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沒考好?騰訊前副總裁給女兒的這句話最適合安慰和鼓勵孩子


期末沒考好?騰訊前副總裁給女兒的這句話最適合安慰和鼓勵孩子


期末考試結束,孩子沒考好,情緒低落。跟她一起分析卷子,有好幾處粗心的失分,還有就是平時做題的時候偷懶、書寫凌亂,最終都浮在卷面上了。

期末沒考好?騰訊前副總裁給女兒的這句話最適合安慰和鼓勵孩子

一次普通的期末考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卷子上這兩個問題——粗心和偷懶,可能是很多孩子共有的毛病,更要緊的是,面對成績孩子流露出一個小心思,讓人略微緊張起來。

這種小心思很多孩子都有,成績不夠好,不願意承認自己粗心和偷懶,反倒計較自己夠不夠聰明。我家姑娘就是這樣,一會兒覺得自己足夠聰明,下次考試篤定不會這樣了;過一會兒又自我懷疑,成績考成這樣,是不是證明自己不夠聰明。對聰明的執念,已經成為如今家庭、學校的心魔。

所有的粗心都是不願意當“笨小孩”的藉口

考完試,成績不好的孩子最喜歡拿“粗心”搪塞父母,爹媽如果不認真辨析這個藉口,就真成了粗心的家長。

讀書、做題,為什麼會粗心?我專門求教過一位剛剛退休的小學校長,她給的答案簡單到讓人不願意相信:所謂的粗心,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應該“聰明”,不屑於當笨小孩。

最簡單的答案,往往接近真理,細想起來,其實一點都不玄虛。我們的教育評價體系鼓吹聰明的好處,從家庭到學校,都願意給孩子帶“聰明”的帽子。於是,好多孩子滿腦子小聰明,所學內容一眼掃過去,覺得自己已經懂了,不認真讀每一個字,沒法細緻透徹地理解基本的概念,掌握基本的知識點。

期末沒考好?騰訊前副總裁給女兒的這句話最適合安慰和鼓勵孩子

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無論是考試還是隨後面對人生,首先想要表現自己的聰明,而非認真和踏實。聰明是一種輕快的狀態,像石片在水上漂,淺嘗輒止,人在飛躍的快意中做題、讀書、做人,還怎麼能靜下心來看懂、看透題目,丟三落四,掛一漏萬。

我問老校長:這種“粗心”有得治嗎?她認真地想了想,告訴我:“這要看家長們能不能放下他們的虛榮,鼓勵孩子做笨小孩。”我問:“笨小孩有什麼好處?”她幾乎是搶著告訴我:“笨小孩的運氣好。”

上帝不喜歡比自己聰明的人

“上帝喜歡笨人”——老校長几十年的育人心得和吳軍老師成功人生的心法完美契合,寒假完全展開之前,我選擇拿這句話和女兒好好談談。

吳軍這位騰訊前副總裁非常有資格說“上帝喜歡笨小孩”這句話,僅從桌面上的成績看,他足夠成功和聰明。從清華大學畢業,在Google做過高級研究員,是人工智能專家,做過騰訊公司的副總裁,又是成功的硅谷投資人。聰明透頂了吧,但在寫給女兒的信中,吳軍坦言:“在這個世界上,上帝喜歡笨人。”

為什麼上帝喜歡笨小孩呢?吳軍給的答案“好笨”——因為上帝不喜歡比自己聰明的人。

期末沒考好?騰訊前副總裁給女兒的這句話最適合安慰和鼓勵孩子

吳軍

我把這句話告訴女兒,她撲哧一笑:“那麼,這個上帝有點小心眼嗎!”

“錯了,錯了,上帝是想知道,這個小孩配不配得上他的禮物。”

“他的禮物是什麼呢?”

“好運氣!”

講一個“笨小孩”曾子誠的故事吧!曾子誠很小就跟著爸爸一起讀書,準備參加科舉考試了。可是,他們父子倆看上去都不夠聰明,爸爸從十多歲就開始參加考試,連考了16次都沒有考中秀才,四十歲還是個童生。自己不行,就拉著兒子跟他一起考,結果父子倆一起失敗,一起繼續熬。

43歲這年,爸爸第17次參加考試,終於榜上有名成為秀才。兒子曾子誠這次也上榜了,不過是“黑榜”。考中的榜單邊上,考官單列出一個告示牌,叫作“懸牌批責”。每次考試結束,考官都會從考生中挑出“文理欠通”的文章,專門批評一番,而曾子誠就名列“黑榜”之上。這下子,曾子誠成了全省考生都知道的“差生”了。

他是不是笨出境界了,運氣也真是差透了!

