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高科技破解執行“送達難”

法律文書送達的質量與效率,直接影響法院的司法效率以及當事人的滿意度,尤其是一些失信被執行人故意躲避執行,加劇“送達難”問題。

為充分保障司法公正高效,切實滿足民眾司法需求,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繼去年推出“智慧送達平臺”“執行團隊微信工作號”等新舉措後,又於今年2月出臺規範指引,在執行案件中全面鋪開微信、手機短信電子送達, 推進現代科技與執行工作的深度融合,節約執行成本,全面系統破解執行“送達難”,將司法為民使命落到實處。

拓展適用範圍

“傳統直接送達,增加當事人路途奔波訴累,郵寄送達成本高耗時長,遇上逃匿被執行人更是送達無門、貽誤執行時機。而電子送達的推出,讓法官和當事人在掌心裡、指尖上就能隔空收發法律文書,尤其是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下,能夠有效減少人員流動聚集,讓司法送達更加便民利民、快捷高效。”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執行局負責人曾昭永介紹說。

秉承“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信息化系統思維,該院新出臺的指引拓展了電子送達適用範圍,明確除無法獲取手機號碼、無法添加微信及受送達人表示不同意並提供有效送達地址的情形外,通知、傳票等程序性文書一律優先採用微信或手機短信方式等電子送達方式,罰款決定書、分配方案等涉及重大實體權利的執行法律文書可在受送達人明確同意的前提下電子送達。

據統計,近一個月內東莞第一法院通過電子送達累計發送審執文書8641次,共22058份,查閱次數6223次,簽收率72.2%,司法專郵費用明顯下降。

送達精準便利

東莞某農產品配送公司是東莞的一家食品供應企業。年前,東莞某農產品配送公司與廣東某食品公司及其經營者黃某簽署了一份買賣合同,共7.5萬元。配送公司履行合同後,但黃某未按期付款,並處於失聯狀態。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市民對食品需求大增,農產品配送公司想盡快復工向社會供應食品,但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農產品配送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執行局法官李劍文通過智慧送達平臺的失聯修復系統,撥通了黃某的電話。最終,在李劍文的主持下,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農產品配送公司也獲得了復工的資金。

失聯修復是東莞第一法院智慧送達平臺獲取受送達接收號碼的一種重要方式。此外,智慧送達平臺還有包含“網上立案”、“地址確認書”、網絡查控反饋信息錄入的號碼,以及三大運營商提供的手機號碼,可快速獲取受送達接收號碼進行送達。

據介紹,該智慧送達平臺具有多種“黑科技”。它與執行辦案系統、電信運營商、微信小程序、電子簽章系統對接,融合了失聯修復、手機號實名驗證、人臉識別認證等信息新技術,可提供文書自動生成、自動蓋章、自動回證等便利功能。

辦案人員能在該平臺上利用超級手機短信向當事人送達電子文書,送達結果可以全程在線存證及打印作為送達憑證。此外,平臺還集成自動彈屏信息功能,解決賴債被執行人故意不接收、惡意拖延執行的問題。

加速執結縮短期限

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注重發揮電子送達優勢倍增“事務集約”機制效能,將電子送達貫穿“集約查控送達”機制的全流程,對全院首執執行案件在集約階段向被執行人發送的“一通一令”執行文書,全部優先使用電子送達。

在短短一個月內,累計對1409宗執行案件成功送達4790份文書,其中1652份文書被有效點擊查閱,既敦促了被執行人履行,也縮短了案件執結週期,其中不乏一些當天火速履行的案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