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芙变成丐帮帮主夫人,郭襄创立峨眉派,郭破虏的结局如何?

用户64359795


目前最官方的说法是郭破虏随着襄阳城破而殉国,作为大侠郭靖之子,为民族大义而死,死得其所。这一点从倚天剑屠龙刀各自的结局都可以看得出来。

襄阳城被蒙古大军攻破后,郭靖黄蓉夫妇以身殉国,成为千古称颂的侠义之佳话。 郭靖的大女儿郭芙,在襄阳城被攻破后下落不明;

二女儿郭襄携倚天剑逃生,于40岁后创建峨嵋派,成为一代宗师; 长子郭破虏携屠龙刀逃出生天,从此遁迹江湖,下落不明。

刀在人在,刀亡人亡,屠龙刀既然是无主之物,那么郭破虏估计也死于战场。

但作为郭家唯一的男丁,大家都希望郭破虏还活着,于是下面的桥段出现了。

关于郭破虏逃出襄阳城后的下场猜测:

一、被金庸先生忽略,最终病逝在桃花岛

《神雕》之后,桃花岛便消失在了金庸老爷子的笔墨之中,与桃花岛一同消失的还有郭芙和郭破虏,郭家一脉只有郭襄在《倚天》中有所表示,难道金庸先生将郭破虏忘记了吗?

其实不然,金庸先生赋予了郭破虏最为平静的人生。

郭破虏在《神雕》中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让郭靖黄蓉夫妇的人生显得更加立体。 金庸先生将“郭靖”这一人物角色设计的过于完美。

他拥有萧峰的气概与胸怀,却比萧峰多了一份爱情上的恩赐;

他拥有虚竹的善意与运气,却比虚竹多了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

《射雕》中的郭靖,无论是武功、经历、情感、性格都是完美无缺的,而当武侠时代过渡到了《神雕》的时候,金庸先生又赋予了郭靖儿女双全的家庭,以及保卫国家的事业。

纵观金庸先生所著15部武侠小说中的各个主人公,郭靖的人生无疑是最完美的,因此郭破虏只不过是郭靖人生中的点缀,所以金庸先生并没有在郭破虏身上浪费笔墨。

纵观全书,郭破虏的出场不足十回,台词只有五句,存在感薄弱且身上没有伏笔。

本来以为郭破虏能够成为下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却不想金庸先生特意斩断了与郭靖之间的情愫,将《倚天屠龙》记的背景一竿子支到了一百年后的元朝末年,彻底断绝了郭破虏和郭襄这条线的剧情。

郭破虏、郭芙也成为了小说中的失踪人口。 我认为金庸先生是有意将郭破虏略写的,因为他存在的意义,已经随着郭靖的死亡而失去了价值。

金庸先生不可能将武侠世界设计成郭家的天下,为了使小说更加具有多样性和随机性,郭破虏只能成为牺牲者,他最好下场就是和姐姐郭芙在风景如画的桃花岛上度过平淡的一生,然后安安静静的老死,作为一个“终结者”,结束属于郭家的武侠时代。

二、改名换姓,成为明教教主阳顶天

《倚天》中,有一位管理着庞大的组织抵抗元朝的绝世高手,这个人就明教教主阳顶天。

阳顶天的真实身份,极有可能就是郭靖之子郭破虏。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郭靖夫妇镇守“襄阳”,所以将二女儿取名为“郭襄”,而阳顶天姓“阳”,正好对应了“襄阳”二字。

“顶天”两个字有“支撑天下”的含义,恰巧与明教反对元朝的意图不谋而合。 然而阳顶天为何甘愿将一生时光都奉献于反抗元朝的事业中呢?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血海深仇”。

试想一下,有能力对抗元朝,且武功高强,并精通兵法、奇门遁术,还研究出“明教五行大阵”的人,除了郭靖之子郭破虏之外,还能有谁呢?