回到家裡,全家人都在祝賀父親成為曾家六百年第一個秀才,曾子誠則一個人鑽進書房,開始讀書,他的人生就是這樣,“越笨拙越努力”。在他家鄉,流傳著一個曾子誠被小偷嘲諷的段子,也是用來證明他的笨拙的。

一天黃昏,小曾子誠坐在書桌前背誦《岳陽樓記》,這是現在中學生都要背誦的名篇,可是他好笨啊,結結巴巴背了半夜也背不出來。他絲毫不著急,可頭頂房樑上,一個早早潛入他家,等著大家睡著準備偷竊的小偷急了,在房樑上睡了兩覺之後,只聽著小曾同學誦讀,他都已經背過了,可小曾同學還是結結巴巴不能成誦。

期末沒考好?騰訊前副總裁給女兒的這句話最適合安慰和鼓勵孩子

故事裡,小偷徑直從房樑上跳了下來,指著曾子誠鼻子大罵,這麼笨還讀什麼書!然後,口吐珠玉,把這篇文章給小曾背了一遍,揚長而去。留下呆萌的曾子誠繼續背誦。就是這樣的笨小孩,在這次被“懸牌批責”之後,繼續笨拙地努力下去,終於緊跟著父親的腳步考中秀才。這時候,大概是上天捉弄夠了小曾同學,覺得他已經有資格享受自己贈予的好運氣,於是,從秀才到舉人到進士,幾年時間裡,他一步不落地都收入囊中。

有位學者研究過曾子誠那個時代進士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是0.000048%,也就是說百萬分之零點四八,比我們現在說的萬中選一幾率還低,這個比例比今天考中北大清華還要厲害,要通過這種考試只靠實力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上天賜予的好運。考中進士時,曾子誠虛歲才28歲,而明清兩代考中進士的平均年齡要38歲。

期末沒考好?騰訊前副總裁給女兒的這句話最適合安慰和鼓勵孩子

曾國藩

在考中進士後這年,曾子誠正式改名,叫曾國藩。整個清朝,如果想找出同時做到考試厲害、讀書厲害、當官厲害、打仗厲害、寫文章厲害,同時又影響整個中國歷史走向的人,只有這個笨小孩。

好運氣要留給有勇氣的小孩

吳軍給女兒寫信,這樣分析上帝喜歡笨小孩的原因,講得很深刻。他說,一個人要是覺得自己很聰明,總是對的,無形中就會覺得自己要比上帝都厲害。這時候,人就會高估自己,並開始犯錯誤,犯錯就會受到懲罰,比如,考一個不如意的分數。

如果他始終覺得自己是個“笨小孩”,每一件事都小心翼翼,認真踏實,做事、做題都不可以追求“聰明”的做法,願意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每個步驟都完整、細緻,這樣,上帝就會給他祝福,覺得他的毅力和堅韌配得上更好的成績,無論考試、做人都會有好結果。

同樣,笨小孩不會處處顯示自己的精明,不會貪小便宜,這樣就能交到更多好朋友。吳軍告訴女兒,生意場上,到處都是所謂的聰明人,大家絞盡腦汁想做成大生意,未必能夠成功,反倒是那些看上去有點笨的人,總能找到做生意的夥伴。笨人害怕自己不夠聰明,算計不了太多,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做事,只是想做好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那一小塊,不貪圖別人的利益,這樣,反倒能一點點積累人生的好運,成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期末沒考好?騰訊前副總裁給女兒的這句話最適合安慰和鼓勵孩子

女兒問我:“這麼說,笨小孩就是龜兔賽跑裡的烏龜了是吧!可是,現在的兔子都學乖了,再遇到烏龜,他們很快就會把烏龜甩在身後。”

我說:“真的是這樣的嗎?是的,現在的兔子都更聰明瞭,他們可能會輕易甩開烏龜,但因為處處在追求聰明,他們手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王牌就是聰明,如果碰到比自己還聰明的孩子,他們自負的聰明馬上就會變成自卑,這時候,別說飛速奔跑,他們連跑下去的勇氣都會消失了。”

“所以,你的人生繼續往前走,會很欣慰地發現,在你人生的路上,最前面一定是很少的極其聰明又努力的聰明人,路邊坐著好多聰明的兔子在嘆息和抹眼淚,賽道上最多的還是又笨又倔強的烏龜。”

說完這些,我回過頭分辨了一下,確認這不是一個雞湯故事,才放心下來。

一次考試結束,追究分數毫無意義,擔心孩子不夠聰明更是愚蠢。如果可能,我覺得應該讓更多父母知道老校長和吳軍老師的這句話——上帝喜歡笨小孩

期末沒考好?騰訊前副總裁給女兒的這句話最適合安慰和鼓勵孩子

我們的人生中最聰明的人寥若晨星,一個普通孩子一生中能遇到的很少,大部分時間,我們和孩子一樣,都是在跟與自己資質相仿的人在比拼和競爭,我們拼的絕不是誰更聰明,而是誰更笨。

-END-

​作者 | 吳事生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