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何止六尺 ----安徽桐城六尺巷

六尺巷街頭“懿德流芳”牌坊

在安徽提起桐城人,都說桐城人聰明絕頂。坊間傳言: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三個湖北佬,搞不過一個桐城佬。說法是否有出處不得知,如果屬妄言請這兩地朋友一笑,高抬貴手,千萬莫噴!

六尺巷何止六尺 ----安徽桐城六尺巷今日六尺巷

早年讀書,《古文觀止》有“桐城派”同宗大家姚鼐惜抱先生於清乾隆三十九年作《登泰山記》,文字簡潔精煉,風格溫潤清新,修辭巧妙,形象性強;既描寫了泰山的雄奇形勢,又糾正了泰山記載的歷史錯誤,是桐城派古文的代表名篇。欲工散文,不可少讀。有人將這篇散文與楊朔《泰山極頂》、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馮驥才《挑山工》並稱為泰山系四大著名散文。以在下來看,姚鼐《登泰山記》應是魁首發端之作。

六尺巷何止六尺 ----安徽桐城六尺巷張英詩書勒石

桐城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地靈人傑,文風昌盛,在明清兩朝湧現出多個名門望族,其中以張英、張廷玉父子為代表的張氏家族最為有名。張氏家族在六代人中,出了張英、張廷玉父子兩代宰相,十二位翰林,二十四位進士,其他得功名、做高官者更是數不勝數。安慶府人人皆知張家“父子宰相府”、“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和東晉王謝兩大家族有一拼。

六尺巷何止六尺 ----安徽桐城六尺巷六尺巷內“禮讓”牌坊

張氏家族能夠發達輝煌,得益於良好的家訓家風。張英著有《聰訓齋語》《恆產所言》,以自己人生經歷的感悟,從眾多方面告誡子孫做官做人的道理。清末重臣曾國藩閱後對此推崇備至,稱讚“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現在再說流傳至今有口皆碑的“六尺巷”故事就更好理解了!

六尺巷何止六尺 ----安徽桐城六尺巷桐城文廟大成殿前

張家府第位於桐城城內西后街與五畝園之間,與當地望族吳姓人家相鄰。吳姓蓋房欲佔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鬧到官府。因兩家非顯即貴,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便稱憑相爺做主。張家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當即批詩一首寄回。詩曰:一張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六尺巷何止六尺 ----安徽桐城六尺巷

家人得詩,隨即拆讓三尺,吳姓甚為感動,也連忙讓出三尺,於是,兩家之間便形成了六尺寬的一條巷道,絡繹不絕來往於此的路人擊手誇讚,六尺巷的來由名垂青史,張英的襟懷名滿天下。區區六尺巷,大大寬出了六尺之距,延伸在了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德鄰禮讓的中華文明大胸懷大視野的漫漫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

2008年2月21日,時任國務院吳姓副總理來到桐城,她對講解員風趣地說: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時的吳家做的不太好。引得眾人笑聲一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