因此,阳顶天的真实身份,极有可能是郭破虏。 郭破虏在襄阳城被攻破之后,携屠龙宝刀逃出生天,为躲避元军的追杀,郭破虏逃亡西域。

在逃亡途中,屠龙宝刀被郭破虏丢失,从而流落江湖,郭破虏则被西域的明教徒所救,加入明教。

郭破虏加入异教,难免有辱家门,所以更名为阳顶天,郭破虏的内功深厚,因此学会了乾坤大挪移,成为了中土明教的教主。

阳顶天执掌中土明教期间,惩恶扬善,举旗反元, 造五色大旗,排列五行大阵,颇有一统江湖之势,曾凭借着深厚的内力打败少林三僧,与张三丰齐名。

在如今连载的新《倚天》中,阳顶天更是精通降龙十八掌,更加说明了阳顶天的真实身份就是郭破虏。

最关键的一点是,阳顶天身为明教之主,心怀抗元大志,却因为得知妻子出轨而练功走火入魔致死,难免让人觉得阳顶天死的有些狗血,但是对比郭破虏的人物性格,我们会发现阳顶天的死非常合理。

郭破虏为人醇厚,重情重义,与郭靖的性格极为相似,即便郭破虏化名为阳顶天,也无法彻底改变自己的性格,所以才会死在感情上,因此我认为阳顶天就是郭破虏的可能性非常大。 综上所述,郭破虏的下场无非两种:

一是被金庸先生遗忘,隐居江湖,或者老死在桃花岛。

二是改头换面,凭借着郭家的武功暗中操纵江湖,抗击元朝为父母报仇。

无论哪一种,郭破虏的人生都是可悲的,作为郭靖的儿子,郭破虏无疑是光荣且幸福的。

但他生不逢时,偏偏遭遇到国破家亡,也许郭破虏就是阳顶天,但我宁愿希望他不是,因为他没有义务必须成为像郭靖那样以一己之力支撑起国家兴亡的大英雄,太苦了。

我更希望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哪怕他庸碌一生,而不是人们口中的,某某人的儿子。


白话历史君


大侠郭靖与丐帮帮主黄蓉,育有三名子女,长女为郭芙,配于耶律齐,鲁有脚后的丐帮帮主。次女郭襄,四十岁那年大彻大悟,出家为尼创立峨嵋派。独子郭破虏,在《倚天屠龙记》通过灭绝师太之口,我们得知,郭破虏青年殉国,与父母一起战死襄阳城。

历史记载,公元1273年,蒙古大军攻破襄阳,在此一役中,郭靖黄蓉夫妇双双殉国,次女郭襄带着倚天剑突围而去,独子郭破虏身死沙场。从历史的角度上看,以蒙元的蒙哥大汗死亡期日为参照,蒙哥死亡为1259年,对比书中蒙哥为杨过飞石击中而死,那么此时的郭破虏为16岁,经过了14年,即1273年襄阳城破时,郭破虏约30岁。

在宋代,古人结婚年纪差不多十七八岁,也即是说,郭破虏应该已经结婚生子,以郭靖在襄阳城的尊崇,以及江湖的地位,想来郭破虏之妻门风不会低。而且郭破虏和父母学习武艺,带兵打仗,而立之年正是大成的年纪。如果不死,正常情况下,应该学有大成。

郭靖一家满门忠烈,忠心为国,真不愧是侠之大者。






北望大坡滩


根据原著,郭破虏最后殉国了。

小郭童鞋,尽管和郭襄是双胞胎,但是戏份,却寥寥无几。金庸根本就没想过,让他出来露露脸。好大的一个花瓶啊。

小郭为什么会被雪藏?

因为按照年龄来划分,小郭是郭杨家族,侠之大者继承者实际上的第四代代表。第一代,郭啸天、杨铁山,第二代郭靖,第三代杨过,第三代郭破虏。郭靖达到了高峰,杨过延续了这种威视,但是到了第四代郭破虏,戛然而止。

为什么呢?

