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圖/網絡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知否》盛墨蘭、《少年的你》魏萊


最近重溫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發現劇中女主的四姐——盛墨蘭的人設,與我看過的電影《少年的你》中的魏萊很像。

這兩個女子,雖然一個生在古代,一個生在現代,但年齡相仿、性格相似,都屬於那種外表青春美麗,內心冷酷無情的反面角色。她們一邊欺負別人,還要一邊裝無辜,裝天真。從這個角度來看,她們是可恨的。

這兩個女子的所作所為,都讓人憤怒,但與其他反派不同的一點是:

其他反派,會讓觀眾恨不得衝進屏幕裡問他們:你的良心呢?

而墨蘭、魏萊這樣的反派,我們不會想要和他們講道理、講良心,因為她們根本講不通。她們生來就沒有明過事理,沒有長過良心——就像那些討厭的“熊孩子”,讓人想打、想罵,卻不想和他們浪費口舌。

古語云,“無知者無畏”,墨蘭和魏萊,她們肆無忌憚的壞,其實是源於無知

為什麼無知?因為她們的父母沒有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她們不是變壞的,是生來就不知道如何去善良。從這個角度來看,她們是“可憐”的。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本文將分析墨蘭和魏萊性格中的共同特徵(即“可恨之處”)、所受家庭教育的共同缺陷(即“可憐之處”),通過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為當代家長教育子女的方式,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一、同樣的“可恨”:墨蘭與魏萊,都是披著人皮的魔鬼,美好的外表下掩藏著惡毒的心

①一個楚楚可憐,一個乖巧可愛,她們都有一副“好人”的外表

墨蘭雖是庶女,但因為是父親的寵妾所生,也頗得寵愛,衣著打扮、一舉一動都是“嫡女的派頭”;

盛家開了家塾,女子也能學文化,加之墨蘭的生母林小娘是讀過書的,她被養得頗為風雅,愛吟詩弄詞,又天性要強,多次在京城官家子女的詩會中拔得頭籌;

除了這些,墨蘭還有個“殺手鐧”,就是愛哭。墨蘭的性子隨林小娘,懂得示弱,只要她眉頭一皺,眼淚一淌,父親就對她無有不依。

觀眾開了上帝視角,知道墨蘭心機深沉,但劇中不瞭解墨蘭的人,都會以為她是個知書識禮、嬌媚柔弱的大家閨秀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如果說墨蘭是古代才女、閨秀,那魏萊就是現代學霸、女神。

魏萊出場的時候,我根本沒意識到她是反派。因為她看起來是那麼漂亮,那麼陽光——長髮飄飄,笑容燦爛,一身乾乾淨淨的校服,和女主陳念搭起訕來,未曾開口先笑三分,一副天真活潑的模樣。

魏萊成績很優秀,很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家境也好,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她就像我們身邊那些溫室裡長大,不知人間疾苦的乖乖女,放在校園偶像劇裡,也算得上是“女神”,不瞭解的人,很難討厭她。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魏萊

②一個陷害妹妹,一個霸凌同學,她們都是一副魔鬼心腸

看過《知否》的都知道,墨蘭的愛風雅、懂禮儀,其實都是裝的,是為了釣金龜婿,攀高枝。她優雅、柔弱的外表下,是一顆險惡的心,每每犯了錯,為了不失去父親的寵愛,都要淚眼盈盈地假扮委屈,栽贓嫁禍給如蘭、明蘭兩個妹妹。

這些還算是小事。墨蘭主要有三“惡”:

一是見永昌伯爵府的吳大娘子喜歡妹妹明蘭,以為明蘭即將攀上高枝,心生嫉妒,用碎瓷片劃傷了明蘭的臉;

二是不顧全家的名聲,不顧兄弟姐妹的前程,與永昌伯爵嫡子梁六郎偷情,並用不光彩的方法,逼迫孃家促成這門親事;

三是婚後謀害丈夫的妾室、通房,用各種下作手段,讓她們的孩子或流產、或難產、或早夭,總之一個都沒保住。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墨蘭與丈夫梁晗

年紀輕輕,就如此自私、殘忍,墨蘭如果生在現代,很可能會是一個校園霸凌施暴者,就像《少年的你》中的魏萊那樣。

魏萊,看似是個乖巧的優等生,實際是個校園霸凌頭目。她把同學胡小蝶侮辱到絕望自殺,還在公安局裡大言不慚地叫囂:她是自殺的,跟我有什麼關係?

