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地府的判官,閻羅王是如何一步步的本土化呢?

  • 導讀:閻羅,又稱閻羅王、閻魔王等,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地獄主宰。然而卻與我們中國本土神明共工、祝融、西王母等有著本質性的差別,實際上,他是印度佛教文化的一種產物。但即使是在我們諸多繁雜的神話體系中,他也佔擁一席之地,不僅擁有著數量最多的民間信仰者,而且在民眾心底,他也是一尊地位頗高的神祗。

1、閻羅王形象的傳入

東漢末年,印度的佛教文化開始傳入中原,其中的地獄觀念也逐漸與我們本土的冥界文化相互交融。到了隋唐時期,二者已經基本融合,而且所有有關於冥界地府的文化也已經初具體系。冥界由十位王共同主宰,其中閻羅王暴戾無情,負責審判,地藏王則主要起到監督和救贖罪惡靈魂的作用,再加上負責審判的四位判官、負責記載的文員和捉拿逝去靈魂的牛頭馬面等冥使,共同組成了冥界的統治、管理體系。

2、印度佛教文化中的閻羅形象

閻羅王,梵語 Yama-raja,在古印度的神話傳說中,閻羅王的地位並不高,因此有關於他的來歷也是眾說紛紜、模糊不清。現在有關於“閻羅”的記載,我們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古老的吠陀史詩《梨俱吠陀》和古印度詩歌集《摩訶婆羅多》,其中記載說:“閻羅王身著紅色衣裳,一手拿著棍棒,一手拎著鉤魂索,頭上頂著王冠,胯下騎著水牛,是一位給逝者靈魂帶來痛苦的恐怖之神”。

在印度教和印度佛教兩大宗教的發展壯大過程中,都曾對“閻羅”這位神祗有過記載,然而這並沒有使得大眾欣然的接受和信仰。直到佛教佛教賦予了他“二十諸天”護法之一的地位後(也有書籍中記載是二十四諸天),“閻羅王”這位神祗才算是在神話體系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即便是這樣,閻羅王在古印度神話的來歷仍有許多傳說,其中最主要的、最流行的說法就是夜摩神、毗沙王和地藏王這三種。

|夜摩神

夜摩神,又被稱為閻摩,巧合的是,《梨俱吠陀》也有記載。相傳,閻摩是太陽神毗婆藪(Vivasvat)的兒子,他深愛著陀溼多 (Tvastr)的女兒娑羅紐(Saranyu),並明確的表示要娶娑羅紐為妻。可是娑羅紐實在是忍受不了毗婆藪釋放的熾熱的光芒,於是找了一位與自己長相一模一樣的“替身”來替自己結婚,而她本人則在婚禮進行之時變成一匹馬偷偷的逃離了。後來這位假新娘為太陽神毗婆藪誕下了閻摩、閻蜜兩兄妹,可是因為他們的母親不是神,因此閻摩、閻蜜二人也是肉體凡胎,也需要遵守生死輪迴的自然規律。

當閻摩的大限來臨之時,他拋棄了自己的身體選擇擁抱死亡。但同時他也踏上了尋找人死亡以後靈魂歸宿之地的道路,最後成功發現了通往冥界的道路,後世的凡人也都遵循著這條道路,前往冥界。閻摩發現了冥界,因此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冥界之主。當然,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冥界並不是陰森恐怖的深淵,而更像是佛教中描述的極樂世界一般。在這裡,故人們可以將生前犯下的罪惡洗去,與親人們團聚,也可以享受人世間供奉的各種祭品。

|毗沙神

《經律異相》中曾這樣記載:

閻羅王者,昔為毗沙國王,經與維陀共生王共戰,兵力不敵,因立誓,願為地獄之主。臣左(佐)十八人,領百萬之眾,頭有角耳,皆悉忿懟,因立誓曰:後當奉助,治此罪人。毗沙王者,今閻羅王是;十八大臣者,今諸小王是;百萬之眾,諸阿傍是。而此官屬。悉隸北方毗沙門天王。

這大致意思就是說,毗沙國王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然而對這種說法,不少佛學研究學者們都表示:“這是中土人士偽撰的”,不承認毗沙王即為閻羅王的這種說法。但存在即是合理的,相信他們這樣做一定存在某種目的性,不然何必要如此大費周折呢?那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按照我們對“神”的思維邏輯,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斷,他們這樣做是在為“閻羅王”的存在找個來歷,將閻羅王的王位歸屬做一安排。也就是說,閻羅王不再單單指某一位神祗,而是一個官職,任何滿足條件的人都有機會擔任這一“官職”。當然了,這只是我們的一種猜測。

|地藏王

前面我們也已經說過,閻羅王生性暴戾,卻獨掌冥界大權,這勢必會造成一些“冤假錯案”的發生。也許是不忍心看到這樣慘烈情景,也許是為了減少這種事件的發生,立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宏願的地藏王菩薩自願來到地府,伴閻羅王左右,起到一個監督執法的作用。

3、印度佛教中的閻羅王形象與本土地獄神的相互交融

在印度佛教傳入我國之前,我們早已經發展、衍化出了一些地獄神的形象,比如說“泰山府君”、“陰王”等,只不過它們並沒有達到這樣的崇拜程度。東漢末年,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就像拼圖一般,閻羅信仰彌補了我們神話體系中的這個薄弱之處,在短短時間內就擁有了諸多的信仰者。之後,隨著閻羅信仰與本土地獄神的形象不斷接觸融合,擁有強大感染力的閻羅信仰最終取代了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地獄神的形象。但已經融合了我們本土地獄神形象的閻羅王也不再純粹,不再屬於印度的佛教文化,反而成為了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