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宫廷古董级别老茶膏那点事之四

清宫古董级别老茶膏那点事之四

大清宫廷古董级别老茶膏那点事之四


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茶膏”名称正式出现;

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

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稀少与珍贵;

第四,茶膏一亮相,就作为贡品出现——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当时的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茶膏具体是在清乾隆年间大兴,这期间出品的茶膏不下百种之多,皆是有其独特养生之功效,今儿聊聊清宫"万夀膏",此茶膏数量本就及其稀少,有记载当年除了皇帝以及王爷能够享用,皇宫大臣是禁用此物的,当年由于是乾隆皇帝特命御茶坊监管冶炼此茶膏,目的是为了在不伤身的情况下,能够起到壮阳补肾之疗效,所以此茶膏主攻补肾壮阳,清肺止咳,抗疲劳,抗衰老,长期服用对男人房事大有帮助,并有延年益寿之功效,也因其独特功效故名"万夀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