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杀光金国皇室而善待宋朝皇室,为何有这样不一致的风格?

历史一书生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头无缘无故的恨,一切皆有因果。

先回顾一下唐宋之间的混乱历史。当唐朝这一庞大的帝国轰然倒塌以后,天下大乱。赵匡胤取后周而建宋,与此同时,耶律阿保机领契丹而建国,收得燕云十六州以后,耶律德光迁都开封,改国号大辽。宋辽打平之后,金国崛起,金国灭辽,金灭北宋,金继续灭南宋。最后,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打击下,金国灭亡,蒙古人杀光金国皇室。随后蒙古进攻南宋,南宋坚持了近百年,于文天祥时代灭亡。最终,蒙古一统中国。


那蒙古为什么要杀光金国皇室?缘于金国残暴的统治。

金国看到蒙古人口快速增长,金国看作是威胁,于是实行“打谷草”的政策,每隔三年就杀一次蒙古人,只要达到马腿高的儿童一律杀死。铁木真的先祖安答孩就是被金国军队钉在木驴上杀死。可以说,蒙古和金国是世仇。


再看金国是如何对待北宋的,靖康之耻之后,宋徽宗、宋钦宗被掠去五国城,宋徽宗被折磨致病而死,宋钦宗被金国军队强制骑马打马球,不慎跌落,被马活活踢死。宫女、皇妃更不用说,简直就是金人玩物,可以随意处置。

那蒙古为什么对宋皇室有优待呢?

一、在铁木真攻灭西夏之后,偶感身体不适,不久便病逝,临终遗言“联宋抗金。”窝阔台继位后,联合南宋,发动了灭国之战。战略上有配合。


二,蒙古在统治中原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在“回草原”还是“汉化”的争论中,“汉化”占据上峰,蒙古需要南宋优秀的人才来治理国家,所以只要投降,忽必烈一概欢迎。当年,文天祥被捕后,在蒙古呆了三年,忽必烈一心想要招降他,无奈文天祥誓死不从,忽必烈爱才惜才,准备放了文天祥,不过料,前朝丞相留孟炎进谗言“以文天祥的威望和能力,南归之后,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抗元势力必然大起。”于是,忽必烈处死了文天祥。

三,蒙古想通过招降,来瓦解南宋军民的抵抗力。一味杀戮必然激起更强烈的反抗。


品读春秋001


蒙古灭金之时,曾经有一个『唯完颜氏不可赦』的命令,结果金朝皇族完颜氏除个别改名换姓、潜逃隐匿之外,基本上被屠杀殆尽。而蒙古灭南宋之后,太皇太后谢氏、太后全氏、宋恭帝赵㬎(xiǎn)等南宋高层都获得了宽贷,甚至有相对比较优越的待遇。

这种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这是因为金朝是蒙古的世仇和死敌。当年金朝全盛时期,每年都会组织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前往蒙古高原实施『减丁』,所谓『减丁』就是杀光成年男子、掳掠妇孺为奴的种族灭绝政策,在金朝的这一残酷手段下,不仅普通的蒙古百姓遭到屠杀,成吉思汗曾祖父合不勒汗的堂兄弟和继承者俺巴孩汗也被金人钉在木驴上处死。蒙古和金朝的血海深仇,决定了灭金之时的一个都不宽恕。

第二,金朝统治集团虽然承平已久早就汉化,但是毕竟是少数民族出身,和蒙古存在同生态竞争关系。北狄虽然有蒙古和通古斯的差别、游牧和渔猎的差别,可是打回原形的女真贵族还有机会依托自己的部落族群组织以另外的形式复兴,成为蒙古帝国未来的心腹之患,所以斩草除根十分必要。

反观南宋灭亡之时(1279年),大一统的元朝已经建立(1271),薛禅汗(元世祖忽必烈)是想要成为华夷一家的跨族群跨文化的君王——不管能否做到,其初心本怀如此——因此希望不再马上治天下的他无论从征服笼络人心还是从未来实际可能的危害性角度,都没有必要和理由诛戮南宋皇族。


谈古论金


蒙古与金朝是你死我亡的世仇,金熙宗将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以反叛罪钉在"木驴"上处死,金世宗为了控制蒙古人的人口发展,每三年就组织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前往蒙古高原大杀一阵,谓之“减丁” ,就是杀光成年男子、掳掠妇孺为奴的种族灭绝政策,——金国骑兵在蒙古草原上奔驰,见到蒙古人即杀,给蒙古人造成深重的灾难,同时结下了蒙古人对金朝的死仇。

