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湛江歷史概述

現在的湛江市區,在歷史上分屬雷州府遂溪縣和高州府吳川縣。東瀕南海,西南連海康,西鄰遂溪,西北和東北與廉江和吳川接壤。面積

1460平方公里,人口106萬(其中非農業人口40萬人,1990年),赤坎、霞山、坡頭、郊區4個區組成。

隋開皇十年(590年)設置鐵杷縣,縣治設在今湛江市郊區的舊縣村。唐天寶元年(74)改鐵杷縣為遂溪縣,縣治仍設在舊縣村,直至未開寶四年(971年),歷時380年。

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宋帝趙昰避元兵逃至今湛江市郊區硇洲島。當年四月,趙昰卒,衛王趙昺即位於硇洲,改元祥興,升硇洲為翔龍縣,隸化州。當年六月,趙昺離開硇洲逃往新會崖山。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明洪武三年(1370年),把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設於遂溪縣二十六都的椹川巡檢司署遷至現在湛江市郊區舊縣村。清康熙五年(1666年)因內近海界將該署裁缺。康熙九年(1670年)展界後復設,至雍正十年(1732年)再遷往今湛江市郊區東海島的東山圩直至清末,歷時500多年。

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在今湛江市郊區通明港設寨(名白鴿寨)駐水師,抗倭防盜。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此設鎮守水師。康熙九年(1670年)在此築土城、設官署、建炮臺。

清光緒二十四年二月(1898年3月),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在法國脅迫下,簽訂了《廣州灣租借條約》,將遂溪、吳川2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域印度支那聯邦範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廣州灣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總把整個廣州灣劃分為二城(麻斜市、西營市)、三區(赤坎區、坡頭區、淡水區)進行治理。首府設在麻斜市。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霞山區

霞山區人民政府 1990年,區直屬機構有區政府辦公室、計劃、經濟局、財政局、工商局、稅務局、人事局、教育局、城建局、衛生局、公安局等29個委辦局。1980年12月至1990年12月先後任霞山區人民政府區長的有蔡浩連、蔡文森、李運發。

一、名字與位置

霞山 原來是遂溪縣二十二都海頭港、霞山、洪屋、鄭屋等十多條村落。清朝在此沒置海頭汛,清光緒二十四年三月(1898年4月),侵華法兵在此佔地設營。法佔廣州灣後開闢為城區,因設兵營,取名西營,同時,侵華法軍為了紀念起最早侵略廣州灣的戰艦“白雅”號,又稱“白雅特城”。與隔海相向的東營(麻斜)相對,此名沿用至1956年,市人民委員會向上級申請取消“西營”名稱,統稱“

湛江市”。1958年更名“霞山”。因市區中心有霞山村,故而得名。

霞山區位於湛江市區中部,東經100°19’-110°27’,北緯20°1’-21°15’,海撥在4-50米之間。北以龍潮為界同赤坎區相連,東隔麻斜海與坡頭區相望,南、西均與郊區接鄰。陸地面積12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2005畝。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二、沿革與轄地

民國34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民國35年,湛江市政府成立,西營成為湛江市政府的駐地,並同時成立西營區公所,區公所以下實行保甲制度。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西營是湛江市人民政府駐地,同時成立西營區人民政府,下轄行政街道辦事處和4個居委會。

1953年增設愛國街道辦事處和7個居民委員會。1957年,西營區人民政府易名為西營街道中心辦事處。1956年經上級批准取消“西營”名稱,統稱“湛江市”,1958年,易名為霞山,原西營街道中心辦事處改為霞街道中心辦事處,後又改設湛江市人民委員會霞山辦事處。

