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雲龍的交通面貌煥新顏

改革開放40年 雲龍的交通面貌煥新顏

改革開放40年 雲龍的交通面貌煥新顏
改革開放40年 雲龍的交通面貌煥新顏改革開放40年 雲龍的交通面貌煥新顏

改革開放40年來

雲龍縣的道路交通從無到有

實現了從數量到質量的飛躍

雲龍縣建成了

“便捷、發達、安全、高效”的道路交通網絡

實現了交通事業的跨越發展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雲龍縣地處滇西橫斷山脈南端,山區面積達98.6%,由於山高坡陡,溝河深切,交通極為不便。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石大公路是雲龍縣城連接滇緬公路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雲龍縣交運局退休幹部字耀光回憶道,“石大”線好像是在五七年底、五八年通的,當時只有37公里路,而且37公里是屬於“甲級馬車道”,不屬於列入等級的公路。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1989年,雲龍縣依託以工代賑扶貧政策,按照國家公路技術等級標準修建了石關公路。在隨後的“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四十多年的時間裡,雲龍縣搶抓歷史機遇,大力實施縣鄉、鄉村、村組公路通暢通達及公路等級化等各項工程,全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跨越發展。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雲龍縣交運局退休幹部李艾堂說,從現在來講,除了“石大”公路、“石關”公路、二級公路,還有云龍到蘭坪、到下關的二級公路改造完成以後,已經是極大地推動了雲龍公路向著高等級公路邁進的步伐。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檢槽鄉清文村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還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隨著上世紀90年代末,該村鄉村公路的建成,再到2015年道路硬化,清文村發生了鉅變,甩掉了貧困落後的帽子。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雲龍縣檢槽鄉清文村村民楊早華說,公路通了,有些人蓋起了鋼筋水泥房,農民的農副產品收入幾倍的增加了,公路一通,黨對農民的關心,農民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提高了。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建設發展,目前雲龍縣公路通車裡程達5180公里。全縣通鄉公路實現100%的瀝青路面或水泥路面, 86個行政村已全部通硬化路,1372個自然村村村通公路,自然村通公路率達100%。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雲龍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董志翔表示,全縣的交通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出行四通八達,極為便利。對外主通道實現三級二級等級化的提升,縣鄉公路全部通柏油。行政村公路實現水泥路硬化,20戶以上自然村組通路通達。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現在,“大漾雲蘭”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雲龍縣“聯通內外、覆蓋城鄉、功能配套、服務高效、運轉順暢、安全環保”的快速互聯互通路網已基本成型。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董志翔說,實現便捷的外聯互通,縣內交通幹道提升改造,通村公路改造完善路面和安保工程設施,通村組公路逐步實施硬化。以交通基礎設施的大力改善,助力全縣脫貧攻堅,助力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雲龍小康社會建設。

雲龍記者站 曹東 楊偉松

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改革开放40年 云龙的交通面貌焕新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