俺巴亥汗给子孙留下遗言,任何一个活着的蒙古人,都必须拿起马刀砍向大金狗。蒙古军继承先人遗志,宁可错杀千人也不可放过一个,一定要把杀死自己祖先的女真人亡国灭种。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厉兵秣马、续势待发,随时南下完成俺巴亥汗的遗愿,为了灭金,蒙古先后三次伐西夏,以去金之左膀右臂,铁木真对待不服的对手,就是一个字——杀,1227年,最后整个西夏被夷为白地,西夏文明就此灭绝。

蒙古继续加紧灭金,蒙古人尊成吉思汗遗命,借道南宋,绕过潼关,出其不意以灭金,由于当初金太宗完颜晟恶意将钦徽二帝俘虏到北方,当众人面进行侮辱,还给宋徽宗起了昏德公,宋钦宗起了重昏侯,残害掠来的大宋皇室,这对于宋人当然不可容忍,面对共同的世仇,南宋当然乐见蒙古灭金,因此慷慨开放边境,放行蒙军借道宋境灭金。

1232年3月速不台率军猛攻汴梁,战斗期间城中瘟疫盛行,仅仅7、8天的时间,从城中运出来的死者便达百余万,尚不包括贫寒无力下葬的死者。

1233年4月,蒙古叛将崔立将王太后、徒单皇后、妃嫔及以皇室成员全部送至蒙古军中,仅运载太后、皇后及妃嫔的宫车便有37辆,其余还有皇室宗亲500余人,及大量的三教、医流、工匠、绣女。

蒙古各级将领踩着遍地的鲜血,嗷嗷狂叫着,冲入已经吓得没魂的金国后妃美女所乘的车辆中……正史之上她们没有留下记载,只留下四字“不知所踪”。正是因为没有了记录,凭借蒙古人的野蛮程度,她们的遭遇才更为悲惨。

汴梁攻陷后,速不台计划屠城为蒙古人报仇,大汗窝阔台未批准才使得汴梁免遭阖城屠杀,但此时开封早已是满城萧索、饥人相食,沦为人间地狱,金史之中记载,城中惨状“有自食妻子者,诸皮器物皆煮充饥”。

1234年正月11日,金哀宗为免遭侮辱,自缢而亡,死前命侍从将其尸体火化,然而火化工作还没完成,便被蒙将倴盏和宋将孟珙扑灭,二人将金哀宗砍成两段刮分,南宋带回了金哀宗的上半截尸体,送去太庙祭祀先祖。

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灭宋战争,1276年谢太皇太后携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元朝。谢太皇太后被降为寿春郡夫人,在蒙古人的监视下颐养天年,1283年去世,享年73岁。而小皇帝宋恭帝被送到大都后,被元世祖养在宫中,成年后笃信佛教,自愿到西藏出家。1323年5月,因触犯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享年53岁。而其他南宋宗室,大都被废为庶人过起了平民生活。比起对金朝皇室的赶尽杀绝,二者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前面说过蒙古与金朝是世仇,所以屠灭金朝宗室可以理解。蒙古与南宋并无直接的仇恨。南宋还给蒙古人方便借道蒙,蔡州之战二国联军灭金。并且此时元朝已经建立,元世祖忽必烈想成为中华正统皇帝,打造一个和其他中原王朝一样的大一统王朝,他要笼络人心,自然就要善待南宋君臣,自然也包括南宋皇室,

四十年的战争,也让这位英主明白,汉人是不可以用血征服,优待南宋皇室而没有像灭金那样大肆杀戮,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美丽青春您真痘


南宋端平元年(西历1234年),蒙古灭亡金国,并将金国皇族全部杀光,之前南宋宝庆三年(西历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并且在西夏全境展开了大规模屠杀,导致西夏境内出现万里无人烟的惨状。

再往前,蒙古西征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几乎将花剌子模夷为平地,甚至整个西亚都因为蒙古人的屠杀,人口基数出现大规模断层情况。


但是,蒙古灭亡南宋以后,对南宋皇族采取善待态度。蒙古蒙哥汗(元宪宗)因为征宋而死,但蒙古对南宋百姓并没采取报复态度,这其中原因何在?为何有这样不一致的风格?