因为小郭的戏份,都被他的姐姐郭襄抢了。郭襄要去孵化一个人,要去渡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张三丰。后面的时代,是属于张氏一族的(张三丰、张无忌)。

郭破虏不可能去复制,杨过的成功模式,他从小家教很严,耳濡目染,性格温厚,自然只能复制傻郭靖的IP形象。

不管后来,郭破虏武功如何,但是既然连郭靖都战死沙场,小郭也必然战死城下了。这是性格使然。无关乎武功高低。他郭破虏没有喝过蛇血,武功造诣,估计也难超越他老爹了。郭靖之所以有了质的飞跃,就是有蛇血的加持啊。

实际上,如果让郭破虏来杨过叽叽歪歪,缠斗一世,也没啥看头啊。男人,自然有男人要做的事。

~~三生有画,画中有话,欢迎关注哦~~


三生有画


英雄不能绝后,何况还有黄蓉的缜密安排,郭破虏是郭靖家唯一男丁,襄阳城破后更有一番惊心动魄动人心魄的故事!


1273 年元军攻破襄阳城,郭靖、黄蓉夫妇自杀殉城,郭破虏失踪,是年30岁。

郭破虏被打成重伤,失去记忆,奇经八脉被震破,武功全失,变得痴呆,在寻找丐帮中被丐帮净衣派收留,但无人知道他的身份。也开始他三年的流浪生活。

1276年蒙元军攻占南宋行在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和平受降仪式,赵隰正式退位,但赵隰之弟赵昰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

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 蒙元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粤地。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

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 蒙元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粤地。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

郭襄寻找杨过未果,听说杨过曾出现在峨眉金顶,赶往寻找,但是没找到。心灰意冷,遂留在峨眉上练习《九阳真经》,终有大成,但听到襄阳城破的消息后,下山去往襄阳城,没找到父母姐弟,又去元朝大都寻找一直没有。

后来听说元朝皇帝要把郭靖黄蓉遗骨遗物安葬在临安牛家村,又赶往牛家村。

本小说也是从这时开始。

《破虏英雄传》主要讲诉郭破虏和郭襄姐弟俩人的故事,中间还穿插张三丰的故事,以郭襄听闻忽必烈要在临安牛家村为郭靖黄蓉灵柩下葬为引子,江湖传闻郭靖有秘籍出现,武林中江湖正义志士和非分之徒涌峰前来抢夺郭靖秘籍,郭襄听闻赶来,才知是一场骗局陷阱,幸亏大侠杨过出现救了众人,并告诉郭襄他弟弟郭破虏还幸存人间,郭襄听了大喜,二人分别后,郭襄介入丐帮污净两派比武大会,无意间遇到已经被打成痴呆的郭破虏,谁知却被人掳走,姐弟又不得相认。

机缘巧合下,郭破虏被南海神尼所救,暂时恢复心智,但却恢复不了以前的记忆,于是南海神尼令门下女弟子带领郭破虏去少林寺医治,到了少林寺听到佛道大会将来,蒙古人将对全真教不利,郭破虏又和师姐赶忙赶往终南山,路上好心救人又被人所伤,到了全真教,巧遇同样赶来的郭襄张三丰等人,郭破虏却被打入悬崖,郭襄伤心欲绝,蒙古国师打败全真教,郭襄张三丰阻止,却也无法战胜,眼看全真教要被灭教之时,郭破虏破洞而出,用刚学会的《先天功》,巧赢蒙古国师,解了全真教之围,郭襄郭破虏姐弟才得以相认,但是郭破虏却没有以前的记忆,无法想起襄阳城破时的事,也不知杀父仇人是谁?

全真掌教说,要想郭破虏恢复记忆就得昆仑山寻找还魂草,于是郭破虏郭襄姐弟又赶往昆仑山,中间经历明教昆仑派事变,来到毒王谷……………

惊心动魄,让人看了欲罢不能!