1960年撤銷霞山辦事處,成立霞山城市人民公社,並增設工農街道辦事處和18個居民委員會。其中工農街道辦增設的居民委員會7個,解放街道辦增設的居民委員會7個,愛國街道辦增設的居民委員會4個。1967年撤銷人民公社,成立霞山區軍事管制委員會。1968年撤銷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霞山區革命委員會。1977年下設蔬菜公社。1978年增設港區街道辦事處和7個居民委員會。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1980年撤銷蔬菜公社,增設麻斜街道辦事處,並同時撇銷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霞山區人民政府,下轄5個街道辦事處、36個居民委員會。1984年6月,霞山區升格為縣級市轄區。與此同時,原居湛江郊區的海頭區(轄9個鄉、29個行政村、72條自然村)劃歸霞山區管轄,麻斜街道辦事處劃歸坡頭區。1987年撤銷海頭區公所,設立海頭鄉人民政府,下設17個管理區、29個行政村。同年,增設海濱、新興2個街道辦事處和15個居民委員會,並把港區街道辦事處易名為友誼街道辦事處。自此,先後劃設的街道辦事處共6個:解放、愛國、工農、友誼、新興、海濱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共52個,城區的竹理區6個(其中工農街道辦事處4個,友誼街道辦事處2個);農業鄉1個,鄉屬農村管理區19個,鄉屬行政村25個。

1990年霞山區下轄1個鄉、6個街道辦,52個居民委員會,24個農村管理區、137個村民委員會。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三、人口結構與語言

法租佔廣州灣初期,西營人口不到1萬人;民國32年(1943年)增加到約3萬人;民國36年3719戶,15751人。霞山人口的大量發展,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1955年黎湛鐵路開通、1956年湛江港建成以後,1950年4013戶、17878人;1957年8114戶、52735人;1976年,29554戶、12113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3330人)。1990年已發展到

68081戶、249951人;其中男性134282人,女性115669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全區總人口280720人。在總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79553人,佔99.6%;各少數民族人口1167人,佔0.4%;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6065人,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65108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75463人,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69804人,文盲、半文盲入口26471人。全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264人。處在鬧市區的解放街道辦事處和工農街道辦事處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13378人和13430人,愛國街道辦事處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15101人,是全區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霞山主要使用兩種方言,一是湛江白話(粵語系),二是雷州話(閩語系)。城區的公共語言以湛江白話為主,日常交往、工作普遍使用這種方言;海頭鎮及一些老居民聚居的地方以雷州話為主。隨著普通話的推廣,普通話在日常交往工作中逐步被使用。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四、辦事處

  • 解放街道辦事處

1950年設立,管轄霞山區部分繁華地段。該辦事處設有漢口、青島、逸仙、民治、解放、新發、海頭港、延安、民事西、民享東、霞山等1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5萬多人(1990年)。該辦事處在抓好街道衛生、治安管理等同時,大力發展街道經濟,先後辦起了酒廠、傢俱廠等多家企業,1990年工業總產值648萬元。

  • 愛國街道辦事處

成立於1953年,管轄範圍東至東堤碼頭,西至人民大道,南到湛江港,北至逸仙路,下設愛國、東堤、自力、洪屋、環湖、紅新、創業、創新、東風等個居委會,總人口

2萬多人。該辦事處位於霞山繁榮地段,商業發達。80年代,先後辦起各類商場,1990年銷售額達86萬元。1990年街道工業總產值372萬元。

  • 工農街道辦事處

1960年成立,位於霞山區西南部,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總人口4萬多人,下設新村場一、新村場二、工農西二、建設北、建設西、工農一、嶺南等7個居委會、5個城區村委會。辦事處西北角有湛江火車站,距湛江港僅1公里,是湛江市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工業比較發達,有工廠企業家,主要產品有旅行袋、節能電焊機等,1990年街道工業總產值2273萬元。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 友誼街道辦事處

位於霞山東南面,1983年成立,下設7個居委會和2條自然村,總人口約3.5萬人。80年代,該辦事處在基礎差、起步晚的情況下,從實際出發,發展街道經濟,先後辦起了多家企業,1990年街道工業總產值372萬元,商業服務業營業額1990萬元。

  • 海濱街道辦事處

1987年成立,位於霞山區東北部,面積7平方公里,總人口1.17萬人。下設海濱二路、獅子頭、園嶺路、海濱村、霞海、海濱四路和四八0四工廠等7個居民委員會。轄區內駐有中央、省、市屬及部隊單位100多個,公路、水路四通八達,工業設施、生活服務設施、文化設施齊全。80年代,文化教育事業和市容衛生管理工作有了較大發展。工商業起步晚,已辦起了汽車修理、機械、建築等行業。1990年街道工業總產值

