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七夕、端午和重阳被称为中国三大妇女节


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七夕、端午和重阳被称为中国三大妇女节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约束,因此男性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群居生活的人们逐渐的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这是历史演变的结果。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女性在很多事情上无能为力,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价值较少,因此女性的地位普遍的低于男性,这是一个事实。

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七夕、端午和重阳被称为中国三大妇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女性在某些方面上可以代替男性,甚至是超越男性,她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女性逐渐的得到重视,她们的地位也逐渐的在提高。随着思想的解放,女权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为自己争夺权利,进行一些列的反抗与斗争。在国际上为了表彰女性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因此设立“妇女节”以表尊重,这个节日在中国也是得到推崇和认可。

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七夕、端午和重阳被称为中国三大妇女节

众所周知,每年的三月八号是“妇女节”,这是女性为自己争取而来的节日。在中国古代,其实也有妇女节,并且不知一个,因为它们的名字不是很直接,因此很少被人们熟知。

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妇女节就是七夕了,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更是悠久的妇女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和侄女都会在鹊桥上相会,这是一次次的浪漫相会。

在七夕节,古人会向织女星乞讨智慧和手艺,因此又被成为“乞巧节”。由于乞巧的大多数都是妇女,因此又被成为“女儿节”。古人的妇女和现在的少女差不多大,古人成亲很早,通常十四、五岁便已经成为人妻了。除了七夕之外,还有这几个,它们让人意想不到!

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七夕、端午和重阳被称为中国三大妇女节

除了七夕节之外,还有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为了纪念屈原、介子锥、伍子胥等等,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的。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佩香囊、沐兰汤等等,风俗活动是非常的广泛。

端午节有很多的别称,如浴兰节、龙日节等等,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女儿节。明书《宛署杂记》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尽态极妍……因呼为女儿节。”在端午节这天,女孩们会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美丽动人。

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七夕、端午和重阳被称为中国三大妇女节

除了端午节之外,还有重阳节。重阳节又被称之为女儿节

每年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人们登高踏青、丰收祭天、赏菊秋游,日常生活活动是非常的丰富。如今重阳节被人们定义为“老人节”,是个尊崇老人的节日,但是在古代这个节日不是为老人准备的,在某一方面却涉及到女性,被称为女儿节。清朝《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有女之家,馈遗酒礼……又为女儿节云。”重阳节又被称之为女儿节,历史悠久。七夕节、端午节和重阳节被称为中国三大妇女节。

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七夕、端午和重阳被称为中国三大妇女节

我们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时候,同样也要继承其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了解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好的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