暴雨梨花孤灯下


一般富二代能守业不败家就已经算是合格了,能创业成就超越父辈的古往今来也没有多少。

首先,说一下当时的时局,郭靖和黄蓉以身殉国了,宋朝没有了,元朝入住中原,那是一个对汉族不友好的朝代,产生了很多不友好的传说,比如五户人家公用一把菜刀,新娘子初夜权归蒙古人,现在这些历史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这样的流言居然可以千古流传,至少可以判断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容乐观。

郭破虏在宋灭以后只能有两个选择,一,继续举郭靖大旗抗元,二,隐姓埋名苟且偷生。

从后续金庸的小说里面看,郭破虏应该没有继续抗元,而是明教接过抗元大旗,最后还成功了。

郭靖在襄阳抗元多年,是宋朝英雄,但是翻过来就是蒙古人的仇敌,他影响了蒙古人征服中国的进程,而且是好多年,那么蒙古人肯定对郭靖恨之入骨,在郭靖战死以后,肯定会通缉他的家人进行斩草除根,郭破虏不隐姓埋名只有死路一条,你在牛也对抗不了一个正在主政国家。

郭靖心地善良,但是性格木纳,不善交际,一生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就算结拜了周伯通,周伯通疯疯癫癫偶尔打个架还可以,对于创建一番事业几乎没有太大用处,如果没有黄蓉一直辅助郭靖,他是不可能变为一代大侠的,没有凝聚力,也没有智谋,只有固执匹夫之勇最多只能混到江南七怪的水平。

黄蓉既然那么聪明,肯定是知道自己会与丈夫以身殉国,那么唯一的儿子肯定要留条后路,宋朝没有了,天下再没有安全的地方,那么只有去海上,蒙古人不善于水军,桃花岛属于一个避世的好地方,郭破虏多数隐居桃花岛。


回收旧电脑坏电脑


郭破虏的结局究竟如何,《倚天屠龙记》中还是交代得很清楚的,那就是在襄阳城破之日,与父母一起殉难了,这也是造成屠龙刀自此无主,下落不明的原因。不过纵是小说中如此交代,还是有不少读者,认为郭破虏殉城只是谣传,他并未殉难,为此还对他的下落做了诸番推测,其中最受认同的一个说法,就是郭破虏其实是“紫衫龙王”黛绮丝的父亲。羽菱君先不说对这个说法认不认同,我们可以先来看看,黛绮丝有没有可能是郭破虏的女儿。



黛绮丝乃郭破虏女儿论断的两个论据和可能性

坊间传言黛绮丝乃是郭破虏的女儿,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她的父亲乃是中华人氏,二是她对屠龙刀和倚天剑的关注非同寻常。这两个论据,单一都是不能说明黛绮丝便是郭破虏的女儿,只有综合在一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就以这两个论据,来看看这个结论的可能性有多大。

先来看看第一个论据。根据小说中谢逊的回忆,对黛绮丝的父亲,乃是中华人氏一事,是说得足够清楚的。这也是黛绮丝回从波斯被送回中土的原因之一。

这日光明顶上突然来了三个波斯胡人,手持波斯总教教主手书,谒见阳教主。信中言道,波斯总教有一位净善使者,原是中华人氏,到波斯后久居其地,入了明教,颇建功勋,娶了波斯女子为妻,生有一女。这位净善使者于一年前逝世,临死时心怀故土,遗命要女儿回归中华。总教教主尊重其意,遣人将他女儿送来光明顶上,盼中土明教善予照拂。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回》


我们都知道,《倚天屠龙记》中当世武林的故事,距离襄阳城破,足有八十年之久。假如当年郭破虏没有殉城,而是活下来辗转到了波斯的话,那么他跟黛绮丝有多大的年龄差距呢?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情节,来做些推断。

黛绮丝被送回中土的时间,大约是在张无忌接任明教教主的三十四年前。因为按照成昆的话,阳顶天死于三十三年前,而黛绮丝到光明顶时,谢逊的妻子刚怀孕,阳顶天突然离世之后,明教众高层寻找了几年未果之后,便爆发了争夺教主的内斗,谢逊因此返回中原老家,但不久之后,成昆来访,就杀了他一家十三口,那时谢逊被杀的儿子已三岁。可见黛绮丝大概是在阳顶天离世之前的一年,才来到光明顶的。

