条,还可阻拦恐怖组织向俄南部的渗透,改善俄罗斯南部与地中海方向的安全环境。

所以,俄罗斯扛起了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大旗。



我能想到的普京任总统期间的就这些了,至于格鲁吉亚战争,则是普京任总理了。


夜半正酣


普京是俄罗斯历史上绝对的“硬汉”,也是俄罗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俄罗斯打的仗基本上都有普京的身影。

翻开俄罗斯的历史迄今也不过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俄罗斯先后打了两次车臣战争、八日战争以及现在的叙利亚战争,另外还有一些诸如乌克兰问题引发的军事冲突等等,可以说俄罗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打仗。

在这几场战争中,普京除了第一次车臣战争没有直接参与之外,其余的战争都有普京的身影,其中第二次车臣战争、叙利亚战争史普京任期内打的,2008年俄格冲突的五日战争中,普京当时第一任期刚结束了,担任当时的俄罗斯总理,也算是间接有关系吧。

在来看看普京的任期,普京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参选的总统。第一任期开始于1999年,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辞职,普京以总理的身份代理总统之职,2000年普京宣布担任俄罗斯总统。

1999年8月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2009年4月,整个战争进程持续了九年半,也就是普京的整个任期,这是普京打的第一场战争。2004年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后,还处置了轰动一时的别斯兰人质事件。

2007年普京第二任期到任,指定总理梅德维杰夫为继任者,后来普京也成功被提名为俄罗斯总理。就在当年奥运会前夕,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了冲突,普京算是间接的打了一场为时8日的战争,史称“五日战争”。

2012年普京再次就职总统,两年后克里米亚公投又将俄罗斯推上风头浪尖,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克里米亚宣布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随后乌克兰的整个东部现在处于动乱中。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叙利亚政府一退再退,国际上都在讨论叙利亚局势走向的时候,俄罗斯突然宣布出兵叙利亚,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在短时间内扭转颓势,俄叙联军开始出动,大片的收复失地,迄今俄罗斯的军队依旧在叙利亚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普京执政后一直保持着“硬汉”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俄罗斯的精神支柱。由于其有曾经在前苏联特工部门工作过的经历,因此普京在处理事情上态度普遍比较强硬,诸如在记者问到打击恐怖分子的时候,其曾公开称“在哪发现在哪弄死,在厕所里发现淹死在马桶中”的言论,对外也一直保持强硬的态度。


鹰鸽分析


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一共四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车臣战争、格鲁吉亚战争、乌克兰战争、叙利亚战争;与欧美意识形态对抗的战争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对抗中,而在网络战上与美国主导的“五眼联盟”一直在对抗当中,而普京任内的战争几乎都是俄罗斯与欧美的实质对抗,今天其他的不多说,重点介绍一下真正的四场热战吧;

车臣战争,也即俄罗斯从苏联解体以后的立国之战;

普京在任时的车臣战争统称为“第二次车臣战争”,在苏联解体以后,第一次车臣战争就爆发了,当时俄国部队在叶利钦的带领下,取得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胜,可以说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国虽然赢了,但是赢得并不干净利落,也就为第二次车臣战争埋下了伏笔,而到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以后,高龄的叶利钦迅速将指挥权交给年轻的普京,在总结完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后,普京采取大规模投射火力进行城市攻坚,化整为零以特种部队对敌进行一对一的巷战,最终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而当时的车臣作为俄国建国没多久之后的战斗,可以说保证了俄领土的完整,此战也可以说是俄国的立国之战,有效的震慑了其他想脱离俄罗斯的“联邦共和国”;

格鲁吉亚战争,属于新世纪初俄罗斯对北约的一次警告,也是杀鸡儆猴的案例;

格鲁吉亚战争,属于俄罗斯对于前苏联势力范围的防守,由于东欧的剧变,原先许多作为北约与俄罗斯的缓冲地带,几乎都变成了北约的前沿军事基地,随着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俄罗斯的国家战略空间严重被北约挤压,尤其是下榻的格鲁吉亚,可以说是俄罗斯出入黑海的南大门,所以为了避免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封锁自己出入黑海的南大门,当时的俄罗斯支持格鲁吉亚境内闹独立的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两个共和国,从而对格鲁吉亚进行掣肘,但是当时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错判形势,想要通过速战将两个共和国彻底收回,造成既定事实,而且也相信北约能在俄罗斯出兵的情况下,一定也派兵支援自己,结果俄国也速战速决,在五天之内就击败了格鲁吉亚,而北约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格鲁吉亚就已经被击败,此战也让格鲁吉亚当时加入北约的梦破灭,此战过后保证了格鲁吉亚境内的亲俄势力继续存在,造成了格鲁吉亚的既定分裂事实,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两个共和国成为了俄罗斯事实上的领土,保证了自己黑海方向对抗北约的战略空间;

