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减负了,让学生上学轻松很多。为什么还有些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给孩子加负担?

吃货小蜗牛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1、学到知识。

2、能够在考试选拔中有优势。


以上两点,不管是哪一点,都不是从减负中得到的。如果学习是为了轻松的话,那么以上两个目的怎么达到呢?

下课早、作业少,对学习是不利的。当然,小学刚开始这还影响不大。而且我也不建议一二年级有太多的书面作业。但是如果到了高年级依然是这么轻松自在的话,那么学习肯定会很快遇到问题。


报补习班不是必须的,但是学习是一定要多做练习的。现在学生在学校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自主练习,那么回家之后就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减负是给大家更多的自由度,不是为了让孩子们不学习。减负是让大家能够更好的根据自己的规划来安排,而不是让孩子们课后不学习。

现在的孩子课后不学习还能干什么,都在干什么?很大一部分孩子在玩游戏、看电视,或者无所事事。

其实减负之后影响最大,是本身不愿意学习孩子;是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或者是没有意愿和能力管的那部分孩子。这些孩子如果不好好约束,很可能早早的就在学习上失去竞争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不要把孩子的时间用学习塞满。我建议孩子要有充分的户外活动,运动可以释放孩子的精力,而且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的潜在能力。同时,运动对大脑有莫大的好处,如果父母不知道给孩子安排什么活动,那么就从运动开始着手吧!培养孩子一两样感兴趣的运动吧!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我是一个读二年级的孩子家长,也是一个持续一线工作15年的老师。我不同意你问题的观点。

首先纠正你的问题观点,培训班不是增加负担,是为了让假期的孩子多花时间学有用知识,少花时间学坏。

我家孩子八岁半,以前还学过画画,平常每天中午弹钢琴,周末每天下午跳街舞。周内有个校内足球兴趣班。

我的认为是,报培训班根据孩子实际情况来,不能太多,一般不能超过两个。而且培训班不能逼迫孩子去学,一定要先给孩子讲明白培训的好处,让孩子自愿决定学什么和学多少。

培训班的目的是发掘和培养兴趣爱好。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很重要的,可以受用一辈子,不到可以陶冶情操、增强个人魅力、丰富业余生活,有时候还可以转化为特长、增加个人核心竞争力!

有句教育名言:要想地里少长草,就往地里多种苗。我出生自农村,懂得种庄稼,也就深刻懂得这句名言的道理。教育一个人也一样,如果孩子空余时间太多,家长没给他安排培训学习“占据太多空闲时间”,那心灵空地和时间空位就只能滋生很多杂草!假如长时间得不到控制这些杂草,那会根深蒂固,必然会影响学习之苗。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空余时间最多阶段,有很多孩子中午、晚上、周末和假期,作业很少,而且开始不做,等到临近开学才做。而绝大多数时间找不到事做,倍感无聊,于是要么玩手机,要么看电视,要么去外面找其他小朋友玩。当然,我们不能说不玩,但是,我们见的太多的学生因为玩手机游戏上瘾,和不三不四聊天被带坏,结识不三不四朋友被带上邪路,甚至上当受骗。有的今酒吧、网吧、KTV,甚至有的小学就恋爱、抽烟、喝酒,赌博,这些问题学生大都是由于平常没有合理安顿时间,太闲了,感到无聊透顶了,只能找那些“有趣方式”来玩,而且很快上瘾,一发不可收拾。很多坏习惯就这样形成了,对枯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也就慢慢失去了兴趣。

因此,适当安排培训是既可以学到技能和知识,又能占据学坏的时间和精力。而不是艰难的理解为增加孩子负担那么回事!不培训,除非你家长有足够时间陪护孩子,能监控他的时间利用,能负责他的未来!


家校共育大观园


我是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在一线城市上四年级,孩子目前有5项培训,每周总共上8节课。

在这里我亲身经历说说,我们报这么多辅导班的原因:

1. 小升初择校,这是我们放在首位考虑的问题。现在学校义务教育的那点课程,对于名校来说毫无作用。据说要想考上某一名校,小学六年级的英语要达到初三水平,只有按这种超前的学习,才能赢得优势。而数学必须参加各种杯赛,并取得优秀证书。要想获得这些证书,辅导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2. 才艺爱好,现在的孩子至少要有1-2种才艺。只有这样,在学校或者以后工作的地方,他才上得台面,同时也能从中找到自信。最主要的是孩子有了一二种爱好,以后他自己心情不好的时间,也可以有所排解。

3. 运动,不管学习有多好,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是不行的,所以在孩子学习和才艺的基础上,孩子至少要坚持一种运动。这个运动要坚持的话,也要培训精通,并让他从此爱上这种运动。


我是【二胎时代2017】,乐于分享从备孕至育儿的经验和提供建议,关注我了解更多资讯!


