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清朝時的直隸省,其範圍大部分在今天的河北省,因此也可以說清朝的直隸就相當於今天的河北省。直隸省有11個府,除了順天府是在今天的首都北京城區、天津府治所今天是直轄市、朝陽府在今天內蒙古自治區之外,其他的8個府都位於今天河北省。

在這8個府中,保定、承德、順德三個府的治所分別是今天的保定、承德、邢臺三個地級市駐地,正定、大名、永平三個府的治所則分別是今天的正定縣、大名縣、盧龍縣的駐地,宣化府的治所在今天張家口宣化區,廣平府治所在今天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平遙縣城衛星圖

府治所在當然都有府城,府比縣高一級,所以府城比起縣城來規模應該要大不少。山西省有個平遙縣古城,一個縣城都保存的這麼好,那麼這8個府城沒有理由保存不好吧。但是現實是,在清代的8個府城中,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只有一個,就是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的廣平府城;經過修復後城牆完整的只有一個,是邯鄲市大名縣的大名府城;已經開始修復,有望展現完整城牆的只有一個,是正定府城;而還殘存著一定古城輪廓,還有可能進行修復的則是秦皇島市盧龍縣的永平府城。剩餘的其他府城都已經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早已消失在越來越大的城市建成區裡,可能在少數城市裡還有極少的城牆殘存,除了能從側面顯示該城的歷史底蘊之外,對於古城的修復和重建則毫無意義了。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民國時期的老地圖上的正定縣城輪廓圖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真定府城示意圖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無論是邯鄲市的大名縣城、廣府鎮,還是秦皇島市的盧龍縣,它們均離城市比較遠,邯鄲市的大名縣離周邊的城市邯鄲、山東聊城、河南濮陽均有6、70公里,廣府甚至僅是個普通鄉鎮,盧龍縣距離秦皇島市和唐山市的距離也都在60公里以上,因此可以以地處偏遠、經濟發展不快,來說明這幾個古城被破壞較小的原因。但是正定則不同了,它距離河北的省會石家莊僅隔一河、咫尺之遙,兩地中心僅有15公里,經濟發展在全省也處於前列,但正定的城牆從保存以及修復狀態來的看,僅次於廣府鎮和大名縣的兩個府城。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廣府位置圖,大名距離邯鄲、聊城、濮陽示意圖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盧龍距離秦皇島、唐山示意圖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正定、石家莊僅一河之隔

正定府城為何能有這樣的保存狀態呢?想來大概有三點:

一是由於石家莊的崛起。從地理位置上看,除去河北北方張家口、承德兩個地廣人稀的城市之外,正定處於河北省的中間位置,在這裡設置一箇中心城市對於一個省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這一點從歷史上的正定府、真定府、常山郡等重要的府、州、郡均設在這裡就可以看出。如果沒有石家莊的興起,正定這裡是必定要發展成為一個大城市的,如果按照石家莊發展道路走的話就該是省會,即便不是這樣最起碼也應該是個地級市。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正太鐵路圖

但是就因為清末修建正太鐵路時,因資金問題、技術問題,規劃好的正太鐵路的東端由正定府南改到了20公里之外小村莊石家莊,從而在正太、盧漢鐵路的聯結處“被火車拉來”了一座石家莊市,後來這座新興的城市還成為了河北的省會。雖然正定的歷史底蘊深厚,但級別卻始終是縣,在政策上、政府扶持力度上是弱於地級市和省會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速度也比起省城、地級市來說要小很多,但這樣一來對古城的破壞也小,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塞翁失馬”式的保存了。

二是正定府城本身比起其他府城面積要大。可能是因為位置的原因,正定府城在歷史上遭受的破壞較少。其他府城可就沒有如此幸運了,比如大名府府城在明代就被漳河、衛河發大水淹沒,現存的府城是明代建設的。正定府從北齊時將治所遷到這裡後就一直在這裡,雖然也經歷了戰火兵燹,但未發生過大的滅頂之災,歷朝歷代的城池建設累積下來就比較雄厚。到了清朝時正定府的面積要比一般的府要大許多。在某衛星圖片軟件上,在同等視角7.75公里高度看,正定城的面積要比河北邯鄲的兩個古城廣府、大名要大上4至5倍,和山東省聊城市的東昌府古城相比也要大5倍左右。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同等視角高度下的正定、廣府、大名、聊城

由於城池面積大,城內空間也就大,有足夠空間來滿足縣城建設需要發展,而不至於因為城市發展而去拆城牆。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衛星圖上,當時的正定縣城牆範圍內有差大片的空地,即便到了21世紀之初,仍還有部分空地。並且在那之後,人們對文物、古蹟的保護意識開始覺醒,正定的城牆恰巧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上個世紀70年代左右的正定古城衛星圖片

與位置偏僻的古城相比,省會近郊的正定,城牆為何還能較好的保存

2002年時候的正定古城衛星圖

三是歷史上保存下來的城牆本身狀態也不錯,沒有遭受過大的破壞。比如上文所說的大名古城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為避免敵人如果再次過來據險而守,由冀南三分區動員廣大幹部群眾對城牆進行過大規模的“拆城運動”,拆城前後進行過三次,對古城造成較大破壞。這是在縣城,在城市的城池就更是這樣了,交通因素、城建因素使得城牆很早就被拆除殆盡。正定府城除了在戰爭年代被戰鬥和炮火損傷之外,拆城、城建等給城牆造成破壞的因素很少,正定古城也就這樣得到保存下來。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