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

无心冰冷的唇


这个是秦国数代国王长期励精图治的结果,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这主要是秦国长久以来为了统一中国而制定的强国策略,从秦国前期的商鞅变法,到后来的张仪瓦解了苏秦联合的六国合纵抗秦战线,而且秦国的历代国君都坚定的支持这一国策,让国家得以强大。再加上秦国以前是游牧民族好战,从春秋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战斗力都是非常强大的,从其他六国合纵连横抵抗秦国就知道它的厉害,当然秦始皇也是不世出的天才政治家,这也是很重要的。




海南土地资讯


个人觉得,说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不如说是秦国如何统一六国。

因为统一六国是一个系统而又庞大的任务,在秦始皇之前,就有众多的秦王,为最后统一六国而准备着,奋斗着。

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就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东方,而在当时来看,战国七雄中秦国的实力是最弱的,所以从秦孝公开始,一代又一代的秦王都在为秦国的强盛而奋斗着。

到后来秦惠文王南灭巴蜀,将粮仓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纳入秦国版图。后来又修都江堰,郑国渠,使得秦国兵多粮足。

又经过秦武王,秦昭襄王的努力,秦国不断的与各国进行各种交锋,并在长平之战中重创赵国,使得战国后期,七雄中唯一一个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的赵国至此一蹶不振,放眼天下,秦国再无敌手。

又经过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的治理,当秦国传到秦王嬴政手中之时,秦国国力对东方六国已经形成碾压之势。

天下一统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那就是量变之后的质变,是大势所趋,阻挡不住的历史洪流。

而秦始皇,只不过是去顺势而为,去完成了这个一统天下的大势。韩,赵,魏,楚,燕,齐,一个一个的,秦国实现了国家的一统。

那是国力碾压下的必然结果,而嬴政刚好正处在驾驭秦国这辆战车的位置上。不论是谁,处在那个时候,那个位置上,一般来说都能带领秦国一统天下。

所以说,从这一方面来看,嬴政也是幸运的,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Mr农村大姚


经过秦始皇几辈老祖宗的努力,秦国已经具有了一统天下的能力,而且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家的战斗力已经不同以往,而且这也是几辈老祖宗的愿望,所以说秦始皇只是继承和发扬老祖宗们的目标,最终实现消灭六国,统一中国。

自古以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间的混战,老百姓之间已经非常疲惫,所以说这时候出现一个统一的帝国是非常重要的,而秦国当时有统一全国的能力,而长平之战,让东方六国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国作战的赵国失败,使为秦国统一扫平了障碍,而且秦国进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

而且秦始皇在登位之前他的一位祖宗已经把东周灭了,而当时的东周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所以这时候不管有没有目标但是都要进行,秦始皇前期政治非常清明,重用贤才,重用将领,使秦国积累了一大批贤臣能将,为统一作出了准备。

还有就是秦国军队实行的政策,使得秦国人民非常好战,和东方六国其他国家不一样,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北田共T


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

2定、各诸候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

生活。秦国经过商秧变法,实力超过东方

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赢政即位后,为

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

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

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

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

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成阳。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

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

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封建国家


小香蕉


第一、秦国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

自秦孝公以来,历经惠文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王政,无一不以兼并6国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六世之余烈,代代不曾断绝。秦孝公实行商君之法,改变了秦献公时期落后挨打的局面。秦惠文王击败魏国,夺取巴蜀粮仓。秦昭襄王击败楚国,重创赵国,奠定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秦王政更是兼并东方,统一中国,开创了秦王朝。


第二、秦国完成了商鞅变法

秦国完成了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列国变法的集大成者,它参考了魏国李悝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特别是奖励军工和重农抑商两项措施极大地改变了秦国的现状。反观其他国家变法,不是草草了事,就是彻底失败,没有起到改革作用。

第三、秦国正确的远交近攻战略

秦国一向贯彻远交近攻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马陵道之战后,魏国衰败。秦、齐、楚三个强国一度进入三足鼎立的局面,以当时的秦国国力远远不足以同时应付齐、楚两个强国。秦国合理利用联合东方的齐国击败了强大的楚,又配合燕国的五国攻齐计划削弱齐国,达到了削弱齐、楚,强化自己的目的。秦王政统一各国时,又与齐国约为友邦,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最后才对齐国用兵。

第四、东方六国的剧烈内斗

秦国在兼并东方的过程中,东方六国曾经提出合纵抗秦,但是由于各国心怀鬼胎,合纵的效果有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齐国和燕国,反反复复。齐威王虽然奠定了霸业,但他的子孙四处树敌,带来了灭顶之灾。齐闵王凭借国力与楚、赵、魏、宋等国作战,最终被各国攻败。长平之战后,齐国又想趁火打劫,入侵赵国,结果被打得大败。燕国本身是个弱国,夹在齐、赵之间,左右摇摆。燕国发动的5国攻齐,削弱的齐国,便宜了秦国。


世界人文通史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我是小七!