二胎时代2017


送孩子去补习,已经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新常态,已经是中国家长缓解焦虑的必选方式,无法逃避的方式。

今年暑假在我以前大学宿舍的小群里就说起这个问题,其中一个舍友说,成绩好就是王道!到了补习班才发现,连孩子学校那个奥数学霸都在补习班里补习,自己的孩子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句永不过时的金句!家长们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不买化妆品,卖房都争先恐后奔跑入场,为孩子争取一席之位。这就是中国式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真实反映,还哪会管什么减负,孩子成绩第一,家长虚荣心第一,每个家长都相信自己孩子就是未来的人才,孩子在自己心里都是最棒的!自己实现不了的,好,孩子你必须争气点,势必给我光宗耀祖,扬眉吐气……



一到暑假不是经常有这句话出现: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父母之所以攀比,就是因为这句话而得的焦虑症:越优秀的学生,补习越多,暑假日程安排越紧凑。不是去补习班补习,就是家长自己补,因为有不少家长也是高学历人才,对于孩子补课,很多都是小意思啦,自己动手,监督更到位。

现在,我也是自己在家里跟孩子补课,孩子爸负责数学,我负责语文、英语。孩子在这个应试教育下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医生建议,不要给孩子压力,让她自由快乐成长。所以,我们不敢把孩子往外送,自己来!不敢奢望孩子多优秀,起码能维持她现在的状况就好了。她自己心里也不希望自己掉队,她有着自己的理想。唉!做家长真的难两全。她们班已经有不少学霸和中等生都在外面补课中,她知道自己必须要靠自己,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也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持她。



学霸都在努力,你凭什么不努力?掉队的代价就是失去好的学校资源,孩子难成才,家长没面子,这可承受不了啊!老母亲,那个小心脏啊!“我妈快乐,全家快乐!”最近火起来的这句话就是最贴切的对孩子在外面补课的诠释!
送孩子去补习,在现代中国的应试教育国情下,已成为了一种潮流,中国式家长的疯狂,也是逼于无奈的疯狂。


写文字的妈咪


补课的话题在头条和悟空里已经说得太多了。今天看到这个话题,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这两天正好参加了一个大学学长的班级聚会,他们从外地聚到南京。当年我在学校学生会,跟他们班级大多数同学比较熟悉,加上他们班同学对南京不太熟悉,所以我应邀参加聚会的同时顺便给他们当个临时向导,这个过程中也聊了很多很多关于过去和现在的感受。

学长们谈话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当年在学校学习的情况,深感当初就是学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些当初80年代初上大学的学生,普遍的感受就是学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当时能够做到这一步,如果父母阻拦不让学习,他们也是要拼命的,尤其是多数家出自农村家境不太好的同学,当初如果不是自己的坚持,可能因为一念之差就放弃了。也正是因为当初的学习,给他们打造了很好的基础,所以他们才会有今天。

可能题主会觉得我的回答有点走题,但是,我不觉得。

题主说的话题,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在说减负,可是我一直想问的是对于很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真的到了要减负的时候了吗?减负到底要怎么减?在读书方面我们究竟要不要去努力?有没有必要刻苦的学习?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现在看到在读书的孩子,总是会说一句现在孩子读书真辛苦。读书真的那么辛苦吗?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维来快乐学习,乐享其中?就像当年我们经常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还想着要拼命去读书那样?

如果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确实有很多东西我们自己学不会弄不懂,学校的学习并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通过补课的方式来把存在的问题给解决掉,就像排除前进路上的拦路虎一样,这是为了以后轻松学习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为什么要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这其中是靡刀不误砍柴工。反过来说,当你的人生路上遇到很多很多的绊脚石的时候,你不去排除他?你会觉得路越来越难走,其实读书也是这个道理。

多数时候我不觉得那些要读书的要补课的,是家长给孩子在家中负担。当然,如果是盲目跟从,并不知道要什么,看别人家孩子补我也给孩子补,或者说过度的给孩子补课,增加了很多超出他能力和范围的东西,可能存在着增加负担的问题。但如果只是说我有时间好好利用,我还想在课外学习更多更好的东西,或者说把我自己在课内没有学过的东西,没有学懂的东西来通过补课的方式,达到学懂的目的,就像一个旅人想要上路,先卸下自己的包袱,轻装上阵,那又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说不要一提到补课就觉得是给孩子加重负担,对有的人来说,补课可能是一种负担,但对有的人来说,真的不是,如果换换一种方式思考,我们也是能够更客观的去看待补课这件事。这也是这几天我跟我的学长们一起聊天时加深的想法,其实也是我自己一直秉持的态度。


