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存在於貓糞便中的寄生蟲成為剛地寄生蟲,是造成弓醬蟲病的細菌。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醫學界開始認識到女性在懷孕期如果被弓形蟲感染,會傳染給腹內的胎兒,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胎兒嚴重的腦損傷,甚至死亡。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然而有一個叫做Jraoslav Flegr的人,數年來他一直懷疑有寄生蟲侵入了自己的大腦,操控了自己的性格。他絕不是個瘋子,他是布拉格查理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他默默無聞的研究這一理論數十年。他推斷如果寄生蟲攪亂了自己的腦子,那麼肯定還有其他的受害者。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假設弗萊格爾的推斷正確,那麼潛伏的寄生蟲也許能夠改變人類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從而改變我們對事物的反應,對他人的信任,甚至是自身的性格。但弗萊格爾認為這種微生物還會促成車禍和自殺傾向。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斯坦福大學大名鼎鼎的神經系統科學家羅伯特 薩博斯基(Robert Sapolsky)在近期的實驗發現和英國研究小組都表明這種寄生蟲是有能力在人類的大腦中這樣搗亂的。薩博斯基在報告中得出結論:弓形蟲能夠讓老鼠對於貓氣味的恐懼變成喜愛,由此引誘老鼠被貓吃掉。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這說明了弓形蟲重組了大腦中處理原始情緒的迴路。實際上,這樣的例子在自然界中也比比皆是,比如狂犬病毒,寄生蜂,再比如英國進化生物學家Richard Dawkins描寫的控制螞蟻行為的扁蟲。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弗萊格爾在研究弓形蟲中發現,一隻受感染的貓排便之後,寄生蟲通常會被食腐或者食草動物獲取,之後會鑽進它們的大腦和其他身體組織中。另一方面,他發現人類如果飲用被貓糞便汙染的水,或者烹飪不充足的肉類蔬菜都可能被感染,而寄生蟲一旦進入其他動物或者人類的體內它們就必須想方設法再次回到貓的身體裡,因為只有在那裡它們才得以繁衍。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從齧齒動物的身上觀察則更為直觀,受感染的齧齒動物普遍比沒受感染的齧齒動物表現的更加活躍,而貓則容易被運動的東西吸引,因為弓形蟲的原因,這些齧齒動物對危機的反應能力更低,所以它們更容易被貓吃掉。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通過對不同國家,群體的感染者的觀察研究,弗萊格爾發現和沒有被感染的男性相比,受感染的男性會表現的相對內向,多疑,主觀臆斷,而女性則相反,受感染的女性更加外向,容易信任他人,通過進一步觀察他還發現受感染者在實驗中會表現的更加粗心,反應更慢,他認為這對駕駛員來說是致命的危害。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不過,寄生蟲其實對於人性格的改變幾乎是不易察覺的,它不會直接把一個外向的人變的內向,而是變得“沒有原來那麼外向”而已,所以我們無法通過自我感知來判斷是不是被感染了。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的寄生蟲學家Joanne Webster的發現則更讓人吃驚,她通過對感染老鼠腦內寄生蟲的染色標記發現,這些寄生蟲能夠在宿主的大腦中產生神經遞質多巴胺,而且弓形蟲能夠切斷負責恐懼的腦回路,並且連接與性先關的腦回路,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老鼠對貓的氣味不再畏懼反而變得迷戀。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精神醫師富勒.託雷表示,從18世紀後半葉,精神分裂症患者明顯的增多,而這一時期正是倫敦和巴黎的人們開始流行寵物貓的時期。從20世紀50年代起,大約有70項研究探究了精神分裂和弓形蟲之間的關係。


他們的結論補充的布拉格研究小組的發現,感染弓形蟲的精神分裂者大腦中灰質面積缺失,這也就是說

感染弓形蟲的人患精神分裂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3倍。


弓形蟲對成年人的影響?吸貓變瘋?


那麼我們是否該重新考慮要不要在家裡養一隻貓呢?


弗萊格爾認為並不需要這麼敏感,室內貓並不會攜帶這種寄生蟲,而且即便是野貓,它們一生中也只有三週會排出寄生蟲,只要稍加註意完全可以避免感染風險。何況,我們現在有許多針對弓形蟲的預防手段,所以也沒必要太過恐慌。


文:Kathleen McAuliffe

譯:Xaviera

校對:郭斯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