女主角陳念給胡小蝶的屍體蓋了一件衣服,從此就被魏萊盯上,並瘋狂報復——她怕陳念在警察面前揭發她。

她趁亂把陳念推下樓梯,還居高臨下,冷眼旁觀,挑釁的眼神裡彷彿寫著“是我推的你,你能怎樣?”

她多次在放學路上把陳念攔下,對她拳打腳踢,甚至逼得陳念躲進垃圾桶;

高考前夕,她糾集一群同黨,把陳念圍堵起來,剪頭髮、撕衣服、拍裸照,滿口汙言穢語,極盡侮辱。

看到這裡,我忍不住憤怒地握緊拳頭。這個女孩,怎麼能惡毒到這個地步?哪怕她們的霸凌行為被人看見,她也只是害怕這次“玩大了”影響參加高考,從來沒有一絲半點的愧疚之心。

警察鄭易問陳念“你見過野生動物的眼睛嗎?”沒錯,那就是魏萊的眼睛。她的血液裡,沒有人性,只有野性。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把陳念推下樓梯後,魏萊面無表情

一個立體的反派,才是一個成功的反派,壞人本身不算可怕,可怕的是壞人長了一張好人的臉,真正的好人只能吃啞巴虧。從藝術效果上講,墨蘭和魏萊的角色塑造都是成功的。她們就像“熊孩子”,讓人想計較,都無處計較,只能乾生氣,因為他們根本就什麼都不懂。他們不是不肯認錯,是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錯。

二、同樣的“可憐”:墨蘭與魏萊的邪惡都源自無知,而這無知,又都源自不合格的父母、不正確的家教

成功的反派,往往都是有故事的反派。我們忙著為“熊孩子”而憤怒的時候,其實應該思考一下,是誰造就了“熊孩子”?沒錯,是“熊父母”。墨蘭和魏萊的無知,都來自於不合格的父母,失敗的家庭教育,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①“有條件的愛”:她們都有一個愛面子大於愛孩子的父親,導致她們人格分裂,變得虛偽

墨蘭的父親盛紘,看起來是極寵愛她的,好吃好穿的都給她,每次墨蘭犯錯,只要眼淚汪汪地哭上一場,再嫁禍給妹妹,父親準會被她矇蔽。

但墨蘭心裡清楚,父親愛面子遠遠超過愛自己,一旦自己做了有損家族名聲的事,被他發現,是絕不會輕饒的。也就是說,盛紘對墨蘭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墨蘭乖巧懂事的時候,才會給她庇護。墨蘭深知這一點,她的內心其實很缺乏安全感,每當母親或自己犯錯,她總是慌了神,問母親:“爹爹是不是不要我們了”?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墨蘭父親——盛紘

魏萊的父親在電影中戲份很少,但我們可以看出,他也是一個嚴厲、愛面子的父親。囂張跋扈的魏萊為什麼跪下來求陳念不要報警?因為她害怕高考受影響,還得復讀。為什麼怕復讀?因為上一次高考落榜,父親因此一年都沒有理她。

魏父對魏萊的愛,也是有條件的。只有魏萊足夠優秀、給他爭臉的時候,他才愛她。魏萊死後,公安局叫家屬辨認屍體,魏父認出女兒之後,轉身就走,因為他覺得魏萊的死,也是在給他“丟人”。

每個孩子,都渴望父母的愛。當他們發現,只有變得乖巧、優秀,才可以贏得父母的青睞,他們就會不斷追求這些,如果做不到,那就假裝做到;但同時,每個孩子又都渴望父母無條件的愛,他們潛意識裡總想知道,“如果我不那麼乖,不那麼優秀,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於是他們的人格開始分裂——戴著“乖孩子”的面具,暗地裡卻在“壞孩子”的邊緣瘋狂試探,越陷越深。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魏萊死後,魏父指認屍體

