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濮、邲、鄢陵之戰,談談晉、楚爭霸序幕與尾聲

大國爭霸是春秋史的主旋律。一部春秋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各大國的爭霸史,大國為了爭奪霸主名號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征伐。

而在這一系列爭霸戰中,當屬晉、楚兩國的爭霸最為激烈,春秋爭霸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晉、楚兩國在爭奪中原霸權。在雙方爭霸過程中,有三次重要的決戰,它們是城濮之戰、邲之戰和鄢陵之戰。


以城濮、邲、鄢陵之戰,談談晉、楚爭霸序幕與尾聲

這三次決戰裡,隱藏著晉、楚爭霸戰的來龍以及去脈。

一、城濮之戰:楚軍恃強而來,晉軍退避三舍、後發制人

城濮之戰(前632年)是晉、楚兩國為爭奪中原霸權而進行的第一次戰略決戰。

這一戰遏制了楚國自泓水之戰後在中原的擴張勢頭,使得魯、衛、陳、蔡、鄭、曹脫離了楚國,回到中原陣營。

而晉國則是名正言順地登上了方伯寶座,結束了自齊桓公死後十餘年間中原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更重要的是,晉國的崛起決定了楚國不可能獨霸中原。

此後,中原諸國在晉國的帶領下和楚國進行了長達百年的抗衡,春秋歷史進入了晉、楚長期爭霸的階段。從這一點來看,城濮之戰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戰役本身。

01楚國爭霸戰略的失誤——武力並非上上之策

楚國在泓水之戰獲勝後,儼然已經把自己當做了霸主。但是他沒有像齊桓公那樣,打出“尊王”的旗號,已調解中原各國的矛盾,爭取各諸侯國向心向楚。

在這個過程中,武力應該是一種用於威懾的輔助手段,若此,楚國是很有可能獨霸中原的。

但是楚國並沒有利用好政治手段,只一味仰仗軍事力量和征服手段,企圖單純以武力壓服他國,這就導致了在政治上陷自己於孤立的地位。

公元前633年,楚國出兵伐宋,包圍了宋國都城商丘,宋國大司馬公孫固趕赴晉國求救。晉文公隨即建立三軍,以先軫為元帥。

以城濮、邲、鄢陵之戰,談談晉、楚爭霸序幕與尾聲

02晉、楚開戰之前,楚國再次犯了戰略錯誤,並得罪了齊、秦。

當晉國出兵之勢已成,楚國本該即使轉換戰略,全力謀求擊敗晉國。如果楚國可以在晉軍侵衛或者攻曹時,以優勢兵力迫晉軍決戰,亦有可能勝晉,即使不勝也可以挫其鋒芒。

此時齊、秦尚未打破中立,晉軍遠道而來,如果楚軍能和魯國夾擊晉軍,那麼晉軍的處境亦會很不利。無奈,楚國一心圍宋,頓兵挫銳于堅稱之下,坐失戰機,陷於被動。

而楚國又輕率拒絕齊、秦的調停,為叢驅雀,陷於外交上的孤立,在戰略指導上犯下無可挽回的錯誤。

03君臣不和、上下不一最終陷楚軍於萬劫不復之地。

當晉國順利攻下曹、衛,並取得齊、秦出兵相助之後,楚國的被動形勢已經非常明朗,楚成王的退卻不失為上策。但楚軍前敵統帥子玉卻固執己見,不顧大局,遂加速了戰局的惡化。

而楚成王不能及時制止子玉,就說明他在決心退卻的同時也抱有僥倖心理。

以城濮、邲、鄢陵之戰,談談晉、楚爭霸序幕與尾聲

除此之外,楚軍統帥子玉的驕傲自大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子玉被對手晉文公決戰前夕“退避三舍”的策略所迷惑,大舉追擊,既勞師疲眾,又失道虧理,實為被動的做法。

