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舞臺“中華四塊玉”

中華戲曲專科學校,是一所京劇演員學校,簡稱戲曲學校。1930年6月在北平(今北京)籌辦,隸屬於中華戲曲音樂院(程硯秋任北平分院院長),後改名為私立中國高級戲曲職業學校。焦菊隱、金仲蓀先後任校長,教師有王瑤卿、曹心泉、高慶奎、郭際湘(水仙花)等。

“中華四塊玉”指畢業於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玉”字科的四位旦行女演員李玉茹、侯玉蘭、白玉薇、李玉芝。

李玉茹 (1924-2008),京劇旦角演員,著名作家曹禺的夫人。

京劇舞臺“中華四塊玉”

京劇舞臺“中華四塊玉”

1932年考入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學青衣、後習花旦兼刀馬旦,師從王瑤卿、程硯秋、於連泉(即筱翠花)、郭際湘、律佩芳、吳富琴等名家。

李玉茹是“四塊玉”中的佼佼者,藝術全面,梅、尚、程、荀四大名旦的戲,她都能演,可以稱得上文武全オ。因為金校長愛才,所以對她也另眼看待,當時有人就說:“男生裡,金校長最寵愛王金璐,女生裡最寵愛李玉茹。”

侯玉蘭(1919—1976),本名侯景蘭,籍貫北京。


京劇舞臺“中華四塊玉”

侯玉蘭是“四塊玉”中的“長者”,年齡最大,有個綽號叫“女侯爺”。她性格安穩、嫻靜,嗓子好,適合演青衣,主要是學程派。她很可貴的一點是在藝術上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自幼在家學戲,帶藝考入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師從何喜春、律佩芳學青衣,後專工程派戲,她經常向程硯秋請教,把她學過的一些傳統戲,請程硯秋加以規整,使她在學習程派方面有很大進步,人們呼之為“女程硯秋”。

京劇舞臺“中華四塊玉”

李少春侯玉蘭合演《打漁殺家》


京劇舞臺“中華四塊玉”

1944年,侯玉蘭與李少春結為伴侶。1975年李少春被迫害致死,她也在1976年逝去。

白玉薇(1920-2008),自幼常隨長輩看戲而喜愛京劇。經人介紹拜入王瑤卿門下,學青衣。20

世紀40年代以出色的表演藝術和李玉茹、侯玉蘭、李玉芝並稱為中華戲校的“四塊玉”而馳名劇

壇。1949年以後在臺灣各劇團教戲,臺灣的京劇女演員幾乎都是她的學生。後來定居在美國加州。

2008年在美國洛杉磯過世,享年88歲。

京劇舞臺“中華四塊玉”

白玉薇、張金梁、儲金鵬《三婦豔》


京劇舞臺“中華四塊玉”

後排梅蘭芳,前排梅葆玥、梅葆玖、白玉薇

李玉芝(1922—1997),李玉芝和李玉茹是同父異母的姐妹。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玉字科學生。

1945年隨同丈夫先到香港,隨後定居日本,1997年去逝於東京,享年75歲。

李玉芝是“四塊玉”裡最小的一個,不光歲數小,人長得也小,但嗓子好,業內叫“小孩大嗓”。她主要是演青衣戲,而且唱得聲情並茂,《探寒窯》、《武家坡》裡的一段慢板,能唱得催人淚下。她最用功,常練私工。

京劇舞臺“中華四塊玉”

李玉芝在畫報封面的戲裝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