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水稻白叶枯、稻瘟病、纹枯病、病毒病等病害?

爱华农业


图1:水稻白叶枯病

稻瘟病、纹枯病是水稻上常发的真菌性病害,稻瘟病以苗期和穗期最易感病,一般苗期出现急性型叶瘟要早防治,在水稻破口期遇闷热阴雨天气,要重点打药预防;纹枯病多在分蘖盛期至穗期受害严重,尤以抽穗前后为害更重,在高温高湿下易发病。对于此两种病害可抓关键生育期适时用药预防,在分蘖期、拔节期、破口初期及穗期用药预防,稻瘟病预防药剂有三环唑、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等,纹枯病可选噻呋酰胺、己唑醇、苯甲·丙环唑等;稻瘟病发病后可选春雷霉素、稻瘟灵、咪鲜胺加吡唑醚菌酯进行治疗,纹枯病在发病初期应采用速效药剂早防治。

图2:穗颈瘟

在稻瘟病常发地区,要注重选种抗稻瘟病强的品种,应注意不同抗病基因品种的合理布局。同时应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平衡氮、磷、钾肥的使用,分蘖期增施硅锌肥,防止植株徒长贪青,后期早衰!做好分蘖期浅水灌溉,够苗晒田,穗期湿润的灌溉,提高水稻对稻瘟灵、纹枯病等病害的抗性。

图3: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病毒病有水稻黑条矮缩病、黄矮病、条纹叶枯病等,常见的是黑条矮缩病,从播种至水稻封行前施最佳预防时期。播种期可用毒氟磷加吡蚜酮或噻虫嗪等药剂拌种,可减少水稻在秧苗期病毒的侵染;移栽前3天、移栽后10-15天用毒氟磷加吡蚜酮或噻虫嗪各喷施1次。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水稻植株具蜡质层、硅化细胞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是衡量品种抗病性指标,也是鉴别品种抗病性的一种快速手段。

  水稻对纹枯病抗性高的资源较少,目前生产上早稻耐病品种有博优湛19号、中优早81号。中熟品种有豫粳6号、辐龙香糯。晚稻耐病品种有冀粳14号、花粳45号、辽粳244号、沈农43号等。(2)打涝菌核,减少菌源。要每季大面积打涝并带出田外深埋。(3)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

  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4)药剂防治。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首选保苗水剂1000-1500倍液。用山东旭日化工生产的30%(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水剂每亩用30-40ML喷雾,可治纹枯、稻瘟、稻曲病,另可用清稻病52。

  5%(恶唑菌酮 氟醚菌酯 噻酰菌胺)。此外,提倡施用含有多种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增效追肥王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滋生。


穿着拖鞋去游荡


1.水稻纹枯病的防治(1)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脚秆、烂脚秆。全国各稻区都有发生,为水稻另一重要病害之一。早、中、晚稻皆可发病。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盛期发病重的田块,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严重发生年份减产20%以上。

(2)防治措施 一是合理密植,实行东西向宽窄行条栽,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二是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三是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或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四是药剂防治:

①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或20%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加“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液喷雾。

②穗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加“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液喷雾,也可用3%的多抗霉素800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防治。以上药剂,交替使用,7~10天1次,连喷2次,效果更佳。

2.水稻干尖线虫病的防治(1)水稻干尖线虫病又叫白尖病、线虫心枯病。全国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生。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主要危害叶片及穗部。

(2)水稻干尖线虫病的症状 在水稻孕穗期,一般在剑叶或上部2~3片叶的尖端出现淡褐色半透明状病斑,后渐变成灰褐色、扭转状的干尖。病穗比健穗短而小,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

(3)防治措施①加强植物检疫:应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严禁从病区引进种子。

②建立无病留种田:种子田的排灌水系要配套,防止带线虫的水灌入。

收获前进行种子检验,确保无病,然后单收、单打、单藏,留作种子用。

③苗期用2%天达阿维菌素+“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叶面喷雾,连喷2次,间隔10~15天1次。

3.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

(1)症状及危害水稻条纹叶枯病俗称水稻上的癌症、非典。水稻秧苗期至分蘖期最易感病,稻株发病后心叶卷曲发软,老叶条纹状,远看似条心虫危害状,稻株矮化,形似坐棵,病株分蘖减少,发病植株不能抽穗或抽畸形穗,一般田块病穴率10%~20%,较重病田30%,对产量损失较大。

(2)发生原因分析①灰飞虱虫量增多。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病害。据资料记载,由于吡虫啉的多年使用,灰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已经产生耐药性,防效下降,灰飞虱虫量开始上升。

