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他考上哈工大,卻因掛科被退學,如今僅靠400元低保生活

16歲的他考上哈工大,卻因掛科被退學,如今僅靠400元低保生活

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求短,謀者難為全。——魏徵

現如今很多名校畢業生,在實際的工作上並沒有很出色,甚至有的淪為了社會底層。劉漢清就成為了這樣一個人。他考入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然而還沒到畢業就退學回家,如今靠著400元的低保生活。曾經的數學天才劉漢清到底經歷了啥?

全村的驕傲

1964年劉漢清出生於江蘇泰州,家中世代都以務農為生。他從小便十分聰明,特別是數學成績,經常被村裡的人稱他為神童,將來一定有大出息。那時候的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父母看到那麼優秀的兒子也很是自豪。

1980年,16歲的劉漢清高中畢業了,並且憑藉著398.5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在當時這樣的分數可以說是很好的了,而哈爾濱工業大學又是當時全國重點大學。

16歲的他考上哈工大,卻因掛科被退學,如今僅靠400元低保生活

在80年代初,考上大學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闖獨木橋的一個年代,更別提一個農村孩子能考入大學。這相當於終於可以走出農村這個大門,是光明未來的象徵。當時的劉漢清成為了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在周圍都引起了轟動,一時間成為遠近各村最大的新聞以及討論對象。甚至很多父母都以他作為榜樣激勵自己的孩子。

劉漢清去學校報到那天是由父親拿著擔子將他的行李挑在肩上送著他去哈爾濱。而他離開時,全村人都在敲鑼打鼓為他送行。他一時間成為了全村的驕傲,父母更是引以為豪。進入大學後,他一直保持著認真學習,刻苦鑽研的態度。並且成績優秀,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喜愛。按照這樣進行下去,他將來極有可能會成為我國科技領域上的頂尖人才。

16歲的他考上哈工大,卻因掛科被退學,如今僅靠400元低保生活

全國數學熱潮

但是隨著1979年徐遲的報告文學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發表。這篇報告文學主要講的是數學家陳景潤破解哥德巴特猜想這個世界級難題的過程。那時候的陳景瑞是就是一個普通研究數學的人員,但他經過長時間的鑽研,最終由默默無聞變成了如今響徹全國。當時的陳景潤被稱為中國科學春天的一大盛景。這篇文章的發表震撼了中外數學界,也震撼了全國有志青年。

陳景潤的成就,成為了眾多人學習的榜樣。甚至有一些人開始學習陳景瑞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以及一些直到如今還未解決的數學難題。一時間學習數學熱潮席捲全國。而當時的劉漢清正在準備高考,並沒有對這方面有過多的瞭解,而且當時信息傳播並沒有像如今如此快速。當他考入大學時,這股熱潮已經退散。

16歲的他考上哈工大,卻因掛科被退學,如今僅靠400元低保生活

痴迷於數學研究

但沒想到在他大三的時候,無意中接觸了這篇文章,也瞭解了陳景潤的事蹟。一直有著數學天賦的他,就被這篇文章所吸引,他認為自己可以比陳景潤做得更好。自從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對數學的研究一發不可收拾。

而他並不是無目標的研究,他很堅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是打算研究字數在自然數中的分佈。數論主要研究的基本都是素數也被稱為質數。數論曾被高思譽為數學中的皇冠,很多研究數學的人都喜歡從這些難題中入手。所以當時的劉漢清,也想學習陳景瑞摘取皇冠上的明珠,為祖國做出巨大貢獻成為數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16歲的他考上哈工大,卻因掛科被退學,如今僅靠400元低保生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認為數學有一種美,一種強大的吸引力,每個數字的排列規律都富有極高的美感。他對數學的研究達到了瘋狂的地步,甚至有的時候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看著書竟然也不覺得餓,每天只睡兩個小時。當然對數學研究如此鍾愛的他,自然在對自己本專業熱處理上越來越不感興趣。甚至沒有去聽任何一門專業課,走火入魔的痴迷於數學,導致他在專業課上,沒有一門是通過的。

輔導員和系主任看到這個情況之後,也曾找過他談話,畢竟當時那個年代一個大學生而言極其珍貴,每個大學生都是國家所需要的人才。輔導員與系主任希望他可以先將本專業的知識學習好,再把重心放在研究數學上。但是對於劉漢清而言數學已經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他根本就沒聽老師的勸解。

16歲的他考上哈工大,卻因掛科被退學,如今僅靠400元低保生活

掛科太多無法畢業

對於這樣一個如此熱愛數學的學生,當時輔導員也曾鼓勵讓他從熱處理轉到數學系,甚至還邀請劉漢清去數學系旁聽理論基礎知識。但過於自傲的劉漢清在旁聽幾節數學課之後,便認為數學系的講解有問題否定了老師所講的理論知識,最終便決定自己一個人深入研究。

後來臨近畢業,但他多門功課掛科,無法順利畢業。學校從愛護學生的角度,給了他一年的時間重新學習專業知識,爭取能順利畢業。但是劉漢清並沒有珍惜學校給予的這一年重新學習的機會,他依舊沉迷於研究他的數論。後來學校沒辦法只給他發了一張肄證書,這張證書相當於被學校退學。他在被學校退學時曾經欣賞他對數學研究堅定的精神的一位教授也為他感到惋惜。

而當時那個年代是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國家包分配工作,他沒有順利畢業也就享受不到這種待遇,而他的很多同學都成為了各領域的人才。

最終他只好回到村子,回到村子的他成為了村子裡議論紛紛的對象。

16歲的他考上哈工大,卻因掛科被退學,如今僅靠400元低保生活

研究無意義靠低保生活

但他從不在乎別人的議論,依舊沉迷於數學的研究。就像在學校一樣,他對數學研究依舊痴迷,完全不在乎其他事情,既不出去找工作,也不幫著父母下地幹農活。而是一個人在屋子裡研究他所謂的數學。

1898年,他告訴一位同學說他的研究已有了初步成果。這位同學為了驗證劉漢清的研究成果便幫助他找到了國內最頂尖的權威專家,也就是如今中科院院士潘成彪。但他看了劉漢清的論文之後。他認為文章裡有5個論點還沒有證明,所以後面的這些論證都沒有意義。

16歲的他考上哈工大,卻因掛科被退學,如今僅靠400元低保生活

劉漢清看到這樣的回答,卻認為是潘成彪不知道數論,他沒有證明並不是不能證明,只是他覺得這個證明沒有意義。最終他所謂的成果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30年過去了,他依舊還是在村子裡繼續研究他的數論,由於家庭經濟困難,最終政府為劉漢清批下了低保,從此每個月領著400塊錢生活。

有著堅持鑽研的精神是值得讚賞,但沒有理論的基礎以及對待理性和科學沒有一種敬畏心,也不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以及建議這樣的堅持不過是自我盲目自信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