當戰爭爆發之後,楚軍主將也只是固守一般戰法,對戰場上的異常情況不能靈活採取對策,而為對方的詭道戰術所誘騙,陷入混亂和被動。當左、右軍遭到攻擊,情況危急之時,主力中軍卻按兵不動,未作及時策應,致使左、右軍被晉軍逐個殲滅。

晉軍的勝利首先是在政治上,晉文公即位後,穩定內部,改良了吏治,選拔和任用了一批智能之士。其次,在外交上採取了正確的對外政策,首先舉起了“尊王”大旗,擁有了團結中原諸侯的政治資本。接著,晉文公應宋的請求出兵抗楚,“攘夷”大旗也得以亮出,這樣晉文公便造就了自己繼承齊桓公尊王攘夷事業的形象。

另外,支持晉軍勝利的還有經濟和軍事上的原因。晉國在統一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作愛田”和“作州兵”使得晉國在統一後幾十年中,既發展了經濟,也擴充了軍力。長期和戎、狄作戰更是養成了晉軍驍勇善戰的風氣,長期血戰使其內部團結,紀律嚴明,這都是楚軍不能企及的。

二、邲之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邲之戰(前632年)是楚軍和晉軍的第二次主力間的大較量,楚軍利用晉軍內部將帥不和、分歧不斷的弱點,一舉擊敗晉軍,雪了城濮失利之恥。

邲之戰是晉、楚雙方因為爭鄭而引起,最終晉國慘敗導致威望下降,而楚國聲威大震,最終成就了楚莊王“飲馬黃河”的霸業。

01戰爭前雙方形勢對比

自從公元前627年,秦國在崤之戰中失利後,就轉而與楚國結盟,而晉國為了維持霸業,就得同時在西、南兩方同時防範秦、楚。這也決定了邲之戰中,晉國不能施展出全力和楚軍決戰。

在城濮之戰前,秦國和晉國正處於“秦晉之好”當中,楚國則是要提防西邊的威脅。這一階段楚國的目標是“服宋”,即懲治叛楚的宋國。而邲之戰爆發時,秦、楚結盟,宋國臣服,楚國的目標變成了在大國之間搖擺不定的鄭國。

02戰爭分析

邲之戰和城濮之戰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處,即勝負並非是由於雙方實力上的懸殊,而是因為主帥在指揮上的正確或謬誤。

戰前,晉國援鄭之師行動遲緩,尚未渡河鄭都便已被攻破,楚軍得以集中兵力全力對晉作戰。而晉國由於估計秦國的偷襲,對於是否要和楚國開戰一直搖擺不定,晉帥荀林父由於在軍中威信不足,所以無力約束部屬,晉軍因此指揮混亂。

戰中,當楚軍以小部分兵力前來挑戰時,中軍佐先縠擅自出擊使得大戰全面爆發。毫無準備的荀林父見楚軍大舉進攻,竟然慌忙下令渡河撤軍。

渡河時,荀林父未妥善安排偏師掩護退卻,導致士兵恐慌,引起混亂,敗局已定。

邲之戰,楚軍的勝利完全得益於楚莊王的英明決策,楚軍早在圍鄭之前就在蔡國建立了根據地,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因此圍鄭幾個月後楚軍鬥志依舊。最重要的是此次作戰楚莊王親率全軍,指揮統一,而且楚王還善於利用晉軍內部不和的弱點制定戰術,先是佯裝求和鬆懈晉軍防備,再是派遣小股部隊刺探虛實。