②水稻品种感病。优质粳稻某些品种感病。籼稻品种发病轻,表现抗病。

③忽视灰飞虱防治,发病后也没有及时用药控制。

④田边杂草未防除。杂草上的灰飞虱虫量较高,若不与大田杂草同时防治,灰飞虱迁飞传毒则可扩散危害水稻,造成病害。

(3)防治对策①综防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狠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

②防治技术:

抓好灰飞虱防治:结合小麦穗期蚜虫防治,开展灰飞虱防治,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减少初始传毒媒介。

开展药剂拌种: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20%毒·辛,按种子量的0.1%拌种,防效可达50%以上。

重点抓好秧苗期灰飞虱防治:小麦、油菜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每亩选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1500倍液,或20%毒·辛10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锐劲特30~40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移栽前3~5天再补治1次。

关键控制大田危害:在水稻返青分蘖期每亩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 1500 倍液,或20%毒·辛10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 3000 倍液,或锐劲特30~40毫升,兑水45千克均匀喷雾,防治大田灰飞虱。水稻分蘖期大田病株率0.5%的田块,每亩用50克“天达2116”+天达裕丰(菌毒速杀)30克,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防病,1周后再补治1次,效果良好。

4.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等,是由黄单胞杆菌属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我国各稻区几乎都有发生。安徽普遍发生,以江淮丘陵和沿江江南稻区受害最重。病轻时一般减产 5%~10%,病重时则减产20%~30%,如果病害大流行时往往造成颗粒无收。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水稻从苗期到成熟收获前均可发病,但以分蘖末期至抽穗灌浆期发病居多。该病一旦发病,很难救治。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治。

(1)症状和诊断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在秧苗期即有发生,但除双晚秧苗外,多不表现症状。病斑常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最新出现暗绿色线状斑点,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发展成长条,病部先是黄绿色非水渍状,后变黄色,最后成枯白色,病斑边缘界线清楚。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波状。应选择常发病田、低洼淹水和易感病品种田观察,注意田边角和进水口嫩绿茂密稻株下部叶层;由下向上逐一查看,早晨露水未干时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蜡黄色小粒,很易脱落。还可在初期病斑处剪一小块叶片放在滴有净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约停1分钟后,在光线不太强烈处用肉眼观察,与叶脉垂直切口处,见有喷水状细菌溢出,即可确诊。

(2)防治方法①植物检疫。不要从病区引种,病区换用无病种子或选用抗病丰产性好的品种。

②农业防治。合理施肥、浅水勤灌,分蘖期排水晒田,增强水稻抵抗力。在秧田期要防止淹水。处理带病稻草;不用作浸种催芽覆盖物和扎秧把。

③化学防治。病重地区在秧苗3叶期施药1~2次;在本田期,形成发病中心时可采用“发现一点治一片,发现一片治全田”喷药防治。药剂种类和用量,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以上药剂,加入50克“天达2116”,兑水45千克,混合喷雾,防效良好。也可用50%代森铵每亩100克喷雾(抽穗后不能用),代森铵属碱性,不能与“天达2116”混用。


农村的小超


一、稻瘟病。

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颈瘟为害最重。

稻瘟病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不形成明显病斑,潮湿时,可长出青灰色霉。在水稻秧苗期和分蘖期发病,可使叶片大量枯死,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孕穗抽穗期发病、节瘟、穗颈瘟严重发生,可造成大量白穗或半白穗,损失极大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

二、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表现症状有叶缘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黄化型等多种类型。

1、叶缘型。叶缘型为最常见,最初在叶缘或叶尖处生暗绿色短线状斑,以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向上、下方延伸灰白色长条斑,边缘有比较明显的不规则波状纹。

2、急性型。急性型病叶青灰或暗绿色,迅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一般仅限于上部叶片,不蔓延至全株。凋萎型,又称枯心型,心叶初为失水青枯,渐变黄枯凋萎,其他叶片仍保持青绿。

3、中脉型。中脉型叶片中脉中部起初呈现淡黄色条状斑,后扩展成上至叶尖下至叶鞘的枯黄色长条斑。

4、黄化型。发病初期心叶并不枯死,仅可见不规则褪绿斑,后扩大为大块枯黄的病斑,病叶基部有时出现暗绿色小条斑。

三、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

1、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2、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

3、茎秆染病,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断。

4、穗颈部染病。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 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四、防治技术措施。

1、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氮肥使用量过大往往造成水稻植株茎叶徒长,田间郁闭严重,极易诱发水稻三大病害。因此,要根据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控制氮肥的用量,防止氮肥施用过量或过迟。增施硅肥、磷肥和钾肥,以促进水稻秧苗稳健生长,提高秧苗的抗病能力。

2、适时用药防治病害。在抓好水肥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掌握水稻病害的发生情况,做到适时用药防治,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扩散蔓延。可以选择三环唑加井岗嘧苷素加吡唑代森联加复硝酚钠喷雾防治,从苗期开始7-10天一次,连喷3-4次。


