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呂祖心經》

呂祖曰:

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心為主宰,一身之君。役使百骸,區處群情。

物無其物,形無其形。稟受於天,良知良能。氣拘欲蔽,日失其真。此心即失,此身亦傾。

欲善其身,先治其心。治心如何?即心治心。以老老心,治不孝心;以長長心;治不悌心;

以委致心,治不忠心;以誠恪心,治不信心;以恭敬心,治無禮心;以循理心,治無義心;

以清介心,治無廉心;以自愛心,治無恥心;以積德心,治為噁心;以利濟心,治殘賊心;

以匡扶心,治傾陷心;以仁慈心,治暴戾心;以謙遜心,治傲慢心;以損抑心,治盈滿心;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以儉約心,治驕奢心;以勤慎心,治怠忽心;以坦夷心,治危險心;以忠厚心,治刻薄心;

以和平心,治忿恚心;以寬洪心,治偏窄心;以傷身心,治沉湎心;以妻女心,治姦淫心;

以果報心,治謀奪心;以禍患心,治鬥狠心;以正教心,治異端心;已至信心,治大疑心;

以悠久心,治無恆心;以始終心,治反覆心;以施與心,治慳吝心;以自然心,治勉強心;

以安分心,治非妄心;以順受心,治怨尤心;以推誠心,治猜忌心;以鎮定心,治搖惑心;

以中正心,治偏袒心。以大體心,治細務心。嗟乎人心,不治不純。如比亂絲,不理不清。

如彼古鏡,不磨不明。如彼劣馬,不勒不馴。我故說經,欲治人心。人心得治,天地清寧。


偈曰:

一切惟心心最危,範天圍地發光輝。

天心即在人心見,人合天心天弗違。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莊子》以其深邃的哲學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結構、價值取向以及文化精神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這九句大實話,很深刻的道盡了人生。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釋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就會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還去追求知識的人,就只能弄得疲睏了。

思考:求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人只能根據興趣和需要,選擇性地去掌握一些知識,術業有專攻,才可精。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釋意:人生存於天地之間,如同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一眨眼就過去了。

思考:人生在世和世界萬物相比不過是短短一瞬間,在還沒有好好體會的時候,他就過去了或者嘎然而止。所以該珍惜的要珍惜,該放棄的要放棄,不要太執著或者拘泥於一定事物之上。人活天地間要得其所不枉其一生就可以了。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3、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

釋意:世俗的人,都喜歡別人贊同自己,而厭惡別人反對自己。

思考:人常常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希望別人能認同自己,因而常常不願接受別人的忠告。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4、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釋意:一個人最大的悲哀是精神世界的死亡,而肉體的死亡則排在其次。

思考:後世“心死”的含義指情緒上的悲哀,而莊子的原意是指人沒有思想或者失去自由思想的能力。人的形體可以死亡但人的精神不可以毀滅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5、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釋意:對於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講海,因為它被狹小的生活環境所侷限;對於夏日之蟲不可以和它講冰,因為四時不同,它無法體驗。

思考:這句話是指人因為受到各種限制或束縛而無法聽聞大道,乃至於即使有機會聽聞大道也加以排斥。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6、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釋意:狗,不因為它善叫就認為是好狗;人,不因為他能說會道就是賢人。

思考:“聽其言觀其行”,瞭解一個人不能只看他的言論,還要考察他的行為。諸葛亮斬了失街亭的馬謖後,想起劉備對馬謖的評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悔恨不已。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7、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釋意:喜好當面阿諛奉承的人,也必然喜好背地裡詆譭別人。

思考:首先我們要善於識人,保護自己;其次,君子慎其言而敏其行,讚揚的話適度即可,說多了就如同被嚼過一次的甘蔗,索然無味了,所以寧可不說。現代社會,左右逢源的人可能會在短期裡如魚得水,無往不利,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種行為早晚會被唾棄,讓人“敬而遠之”。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8、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釋意:謀劃事情沒有主見,就會被事情困住;做事情沒有準備,肯定會失敗。

思考:“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謀劃決斷,做事果斷。“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呂祖心經》,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9、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釋意:不真誠就不能打動別人。

思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句話勸告人們,要以真誠待人,表裡如一,不可虛偽。如果表面一套,心裡一套,陽奉陰違,終究會露出馬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