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祠堂志》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來源: 文東wendong 愛遊文叢

中國民間傳統祭祀場所“祠堂”等,是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和蘊育場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祠堂育一脈人,一個古建記錄一段歷史,一個寺廟教化一眾人,一個名人舊居和國家記憶舊址,代表著一個文明的結點。

傳統的中國人,用古建和祠堂來留住鄉 愁記憶。傳統的中國信仰,蘊育在寺廟道觀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真諦和記憶,與鉻印著國家記憶的舊址和名人思想的舊居相生相育。

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人民需要更好的精神追求來實現更好的生活。人歷史的記憶中去尋找,從偉人的足跡中去探索,可以讓我們不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和生活的動力。

為更好的編纂出版的《瑞金祠堂志》,突出弘揚優秀中國傳統文化,工作分步推進,《瑞金祠堂志》將如約有大家見面。只是與原來的設計再作改變,《瑞金祠堂金》將只是祠堂志,之後我們將編輯出版全面記載瑞金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瑞金祠廟志》。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編者限於資金、人力和工作水平,如無大家的幫助,肯定不盡人意,還請大家理解、支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瑞金祠堂志》編纂委員會

拔英鄉

新逕村

拔英鄉新逕村位於拔英鄉政府東方,與在503縣道兩邊,和拔英村、赤沙村、大富村相鄰。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No.1

隘公亭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地址:新逕水口

簡介:

一個小房,一個小亭,一個沙公壇。

建築形制:

傳統隘亭,隘居和社壇小建築。粉紅色粉刷,朱漆門,欄格。

入志人物:

故事傳說:


No.2

中嵩祠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地址:祠堂下小組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簡介:

原祠始建於清,現為2019年重建新祠,曾氏祠堂。

建築形制:

仿傳統民居式祠堂建築,鋼筋水泥框架磚混結構。騎廊式,中軸對稱,二進四水歸堂式一天井。前進與天井迴廊一起構成構前部分。後進兩邊廂房。天井兩邊側門。朱漆梁和柱及門。硬山頂,琉璃瓦。柱建式完整神府,貼牆階式神座。神府上懸堂名“宏祥堂”。

入志人物:

故事傳說: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No.3

曾氏宗祠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地址:新逕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簡介:

始建於清代,民國三十六年(1947)重建。後由近期在原基礎上維修。

曾氏二兄弟從寧都東紹太婆大分支來到瑞金,老大在雲石山,弟弟在拔英新逕。

土地革命時期,曾拔英在這裡創辦小學,傳播革命思想。

建築形制:

傳統民居式祠堂建築,磚木結構。騎廊式,中軸對稱,二進四水歸堂式一天井。前進與天井形成一個大回廳,前開三門。後進兩邊廂房。朱漆柱、梁、倒板。硬山頂,灰瓦。柱建式完整神府,貼牆階式神座。神府上懸堂名“敘彝堂”。

入志人物:

曾拔英:曾拔英出身於農民家庭,從寧都中學畢業回鄉後,曾拔英得到父親和族人的幫助,創辦小學,自任校長,培育了一批本鄉學生。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批瑞金籍學人因受新文化和“五四”運動影響,紛紛返鄉興教辦學,高揚“民主”與“科學”大旗,致力於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曾拔英後來也到瑞金城區的北關、儲才等學校任教,傳播新文化新思想。

1926年曾拔英在綿江中學任教時曾同楊榮才、楊舒翹等教師一起協助建立瑞金縣總工會、農會,並領導全縣人民開展反帝、反封建的工農運動,支持北伐戰爭。1927年在“八一”南昌起義部隊擊潰國民黨錢大鈞部兩個前哨團進佔瑞金縣城時,曾拔英和楊榮才、楊舒翹等人組織群眾為義軍燒茶做飯,做好起義軍的後勤保障工作,並建議把前敵指揮部設在綿江中學。起義軍打破了錢、黃兩部聯合陣線後,凱旋迴師瑞金,發展了一批黨員。在綿江中學,曾拔英與楊榮才、楊舒翹等同志一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以劉忠恩為書記的瑞金第一個黨支部,恢復了工會、農會組織。9月2日,起義軍取道閩西,挺進粵東。錢大鈞部乘虛而入,綿江中學黨支部遭到破壞,曾拔英等支部成員便轉入地下,繼續堅持鬥爭。

在1929年2月,朱毛紅軍進入瑞金,開始創建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蘇區。5月,粵桂戰爭再度爆發。1930年4月3日傍晚,鄧希平等率領300多名暴動隊員率先打響了瑞金工農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緊接著,楊世沂、楊鬥文、曾拔英在武陽,也相繼成功地舉行了武裝暴動。1930年4月30日,曾拔英與劉忠恩、楊鬥文、鄧希平等領導指揮各路暴動隊1200餘人發起總攻,從三面突入瑞金縣城,攻佔了縣城,搗毀了國民黨縣黨部,取得了武裝暴動的勝利。期間,曾拔英帶領家鄉農民,組織農民協會,自任農會主席,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運動。還將自已家中的財物分發給貧困群眾,燒田契、毀借據,從而贏得了家鄉貧苦農民的信賴和支持。

1931年3月,李添富受中共閩粵贛特委派遣,“空降”到瑞金擔任瑞金縣委書記。李添富主政瑞金後,開始推行肅反擴大化錯誤,大批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被打為“社會民主黨”慘遭殺害。曾拔英也被當做28名AB團分子之一錯殺於瑞金城外南門崗,時年36歲。據曾拔英的妻子肖新娣解放後回憶,當時李添富是以召開會議為名,誘捕曾拔英後進行慘無人道的嚴刑烤打。曾拔英臨刑前一邊高呼“打倒國民黨!”“擁護共產黨!”,一邊引頸就戮。

故事傳說: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拔英鄉

大富村

拔英鄉大富村屬於鄉政府所在地村。村委會就在鎮政府附近。行政村裡有兩個傳統自然村,都在兩個山坑裡面,整體保存比較完整,適合開發鄉村旅遊度假。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No.1

謝氏眾廳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地址:禾倉排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簡介:

約建於清朝未年,是禾倉排古村的中心建築,是禾倉排謝氏開基時始建,之後聚祠圍建,形成現在的一個古色古香的山中自然村。

建築形制:

客家民居式眾廳建築,磚木結構。廳騎廊式,中軸對稱,二進四水歸堂式一天井。前後進兩邊廂房。天井兩邊側門。簡易橫樑及倒板。硬山頂,灰瓦。完整柱式神府,神座兩邊各開一窗。

入志人物:

故事傳說: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No.2

謝氏宗祠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地址:謝屋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簡介:

始建於清朝。是謝屋古村的最核心建築,近代有過一次重大重修,進行過重新粉刷。

祠堂前身的宗廳,始建於明弘曆年間,開基謝氏是其太婆下的二個小兒子。後來一支遷移去了雲石山,和雲石山的謝氏來自同一個族。

建築形制:

傳統民居式祠堂建築,磚混木結構。騎廊簷,中軸對稱,二進四水歸堂式一天井。前進與天井迴廊構大一個廳空間,後進兩邊廂房。兩邊側門。朱漆木。硬山頂,琉璃瓦,二疊防火牆飛簷。完整神府座,上懸堂名匾“敬勝堂”,兩邊側門入神府。

入志人物:

故事傳說: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瑞金拔英鄉新逕村曾氏和大富村謝氏祠堂(眾廳)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