②“無底線的愛”:她們都有一個缺乏良知、沒有邊界的母親,導致她們自私自利,漠視生命

墨蘭的生母林小娘,是一個虛偽、有心機的女人,她假裝愛慕盛紘的人品和才學,勾引了他,未婚先孕,順利嫁他為妾,並靠著裝柔弱、裝深情,處處壓制著盛紘嫡妻王大娘子,享盡榮華富貴;同時,她也是一個心腸惡毒,沒有底線的女人,見另一個小妾衛小娘有了身孕,極有可能生下兒子,怕人家分走盛紘的寵愛,就設計讓人家難產,一屍兩命。

在林小娘眼裡,一面裝好人,一面用陰毒手段剷除異己,就是正確的生存之道,非但不會遭報應,也不會受良心的譴責。她把這套“經驗”全數教給墨蘭,墨蘭也對此深信不疑。墨蘭做壞事,林小娘不僅放縱,還要煽動、支持。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墨蘭生母——林噙霜

魏萊的母親,表面看是一個很優雅的婦人,說出來的話,卻十分自私、冷漠。

警察找上門,說孩子涉嫌霸凌同學、逼得同學自殺——尋常父母在這種情況下,首先都會仔細查問孩子,是不是確有其事。但魏母呢,一口咬定“我們不是這樣的家庭”,弦外之音是:就算我女兒真做了,你們也不能怎麼樣。她威脅警察“真要追究起來,誰臉上也不好看”,說白了就是包庇、縱容魏萊。

魏母溺愛自己的女兒,卻視別人的生命如草芥。胡小蝶自殺,她說“對方家長什麼身份?他們孩子心理素質怎麼就那麼差?”可見在她心裡,誰“身份高”、有權有勢,誰就有理。難怪魏萊會在公安局叫囂:“胡小蝶死了不好嗎?她要是沒死的話,她媽也弄不到那麼多錢!”也難怪她會試圖用錢收買陳念,說出“你收了錢我也放心點”這種“不要臉”的話——

這都是她母親教給她的:人命算什麼?都能用錢和權解決!

母親無底線地縱容,孩子只會無底線地犯錯;一個冷漠的母親,也只能教出一個沒良心的孩子。父母的包庇、溺愛,只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什麼都可以做,不用承擔後果。看似是“愛”,實則是“害”。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魏萊母親為女兒開脫


三、墨蘭、魏萊的家庭教育問題,值得當代家長深思,並從中吸取教訓

從墨蘭和魏萊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合格的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模式,會給孩子的人生帶來不可挽回的負面影響。

也許有人覺得,墨蘭和魏萊的父母,他們的教養方式沒有問題:

要求孩子優秀、乖巧,難道不對嗎?家長“望子成龍”,也是為了讓孩子學好本領,以後過上好日子啊!

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寵愛一些有問題嗎?當爸媽的不“護犢子”,難道任由別人欺負孩子嗎?

其實,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但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學問,不能一刀切,要講究平衡。“望子成龍”也好,“護犢子”也罷,都要有個度。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林小娘迴護女兒墨蘭

①如何處理“望子成龍”與“尊重個體自由”之間的關係?

家長“望子成龍”本沒錯,錯的是把孩子優秀與否,與愛不愛孩子掛上鉤。

一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內心的邏輯是這樣的:我必須得對孩子期望高一些,要求嚴一些,不能由著他們自己,否則孩子就要學壞了!

其實,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低估。人生來就有求生本能,只要家長告訴孩子適者生存的道理,並以身作則,加以引導,孩子自然會為了更好地生活而努力變得優秀,無需家長通過“你不優秀我就不喜歡你了”來威脅。事實上,這種威脅可能不僅沒用,還會起反作用。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如果考試考好了,我爸爸會非常高興地誇獎我,我媽媽則什麼也不說;

如果沒考好,我爸爸會安慰我“沒關係,我們也不能次次都考第一名,總得給其他小朋友一點機會嘛”,然後幫我做試卷分析,讓我明白自己差在哪裡。而我媽媽呢,總要先把我罵一頓,讓我面紅耳赤,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然後就冷暴力、不理我,如果我羞愧得哭了,不論我正在寫作業,還是正在吃飯,都會教訓我:“哭哭哭,就知道哭,考那麼點分還好意思哭”!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望女成鳳”的,我考好的時候,他們都比我考差的時候要高興。其實他們一樣愛我,但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總覺得爸爸比媽媽更愛我,因為爸爸的愛是無條件的,媽媽的愛,是我用“優秀”換來的,一旦我不優秀了,她就不愛我了。

