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丹为什么打不过康熙帝?

于无声处34


【康熙注定是葛尔丹的天敌】

相信只要看过历史大剧《康熙王朝》的朋友对这位葛尔丹一定不会陌生,在剧中这位雄踞了准格尔的大汗,竟然化妆成随从来到大清朝的北京城利用上供的机会探查,并且看上了康熙帝的亲闺女蓝齐儿,随后便向康熙求亲,康熙碍于政治战略考虑(因为当时要干台湾,所以西北的战端不能先开,只能用和亲的方法迷惑之,等到台湾一拿下,葛尔丹便死期将至)只能把心爱的蓝齐儿格格下嫁给葛尔丹,同时这个西北豺狼开始大肆的扩张自己的领地,先后击败和硕特部,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逐渐的开始称霸整个西域,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准格尔汗国,成为了康熙的心腹大患。

1688年,葛尔丹又开始挥师东进,进攻喀尔喀蒙古,这个时候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和大清的底线,公元1683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这个时候的康熙帝已经把台湾纳入了版图,完成了祖国的统一,1685年,又在雅可萨之战中锻炼了八旗劲旅,1689年,前期最主要的工作《中俄尼布楚条约》也已经签订,这个时候,刻不容缓的干掉葛尔丹的计划马上提上日程。1690年,大清劲旅在乌兰木通打败了葛尔丹,但没有给他造成致命的打击,1696年2月,康熙帝怀着必胜的决心,亲自统领三路大军,对葛尔丹的主力进行夹攻。终于清西路军在大将军费扬古的指挥下,于昭莫多歼灭其主力噶尔丹主力,噶尔丹率数十骑跑路,但仅仅时隔一年,这个曾经的西北狼便在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3月初,流窜到阿察阿穆塔台地方一病不起,死于此。至此准格尔彻底被康熙灭国!


老猪的碎碎念


因为神棍遇到水平相当的正常人打不过才正常。

葛尔丹是准噶尔部的王子,也是货真价实的仁波切,他是温萨活佛的转世灵童,也是班禅、达赖的亲传弟子。1644年葛尔丹出生,在出生前,他就已经是预定的温萨活佛转世灵童。在噶尔丹出生前,温萨活佛前往准噶尔部时被噶尔丹的母亲“重金求子”。葛尔丹的母亲是顾实汗的女儿,家族对藏传佛教至关重要。温萨活佛无奈之下,只好说出了自己转世为准噶尔王子的承诺。这种活佛转世到蒙古大贵族之家的事情在清朝控制蒙古之前经常发生,俺达汗的曾孙就变成了第四世达赖。9岁时葛尔丹正式到西藏出家,去继承温萨活佛的衣钵。温萨活佛是当时藏传佛教最著名的活佛之一,也是当时藏传佛教两大密传教派之一,因此噶尔丹的宗教地位非常高。

1670年噶尔丹哥哥僧格被暗杀,葛尔丹不得不脱下袈裟帮助老妈战斗。本来他没有自己的直辖部众,但温萨活佛的身份让他一呼百应,加上师兄桑杰的支持,葛尔丹很快在内战中站稳了脚,并取得了胜利。在随后的战争中,葛尔丹连战连胜,俨然护教法王,他和桑杰都有了扩张的野心。

在葛尔丹远征前,他派人给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下毒。葛尔丹下毒的手艺潮,毒死了另一个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被迫出逃,慢慢集结了数千人马。噶尔丹大怒,率领1000亲卫军收拾侄子,不出意料地被人马占优势的策妄阿拉布坦击败。葛尔丹的总兵力按照准噶尔史料的说法是五万人左右,除掉跟着侄子的5000人马,他还能集中四万多兵力(所谓准噶尔30多万兵力的说法是指全部民众,哈萨克人因为经常被准噶尔暴打,所以在史书上才用了这个数字),可以轻易解决掉侄子。就在葛尔丹准备出兵时,师兄桑杰发来了催促进军的“急电”。桑杰不但也是仁波切,还是藏族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占星高手,他为葛尔丹占卜了最好的出兵日期,要求葛尔丹尽快出兵。