张无忌接任教主时,以张三丰的年龄来推算,此时大概距襄阳城破已过了八十四年(1273年-1357年),也就是说,黛绮丝到光明顶时,襄阳城被破已过了刚好五十年。襄阳城破,发生在《神雕侠侣》结束时的十四年后(1259年-1273年),那时与郭襄同龄的郭破虏三十岁。而黛绮丝回中土时,其实只有十六岁左右而已。这就是说,假如郭破虏真的是黛绮丝的父亲,那么黛绮丝出生的时候,郭破虏其实已经六十四岁了,也是说,郭破虏等于是在波斯呆了三十多年后,才娶妻生女。这倒符合小说中对黛绮丝父亲“到波斯后久居其地”的设定,但是从年龄上来说,可能性却不大。


再来看第二个论据,黛绮丝对屠龙刀和倚天剑非同寻常的关注。这一点其实主要集中在黛绮丝与灭绝师太一战的前后。我们都知道黛绮丝后来之所以一心要找屠龙刀,是为了报蝴蝶谷一战,败在灭绝的倚天剑之仇。但是小说中首次写黛绮丝对屠龙刀的兴趣,却是在她与灭绝的一战之前。她为了报复胡青牛而到蝴蝶谷,一听张无忌的身份,她马上就胁迫张无忌告诉她谢逊的下落。

金花婆婆左手一掠,已将他双手握在掌里。只听得骨节格格作响,张无忌痛得几欲晕去,又觉一股透骨冰凉的寒气,从双手传到胸口,这寒气和玄冥神掌又有不同,但一样的难熬难当。金花婆婆柔声道:“乖孩子,好孩儿,你将谢逊的所在说出来,婆婆会医好你的寒毒,再传你一身天下无敌的功夫。”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四回》

按黛绮丝与张无忌这之前的对话,便可看出她要找谢逊,就是为了找屠龙刀。黛绮丝为了躲避波斯明教的追捕,伪装成金花婆婆行走江湖,一直都在极力掩藏自己的身份,她要屠龙刀来干什么呢?虽说屠龙刀有号令天下的传言,但以此来号令波斯明教,明显不可能,还只会给她惹来一身的麻烦。而此时的她也还没败在灭绝手下,总不可能是为了寻找来对付灭绝的倚天剑。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除非她知道屠龙刀中的秘密。


这一点从她与灭绝的一战,看到倚天剑的反应似乎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首先是当灭绝拿出倚天剑的时候,黛绮丝很眼尖的看到了剑鞘上的“倚天”二字,然后是大吃一惊。其次是当她的“珊瑚金”拐杖被未出鞘的倚天剑所断后,她竟跟灭绝提了个请求,请灭绝让她能看看倚天剑的剑锋。

金花婆婆心头大震,暗想:“倚天剑刃未出匣,已如此厉害,当真名不虚传。”向宝剑凝视半晌,说道:“灭绝师太,请你给我瞧一瞧剑锋的模样。”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四回》

这个举动,足见黛绮丝对倚天剑关注的异常。因为时人只知屠龙刀带有秘密,得知能成武林至尊,号令天下,却对倚天剑并不热衷,但黛绮丝却对倚天剑的剑锋,异于常人的倍感兴趣。她接连对屠龙刀和倚天剑,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关注,是不是能理解成她也知道刀剑之中的秘密呢?后来她之所以一心要找到屠龙刀,用之再与灭绝的倚天剑一战,或许就是为了实现刀剑互砍,得到里面的秘密。


世上知道刀剑秘密的人,算起来就只有郭襄传下的峨嵋派一脉掌门,古墓中杨过的后人,还有就是当年的郭破虏。以此来说,黛绮丝乃是郭破虏女儿可能性的论据,要比第一个论据有力得多,但也要结合第一个论据,才有这个结论。

郭破虏殉难的结局,其实更能彰显他名门之后的英雄气概

以上就是羽菱君对“郭破虏乃是黛绮丝父亲”言论,两个论据可能性的分析,总体而言,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从第二个论据来说,可能性还更大。但是羽菱君个人不是特别认同,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倚天》中,金庸先生明确借灭绝之口,说了郭破虏襄阳城破时殉难了。作者既已明言,我们无须怀疑。