土家园园


1.选择抗病性品种。

2.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通常做好预防就可以了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籼稻主要做好纹枯病预防,一般水稻分蘖末期选用噻呋酰胺进行防治,24%的噻呋酰胺每亩35g就可以,如果发生了可以适量加量。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等,主要做好预防,特别是粳糯稻品种,前期用三环唑进行预防,破口期及齐穗期可以配上稻瘟灵或者春雷霉素进行防治。

3病毒性病害通常用抗病毒类药剂防治,如香菇多糖,吗啉胍乙铜等。

总之:水稻病害是不可逆的,一定要做好提前预防工作。


萧易辰1990


农村种植水稻,从移栽到收获的过程中,会由于天气变化,温度和环境的变化伴随着不同的病害出现。高老慢的家乡东北,种植水稻时常见的病害中,就包括题主所提到的这几种病害,白叶枯,稻瘟病,纹枯病,病毒病也是最常见的病害。

对于水稻易发病害,接下来高老慢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发病情况以及防治办法,我是高老慢,三农领域创作者,喜欢我的请关注我。

水稻种植中常见病害

1、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真菌传播,侵害叶片,从起初的对叶尖和叶两侧侵袭,刚开始出现小斑点一直扩散为整片叶片枯白,直至整株枯死。

2、稻瘟病

和白叶枯病齐名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严重,通过空气和雨水传播,传染散播性很强,由于传播力广,而且有很强的不确定因素,所以防治不及时就会导致大幅度减产,高老慢亲眼见证过家乡侵染稻瘟病的地块,出现绝收。稻瘟病从水稻苗期到成株期,结穗期,到成熟期均可被侵染。



3、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从苗期到穗期都能发病,纹枯病发病初期大都发生在靠近水面的茎部,起初出现小斑点,然后慢慢向上扩散,扩散的图案像云纹一样,所以叶叫云纹病,发病地点逐渐腐烂,然后叶片发黄枯死。纹枯病的病菌会漂浮在水面上,随水侵染稻苗。


4、病毒病

病毒病这个词的概括率比较高,水稻被病毒病侵染,会出现很多种可能。绝大部分发生的状态被总结为矮缩病,黄矮病,黑条萎缩病等等数十种子病害,发病症状有瘤状物,稻苗被病斑侵染,然后枯死,在我国已经出现很多省份的稻田由于不同状态的病毒病导致减产和绝收。

而病毒病的传播不仅仅靠空气和雨水,也靠害虫传播和田里的水传播,所以防病害的同时,防治虫害也是重中之重。

防治办法:

选择抗病品种,育苗前对种子充分消毒,移栽后出现的弱株、病株及时清理并补苗,合理施肥,增强稻苗的抗病能力,浅水勤灌,发生水稻病害严重的就要及时喷施生物化学药剂。


高老慢


在播种时,先用1000倍80%三氯异氰脲酸水溶液,或600倍25%咪鲜胺水溶液浸泡种子2-3小时,捞起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再催芽播种,以消灭吸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在秧苗4-5叶期,要叶面喷洒一次500倍25%叶枯唑水溶液,或5000倍74%农用硫酸链霉素水溶液、5000倍水合霉素水溶液。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暴风雨天气,在暴风雨过后,要抓住晴天及时喷洒一次600倍20%噻菌铜水溶液或600倍20%噻森铜水溶液、5000倍新植霉素水溶液。在孕穗期和破口期,还要各叶面喷洒一次600倍25%咪鲜胺水溶液,或800倍50%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液,600倍20%喹啉铜水溶液


彡中彐


——爱华植保

白叶枯病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白叶枯病发展迅速,且持续时间长,中后期病害流行有暴发性。水稻发病后,引起叶片干枯、秕实率增加、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减产严重。白叶枯病有3种类型:叶枯型、急性凋萎型、黄化型。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高温多湿,暴风雨,稻田受涝及氮肥过多时有利于病害流行。那么如何防治呢?

一、白叶枯病发病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等。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秕谷和碎米多,减产达20%-30%,重的可达50%-60%,甚至颗粒无收。一般籼稻重于粳糯稻,晚稻重于早稻。

秧苗在低温下不显症状,高温下秧苗病斑短条状,小而狭,扩展后叶片很快枯黄凋萎:

1、叶缘型:是一种慢性症状,先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发现暗缘色水渍状短线病斑,后粳稻上的病斑变灰白色,籼稻上为橙黄色或黄褐色,病症明显。

2、青枯型:是一种急性症状。植株病感后,尤其是茎基部或根部受伤而感病,叶片呈现失水青枯,没有明显的病斑边缘,往往是全叶青枯;病部青灰色或绿色,叶片边缘略有皱缩或卷曲。