葛尔丹因此自信满满的出兵,按照喇嘛教的说法他是温萨活佛的转世,上一世的温萨活佛还是卫拉特蒙古合约的签字人之一(1640年签署),因此葛尔丹相信只要他“佛躯”一震,蒙古人就会纷纷投靠。问题是外蒙古最尊崇的活佛是哲布尊丹巴,葛尔丹这个外来的活佛就一定好念经嘛?大概在葛尔丹看来这也不是问题,因为上一世的温萨活佛也正好是现任哲布尊丹巴的老师,那么作为温萨活佛的转世,哲布尊丹巴也应该纳头便拜。和葛尔丹家族一样,这一世的哲布尊丹巴也是蒙古贵族出身,是土谢图汗的亲弟弟。拜上一任温萨活佛当老师时,哲布尊丹巴才五岁。对葛尔丹这种“我前世是你老师,所以你该跪舔”的神逻辑,哲布尊丹巴并不感冒。葛尔丹击败了土谢图汗后,哲布尊丹巴立刻号召外蒙民众反抗葛尔丹。尽管葛尔丹击败了哲布尊丹巴活佛,但在外蒙也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就是大家都打不过他。

和葛尔丹相反,康熙皇帝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康熙拉拢了外蒙民众。乌兰布通战役爆发前,葛尔丹突然接到了策妄阿拉布坦占据了准噶尔汗国的消息。像夫差一样,葛尔丹听到消息后杀死了使者。葛尔丹还幻想自己可以击败清军,结果双方打成了平手,葛尔丹不得不撤军。在他快要撤回时,策妄阿拉布坦还偷袭了葛尔丹的基地科布多,葛尔丹陷入了困饿境地。为了共同的野心,桑杰不得不送来了大批物资,鼓励师弟继续打下去。葛尔丹也听从了师兄的意见,在丢失了主基地的前提下继续喝清军作战,结果在昭莫多战败。

两次战役过后,葛尔丹损失惨重,部下纷纷离去,最后这个活佛不得不服毒自杀。


李从嘉的战争茶室


噶尔丹与康熙三次交手。三次中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差劲。而康熙则最终剿灭噶尔丹,使得这个最有希望统一草原的人,客死异乡。 下面分析原因:

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已经经历了四代人的努力,先后统一女真、统一中原、平灭三藩。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组织。


噶尔丹的位子是哥哥僧格死后,争夺来的。虽然受到了达赖喇嘛的册封,但他的侄子才是真正的首领继承人。所以,从名分上就不稳固。

另外,对于漠西蒙古的统一也是从他一个人手上完成的。刚刚统一的各个部落,可以想象一下和秦朝刚刚统一六国一样,各个部落也不稳固。


而且从固始汗开始,到固始汗侄子,再到僧格,再到噶尔丹初期,都已经臣服于清朝。虽然只是表面上的臣服。可到了现在才想起来反叛,就真的是叛乱了。

尽管你心中有成吉思汗,但清朝已经掌握中原,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所有象征着正统的配置都有了。清朝皇帝也是成吉思汗东部联盟的博格达汗。

噶尔丹发明的驼城战术,根本不及清朝的重型火炮。在这方面,努尔哈赤就是被轰死的,所以,清兵对于火炮是比较重视的。


在步步蚕食,统一蒙古的过程中,噶尔丹第一次与清朝交手失败后,逃回去,又有其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后方包抄而来,抄了他的后路。可见其对于本部的统治仍然不稳固。

当第二次噶尔丹与康熙交手。在后方还未夺回来时,噶尔丹却还要进攻喀尔喀蒙古。等于是要学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孤军深入。

最终,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项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以少胜多。噶尔丹纠集的三万铁骑迎来了康熙的十万大军的迎头痛击,

表面上看,噶尔丹的面积要比清朝还大。但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部落联盟国家,距离成为一个高效运转的封建国家还有一段距离。而清朝在几次战争中冲杀出来,早就有了一整套对付叛乱的手段和大批经历过各种战争将领及气势正盛个八旗禁旅。

