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航空客運首創使用臥鋪飛機

幹線航空客運首創使用臥鋪飛機在上世紀30年代確實是件新鮮事,使人們“睡在天上,夢裡雲遊”已不再是科學幻想。乘客不僅可以在臥鋪飛機上睡覺,而且飛機上還設有專門的場所供乘客散步、逗留、觀賞機外風光,以消除旅途疲勞。

洲際航空客運首創使用臥鋪飛機

DC-3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幹線客運,如當時開闢的歐洲-非洲、歐洲-印度航線以及橫越美國大陸的航線,由於地形複雜,氣候多變,全程飛行往往要花一星期以上的時間。加上當時飛機的巡航速度低,航程和續航能力有限,又缺乏夜航設備,客運中遇到的困難就更大。

洲際航空客運首創使用臥鋪飛機

DC-3


客機的巡航速度只有140~160公里/小時,而且每飛行300~500公里 就需要著陸加油一次。乘客乘飛機每天只能飛行1100~1600公里。儘管航程很短,但當時的飛機每天也要飛行7-10小時;由於途中還要降落加油3-4次,所以又增加了3-4小時。

洲際航空客運首創使用臥鋪飛機

DC-3


因此,飛機必須一大早就起飛,而往往要日落才能結束一天的飛行。乘飛機遠程旅行,使乘客疲憊不堪,於是臥鋪飛機便應運而生。美國率先發展了臥鋪飛機,在橫越美國大陸的東西部航線上,航空公司把寇蒂斯“禿鷹”雙翼臥鋪飛機投入營運。它是世界上第一種設有臥鋪的飛機。

洲際航空客運首創使用臥鋪飛機

波音80A


後來,這家公司又把由道格拉斯公司DC-3改裝的第一架臥鋪飛機DST (“道格拉斯臥鋪飛機”的縮寫)投入航線使用。接著,歐洲一些國家的臥鋪飛機也投入了幹線客運。如英國帝國航空公司在印度航線上營運的深受歡迎的肖特“加爾各答”雙翼大型水上客機。該機雖然不是專門的臥鋪飛機,但它的座椅可向後轉較大的角度,呈後仰(通常也備有2張臥鋪)。而且,該機客艙內地毯鋪設和燈光照明也很考究。“加爾各答”機上共有4個隔艙。其中前艙專供乘客散步、逗留、觀賞機外風光,以消除旅途疲勞。

洲際航空客運首創使用臥鋪飛機

波音307A


在非洲航線上,英國帝國航空公司根據需要在一些偏遠的地方,如魯特巴威爾、大馬士革與巴格達之間的沙漠以及阿曼半島的沙迦設立了客棧,以便乘客住宿。夜裡還有衛兵嚴加把守。

在沙漠上空飛行,由於當時飛機飛行高度的限制,外面烈日炎炎,客艙內也酷暑難耐,乘客受不了。在一些惡劣氣候的地區,因續航能力和巡航高度的關係飛機也無法迴避,只能強行穿過。

洲際航空客運首創使用臥鋪飛機

波音307A


而客機上若採用密封艙就可提高飛行高度,避開沙漠湍流和氣象條件惡劣的空域。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人們已著手設計、研製有密封座艙的運輸機。1937年,美國波音公司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種機身帶背鰭和增壓艙的4發客機——波音307A“同溫層”客機。當時,泛美航空公司和環球航空公司都訂購了這種飛機。

洲際航空客運首創使用臥鋪飛機

DC-3


波音307客機能夠飛到不受天氣影響的高度,也就是在無風區內飛行。這樣飛機就避免了上下顛簸,乘客也免受旅途疲勞之苦了。採用密封艙後飛機在6000米高度巡航飛行,其客艙內的氣壓仍相當於2400米高度下的壓力值,因此人體感到很舒適。可以說,密封艙的使用是改善客機舒適條件的最重要的手段。

(喜歡請加關注!後續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