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对于北约东扩的触底反弹,保障自己国土腹部的安全;

乌克兰内战爆发之前,乌境内就分为亲西方和亲俄罗斯两个派别,而且两边矛盾不可调和,靠近俄罗斯的东乌对西乌的加入欧盟与北约的举动明显不满,同一心想要加入北约的格鲁吉亚一样,乌克兰的波罗申科也从之前的平衡战略,转变为一边倒的政策,而基辅作为整个东斯拉夫民族、俄国的起源地,对于这样一块地方加入北约以后,马上就会成为美国的前沿军事基地,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而且东乌地方在乌克兰属于重工业地带,这部分人对俄罗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因此俄罗斯无论是出于考虑国土腹部安全的问题,还是出于扶持亲俄势力的需求,都不会放任乌克兰彻底转变为亲西方的国家,因此东乌战争随之爆发,而同样乌克兰也变成了事实上的分裂国家,而且其加入北约的进程也只能随着战事一拖再拖,因为北约是不会允许有热战正在发生的国家加入,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它们需要派兵与俄罗斯面对面交手;

叙利亚战争,俄罗斯在中东最后的立脚点之战;

作为苏联的“最大儿子”俄罗斯,不仅继承了苏联庞大的军事实力,也继承了苏联在海外的军事基地,但随着经济的下降,俄罗斯无法像苏联一样维持全球的军事基地,逐年的缩减让俄罗斯在中东仅剩叙利亚这最后一个军事基地,而叙利亚也是美国一直依赖想要颠覆的中东政权之一,随着叙利亚政府在战场的节节败退,在最后倒台之际,俄罗斯在阿萨德的邀请之下出手相助,终于将奄奄一息的叙利亚军队拯救过来,并且通过四年的联军战斗,叙利亚政府军重新控制了全国近2/3的地盘,这场战争也是俄罗斯保证自己在中东最后的立脚点的战争,此战俄罗斯不仅保住了自己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也让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看到了近年来俄罗斯军队改革的成果,在几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在叙利亚作战伤亡几乎为0,所以这点也让北约刮目相看;

从普京的任内来看,其属于俄罗斯一把手的时间已经持续二十年,在这二十年当中,俄罗斯与北约的战争都是普京任内,这四场战争属于普京任内的典型热战;


尖刀出鞘


【普京在任总统期内打过几次战争?】

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谓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俄罗斯这个国家就是在他的手中逐渐恢复了国力,走出了困境,他也是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国家领导人,也是俄罗斯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统,2018年3月份,他再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这一届任期要到2024年才能结束。



传奇的人物自然伴随着不寻常的事事情发生,而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普京,他的经历自然非比寻常,其中在他的任期内就经历立了好几场战争,而他本人也是在战争中崛起。下面我们就细说一下,普京在总统任期内经历了的战争:

1、第二次车臣战争,普京崛起。

1999年,普京被俄罗斯当时的总统叶利钦任命为政府总理,普京上台的主要任务就是平定车臣叛乱。普京在此次战争中展示了极强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手腕,对车臣叛乱分子绝不留情,对西方国家的舆论攻击说不,完全摆脱了俄罗斯政府在叶利钦前期留下的软弱形象。



结果强硬的政策奇效,车臣叛乱分子被强力弹压,第2次车臣战争也取得了胜利。第2次车臣战争的胜利,让普京受到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青睐可支持,也成为普京上台为俄罗斯总统的最大资本,在2000年,普京成功当选俄罗斯总统。

2、出兵克里米亚。

2014年3月份,这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的几个月后,乌克兰亲俄的政权被推翻,普京决定出兵占领克里米亚,虽然这一次出兵并没有遭遇到抵抗,甚至连一场真正战争都算不上,但毕竟是一次用兵,对手还是邻国乌克兰。



3、叙利亚战争。

2015年9月份,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出兵叙利亚,帮助中东地区唯一的盟友阿萨德政权,并在随后的几年内战胜了恐怖组织ISIS,让阿萨德政权又起死回生,也粉碎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阴谋。

其实还有一场重要的战争,那就是发生在2008年8月份的俄格5日战争,当时在奥运会期间。



但是这次战争不能算是普京在总统任期的战争,因为当时的普京已经卸任俄罗斯总统,刚刚出任俄罗斯总理没有多久,但这场战争仍然是普京主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