秦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分久必合的规律,但是历史选择了大秦,一定有原因的

一、商鞅变法,虽然他被车裂。商鞅推行的重赏制,后来发展到士卒在战场上砍掉一颗敌人的头颅,赏田一倾、宅一座。赤裸裸的经济加身份诱惑,一个敌人头颅就成为有身份的人。所以秦兵看见敌人那不是敌人,是行走的良田和别墅,个个踊跃杀敌。这是人和。

第二、数代累计资本和国力。秦国的汉中平原,农业发达,背靠大草原,粮草充足。这是天时。

第三、六国在常年征战中消耗过重,齐国本来凭着盐业经济曾经一度高出其他国家,军力上被小小的燕国败得快没有国土了。这是机会

第四、最重要的是秦国拥有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西北地势又高,别国打秦国路远还很难过函谷关,秦国其他国家犹如下山猛虎。这是地利。

第五、理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太后芈月有、儿子秦昭王有、曾曾孙嬴政有!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补充。我是修行千年的小七!



楚小七剧说人生


秦孝公自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后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因此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超过了六国,六国皆不能独立抗秦,而六国诸侯的自相侵伐更为秦国扩张提供了便利,加重了六国诸侯的自身危机,所以六国诸侯为了其自身的存在,便产生了并力御秦的“合纵”运动。


六国合纵成立后,秦国势力便被阻在函谷关以内,于是,犀首、张仪、范雎等人提出了反“合纵”的“连横”运动以破坏其从约,由于六国诸侯“合纵”并没有坚实的基础所以六国诸侯表面仍保存从约,暗中却都私自和秦勾结,承认事秦。公元前318年,合楚、韩、燕、赵、魏五国的伐秦之兵反为秦兵击败于函谷关,至此从约遂根本瓦解。六国又开始自相攻伐。公元前312年秦国大破楚军并吞汉中又引起六国的恐慌“合从”运动再起。公元前299年齐、韩、魏三国出兵攻秦,秦败于函谷关,割河东三城议和,使从约诸侯大为振奋。但从约本身改变不了诸侯的自私自利的劣根性所以仍未防止秦国的扩张。从公元前295年至293年出兵侵魏,韩魏合力抵御,白起攻占魏国五城,斩首24万,其他诸侯都不肯出兵救援,慢慢地从约又瓦解了,秦便进一步展开了并吞六国的军事行动。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以发兵灭六国为事,腐败的六国诸侯到这时又图复活从约。公元前241年楚、魏、韩、赵、卫五国攻秦,已抵不住秦兵之一击,大败于函谷关。

公元前230年内史胜攻韩,韩亡!

公元前229年王翦伐赵,228年赵亡!

公元前225年王贲灭魏!

公元前223年王翦灭楚!

公元前222年燕灭!

公元前221年齐灭,至此秦王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种地的秀才


首先强调一下,统一六国这件事不是秦始皇一个人干的,是秦国人干的。

整个春秋战国期间,秦国总共有过37位君主。

春秋时期的君主就不多说了。

战国时期像秦武王嬴荡(举鼎举死的那位)、秦孝文王赢柱(在位1年,一说在位3天)这等货色也就不说了。

但有四位厉害角色是不能不说的:

第一位:秦孝公嬴渠梁——干过两件大事,一是迁都咸阳,二是任用商鞅变法强秦,为秦国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也是这个嬴渠梁喊出了统一天下的口号,为秦国统一建立了明确目标,在秦国人心中种下统一天下的梦想的种子。

第二位:秦惠文王嬴驷——任用大将司马错灭掉了蜀国等小国家,拓展了秦国疆土,拥有了巴蜀粮仓,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三位:秦昭襄王嬴稷,就是大家熟知的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间长达56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仅次于乾隆爷的人。嬴稷的主要贡献是中用战神白起等人全面削弱了周边力量。

第四位:秦庄襄王赢异人,也就是秦始皇他爹。异人令吕不韦率领10万大军一举歼灭了东周七邑,铲除了东周王朝最后的反抗力量。

接下来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不客气的讲,秦始皇统一六国是站在秦国五六代君主长达120余年浴血奋战的基础上的,有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当然秦始皇这股东风是一股东风漂亮且有力。


水滴国学


嬴政亲自执政,吞并六国。

公元前252年,孝文王去世后,异人继承了王位,是为庄襄王。到公元前247年,庄襄王去世了,接着便是嬴政继位。这时嬴政才13岁,未能亲政,由相国吕不韦代管,吕不韦被尊为“仲父”。
公元前239年,21岁的嬴政第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是(吕氏春秋)的面世。吕不韦招揽“宾客三千”,著书立说,编成了一部(吕氏春秋):主张天下为公,主张君道无为,反对君主独裁,主张德治教化,主张天下统一。这五点主张,前四点都与嬴政所采用的法家理论和法家政策决然对立。二是嫪毒的阴谋政变。嫪毒本是吕不韦的舍人,经吕不韦引荐给太后,很得宠幸。被封为长信候,又得到山阳和河西,太原作为封地,一时权利大增,遂与太后密谋篡位。



