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哪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呢?

木子门耳


百善孝为先,忠孝两难全,对你的话感同身受。

我记得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来日何来方长?那首诗里包含了我太多的思念,遗憾。但是来日方长与您尽孝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尽孝也没有从容一说,当然现在早已不是农耕时代了,飞速运转的社会让很多人离开了父母外出就业,赡养老人确实给很多人提上了日程,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是看了你备注的一段话,我很想说几句,的确没有什么来日方长,岁月静好,意外和明天无法预料,那么我们不需要等待衣锦还乡 从容尽孝,尽力而为,不留遗憾就行,正如你说的,人生短暂时间残酷,那么我们何不在无常的生命里及时尽孝呢?父母需要的不是你的风光无限,他们需要的是陪伴也许哪怕是一通电话,一个微笑而已,也许我们无法做到陪他们坐看夕阳,但是尽孝只要力所能及,让他们开心愉悦就好。有时候没有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感,天下没有谁能像父母那样对孩子体察入微,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太多的物质,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谁能给他们那个“空巢”带去一丝温暖!


方三好


我们哪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呢?

我个人觉得,尽孝不能等哪一天,有条件,有时间,有心情就去尽心吧。不要把遗憾留给时间去后悔。梦语斋今天就在高速公路上,朋友开着车回山东老家去看望住院的老人。跨省回家,疫情条件下,需要开很多证明,回家一次不亚于出一次国,但是我没有等,坚持回山东老家,上午去见了见父亲,见了见医生,说说话心里好受多了。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方方梦语


現在就开始对父母孝敬吧,还来得及的,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就晚了。

从八十年代生活好了,自己经济宽裕了,就尽力:给父母买这买那,他们太造孽了,通过只有不到一百元工资,在六七十年代养活我们五兄妹,人平只有十一二块,紧啊!

对父母很关心,从来都好言好语对他们。

父母都九十高寿而去,从八十年代到2016年,他们总算最后30年过上了好日子,

由此我感到欣慰,毫无遗憾的感觉!


逍遥46613


我觉得你这是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然后在用来为难自己。

首先,我们来说孝,这孝到底是何种孝?有钱给父母花是为孝?有时间陪父母是为孝?结婚生儿育女让父母享受天论之乐是为孝?没钱?那就努力赚钱呗,没时间,那就多抽点时间呗。没结婚?那就结婚呗。

噢,我又想起来了,你说的是要从容尽孝。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的从容尽孝,有钱,有时间,有自己的小家庭。这样才叫从容尽孝。

那你就有点太完美主义了,有钱的不一定有时间,有时间的家庭未必就和睦。好吧,我们就来次完美主义吧,这一切都完美了。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呢?这种孝就一定是他们想要的吗?

或许老两口早就烦了现在的生活了,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总算自由了,正准备老两口去哪玩,去哪清净清净。好嘛,你为了你的孝,你拖儿带女的,又有钱又有大把的时间,又整天腻歪着老两口。这不是招人烦么?

这就是现实,你所谓的孝和父母要的孝,不一定能重和。

每一个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一个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思想,都会有自己的隐私。所谓志趣才会相投。并不是相投的就一定志趣。尊重自己的想法,尊重父母的想法。有钱了,就多给点,。有时间了就多陪点。

就拿这次疫情来说,自从工作以来,从来没有过这么多时间陪父母小孩,总觉得亏欠了家人,有时想想,不禁泪流。但陪着陪着,就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美好。

想跟父母聊聊吧,人家手机玩的比我还溜,想聊天根本没那功夫陪你。那好,你们玩吧,我要孝敬你们,我做饭总可以了吧,吃饭又是问题一大堆。什么太咸了,什么炒的太上🔥了。以前回家一时半会的根本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总是刚回来高兴几天。要出门了再嘱咐几天,大家开开心心的。

你就说吧,这孝到底该如何从容?


不小多的


题主在题目的阐述中出现了“来日方长”和“衣锦还乡”,我猜测题主是否在外游子,因俗世缠身,不能身前尽孝而感慨?

