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胡杨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盐碱,且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它们广泛分布在温带暖温带沙漠地区。胡杨可谓全身都是宝,它的木质坚硬,耐水抗腐,历千年而不朽。因此,胡杨会被人们成片种植,在第一前线挡住大风沙。


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而大规模生长的胡杨就被称为胡杨林。在我国,胡杨林分布很广泛,在塔里木河两岸就生长着一大片天然的胡杨林,构成了一道长达数百公里的天然林带,有效地缓解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移的情况。


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现在去塔里木河下游去看看,这里被绿水和胡杨林环绕,一眼望去似乎望不到胡杨林的边际在哪里。据统计,这片胡杨林面积达到了1500万亩,它们牢牢扎根在这片土地上,阻挡住大部分风沙。


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但是你知道吗?这片看似郁郁葱葱、散发出蓬勃生机的胡杨林曾也枯萎大半,面临消失。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全球升温变暖,塔里木河下游渐渐干涸,后来一直处于断流状态。


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水分缺乏,导致大片胡杨林枯萎死亡。在1958年,人们测得胡杨林的面积从原来的780万亩变为420万亩,短短几年就减少了近一半。后来情况愈演愈烈,到了90年代,胡杨林仅剩150多万亩。


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在忍受了20多年的干涸后终于变成了“木乃伊”。那干枯、形状扭曲的树枝有的已经倒下,有的还插在土里苟延残喘。如果植物会说话,它们一定会说:这简直就是地狱!


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胡杨林的减少意味着什么,但生活在周围的人是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苦不堪言。当地的庄稼常常面临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而且人们还要忍受风沙隔三差五的登门拜访。


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那时,当地的环境也变得十分恶劣。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噬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从中穿过的218国道已有197处被沙漠掩埋。


枯萎了50年的胡杨林,多年浇灌后,152万亩变成1500万亩

拯救胡杨林刻不容缓!幸好,在2001年,中央和新疆投入巨资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此后的17年也不断向塔里木河下游运输生态水。据统计,塔里木河下游已经获得了70.15亿立方米的生态水。也正是因为源源不断的“输液”,让这里重获新生。现在去塔里木河下游看看,到处鸟语花香,一片郁郁葱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