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到東北是“闖”關東?向西“走”西口,向南“下”南洋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別是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向西、南方向都比較溫和,唯獨到東北用“闖”字。這和清朝的禁封政策有關,歷史上以山海關為界分為關內和關外,關外即為東北,當清代統治進入山海關後,朝廷把東北地區視為“龍興之地”或“祖居聖地”,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實行封禁政策,“永行禁止”流民入境,以備滿洲貴族末路時退往關東,除了東北的原住民和發配到東北做苦役的囚犯外,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允許到東北。並在原遼東長城的基礎上修築柳條邊。

為什麼到東北是“闖”關東?向西“走”西口,向南“下”南洋

柳條邊是在封禁地的邊界上挖溝壘土修築一條邊牆,高寬各為3尺,牆上植柳樹,邊牆之外又挖掘邊壕,構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並派兵把守。柳條邊以東的部分稱為“邊裡”,是皇家禁地。柳條邊以西為“邊外”,屬於蒙古郭爾羅斯前旗札薩克王公的領地,大部分是荒原草場遊牧之地。


為什麼到東北是“闖”關東?向西“走”西口,向南“下”南洋

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滿清政府卻禁關令依舊。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懲罰危險,“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歷。特別是山東人口稠密,災害頻發,關東則地廣人稀,沃野千里,史書說:“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礦,曰鹽。”歷史上兩地有緊密地緣人緣聯繫,山東人成為闖關東主流 。

為什麼到東北是“闖”關東?向西“走”西口,向南“下”南洋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以振興關外的經濟。清於1860年起在關東局部馳禁放荒,至1897年全部開禁,於是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省份相繼加入闖關東的洪流,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伍進通化、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寢者皆山東移民...”。

為什麼到東北是“闖”關東?向西“走”西口,向南“下”南洋

到1910年關東總人口從1840年的300多萬人增至1800萬人,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有近4000萬人,“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由於大量人員湧入,使東北地區的農業開始快速發展,很快從一片荒蕪之地,變成了當時全國最富饒的地區之一。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