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看:

时间线方面

蒙古西征花剌子模,是在成吉思汗时代。此时的蒙古刚刚完成统一不久,并且,文明程度方面,蒙古刚刚脱离原始社会不久,原始人的野蛮、茹毛饮血的传统,还没有得到清除(这和曾经的匈人屠戮欧洲相似),此外,在文明意识上,蒙古人也没有治理国家、征税这些观念,因此,在蒙古人眼里,活着的敌人都是多余的。

因此,蒙古西征花剌子模等国,对这些国家采取灭绝模式。

蒙古灭亡西夏,是在成吉思汗刚刚去世之后,因此,西夏遭遇的打击,和花剌子模等国雷同。


蒙古灭金,蒙古朝廷在金国境内,也采取了一定规模的屠杀。此时是蒙古窝阔台汗(元太宗)在位期间,由于窝阔台汗接受了耶律楚材的规劝,因此,在金朝境内的屠杀,比照蒙古之前在西夏、在中亚、西亚的屠杀程度有所收敛。

蒙古灭亡南宋的时候,蒙古已经从蒙古转化为元朝,蒙古统治者,也从灭亡金朝时候的窝阔台汗,历经贵由汗(元定宗)、蒙哥汗等君王,这期间,还有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两位蒙古太后的摄政,其时间跨度,也历经了四十余年,接近半个世纪。

在这将近半个世纪时间里,蒙古统治者内部也不断受文明社会影响,逐步有了文明意识,并且对政权建设、对税收等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因此,元朝灭亡南宋之后,元朝皇帝忽必烈为了安抚人心,对南宋皇族采取了善待态度。宋恭帝退位后,还继续在元朝统治下生活了四十多年,最终活到五十多岁而去世。

恩怨方面

除了因为时代不同,导致蒙古统治者对金宋两国态度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蒙古和金宋两国的关系不同。



在历史上,金朝在金太宗在位期间(当时金朝还在和南宋打仗),就对蒙古各部采取猜忌态度,并打算征服蒙古各部,但由于金朝的统治技术不如之前的大辽,实力上也无法碾压蒙古各部,因此金朝没能彻底征服蒙古。但是,之后历代金朝统治者,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时常去蒙古高原对蒙古各部进行屠杀和压迫。可以说,蒙古和金朝之间仇深似海。蒙古灭亡金朝以后,对金朝皇族的屠杀,可以理解成一种报复。

但是蒙古和宋朝则并非如此,不论是北宋时代还是南宋初年,两宋和蒙古各部都不接壤,彼此之前也无冤无仇。


藤树先生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蒙古人跟宋朝人相隔很远,双方一开始使用都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曾一起合作征伐金国,算是有一段蜜月期。宋人之于蒙古是没有什么仇恨的。

蒙古人跟金国人之间则有切骨仇恨。辽国被灭之后,辽国宗室耶律大石率残部逃亡中亚建立西辽。耶律大石在稳住脚跟后,立即率兵东征。双方都在蒙古草原寻找同盟者,相互征战,其实损失最大的是蒙古人。

西辽势力被逐出蒙古后,金国人为加强对蒙古各部落的统治,经常离间各蒙古部落,让他们自相残杀。

同时为了削弱蒙古势力,金国使用残酷的减丁策略,屠杀蒙古人,这使得蒙古人非常仇恨金人。

二、蒙古灭金是1234年,蒙古(元朝)灭南宋是1276年,中间相隔40多年。期间蒙古的统治者已经换了好几波人。

严格意义上说,灭金国的是蒙古帝国,灭南宋的是元朝。

1259年蒙古帝国蒙哥汗在钓鱼城下病逝,忽必烈跟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违反蒙古帝国汗位继承制度,没有在和林城由蒙古各部王公推选上位,而是在汉地由东蒙古各王公拥戴上位。其实际就是造成蒙古帝国分裂。忽必烈的蒙古大汗是不被西蒙古各王公承认的。

蒙古屠杀最厉害的时候,是蒙古帝国初期南征西夏金国和西征中亚、西亚和欧洲的时候。之后,蒙古帝国大分封,蒙古人在各分封区域迅速本土化,为了统治利益也逐渐减少屠杀。

1251年,蒙哥汗任命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庶事。忽必烈在汴京开府,任用大批汉人管理汉地,逐渐开始汉化。

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取自《易经》大哉乾元,元朝灭宋,名义上是以天子仁义之师灭宋,所以征服过程屠城少,对投降的皇室也能以礼相待。


茶亭浪子


方圆论坛在线

蒙古人和金国人之间可是有着血仇的。所以蒙古人得势之后报复屠杀金国人很正常。但是蒙古人和宋朝却没有仇恨。而且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虽然被欺负的很惨。但不得不承认,在那段历史时期宋朝才是历史正统。蒙古人既然想取代宋朝统治华夏领土。那么他们就自然需要做出一些表率。宋朝被灭之后根据以无,善不善待宋朝皇室无关大局。所以蒙古人也自然乐的做个顺水人情。况且南宋灭亡后根本就没有多少后裔了。