组织形式上:康熙比噶尔丹强

噶尔丹带领的是刚刚组建的部落联盟,各自为政,其他蒙古部落也观望为主,

康熙带领的是积累了四代的封建帝国。

法统依据上:康熙比噶尔丹强。

噶尔丹是杀兄继位,康熙是自幼登基——噶尔丹弱于康熙

噶尔丹是大和尚弟子,有藏地及西部蒙古的背景;康熙是满蒙联姻的东部蒙古代表及满洲第四代君主——双方持平

噶尔丹之所以在全蒙古内部号令不强,是因为他并非黄金家族直系后裔。康熙的祖父皇太极,灭了曾经的蒙古公认的草原霸主林丹汗,已经有了蒙古博格达汗的称号。噶尔丹弱于康熙

权力构成上:康熙比噶尔丹强。

失败后,就被侄子抄了后路,病死在外。而康熙是凭借祖上三代人积累的实力,加上满蒙联姻的血统,加上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的气魄,

战略战术上: 康熙简直是降维打击噶尔丹。

噶尔丹仍然按照老方法,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

康熙已经在部署准噶尔周边的力量。广泛结交包括沙皇俄国、喀尔喀蒙古、卫拉特其他部落,展开大迂回大包抄的军事外交全方位的战略。


参习处


以吴三桂为首,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给年轻的康熙皇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训,这起教训经由近代一位著名伟人总结成十四字方针“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噶尔丹的大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曾经两次御驾亲征,还搭上了最喜爱的女儿蓝齐格格一生的幸福。历史上真实的噶尔丹在剧中并没有完全展现,噶尔丹堪称一代枭雄,27岁继任准噶尔首领,33岁便打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获得了西藏达赖喇嘛赐予的“博硕克图汗”,将原本并不强大的蒙古准噶尔部发展成准噶尔汗国。

随后,噶尔丹四处征占,臣服哈萨克汗国,攻灭叶尔羌汗国(现中国南疆地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攻入喀尔咯蒙古,将势力延伸到内蒙古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在清朝的眼皮子底下发起挑衅。噶尔丹仅用了20年时间,便将偏陲一隅的小小部落发展成拥有5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庞大汗国,不得不说,其确有过人的才能。康熙一直密切关注着准噶尔的变化,他知道以噶尔丹的狼子野心,大清与其必有一战。但台湾孤悬在外,对西北大规模用兵时将形成肘腋之患,于是他制订了先平台湾,后征漠北的战略规划。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彻底平定,与此同时,噶尔丹步步紧逼,已经到了必须一战的时刻。为此,朝廷开始筹备西北用兵事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康熙御驾亲征,分派东西两路大军,以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任主将,在乌兰布通与噶尔丹展开激烈交战,准噶尔部终因弹尽粮绝,败退至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但主力尚在。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康熙再度御驾亲征,派10万大军分三路出击,西路军在莫昭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大败噶尔丹,歼灭其主力,噶尔丹仅率几十名骑兵逃脱。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三月,康熙派6000人,分两路进剿噶尔丹残部,并亲自赶到宁夏指挥战役,走投无路只剩500人追随左右的噶尔丹饮药自尽(另一说是暴病而亡)。

噶尔丹一代枭雄,能征惯战,是康熙平生最强大的对手。但他没有后援力量,孤军深入,最终必败无疑。表面看上去噶尔丹是败在乌兰布通和莫昭多这两场战役上,事实上他是败在战略规划上面。《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曾经说过:西北战事看起来打的是兵马,实际上打的是钱粮是后援。因此,噶尔丹最终打不过康熙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历史茶坊


康熙那个年代真的可谓是政治家活跃,军事家喷涌而出的年代,而集这俩于一身的康熙和噶尔丹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犹如周瑜与孔明一样,那么噶尔丹为什么失败了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政治制度劣势。清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经历了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等举措后,可以说清朝进入了以康熙为核心的高度集权国家,在朝中甚至达到了说一不二的效果;反观噶尔丹却受到了族中众多贵族的限制与压力,无法在军事上真正做到合力,否则也不会出现噶尔丹不得不予康熙决战的地步了。要知道越晚决战清军越被动,毕竟粮草供应太远,补给线太长,草原上没了补给线,或者补给线长时间被骚扰,那就等于全军覆没。