师父顿了一顿,接着道:“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八回》


二是郭破虏的年龄太大,基本上类似于张翠山是张三丰私生子的谣传。其实读者之所以会不愿相信郭破虏殉难,最主要是心中不忍为国为民的郭靖无后,但也正是一家殉城报国,才更突显了郭靖侠之大者的气概,郭破虏继承父风,更能彰显其忠孝。

三是黛绮丝看到灭绝倚天剑时,她竟不知倚天剑是落在峨嵋派的手中,但她却明显知道郭襄的名号,足见她对郭襄的不了解。假如她真的是郭破虏的女儿,郭襄就是她的姑姑,那么她对峨嵋一派应会大有了解,如此又怎么不会知道倚天剑是在峨嵋派的手中呢?而且念于这层关系,她也不会对纪晓芙下毒手了。

金花婆婆心头立时闪过了武林中相传的那六句话:“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喃喃道:“原来倚天剑落在峨嵋派手中。”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四回》

综上所述,郭破虏并未殉难,而且还是黛绮丝之父的说法,其可能性是有的,但并非完全经得起推敲。既然作者已有明言,后续情节又未出现黛绮丝就是郭破虏女儿的直接交代,因而简单地认定郭破虏随父母殉城的结局,其实更好,不需过多的去猜测,毕竟这更能彰显他名门之后,大仁大义的英雄气概。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郭破虏就是阳顶天。

阳顶天作为明教教主,从来没有正面出场过,他的事迹只从谢逊和成昆以及紫衫龙王等人口中拼凑而成。好多金学爱好者考证,他只能是两个人的后代,杨过和小龙女,或者郭靖和黄蓉。许多人倾向于前者,因为金庸在明报连载版中阳顶天并不叫阳顶天,而叫杨顶天。除了杨顶天,还有光明左使杨逍和黄衫女也姓杨,三人是杨过的后三代。杨顶天是杨过儿子,杨逍是杨过孙子,黄衫女是杨过重孙女。杨顶天和杨逍与杨过相似度极高,骄狂,重情,无视礼法,武功繁杂。倚天屠龙记作为射雕三部曲收官之作,其中的人物千丝万缕,需要抽丝剥茧的考证,方能和前两部捋出一条线来。小编今天说说阳顶天是郭破虏的可能性。三大特征。

第一,年龄。阳顶天到底多大岁数?这个很重要。成昆第一次在明教密道中正式出场,自称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般而言多字肯定不是一两岁,当然也不是八九岁,我们取个中间数,七十五。当时张三丰九十八岁,比成昆大二十三岁。阳顶天和阳夫人双双死去是在成昆口述的二十五年前,彼时成昆五十岁,张三丰七十三岁。成昆师妹嫁给阳顶天是在四十多年前,姑且取其中间数四十五,彼时成昆三十岁,张三丰五十三岁。阳顶天娶成昆师妹时,书中明言阳顶天比成昆师妹大很多。由于阳夫人是冲着阳顶天的权势来的,两人婚后没有共同语言,过得并不快活,因此才要出墙。如果大个三五岁,肯定不叫大很多,明显是差辈了,保守估计阳顶天要比成昆和阳夫人大二十岁以上,也是五十多岁的人,那么就和张三丰相差两三岁。郭襄和郭破虏是双胞胎,都比张三丰大两岁,所以阳顶天和郭破虏在年龄上是契合的。

第二,襄阳城破之后郭破虏的下落。据灭绝师太跟周芷若说,郭靖和黄蓉把杨过的玄铁剑打成屠龙刀和倚天剑,屠龙刀给了郭破虏,倚天剑给了郭襄。襄阳城破,郭破虏战死,屠龙刀流落江湖。灭绝师太是怎么知道郭破虏战死的?肯定是郭襄告诉风陵师太,风陵师太告诉她的。那么郭襄是怎么知道郭破虏战死的?襄阳之战异常惨烈,元军动用了威力极大的火器,郭襄当时并不在城内,怎么会知道郭破虏战死呢?所以她也只是猜测,因为郭破虏之后再没有找过她,而且屠龙刀流落江湖,所以她认为郭破虏以身殉国了。其实郭破虏并没死,只是受了重伤,伤好后改名阳顶天(取顶天立地之意,顶天立地四字是郭靖家训,大丈夫当要顶天立地,为国为民,方为侠之大者),加入明教,随着西迁的明教徒到达光明顶,随后凭借高超武功逐步混到教主的位置。