我难以理解的是尽孝就尽孝呗,为什么要加“从容”二字?能想到的是你因为时间,空间,精力等等受限,不能像你想象中的那个标准而尽孝吧。是不是这么个意思?我想说的是尽孝是用心,哪怕天涯海角。人生在世,际遇千万,不需要你的“孝”要按照别人的标准来,更不需要你自戴枷锁,负重而行。你的健康,平安,幸福,就是老人要的你的“孝”。在身边真的就“孝”么?不一定吧。这一点不需我举例吧,相信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些“不肖子孙”的故事吧。

孝这个话题挺沉重的,我个人认为类似感情问题,不能太过于理性分析。这个“孝”字我们普遍认为是子女的义务,也主要针对子女,我却觉得,这个“孝”字主要体现在父母身上。怎么说呢,还是举个例子吧:

“你小子真没良心,这么冷的天,你爸连个袜子都没有,也没见你爸穿过毛衣,甚至秋裤都不穿,你都不知道给你爸买几件?不孝的东西”。这是几年前我叔叔说我的话。你们相信我爸所有的行头都是全乎的么?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应有尽有。“爸,你该穿就穿吧,别人都说我不给你买衣服,大冷天还出去冻着,都说我不孝”。就这样,我和我爸就像拉锯一样来来回回。后来我了解,我爸根本就不怕冷,穿厚了他就不自在,还上火。可能朋友们不信,可确实是这样。举这个例子是想跟题主说,老人高兴是孝,老人满意是孝,别被世俗和旁人绑架。

我从小到大除了上大学那几年离家在外,一直都是在家,工作也在本市。前年十一月老爷子检查出肺癌晚期,大夫说手术和化疗已无意义,只能常试靶向药物。结果两个月老爷子就走了。我很内疚,悔恨,没有照顾好老爸,没有及早发现。老爷子在的时候全家和睦,尽享天伦。可是人走了,我反而遗憾多多,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到位。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安慰我,说我已经很孝顺了。我想说的是“孝无止境”,无论你怎么样做,日后都会有遗憾,有后悔。

所以,孝道重于心,行为辅。不能来日方长,就在当下。


石门独行侠


你好,我是心聆屋,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下为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对的。“我们哪一天,可以从容尽孝”你理解的尽孝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孝是这样的:当父母累的时候,给他们捶捶肩膀;当吃完饭后,主动收拾餐桌,洗碗刷锅;当父母烦心的时候,静静听父母的烦心事;当父母生日的时候,准备些惊喜;平日里时常与父母通话,告诉他们你的近况……这些都是孝的表现。

就是因为把孝想的太难,太复杂,总认为让父母安养晚年才是真正的孝,却疏忽了平日的联系。父母将我们培养成人,恩情永远无法报答,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陪伴父母,多与父母聊聊,多关心父母。

只要想孝敬父母,我们无时无刻都能从容。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就请关注我吧~更多生活中的点滴幸福等你来解锁。



心聆屋


什么是尽孝?其实就是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并让父母内心高兴,为你感到骄傲。

尽孝什么时候都可以。不一定非要等到父母老了,也不一定非要等到自己有那个本事了。看父母要的是什么?满足他们。作为小孩儿把你的成绩搞好,把父母要求的事情做到那也是在尽孝;作为中年人,我认为能够坐下来听父母唠叨一天,并且给予合适的回应,那就是在尽孝。只要平时懂得老人的心,理解老人的行为,孝无处不在。

在菜市场和商贩讨价还价,让她去吧,并对此表示理解,最好跟着附和一下;一件事情来回说很多次,你就听吧,年轻人不也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吗?说明这件事对她真的可能很重要;在超市只拣打折的商品买,只要商品没问题让她买吧,再鼓励两句,你也没有什么损失。买了新衣服却不时常穿,随她去吧,因为她们买新衣服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要什么时候穿,这个不用你操心。吃剩的饭菜只要没有变质,她放冰箱就放冰箱吧,你随手倒掉她会难过一阵子的,因为对于年轻时挨过饿的人来说有食物才有安全感……

所谓的大孝,我认为就是你完成了父母的毕生心愿。同样作为父亲的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孩子可以活的轻松快乐。所以她们只要达到这个目标,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孝。不管她们有没有和我在一起,也不管她们是否会在以后照顾我。


评论刺客君


尽孝还分时候吗?从懂事那一天就应该开始了。我们大了,父母老了,不抓紧要后悔的。孝尽,孝尽。是用心的。心意到了,孝就尽了。不是钱。钱卖不到孝心的。


牛建新83


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爸妈对待自己的态度从强悍变得温柔,顺从,期待,盼望。。。而自己的态度也在慢慢的变了,不再是胆怯,反而成了当年强悍的爸妈!时间如白驹过隙,爸妈的头发也已花白。别让他们盼望的眼神逐渐暗淡下去!有事儿没事儿,常回家看看吧!


维维萱


哪一天都不可能,哪一天都不够,因为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给我们,我们能回馈的其实很有限,我们会把这种爱传递给了下一代,就这样循环往复的传承下去,或许我们过得好是对父母最大的尽孝,有一天我们也会同样期盼着我们的儿女平安健康快乐,可能做不到何等的伟大,但那一定是我们的全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