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粉世家》,齐大非偶,子非良人

导语:齐大非偶,其实是冷清秋对自己的评价。


读《金粉世家》,齐大非偶,子非良人


当她终于意识到,当年的两个人有多天真的时候。他们的路,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1,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当年的他们,或许可以不顾一切。不顾两家门第的差别,不顾白家的家世与背景,甚至不顾金家那所谓的大家庭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觉得有了彼此,就是有了一切,就像当年金燕西曾经于大婚前夕,对冷清秋掏心掏肺的一番话:

“你放心,我绝不能让你有什么为难之处,灯在这里,我要是有始无终,打不破贫富阶级,将来我遇着水,水里死,遇着火,火里……”

而当年的清秋则立即丢了手上的针线,抢向前一步,用手掩住了燕西的嘴,并问他为什么要起这样厉害的誓。我相信,清秋当时已经对燕西卸下了最后一道心防,终于可以真正的安下心来绣她的嫁衣,等待着成为新嫁娘。

十几岁的少女,在初次恋爱时总会天真的近似愚蠢。恍若白日梦一般,天上掉下来一个英俊帅气且又多金的男子,兼有着浪漫和才华,深情且温柔,眼中心底唯你一人。

读《金粉世家》,齐大非偶,子非良人


这一连串的喜悦足以使任何一个女孩子冲昏了头脑,更何况,这并不是清秋一人的幻想,而是彼此的互相喜欢,是金家的七公子动了真心的喜欢。之所以用了喜欢这两个字而不是爱这个字眼,是因为我觉得,当年算得上是情窦初开的两个人,也许还不懂得什么是爱。

读《金粉世家》,齐大非偶,子非良人


金燕西的感情经历较白纸一般的清秋而言也许胜之一筹,可那也不过是与门当户对的白小姐的打打闹闹,其实直到结婚之时,燕西心底对清秋的定义也许还只是一个性子软糯温吞,虽然受过新式教育,但却仍然有着旧式小家碧玉情怀的女孩子。因着清秋性格里这一点旧式,她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温柔娴静的旧式太太,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珍贵花瓶。与家里那三位飞扬跋扈,惹是生非的嫂子有所不同。清秋的身份性格乃至学识水平,于外可以匹配燕西的面子,于内可以不问燕西的花天酒地。

读《金粉世家》,齐大非偶,子非良人


也许,如果燕西当年遇见的并不是清秋,而是另一个绾着如意双髻,穿着天青色衣裙,脖颈上所系的西湖水色的蒙头纱因坐在胶皮车上而被风吹的翩翩起舞的女孩子,我们不敢保证,燕西会不会依旧对那个女孩子动心。冷清秋之于燕西,是他从未交往过的类型,和娇蛮的白小姐,家里的姨太太,乃至歌舞厅里见过的女人都不一样,许是因为这种从没有过的新鲜感,他动心了。

读《金粉世家》,齐大非偶,子非良人


是的,他动心了。因为动心,他放下身份,租下莲花胡同的闲置房屋,与清秋做了邻居;因为动心,他打听清秋的喜好,为她送上一份又一份的礼物;因为动心,他不惜与白秀珠决裂,大闹金府,只为与清秋成婚。

2,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

读《红楼梦》时,我们往往长叹于其未完的结局,无尽的遗恨,感叹着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大梦一场。可是《金粉世家》却与之不同,这部被称为“民国时期的《红楼梦》”的文章巨著,以其别样的发展让人扼腕叹息。在《金粉世家》中,我们看到的,是燕西与清秋的婚礼如约举行,婚后的开端也似乎并没有我们之前担心的那么严肃与压抑,而这种发展不由得使读者心生幻想,极力派遣开导着自己,告诉自己,之前书中所展现出来的隐隐约约的压抑感只不过是空穴来风,并无实据。

读《金粉世家》,齐大非偶,子非良人


只是可惜,《金粉世家》的本质上不是甜甜蜜蜜的言情童话,而是现实。说到底,如果此书戛然而止,那么给读者带来的可能是意犹未尽,而不是大梦一场,天道无常的无奈以及无力之感。

对于清秋这样一个偏于旧式的女子来说,婚姻,无疑是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作为燕西追求的对象虽好,可是其地位是不稳定的,且二人差距悬殊,晚一分结婚,便是多了一分的未知。可是她也许未曾想过,尽管情人的位置不近乎人意,可是不稳定的同时,又兼有着一丝独有的魅力。忘记日常的柴米油盐、琐碎杂事。两人之间所拥有的的只是耳鬓厮磨,温柔体贴。在难得的见面之时,双方都羞涩的展示着自己最为美好的一面,扮演着无可取代的恋人角色。当低眉顺眼、柔情蜜意的恋人开始花天酒地,当幻想的夫妻美满变得横眉冷对,清秋的心,一点点的变得冰凉。

读《金粉世家》,齐大非偶,子非良人


3,天地将倾,怎能无恙

最后的最后,终是一场大火了结了一切,曾经的总理府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众人纷纷各奔东西。独居西楼的清秋,也在那一场大火中失了踪迹,携子出走。

读《金粉世家》,齐大非偶,子非良人


就当我以为尘埃落定,两人自此以后不会有任何交集之时,一封无名信被送到了燕西的手上,信中这样写道:

燕西先生文鉴:

西楼一火,劳燕遂分,别来想无恙也。秋此次不辞而别,他人必均骇然,而先生又必独欣然。秋对于欣然者,固无所用其不怿,而对于骇然者,亦终感未能木然置之。何也?知者谓我逃世,不知者谓我将琵琶别抱也。再四思维,于是不得不有此信之告矣。

不管曾经如何,我们是真的该散了,我们分属于两个世界,与你曾经的大梦一场,于清秋而言,不过黄粱一梦。恍若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亦如桃花扇侯李两人入道时所言:回头皆幻影,对面是何人。从此以后,互不相问,自当相忘于江湖。

结语:

其实我们并不能说谁对谁错,两人对于婚姻的理解不同,对于生活的理解不同,甚至对彼此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当曾经不曾向对方展露的一面逐渐浮上水面,两人的关系,也就无可奈何的渐行渐远。所谓精神上的齐大非偶,更甚于一切。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自相矛盾的,人原本就是由不相一致的各种性格品性、行为思想以及所谓的道德伦理所约束并胡乱组合而成的矛盾体,混合物。而时间以及经历,则是标志着我们本质过渡乃至变化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