第三,阳顶天为啥要娶成昆师妹,而且不惜代价?就是看中成昆师妹卓越的处事能力,并非贪图美色。天下美女何其多,为何阳顶天独独只爱阳夫人一个,为此不惜和成昆撕破脸,横刀夺爱?郭破虏和其父郭靖一样,有胸怀,有志向,有威望,武功高强,可是不会处理教内具体繁杂的日常事务,所以他需要一个贤内助,就如郭靖需要黄蓉一样,郭破虏需要阳夫人。所以他才悍然破坏外人不能进光明顶密道的规矩,带老婆进了密道,就是为了让阳夫人多多熟悉明教机密。其实在阳顶天闭关修炼乾坤大挪移期间,明教一切事务都由阳夫人掌控,因此阳顶天临终才要把明教事务全权委托给阳夫人。而从明教诸雄如谢逊黛绮丝杨逍范遥五散人的回忆来看,阳夫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极高的,他们对阳夫人的为人处世是极为钦佩的。所以郭破虏就是阳顶天。


唐风宋月


按照正常的逻辑推理,郭破虏应该就是死在了乱世之中,理由有三个:

1、《倚天屠龙记》中没有一条或明或暗的线索指向郭破虏有后人或传人。

如果我们按图索骥,把黄衫女看做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还有情可原的话,(因为黄衫女自身许多带有标识性的特征都和杨过与小龙女有高度的吻合)甚至即使把杨逍看作杨过的后人也能勉强解释过去(杨逍也是狂放不羁,还会弹指神通)。可是,在整部《倚天屠龙记》中除却屠龙刀的来历和郭破虏有关外,再没有一条线索,一个人物看出和郭破虏有关联,那只能视做他就死在了兵荒马乱之中。

2、刀在人在,刀毁人亡。

根据《倚天屠龙记》中的内容所描述,郭靖黄蓉在襄阳城破之际,把杨过的玄铁剑融化,再加入西方精金,铸造出两把旷世神兵——倚天剑和屠龙刀。并把《武穆遗书》放入屠龙刀中,把《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放入倚天剑中,分别交给了郭破虏和郭襄带出去。

暂且不提“剑在人在,剑毁人亡”的江湖规矩,即使根据《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这两项事关大宋江山和江湖兴衰的稀缺资源的重要性来讲,郭襄和郭破虏也清楚自己的使命,要拿生命去保护它。

而现在,郭襄所带的倚天剑在峨眉派中正常的传承下来,屠龙刀却流落于江湖引起哄抢。只能说明,他们两个在战乱中失散,而郭破虏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没保住屠龙刀,也就是说他死了。

3、郭芙、郭襄和郭破虏三姐弟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也没有在江湖活动的痕迹。

如果郭破虏有后人或者门人弟子存世的话,不可能这么长时间和峨嵋派,和丐帮没有一丝联系或者瓜葛。毕竟他和郭芙,郭襄是亲姐弟关系,不会就这样隐居遁世,老死不相往来。

他也不可能教导后代或门人弟子不再踏入江湖纷争——他爹郭靖可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啊,一直给他灌输的是保国安民的思想。现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他(如果还活着的话)或者他的后人就能安心做个忍者神龟一直不露面吗?这不符合逻辑,只能说明郭破虏早已死去。


当然,按照脑洞大开或者牵强附会的解释,也可以把包括上任明教教主阳顶天在内的任何一个人看作是郭破虏的后人。因为只要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就会像丢了斧子的那个年轻后生一样,看谁都像偷斧子的人。


田获三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侠之大者,就一定要代代相传吗。金庸先生的武侠体系里,这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帮派还是家族,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从来都不会永远强盛下去。百年丐帮,在洪七公和黄蓉的领导下何其昌盛,最后也只能走向衰败,即便是武林中的常青树泰山北斗少林寺,也是时有蛰伏。这样的设置无疑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轨迹相吻合的,有生有灭,有盛有衰,这才是真谛,一代永昌,一劳永逸,那都是扯淡。郭靖作为武林大侠,已经做到了一个大侠的巅峰极致,而他后人没有更好的流传下去,这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郭破虏以身殉国就是最好的结局。