以城濮、邲、鄢陵之戰,談談晉、楚爭霸序幕與尾聲

而當晉軍中軍佐先縠擅自行動之後,楚王抓住戰機,迅速展開奇襲,一舉擊敗晉軍。

邲之戰裡,楚軍雖然完全佔據上風,但是並沒有在晉軍渡河及渡河後進行追擊,所以晉軍雖敗,但並沒有達到元氣大傷的地步,這就為之後繼續與楚爭戰保存了餘力。

但是邲之戰對楚莊王而言卻是意義非凡,楚莊王在邲之戰取勝後,迫使鄭、許、宋、魯依附,同時與齊國通好,楚莊王因此成霸業。

三、鄢陵之戰:晉、楚爭霸的最後一次決戰

鄢陵之戰(前575年)是晉、楚爭霸的第三次大決戰,也是最後一次主力會戰。

這場戰爭最終以晉國的勝利而告終,晉國因此復霸中原,而楚國在這之後再無力對中原展開大規模的爭奪。而這場戰爭後,晉、楚兩國都因各自的內外條件變化,而逐漸失去以武力爭霸中原的強大勢頭,中原戰場開始相對沉寂下來。從這層意義上說,鄢陵之戰也可以稱作當時晉楚爭霸的最後一幕。

01鄢陵之戰的起因

公元前575年,鄭國叛晉投楚,晉厲公得知後親率四軍伐鄭,同時派人前往宋、齊、魯、衛乞師。鄭國聞訊求救於楚國,楚共王隨即親率三軍北上救鄭。

02戰爭的經過

農曆六月,晉軍渡過黃河後和楚軍相遇於鄢陵。楚軍欲在宋、齊、魯、衛援軍到達之前速戰速決,晉厲公採取了郤至的意見,決定迎戰。

晉臣苗賁皇本是楚國舊臣,他熟悉楚軍軍情,於是建議分出一部分兵力牽制楚左、右二軍,集中晉軍全力進攻楚中軍。晉厲公採納了他的意見,雙方激戰一整天,楚共王左眼中箭,王子公子筏也被俘,但雙方勝負未定。

以城濮、邲、鄢陵之戰,談談晉、楚爭霸序幕與尾聲

楚共王決定次日再戰,遂召集中軍將子反入帳商量應敵之策,結果子反醉酒,不能入見。而晉國故意放跑了一部分楚國戰俘,好讓楚王知道晉軍已準備就緒。

楚王無奈率軍趁夜色撤退,行至半途,子反畏罪自殺。而晉軍佔領了楚軍營地,使用了楚軍糧食三日後凱旋而歸,鄢陵之戰以晉國的勝利而告終。

03楚國失敗的原因分析

首先,楚軍在一開始就陷入了不利局面,楚國在中原只有一個鄭國,而其他比較重要的諸侯國如宋、齊、魯、衛都在晉國旗下。而在鄢陵之戰四年前,楚國受到晉國矇蔽,和晉國結盟,破壞了和秦國的聯盟,使得晉國從容戰勝秦國,從此晉國面對楚國時再無後顧之憂。

第二,楚共王的指揮能力明顯不足,他不能判斷出晉軍的真實意圖,所以整場戰爭楚軍基本都是被動防禦。而且楚王

楚軍主帥子反驕傲自大,不守軍紀,醉酒誤事,致使楚共王喪失再戰的信心。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終於導致了楚軍遭到重大失敗的結果。

晉軍的勝利並非偶然。在戰略上,晉堅定不移地把同楚決戰、贏得中原霸權作為其長期奮鬥的目標。一切行動都圍繞這個中心而進行。為此它聯齊聯吳,拆散秦楚聯盟,使楚國陷於不利的戰略地位,在此基礎上再尋求同楚進行決戰,從而牢牢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同時,晉軍在此戰中還表現出較高的作戰指導能力:它出動軍隊比較及時,先敵預定戰場,“先據戰地以待敵”,以逸待勞,以整擊亂,贏得一定的主動。會戰之前,能夠認真“相敵”,料敵察機,制定較適宜的作戰方案。在會戰過程中,既能根據楚軍的陣勢和地形特點,靈活機動實施指揮;又能當機立斷,先發制人,並及時調整部署,加強兩翼,對敵實行先弱後強、各個擊破的方針,從而一舉擊敗楚、鄭聯軍,達到稱霸中原的戰略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