公元前238年,嬴政到故都雍城靳年宫(今陕西凤翔县)举行加冠礼。嫪毒趁此机会偷了秦王的御玺和太后的御玺,在咸阳发动政变。嬴政果断平叛,将嫪毒车裂处死,灭其三族。
一年后,嬴政借吕不韦和政变有关,罢了他的相国职位。再过一年,嬴政又送给吕不韦一封书信: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徒处蜀!吕不韦自知绝望,便饮酒自杀了。秦王嬴政在亲政后的两年时间里,顺利地消灭了两大敌对势力,紧接着,他便着手重新组织文武底,制定战略方针。


嬴政的幕僚共有二十多人,其中尉缭为国尉,策划和指挥军事,李斯为长史,协助尉缭工作,王翦,王贲,蒙武,蒙恬,都是将门之子,能征惯战,顿弱,姚贾长于辞令,随机应变。这是一个以法家为主的文武齐全的班底。嬴政的战略方针基本上是继续执行秦昭王时相国范雎制定的“远交而近功”的政策。
范睢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的中心是,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罢黜吕不韦,亲自执政,开始谋划吞并六国的战争。其作战的总谋略仍然是沿用范雎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之策。
从公元230年开始,秦国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向山东各地大进军。秦首先攻韩,虏韩王安,韩灭亡,秦在韩地设置颍川郡。

公元前229年,秦攻赵,赵派李牧,匹马尚率军抵抗。秦以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郭来造谣说李牧,匹马尚谋反。赵王很昏庸,以赵葱,颜聚取代,结果李牧被杀。秦军很快攻破赵军,杀赵葱,颜聚逃跑,秦军攻克邯郸,俘赵王。赵公子嘉率宗族数百人逃到代郡(河南蔚县一带),自立尉代王。
公元前227年,秦攻燕,燕太子丹和他师傅鞠武商量,准备联合诸侯共同抗秦。但太子丹认为这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于是派荆轲去刺杀秦王,想此以来阻止秦国统一,挽救自己的灭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结果刺杀没有成功,反而激怒了秦国,加速了对燕的进攻。要联合退守代地代王,两国共同抵抗,也被秦军击破。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燕王喜逃到辽东,杀了太子丹献给秦王求和。

公元前225年,秦攻魏,包围了大梁,放河沟的水灌大梁,大梁城坏,魏王假投降,秦沙魏王家,魏灭亡。接着,秦王开始攻打楚国,当时秦王问青年将领李信,多少兵力可以取胜,李信说20万够了,又问王翦,王翦则说非60万人不可。秦王以为王翦老了,李信壮勇,就派李信,蒙武领20万人伐楚。王翦不得用,称病回老家。李信开始取得了胜利,后策划楚军大败,李信回秦国。秦王亲自向阳翦道歉,但是阳翦说自己老了,秦王一再让他出来领兵,王翦仍说非60万人不可,秦王答应。王翦遂领60万大军伐楚,大破楚师,杀楚将项燕。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占楚都寿春,虏楚王负当,楚亡。不久,秦国又继续平定了楚属百越地方。


秦朝灭了赵国,燕国,楚国后,派王翦的儿子王贲为大将,再去扫除燕国,赵国残余。公元前222年王贲攻下了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就攻下了代城,俘虏了代王嘉。至此,燕国,赵国彻底灭亡。
最后只剩下了齐国,而秦国长期以来对齐国的远交笼络之策是很成功的,齐王建在位40多年,“事秦谨”“不修攻占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知道五国灭亡后,齐国统治集团才慌了,“发兵守其西界”然而为时已晚。公元前221年,秦王命令王贲在消灭了燕国后率兵南下,攻打齐国,一路上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不几天的工夫就打进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

秦自公元230年灭韩,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首尾10年,尽灭东方六国。


史记记录片




不仅是战国的秦国,更是中国的秦国!

也是华夏正统的奠基时代,而后雄汉400年,东至高丽,南至越南,西通罗马,可见秦的基础铺垫之坚实!

从养马之徒到称霸天下,用了500多年。

其兴起原因复杂,讲主要几个方面:

1、秦人坚韧团结。当然这于秦地艰险,需要报团抵御入侵!

2、领导人东出意志传承。历代秦君均以东出为己任,前赴后继。

3、改革开放彻底。文化包容,不论出生,不论国籍有能力秦国用人不疑。百里奚、商鞅、犀首、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韩非等。商鞅20年深彻变法,民间至庙堂令行禁止,至始皇帝秦法仍在完善。

4、善于创新。秦国兵器铸造实名制,工匠精神传续。弩箭、兵阵、郑国渠、都江堰都是领先时代。

5、君王明正。秦孝公至嬴政之间未出现大的动乱和昏庸无道的君王,昭襄王、嬴政更是千古雄才。

6、名将辈出。司马错、白起、王翦、王贲、蒙敖、蒙恬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