这个结局在《倚天屠龙记》里由灭绝转述,灭绝是峨眉第三代掌门,峨眉第一代掌门就是郭靖的女儿,郭破虏的孪生姐姐郭襄,所以可信度是很高的。如果分析一下当时的情景,这个也是必然的结局。

郭靖决定固守襄阳的时候,元蒙的大军已经十分厉害了,而南宋王朝用郭靖的话说就是奸臣当道,国力疲惫。襄阳城的情况就好吗,一点不好,全靠郭靖和丐帮支撑着,但是这是拿一个民间组织一个城池跟强大的元蒙铁骑对抗,撑一年两年可以,太久了真的撑不住啊,但是在郭靖的带领下硬是撑了几十年。

常年的对抗,不要说那些城中百姓,就算是体力意志力远超普通人的江湖好手,那也是支撑不住啊。后来蒙哥御驾亲征,这就说明已经决定要拿下襄阳城了,这时候不出奇迹,襄阳铁定保不住。可偏偏是老天眷顾,出了一个奇迹,杨过横空出世,居然在百万军中斩杀了蒙哥。一下子元蒙大乱,忽必烈这些皇子们忙着回去夺位了,有给了襄阳城好一段缓冲的时间。

然而,一个人的生死决定不了襄阳城的命运,也掩盖不了襄阳城接近灯枯油尽的事实。郭靖已经做好了与襄阳城共存亡的准备,作为他唯一的儿子,从小接受郭靖的耳濡目染,自然也是下定决心保家卫国,誓死护城。

有人说,郭破虏就算想着一直站在父亲身边,那也不耽误他娶妻生子啊。但事实没有那么简单,想想看,郭破虏自小就在襄阳城在军中,没有机会在江湖上闯荡,认识不了漂亮的女侠。又有人说凭郭靖黄蓉的声势,襄阳城里找个合适的女儿家还不是易如反掌?恰恰相反,因为郭靖黄蓉声势太大,带头抗元,而当时的局势,很多人都明白襄阳最后是守不住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到时候一旦城破,郭靖黄蓉就是最大的罪犯,这时候跟他家扯上关系,那不是找死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莫盖如此。

就拿郭破虏来说,父亲母亲年少相爱,举案齐眉,是人人艳羡的江湖佳侣。姐姐郭芙虽然性格鲁莽,但找的姐夫也是人中龙凤,小姐姐郭襄在外漂泊,心里记挂着杨过就不再愿意接纳其他人。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要随便将就呢,襄阳城里大户人家姑娘不少,但人人怕惹火上身,对自家人是表面尊重实则疏远,跟这样的人结亲又有什么意思。


郭靖黄蓉都是过来人,他们都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恋,自然也不会强迫自己儿子随便娶亲,而且城中人的态度也让他们心冷。这样的情况下,郭破虏就不会谈什么儿女情长,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才是正经。

后来铸造了倚天剑屠龙刀,倚天剑郭襄拿走,后来创立峨眉派,屠龙刀郭破虏拿着战场杀敌,大显神威。最后随着襄阳城破,郭破虏跟着父亲母亲拼战到最后一刻,壮烈殉国,屠龙刀从此下落不明。

这样的结局悲壮,但却让人感动。其实一个家族真的没有必要说一定就要怎样怎样,顺应天意顺其自然就好。想想看,《倚天屠龙记》里有个朱长龄和武烈,这两位说是从大理段氏家臣朱家和武家的后人,倒是延续了几百年,虽然不是江湖顶尖实力,但也是一方大豪,但是怎样呢,他们早已经摒弃了祖上的狭义道,成为了卑鄙无耻的小人,延续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郭破虏殉国虽然是个悲剧,但是流传千古,后人敬仰,也不虚了。


一览众河小


郭破虏襄阳城破和郭靖一起战死壮烈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