自從爸爸去世後,我開始變得分裂:表面上要裝乖、裝努力,討好媽媽;內心卻越來越叛逆,控制不住地不想學習,只想偷懶,成績也大不如前,因為我潛意識裡總想證明:媽媽對我的愛,與我是否優秀無關。

你優秀,我就愛你,你不優秀,我就不愛你——這是有條件的愛,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分裂成兩個矛盾的自我;

我希望你努力變得優秀,但你若註定平庸,我也同樣愛你——這是無條件的愛,會讓孩子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也擁有被愛環繞的底氣。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②如何處理“嚴管”和“厚愛”之間的關係

很多家長都糾結一個問題:對孩子的管教,到底是嚴格一些好,還是慈愛一些好?太嚴格,怕傷害孩子的感情,也怕把孩子嚇得膽小懦弱;太慈愛,又怕把孩子縱得無法無天。

針對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是:寬嚴相濟。要劃出底線,也要給足愛。

關於這個道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舉過一個很生動的例子:孩子想買玩具小汽車,但家裡已經有很多小汽車了,父母不給買,孩子就在地上撒潑打滾。

面對這種情況,有些家長可能會選擇把孩子打一頓,拖走,這樣雖然給孩子亮明瞭底線,卻傷了孩子的自尊,也有損親子之間的感情;有些家長可能會拗不過孩子,再給買一輛小汽車,這樣雖然滿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卻也失去了原則和底線,孩子一看撒潑有用,還不會受罰,以後還會故技重施,甚至變本加厲……《少年的你》中的魏萊,就是這樣被母親縱壞的。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李玫瑾教授

家長到底該怎麼做?李玫瑾教授給出的方案是這樣的:把孩子抱回家,關起門來,不打、不罵、不說教,只是嚴肅地告訴孩子,這個事情不行就是不行,然後看著他哭;等孩子哭累了,哭夠了,再給點愛,拿熱毛巾幫他擦擦臉。

李教授的方法,是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其實,每個孩子生下來,就像一頭懵懂的小獸。他們幼小可憐,需要關愛;他們野性未退,也需要馴化。當家長的,需要做到這兩點:

通過堅定的拒絕,為孩子劃出底線,告訴孩子,你不是宇宙的中心,不能為所欲為;

再通過溫柔的愛意,疏導孩子“得不到”的憤怒情緒,讓孩子知道,你無需得到一切,擁有爸爸媽媽的愛,你就是安全的。

《知否》墨蘭、《少年的你》魏萊:同款“熊孩子”,源於同種家教


寫在最後:

劇中的墨蘭、電影裡的魏萊,結局都不好。

墨蘭雖然得嫁高門,卻被丈夫發現了虛偽、自私、殘忍的真面目,從此厭棄了她。她自恃才高,生性要強,卻滿盤皆輸,晚景淒涼;

魏萊更糟糕,她想要用錢收買陳念,言語之間讓陳念感覺受到侮辱,憤怒之下把她推下樓梯,摔死了。她的名字諧音“未來”,卻死在了十七八歲的花季,再也沒有了未來。

我們只看到她們是惡魔,卻忘了她們也曾是孩子,她們被生下來,也是一張白紙。在她們分不清是非、辨不清善惡的時候,父母教她們什麼,她們就以為什麼是對的。如果換一對合格的父母來教養,她們也許不至於此。她們固然可恨,但她們又何其可憐!

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熊家長”,墨蘭和魏萊的人生悲劇,表面是自作孽的報應,實則是家庭教育失敗的後果。痛恨“熊孩子”之餘,我們更應該學會做一個好家長,用無私的愛、明確的底線去馴化孩子,讓懵懂小獸成長為一個有良知、有分寸的,大寫的人。

END.


我是李慢,熱愛寫作的大齡女青年。凡事總比同齡人慢半拍,卻從未停止自我成長。關注我吧,讓我陪你慢慢成長,慢慢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