其二:噶尔丹敌人太多。噶尔丹是灭了草原所有部族后与康熙决战的,在这期间,肯定有各种草原反抗实力在与噶尔丹进行着各种战斗,这就造成了噶尔丹的或军情被暴露,或民意不归顺,或新领地领主之间的分歧等等不利局面,,反观康熙这面,虽然也有政治斗争,但是肯定不会有向噶尔丹这面有百姓通敌,有反抗军报告军情等不利局面的出现的。

其三:人口上占劣势。康熙拥有的是整个中原地区,而噶尔丹确是蒙古及现在蒙古国,俄罗斯少部分等领土。咱就单纯比战后恢复能力,清军三人拼死一个蒙古兵,他们都合适,毕竟中国人口众多,而噶尔丹这面真就死不起。

其四:经济上劣势。任何一场战争都伴随的是巨大的军费开销,为什么康熙要收复台湾后才打噶尔丹,个人认为赋税占了很重要的一项,没有钱谁给你拼命去啊。虽然噶尔丹背后隐隐约约有沙俄的影子,但是清朝以全国之经济,远不是小小的噶尔丹所能比拟的。用句现在的时髦话说,康熙用钱砸都能砸死噶尔丹。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非喜勿喷




polityW


噶尔丹虽然称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游牧民族民族,但他与清朝为敌时,所在的准噶尔汗国已经被侄子夺去。与康熙为敌时的噶尔丹,只是一只失国流浪在蒙古高原的孤军,最大兵力只有三万人,并不算非常大的边患,打不过清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噶尔丹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游牧民族首领,少年时曾经在西藏做过喇嘛,人生经历算得上比较传奇。1670年(康熙九年),26岁的噶尔丹回到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成为准噶尔部的新首领。噶尔丹雄才大略,带领准噶尔部经过多年征战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准噶尔汗国,雄踞西域,地盘包括今天的新疆和中亚地区很大部分。

(准噶尔汗国形势图)

在噶尔丹创建准噶尔汗国的过程中,同满清还没有很多接触,双方并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率领三万军队远征蒙古高原的喀尔喀蒙古(今天的外蒙古一带),噶尔丹的远征取得了巨大胜利,大破土谢图汗、车臣汗、扎萨克图汗等喀尔喀蒙古势力。

在噶尔丹远征期间,他创建的准噶尔汗国却内部起火,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乘机起兵篡夺了准噶尔汗国首领的位子。噶尔丹企图回家夺位,在蒙古高原西部的科布多地区被策妄阿拉布坦堵截,未能成功。噶尔丹失去了自己开创的准噶尔汗国,成为一只流浪在蒙古高原的孤军,暂时占据的地方只有蒙古高原西部的科布多一带。

准噶尔汗国新首领策妄阿拉布坦还联络满清共同对付噶尔丹。噶尔丹此时的形势是领着一只三万人的孤军,没有稳固地盘,得不到人力物力补充,却同时要对付准噶尔汗国、满清、喀尔喀蒙古三个都比自己强大的势力、

很多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会以为,康熙同噶尔丹的战争是满清同强大的准噶尔汗国的战争,康熙帝击败噶尔丹是击败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实际和康熙为敌时噶尔丹,只是一只失国且人数不多的军队。

1690年(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率领两万军队,再次进攻喀尔喀蒙古。噶尔丹虽然只剩一只残军,但战斗力比较强大,喀尔喀蒙古各部均不是噶尔丹对手。噶尔丹区区两万人,横扫蒙古高原,并一路从漠北追击喀尔喀蒙古败兵到漠南。

1690年6月,噶尔丹的两万军队在乌尔会河同支援蒙古人的两万多清军进行了一次大战,这是清军同噶尔丹的第一次大战,清军惨败。

乌尔会河大败清军后,噶尔丹继续南下,一路追击蒙古人到乌兰布通。乌兰布通距离北京只有700里,京师震动。康熙皇帝调集十余万大军迎战噶尔丹,并准备御驾亲征。

1690年8月,清军同噶尔丹在乌兰布通进行了一场大战。御驾亲征的康熙皇帝生病留在后方没有前往战场。噶尔丹军只有两万人,清军此时赶到乌兰布通的兵力有六七万人,清军兵力优势巨大,后续援军还在不断赶来。双方在乌兰布通激战一天,未能分出胜负。清军在战斗中损失更大,康熙的舅舅佟国纲被噶尔丹军的火枪击中战死,但噶尔丹军也未能彻底击溃清军。