苏小妮


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从业6年,算是比较年轻的一名老师吧。

在这6年中,我越来越感受到,现在的中小学生压力越来越大了。除了每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写作业,周末也是被补课班填得满满的。

特别是中学生,周末上课也不再上兴趣班了,什么书法、钢琴、舞蹈,通通一边去。周末两天都被文化课填满。

那么,暑假寒假应该休息休息了吧?

错!每到大假期,我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大部分都是家长打来的,希望我能给他的孩子补课。

我即使说学校规定老师不能补课,也无济于事。家长们还是苦苦纠缠。

后来,我推辞不了,就在家里带几个孩子上课。

一个暑假,上课30天,学费6000元,家长们毫无怨言,掏钱不眨眼。大热天的,有些家长天天送孩子来,等孩子上完课,再接孩子走。太辛苦了。

事实上,我认为,给孩子补课,其实一点用也没有。周末补课没用,大假期补课更没用。

中学的课程其实并不重,知识点也并不多。对于一般孩子来说,在学校中的学习时间,消化掌握这些知识完全足够。

如果孩子平时用心学习了,那么根本不需要假期再补课。补课纯属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如果孩子平时就不好好学习,那么假期补课就能好好学了?假期里,他(她)更不会用心了,玩心更大。

所以,我以多年教学经验和补课经验告诉各位家长,没必要让孩子假期补课,暑假冒着酷热,寒假冒着严寒,没一点用,反而受罪。

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学生,把握好在学校的时间就足够了。如果孩子没在学校好好学,被归为“差生”,家长也别太担心。有些孩子随着年龄增大,后来会很自觉,学得很好。

即使以后也不好好学习,也没太大关系。毕竟,作为家长都应该知道,学习对孩子长大以后的发展没有那么大影响。每个孩子都有一项或几项天赋,谁也保不准他(她)以后不成材。

是不是?

生活中,大伙都要轻松。让孩子们轻松一些,做家长的,更要轻松。毕竟,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嘛!


长安供销社





醒醒是梦


就是因为学校减负,教的内容不够多不够全面,才要自己去补课。想想我们小时候,老师严厉认真负责,学校也没有那么多考核评优工作,老师就是讲课。现在的老师刚毕业就带班的大有人在(我孩子班主任就是,没有任何经验),还要忙学校的各种任务,就算想安心教书都困难,这种情况下不补课怎么办?现在不吃苦长大了吃苦么?而且学习的苦是最容易看见成果的,你只要努力就可以,将来工作的时候并不是你努力就会得到你应得的。一些佛系父母认为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随他去吧,以后什么样现在不能下定论等等,我觉得对一半,学习确实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他却决定你将来过什么样的生活,除非家里有矿,有上亿资产继承,那就快快乐乐过童年吧。


夏小沫summer


做为年近五十的人,也许是老观念的缘故吧,个人不赞成给学生过多的减负。因为小时候学过的古诗和古文到现在能够背的过,而后来学的东西却背不过,所以,应该学的东西还是要多掌握。十年寒窗苦读,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茶叶篓子


因为家长比学生更了解这个社会。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机会不会给没准备的人。

只有两种方式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资源。

一种是本身家庭条件非常优渥,可以给孩子铺就一条坦途。
另一种就是让孩子本身更加优秀,成绩高于周围绝大部分人。
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
大部分家庭家里都没有“矿”,孩子自然无法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家长也自然会明白这些。那么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超过身边的其他人,则成了让孩子在未来能够占据绝对优势的最佳选择。
说到底,学校的减负只是一种掩耳盗铃行为。自以为表面上大家都少学一点,却忽略了有种东西叫做“排名”。

未来走上社会,社会不会因为你“减负”了,就会体谅你,允许你用较低的成绩来换取较高的资源。

毕竟主导社会前进的是理智,而不是情感。
走上社会之后,经过减负的孩子被那些私下补课的孩子秒的渣都不剩。
这都是家长能够预想的到的。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

“你们都减负吧,我去偷偷补习,未来,我的孩子会把你们这些减负过的孩子秒的渣都不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