300萬元。

  • 新興街道辦事處

1987年1月白大慶街道辦事處改名成立,位於霞山區西北面,東至人民大道,西到鐵路南站和湛江機場,方圓7平方公里。轄區內有中央、省、市屬及區屬單位近200個,總人口2.6萬人。辦事處下設方興、海頭、文明北一、霞赤二、新村、霞赤一、東二和解放等8個居民委員會。已辦起新興汽車修理、五金修理廠等企業。1990年,街道工業總產值42萬元。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 海頭鎮

霞山區唯一的鎮,下轄17個管理區、72條自然村,總人口48422人。全鎮陸地面積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萬畝。以農業為主,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薯、甘蔗、花生等。80年代,該鄉發揮近郊優勢,大力發展農副業和鄉鎮企業,為城區提供大量魚、肉、禽、蛋、蔬菜等副食品,成為城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1990年,社會總產值38萬元。

五、主要街道

  • 人民南路

在霞山中部,南起湛江港,北止菉塘路,全長3000米,寬14米,呈南北走向。路分設機動車、非機動車、人行道三股,兩旁植有水菠蘿樹,蔭果兩用,別具一格。湛江市人大常委會、霞山區人民政府、中國國際旅行社湛江分社和湛江醫學院附屬醫院等單位均設在此路。1984年湛江被列為全國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後,又將路面拓寬北延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至赤坎,成為霞赤兩地距離最短的一條通道。

  • 解放路

曾叫寶祿路,在霞山中部,東起海濱路,西止火車站,呈東西走向,全長2640米,寬16-18米,在市人大大樓與人民路相交,並以此為界分東西兩段,設有機動車、非機動車、人行道三股,是市區通往火車站的主要通道。道路例旁有高聳的熱帶闊葉樹遮蓋,車道與人行道之間有黃棕、茉莉、大紅花等組成的花帶,紅綠相間,色彩明快,是湛江市美化最好的一條路。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 工農路

曾稱和平路,南起建設、湖光、友誼路交匯處,北至市人大大樓,呈南北走向,全長1330米,寬25米.分快、慢車道和人行道,並行葵樹花蒂分隔,是縱貫霞山南北的主要道路。

  • 逸仙路在

霞山東部,北起解放東路湛江水產學院門前,東至漢口路與東堤路交接處,呈“L”型,分別與民治、延安路交叉,長900米,寬8米,是法租佔廣州灣期間最早鋪設的馬路,舊稱貝丁路,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為紀念孫中山,改為現名。沿路有百貨、藥品、文具、五金、交電等各類商店,鱗次櫛比,是霞山繁華商業區和集市貿易中心。

  • 文明路

曾稱外環路,在霞山北側,東起海濱一路,西接解放西路,全長2000米,寬12米,分東、中、西三段。兩旁遍植枇杷樹和葵樹,一派熱帶風光,是霞山縱貫東西的主幹街道之一。

  • 民治路

在霞山東部,北接文明東路,南與洪屋、東堤路相接。法租佔時期你英吉利大馬路,民國34年(1945年)改為今名。長1500米,寬9.5米,是貫穿霞山南北的街道,與逸仙路相交構成霞山繁榮商業中心地帶。

湛江市5縣4區歷史簡介【二】霞山區
  • 霞赤路

在湛江市中部,處黎湛鐵路和人民大道之間,南起解放西路東端,北止赤坎區南橋河,呈南北走向,長13公里,寬15米,因連接霞、赤兩地而得名。該路是廣州灣當局於民國2年(1913年)強迫民工闢建,原為土路,較窄,1949年後,多次裁彎取直,並鋪設了瀝青路面。

  • 海濱路

在湛江市東面,麻斜海西側,南起霞山青島路口,北止赤坎游泳場,呈南北走向,長14公里,寬12米,1954年闢建,1965年鋪設瀝青路面,因與海岸並行故名。兩旁有樹幹高大的木麻黃,既遮蔭又防風,素有“綠色走廊”之稱。緊靠山的海濱一路,是霞山歷史最長、最富南國特色的一條大道。全路兩旁由挺拔的椰樹覆蓋,兩旁遍植簕杜鵑,一派海濱風光。

【下期為您介紹麻章區,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