未能彻底击败清军的噶尔丹军面对清军不断赶来优势越来越大的不利形势,只能选择撤退。在和优势兵力清军对阵的情况下,撤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场动作,但噶尔丹军的撤退很成功,清军未能追击取得战果。

噶尔丹军虽然在战场上没有吃亏还占据优势,但撤退途中遭遇了瘟疫,损失惨重,两万人只剩数千人。噶尔丹总兵力也不过三万人,孤军又不可能补充兵力,一下子失去了大半老本。

1696年,康熙皇帝率十余万大军兵分三路远征噶尔丹,西路军三万五千人在昭莫多捕捉到噶尔丹军主力五千余人,清军战胜,斩首两千俘虏数百,噶尔丹军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康熙皇帝所在的中路军则没有捕捉到噶尔丹军,无战果。

1697年,康熙再次亲征,亲征途中噶尔丹病死,噶尔丹残余势力投降。


仁勇校尉


噶尔丹没打过康熙,但清朝也没能把准噶尔怎么样。雍正和乾隆都被清准战争拖得身心疲惫,如果不是准噶尔内部起内讧,清朝也很难统一天山南北。

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之败,其实是败给了大时代。清王朝和沙俄从东西方崛起后,世界留给欧亚中央草原游牧民族的机会就不多了。

游牧经济生产率低下,社会发展缓慢,但有一个好处“军民一体”,游牧民族的骑兵对抗定居民族的步兵,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压倒性优势。

游牧经济虽然先天不足,但蒙古人可以通过不断发动战争来获取物资,而且效率远高于定居民族。

从准噶尔汗国的大本营伊犁往西的茫茫欧亚中央大草原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自由迁徙和政权重组的大舞台。

北方游牧与中原王朝对抗中受挫后,通常会转向掠夺中亚、东欧的定居民族。比如匈奴、突厥的西迁,铁木真征服金国受挫后的西征花剌子模。

噶尔丹率领准噶尔部崛起时,沙俄和清朝军队都在大规模装备火器。定居民族培养一名弓箭手需要一年,甚至是数年的严格训练,但是培养一个出色的炮手只要几个月的时间。

火器还有一个好处是特别贵,定居民族很难承受,但游牧民族更难承受。准噶尔的军队也有炮手,叫做“包沁”,但他们都是中亚穆斯林。这也在侧面说明了准噶尔在火器时代的困境,造不出火器,培养不出炮手。

西面沙俄在东欧崛起后,逐步将势力深入中亚草原;东面康熙统治的大清又是个国力稳步上升的大帝国。

无法从中原王朝获取足够物资,又不能向西抢掠中亚穆斯林,准噶尔汗国受困于西域一隅,游牧经济又无法支撑大规模现代战争,内讧也就随即出现。清军要做的只有等待,等到他们内部打成一团,然后兵不血刃地出兵收复伊犁,接着是南疆。


史料不辑


葛尔丹打不过康熙主要是两个原因。其中科技能力占了很大因素。由于清军装备了火器,而葛尔丹还停留在原始冷兵器时代,这使得清军在对阵葛尔丹的时候相当的占便宜。当时的清军装备情况如下,八旗军每个满旗有骑兵7350名左右;两个神机营,每营500人200条枪,总共1000人火枪400条;两个炮营,每营600人,装备火炮4门,总共1200人,火炮8门。总共人数大约是9600人左右,这是清军的一个万人队编制。清军一般出动的时候会以两旗满军旗为主力,也就是两万人,然后再搭配八万绿营兵(绿营兵也有装备神机营,同样是每万人两个神机营),总共十万人作为一个方面军。(这也是年羹尧时候的兵力组成。)由此可见,清军的火力还是很强大的。而相比之下,葛尔丹的军队组成就寒碜得多,没有装备任何火炮火枪。

