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开始后,县城高中物理老师剩余了,那么这些物理老师何去何从?

竹叶青9176893


物理还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确实相对比较难!其实个人觉得将高考可以改为2+1+2模式,语文180分数学180分必考,历史物理必选一门150分,再从英语化学生物地理中自选两门,每门120分。(会不会造成英语老师过剩了?)


weilphen


新高考,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实施。实行新高考,绝大部分学生都笑逐眼开,举手欢迎。学生不再为偏科而苦恼,不再为文理分科而束手。一句话,新高考学生支持,老师、家长一定程度上也是支持的,毕竟是改革吗。

但新高考在展示向好面的同时,也曝露出了一点令人始料不及的现象。那便是,高中物理老师剩余了,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老师为什么剩余?是不是近年来高中物理内容多,高考物理题新题难等?是否是这些原因,造成了高中学生谈物理色变?新高考开始后,学生总算松了一口气,终于找到了不选物理的机会。也难怪物理老师剩余了。

那么,如何去解决县城高中物理老师剩余的问题呢?

首先要治本。据反应,学生之所以不选物理,是因为都感到物理在实际高考中难度大,失分多。为此,建议国家是否重新修订高中物理课本,把能否去掉的章节和内容,做适当地增减或调整。或者,采取“上挪”的办法,把难度较大的部分内容分解到大学去,这样从量上或多或少地减轻了学生负担。另外,从物理内容的深度上去把握,也就是把那些学生感觉“晦涩难懂”的内容,尽量转化为易懂易掌握的内容。不然,为什么不是一个地区学生新高考后不选物理?而是那么多的地区学生这样?是不是教材的问题?有待于专家的实际考察。

第二点,建议高考制卷时,根据全国学生物理实际水平,而不是依据推断应该达到的物理水平去出题,灵活性过强的难题占比要尽量少些,要控制一定的度。

由上可知,如果针对新高考后学生不选物理这一现实问题,及时采取上下联动,综合施策的话,学生重会像选其他科那样,积极主动地选择物理。这样,物理老师过剩的问题,或许能得到解决。

教育在发展,高考已改革。以上问题真要解决,还有待于国家教育部、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们的通力合作,在改革中尽可能地完善,因为新高考后出现的有些问题,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

在这么短的篇幅里,只能挂一漏万,难免失之偏颇,期待社会各界人士更成熟的高见。愿全社会一起关注与讨论。




江水涛涛8851


新高考开始后,县城高中物理老师剩余?看来不是江苏地区的县城高中啊。

由于新高考改革,带来各校师资要求变化。如果是浙江等省,学生避考物理现象明显,就造成物理老师富余现象。而江苏,物理是必选科目,县城乡镇中学富余的教师主要是化学老师。新高考模式一出来,有机会大家就时不时调侃几句,如“要下岗啦,还对学生凶不?”,“还不老实点,都要没饭吃了”。呵呵。几十年来,各地高考多次改革必然带来某些科目师资富余而某些短缺现象,非常正常。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一般是怎么处理呢?

尽可能保留该科目老师。学校不是公司,不是企业,教师也不是员工。企业在转型期对富余员工采取的手段是直接解雇以节约企业成本。学校具有公益性质,培养一个合格教师国家已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成本。如果因为短时间里富余,就转岗等,就是资源浪费。一旦高考政策变动,富余教师成短缺教师,如何解决?

所以,面对高考政策变化带来的师资配置要求差异,各校采取的方法大同小异:调整工作量。有的科目教师富余,那每个教师工作量就相应减少。像化学之类学科,按以前高考模式一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现在调整为一人一班而已。如工作量不够,学校安排实验室管理等工作达到要求。一般不安排转岗转校,因为这种“富余”是政策带来的,具有普遍性。


Scarett


高中物理老师没事干?这个基本是不可能的。新高考虽然执行的是3+3,但因为浙江省第一个执行了新高考政策后出现了没人选择物理的现象,而我国高校很多大学专业都和物理有关,你高中没有读过物理,大学一些专业根本学不了。所以鉴于这种情况现在实行新高考的省份都选择的模式是3+1+2,也就是语,数,外仍然正常都考,分值仍然为每科150分。物理和历史必须任选一科进行考试。最后考生再从生,化,地理,政治里边任选两科采用赋分制进行考试。所以如果大学还想读理科或者工科的话是必须得学物理的。这样就不要担心物理老师没事做了嘛😄



莫言No1


与其说是新高考来了,不如说是高考“3+1+2”改革后,学生们“趋利避害”选择的结果导致老师的剩余,毕竟,相对于总分数来说,选择物理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虽说当代社会多数学科与物理相关,但就学习难易程度和得分难易程度而言,学生不偏爱物理也无可厚非,毕竟学生学习成绩最后看的是总分而不是单科成绩,这也是为什么新高考新模式“3+1+2”下,对于“1”宁可选择历史,也不要选择物理的原因所在,对学生个体而言这事都不用考虑,如果不是考虑到后期物理在各学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想物理课程还会更惨。


高考模式可改后,物理老师过剩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消化或者说“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摆在所有学校面前的难题之一,结合当下的“校管县聘”,物理老师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一些。

第一,压缩单个物理老师工作量,物理教学向精度发展。也就是说,如果原先一位物理老师教授二到三个班级,那么,完全可以改为一名老师一个班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精度,改变物理难学、分数难得得现象, 缓解物理老师剩余的难题。

第二,部分老师转变教授课程。改变自己的教学课程,这对于大部分老师老说很难,但对于少部分老师而言并不难,就像我初中的老师专业是美术,后来改教我们英语,虽然我本身英语不怎么样,但我们班级的英语还是出类拔萃的。

第三,“县管校聘”下,部分老师转为校外物理辅导,当然,这对于多数老师是很难的,但是对于一些私立老师而言,校外和校内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且往往在校外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此,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当然,目前的物理老师过剩的现象也仅仅是初露端倪,政策制定者因为物理的重要作用,势必不会放弃物理这个重要学科和课程,届时也会出台相应政策来缓解这一课程,毕竟课程的设计要迎合整体社会的发展,如果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那么这样的改革也就没必要存在。

总之,物理老师不会过剩,现阶段的过剩也仅仅是现阶段的小问题而已,从长远来看,物理老师还是大有作为。


迷途远望


新高考执行,根本不需要担心物理老师去处,可以搞后勤,真正担心是,大量学生遗弃物理,而物理又科技发展最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面太广,科技又是第一生产力,搞科技研究人越来越少,更不可能靠别的国家给你培养科技人才,今后学习物理学生少了,恐怕会影响科技发展后备力量不足,我国离世界先进国家科技还有差距,如果这个时候发生物理人才短缺,离先进国家科技会越来越远,这才是最担心问题。


有挡CVT变速箱发明人


老师你不用担心,担心的是不学物理以后大学专业跟物理相关的都报不了那才麻烦,比方说医学就多少有一点相关,医生都不够了


望西客


去教计算机啊!


22102042


感觉改了之后不太好,现在学生多,如千军万马,必须一刀切,

如果学生少,可以采用走班选课的模式,


歌声飘过999


都去学文吧!将来能当官,搞股票,搞投资,搞经济,搞外贸,去开发房地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