在潮湿后早晨有露水情下,病部表面均有蜜黄色黏性露珠状的菌脓,干燥后如鱼子状小颗粒,易脱落。在病健交界出剪下一小块病组织放在玻片上,滴上一滴清水,再加上一玻片夹紧,约1分钟后对光看,如切口有云雾状雾喷出,即为白叶枯病。也可剪一段6厘米长病叶,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一昼夜,上端切口如有淡黄色浑浊的水珠溢出,即为白叶病。

二、发病原因

1、气候条件:温度25-30℃,相对湿度90%,暴风雨有利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2、栽培管理:与水肥关系十分密切,串灌、漫灌加重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追施过早、过迟,有利病害发生。

3、水稻品种:粳稻比籼稻抗病,糯稻比粳稻抗病,窄叶比阔叶抗病,在分蘖末期后抗病率下降,抽穗期最易感病。

4、源因素:病虫、病草、再生稻是本病的主要初级染源。

三、白叶枯病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肥水对白叶枯病的影响较大,氮肥施用过多、过迟,造成适宜发病的小气候,并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增殖。在氮素适量时,增施磷钾肥可减轻发病原体。要合理施肥用水,在施肥上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巧施穗肥,每亩施“深渡”0.5公斤,可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增加产量30%。要做好渠系配套、排灌分家、浅水勤灌。

2、种子处理: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播前用50倍液的福尔马林浸种3小时,再闷种12小时,洗净后再催芽。也可选用浸种灵乳油2毫升,加水10-12升,充分搅匀后浸稻种6-8千克,浸种36小时后催芽播种。

3、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经济有效的途径,如华安2号、中9A/838、皖稻44、金两优36、特优813、优优128等。清理病田稻草残渣,病稻草不直接还田,尽可能防止病稻草上的病原菌传入秧田和本田。搞好秧田管理,培育无病状秧。选好秧田位置,严防淹苗。秧田应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远离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防止串灌、谩灌和长期深水灌溉。防止过多偏施氮肥,还要配施磷、钾肥。

4、药剂防治:速渡—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兼有内吸和保护双重作用。对白叶枯病快速而持久!其作用机理独特,喷施在作物表面上能慢慢地释放次溴酸(HOBr),在水中次溴酸比次氯酸(HOCI)活性高四倍,有更强烈的杀菌能力。同时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产生的三嗪二酮(AHT)和均三酮(ADHT),也具有强烈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由于产品中含有尿素和钾盐等营养成分,所以还具有一定的肥效作用。


爱华农业


一、稻瘟病。

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颈瘟为害最重。

稻瘟病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不形成明显病斑,潮湿时,可长出青灰色霉。在水稻秧苗期和分蘖期发病,可使叶片大量枯死,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孕穗抽穗期发病、节瘟、穗颈瘟严重发生,可造成大量白穗或半白穗,损失极大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

二、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表现症状有叶缘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黄化型等多种类型。

1、叶缘型。叶缘型为最常见,最初在叶缘或叶尖处生暗绿色短线状斑,以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向上、下方延伸灰白色长条斑,边缘有比较明显的不规则波状纹。

2、急性型。急性型病叶青灰或暗绿色,迅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一般仅限于上部叶片,不蔓延至全株。凋萎型,又称枯心型,心叶初为失水青枯,渐变黄枯凋萎,其他叶片仍保持青绿。

3、中脉型。中脉型叶片中脉中部起初呈现淡黄色条状斑,后扩展成上至叶尖下至叶鞘的枯黄色长条斑。

4、黄化型。发病初期心叶并不枯死,仅可见不规则褪绿斑,后扩大为大块枯黄的病斑,病叶基部有时出现暗绿色小条斑。

三、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

1、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2、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

3、茎秆染病,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断。

4、穗颈部染病。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 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四、防治技术措施。

1、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氮肥使用量过大往往造成水稻植株茎叶徒长,田间郁闭严重,极易诱发水稻三大病害。因此,要根据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控制氮肥的用量,防止氮肥施用过量或过迟。增施硅肥、磷肥和钾肥,以促进水稻秧苗稳健生长,提高秧苗的抗病能力。

2、适时用药防治病害。在抓好水肥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掌握水稻病害的发生情况,做到适时用药防治,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扩散蔓延。可以选择三环唑加井岗嘧苷素加吡唑代森联加复硝酚钠喷雾防治,从苗期开始7-10天一次,连喷3-4次。


東龍海軍


我是地道的农村人,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关于稻田秧苗病的防治可是有很多问题,不能说防治,至少我父亲没这么做,因为父亲会在秧苗成长期去稻田看水质,秧苗的情况,在做决定打什么农药能预防和治疗!不是你说想防治就防治,秧苗是植物,只能通过观察水质和秧苗的情况来决定的,都是看秧苗有生病苗头了才治疗和预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