其次则是国力与国家主要生产力落后。清朝与葛尔丹的战争打了一百多年,自康熙开始到乾隆时期才完全平定,这需要清军有强大的国力支持。按着雍正时候的统计,江苏百分之七十的赋税是供应西北大军的,这是因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清军的粮仓,常年稳定供应粮草军饷。而葛尔丹的经济就脆弱得多,由于是游牧经济,受天灾影响严重,一旦遇到寒流就会冻死大量的牛羊,清军就是多次趁着雪灾期间对葛尔丹发动进攻并重创葛尔丹的。


优己


被戏称为葛二蛋的葛尔丹之所以打不过康熙皇帝有这四大原因:一是因为准格尔汗国实力远弱于清王朝;二是因为准格尔汗国除了清王朝还有许多其它敌人;三是因为准格尔汗国掠夺其它蒙古部落导致人心尽失;四是葛尔丹迫害侄子导致汗国内部分裂。

准格尔汗国实力远弱于清王朝

当准格尔汗国在我国西北崛起的时候清王朝也入主的了中原,到了康熙皇帝时期人口已经突破一亿国力变得非常强大,并且也有超过八十万人的兵力和大量火炮。
康熙皇帝


而准格尔汗国所拥有的直属部众不过才五六十万人,兵力不过才五六万人而且虽然火枪比清军先进但是缺乏足够的火炮,因此准格尔汗国无论是从国力还是军力来说都相差甚远落败是迟早的事情。

准格尔汗国要应付的敌人众多

准格尔汗国除了要和清王朝争夺蒙古高原乃至整个中国的控制权意图恢复大元帝国外,还面临着和哈萨克汗国争夺中亚地区的局面,而贪婪的沙俄帝国一边在帮助准格尔汗国攻打清王朝,一边也和侵吞清王朝领地一样在不断的入侵准格尔汗国的领地。
准格尔汗国


因此准格尔汗国可以说是四面都是敌人不能集中力量来对抗清王朝,而实力更加强大的清王朝即使要面对沙俄帝国的不断入侵还是要更从容一些,而实力远弱于清朝的葛尔丹却不得不幻想依靠沙俄来对付清王朝。

掠夺其它蒙古部人心尽失

本来葛尔丹属于绰罗斯家族并不是黄金家族对其它蒙古部号召力力就弱,然而他妄自称汗还大肆劫掠其它蒙古部落,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把其它蒙古部落出卖给沙俄,因此那些喀尔喀蒙古部落宁愿投靠康熙皇帝也不愿意向他投降。


葛尔丹

迫害侄子导致汗国严重分裂

葛尔丹是在其同母兄僧格被人毒死后从西藏还俗归来继承准格尔汗国珲台吉的,后来僧格儿子策妄阿拉布坦等人都陆续长大了,葛尔丹不想把继承权给他们于是就毒死了僧格其中一个儿子,而策妄阿拉布坦则率领部分部众逃了出去并击败了葛尔丹前来讨伐的部队。

后来策妄阿拉布坦趁葛尔丹主力进攻清王朝的时机截断了其后路,最终他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两场战役都败北后走投无路,不得不服毒自身结束自己枭雄的一生,如果他不迫害自己侄子的话至少还有退路卷土重来也未可知。


执斧谈史说事


第一是噶尔丹部落经济上畜牧业经济非常脆弱,对外依赖性强,受控于清朝。想依靠沙俄,可不想沙俄只是把它当成一粒旗子。

第二是噶尔丹部政治上的分封体制以及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权力传承制度,导致内讧不断。第三是人心向背,连年的战争,使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各族人民流离失所,无不向往和平,渴望祖国统一。眼见噶尔丹穷途末路,各部贵族、百姓纷纷归顺清政府。清王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于1697年2月采取第三次平叛军事行动,进剿噶尔丹残部。此时仅剩下五六百残部的噶尔丹,根本无力抵抗,平叛部队势如破竹,直逼叛军老巢科布多。

1697年3月,众叛亲离的噶尔丹在绝望中服毒自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