蒙古在最早时期只是一个小种族小部落。而且蒙古人是有无数个小部落,互相之间虽然都是一族,但因为没有统一所以被欺负的很惨。当时,今中国北方区域处在女真金朝统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蒙古各部各自独立,互不统属。金朝对蒙古人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但不论如何,金国的终极目的就是屠杀蒙古人,奴役蒙古人。

宋绍兴十六年,蒙古部首领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惩治叛部法”的名义钉死在木驴上。蒙古部落联盟曾经组织了多次反抗斗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蒙古人的反抗又激怒了金国人。金国又多次的对蒙古人进行了屠杀政策。所以蒙古人最早之前实际上都活在金国的阴影之下。直到后来成吉思汗出现统一了蒙古族,然后率领蒙古铁骑数次击败金国。这个时候蒙古人和金国的地位颠倒了。面对强大蒙古人,金国人只能瑟瑟发抖。

金国金宣宗时期,金国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再加上蒙古人的不断侵扰,金国被迫迁都到汴京。天兴三年蒙古人联合南宋南北夹击之下将金国灭亡于蔡州。金国灭亡后金国贵族遭受到蒙古人的大肆屠杀。蒙古人也让金国人彻底体验了一把被欺压被屠杀的滋味。在金国灭亡后第二年蒙古人大军进攻南宋。历时四年的艰苦抵抗最终南宋不敌蒙古。在崖山海战中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南宋灭亡后很可能蒙古人念着一点同盟的情谊,或者拉拢中原人心的想法。所以蒙古人并没有对宋王朝后裔大肆猎捕屠杀。也就任由他们继续传承下去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蒙古看似野蛮,但不是愚蠢,它能一直胜利西征,是依靠他灵活多变因地制宜不停改变策略来保障的,它本质上是华夏文明文化熏陶出来的,执政者也知道中原王朝历史!它之所以没有对中原王朝百姓包括皇室大屠杀,从两方面说来吧!

一方面是,从它起家打仗看来,它吸取以前草原王朝和中原王朝作战的经验教训,它不像历史上的失败的匈奴人突厥人一样,选择直接与中原王朝开战,把他们都耗死!而是选择在中原周边征战,不动中原,不停积蓄自己力量,力量足够大了才和中原王朝开战,结果证明他战略政策是成功的!满清和它学了!结果也胜利了!这说明蒙古对中原王朝很了解,知道中原王朝是硬骨头不好啃,有敬畏之心。实践证明宋朝确实不好打,一打几十年,比蒙古人西征用的时间长多了费劲多了,还战死一个领袖!

二方面是,其要是对中原人敢疯狂屠杀,那就不是改朝换代政权战争了,变成了族群生存战争了,五胡乱华的五胡被中原汉人反屠的教训它不会不知道,一旦逼急了中原人,激起汉人血性野性众怒,再出一个冉闵杀胡令什么的也正常,人口数量还没有五胡多的蒙古人根本消耗不起,从几千年华夏人的血性野性一直顽强不倒来看,一旦不管不顾不要命的狠起来,蒙古人失败可以説是肯定的!

从这两方面看,蒙古人是征战是理性的,不是莽夫,他们很善于因地制宜改变策略确保自己胜利,打败了中原王朝,只有见好就收,稳定住局面,不激起民愤,才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什么样皇帝什么样的国


金国当年在追击辽国残余势力的时候,曾经同草原上的蒙古人打过交道,在这之后金人便是对蒙古部落采取了高压政策。

就如同当年辽国对待女真人一般,女真人对待蒙古也是采取打压政策,且由于蒙古部落的特殊性,使得女真对于蒙古存在一定的恐惧。


这种恐惧的来源在于女真人明白,来自北方的威胁,曾经多次使得中原王朝崩溃,所以女真不能容忍蒙古部落的崛起。

每隔一段时间,女真骑兵便会去蒙古草原上劫掠,并且将蒙古各个部落的男丁都杀死,将女人都掳走。

所以在这个时候,女真同蒙古便是世仇,以至于后来蒙古军队展开了一系列报复。

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被金人钉死在了木驴上,罪名还是反叛罪。可以说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之前,一直都被女真打压。



可问题就是蒙古骑兵不弱,人口也比金国更多,只是缺乏一个人来领导他们,一盘散沙的蒙古部落只能被女真欺负。

当蒙古各部落团结起来之后,力量就十分恐怖了,先是灭亡了西夏,间接获取了一个通往中原文明的通道,短短数年间蒙古从制度到技术都实现了飞跃。


而后女真便是一直提防蒙古大军了,在边境了部署了最精锐的部队,以防止蒙古军队突袭。

然而蒙古军队按照成吉思汗遗言,伙同南宋实现了一次战略迂回,直接从背后袭取雁门关,然后便是直取金国腹地。

且蒙古军队的政策就是唯有完颜氏不赦!根据记载,金国被屠者,高达80%,蒙古军队的报复迅猛而残忍,撕碎了女真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女真人攻打北宋,中原被他们屠成了白地,谁又想多年之后,他们也落得个这般下场。


小司马迁论史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蒙古人和金朝建立者完颜家族都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可能在血缘上也有关系,但是因为两家都在草原上讨饭吃,草原资源匮乏,所以摩擦不断,打架斗殴是小事,大规模屠杀也是常有的事情。

金朝人崛起的比蒙古人要早,金朝崛起后,先是灭掉了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辽国,随后很想一举灭掉南宋,无奈智商有限,没能实现提兵百万西湖上的目标,但是后来长期称霸北方。不过,金国统治者也睡不着觉,南方有南宋经常喊收复失地,并付诸行动;北方有蒙古人伺机而动。可谓危机四伏。


当然,金朝人并不很担心南宋,毕竟南方缺乏战马,军事力量主要是着眼于防御。蒙古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和金朝统治者一样,都是草原民族,骑在马背上的人,来去如风,一旦形成凝聚力,将是金国人的噩梦。金国人为此每隔一些年就去蒙古割韭菜,派出大军屠杀蒙古成年男子,减少后患,历史上称之为“减丁”,以便让蒙古人缺乏战争的兵源,实在太可恶了。

后来,蒙古终于有了伟大的成吉思汗,蒙古人开始称霸的日子到来,金朝试图顽抗,结果被成吉思汗联合南宋很快消灭。1233年(金开兴二年)五月,金朝 的“南京”汴梁开封被攻破,金朝太后王氏,皇后徒单氏、梁王完、荆王以及嫔妃美女,宗室男女五百多人,三教、宫匠、绣女无数等都被俘虏,蒙古人计划将他们押往蒙古都城和林。刚出汴梁城不久,蒙古主帅速不台下令从将金朝的梁王完颜从恪、荆王完颜守纯等所有宗室男子在路边全部处死,一个不剩,没有漏网之鱼。其他的后来的下场也只能用一个惨子来形容。

1234年,金朝末代皇帝完颜承麟被杀,曾经不可一世的金朝,垮塌了,金朝皇室遭受了比北宋皇室靖康耻还悲催的命运。

后来,1276年,蒙古大军围困临安(南宋临时首都杭州),南宋的谢太后带着6岁的小皇帝出城投降,南宋皇室没有遭遇屠杀,相比金朝皇室,那是好多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南宋和蒙古人没有历史仇恨,没有血债;二是南宋是投降的,没有抵抗到底。


坐看东南了


首先目的不一样

金国和蒙古人的恩怨可太多了。成吉思汗之所以能从蒙古崛起,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金国对蒙古人的残害。当年蒙古人归金国管,金国每隔几年就要来草原控制人口,那就直接是屠杀啊。要钱要吃的要女人,所以这恩怨可想而知。所以这样的深仇大恨也导致金国皇室被赶尽杀绝。所以灭金国可以说是为了报仇雪恨。

而蒙古和南宋前期并没有什么瓜葛,并没有像对金国这样仇恨,只是有一些小摩擦。比如蒙古人借道四川攻打金国后方的时候,曾因为粮草问题和南宋有过摩擦。但借道这事南宋还是对蒙古有帮助的。蒙古攻打南宋,就是纯粹的领土扩张。蒙古和宋朝还能算是一定程度的盟军,最后灭金的时候,双方那打的叫一个高兴。

所处形式不一样

蒙古攻打金国时候,只是帝国阔张的起步阶段,蒙古只是发动第一次西征,南边也只是拿下了西夏和金国。这时他必须对外展示自己强大的武力,当时就直接把西夏这个没有什么恩怨的小国给灭了,也是最冤的一个。就是让天下都知道,要么归顺蒙古,要么就被消灭。

蒙古攻打南宋,就属于帝国扩张的末期了。他消灭南宋后扩张就基本结束了。南宋人对于元朝来说,就是他们的臣民,此时的蒙古帝国需要做的是安抚,不做无谓的牺牲,他们没有必要扩大仇恨,激起更多的反抗。而善待南宋皇室,就是不激起反抗的重要措施。

当然,蒙古人对老百姓可没这么好,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