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使日本投降,造成巨大災難的核彈轟炸,源於翻譯的失誤?

1945年6月,沖繩島戰役打了兩個多月後,最終以美軍的勝利落下帷幕。這一場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場,美國幾乎全殲島內駐守的10萬日軍,讓日本的海軍和空軍受到毀滅性打擊。不過,這場戰役中美軍傷亡超過8萬人,美國人向來“惜命如金”,他們冷清醒的意識到,即便是踏上了日本本土,如果也將付出百萬美軍士兵傷亡的代價,這是相當不划算的。

迫使日本投降,造成巨大災難的核彈轟炸,源於翻譯的失誤?

當時美國原子彈已經研製成功,於是美國在考慮第二方案,就是不通過武力讓日本投降,但是杜魯門不想把原子彈這一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公佈於世,杜魯門同時有個小算盤,就是想獨佔日本及遠東地區的利益,不希望蘇聯在中間分一杯羹。

在這種情況下,1945年7月26日,美國聯合英國和中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停止抵抗,這一公告並沒有邀請蘇聯參加。

迫使日本投降,造成巨大災難的核彈轟炸,源於翻譯的失誤?

當時日本國內也瀕臨崩潰的邊緣,聽到勸降書,日本國內十分恐慌。27日,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召開內閣會議商討對策。政界大體上分為兩派,一些主戰派認為,此時的日軍還能繼續戰鬥,即便是美軍攻入本土,日本國民“為天皇盡忠”也要讓美軍付出巨大代價。但另外一些理智一些的主降派認為,在歐洲德國和意大利都慘敗,完全指望不上,而日軍失去了領海領空,全線崩潰,國內物資也山窮水盡,頑抗毫無意義。

會議從上午一直進行到下午,但依然沒有實質性的結果。但是狡猾的日本人感覺到,由於蘇聯並沒有參與《波茨坦公告》的發佈,他們希望通過蘇聯與盟軍展開和談。

國內輿論爭吵不定,日本政府並沒有表示明確的態度。三天後的29日,鈴木貫太郎召開記者招待會公開表示了日方的態度。問題就出在這個招待會後發佈的新聞上,日本的通訊社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沒有將鈴木貫太郎的講話內容準確翻譯,通過另一種口吻表達了不一樣的態度。

迫使日本投降,造成巨大災難的核彈轟炸,源於翻譯的失誤?

鈴木貫太郎採取的是不表態的態度,沒有表達拒絕或者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意思。但是日本的官方媒體買翻譯時,錯誤的傳達了拒絕這一公告的意思。

通訊稿中措辭是“對於日本政府來說,此次三國聯合公告無異於是在重複開羅會議聲明,意義不大,既然已經別無他選,那麼我們將為了戰爭的勝利而繼續獎次戰鬥。”

盟軍看到這種表態,十分生氣和失望。杜魯門也放棄了之前不使用原子彈的想法,轉變態度,決定採用非常手段將日本打服。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最新研製成功B-29轟炸機攜帶著原子彈,對日本廣島、長崎進行轟炸。與此同時,蘇聯也宣佈對日作戰,日本眼看最後的救命稻草也無指望,只得被迫投降。

這次原子彈轟炸源於一場誤會,一場翻譯的失誤。這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迫使日本投降,造成巨大災難的核彈轟炸,源於翻譯的失誤?

二戰結束後,杜魯門回憶轟炸的動機時,表示如果當初日本沒有直接拒絕《波茨坦公告》,也許美軍不會投降原子彈。

而聽到杜魯門的回憶後,日本的國內輿論瞬間炸了鍋,因為看過首相新聞發佈會,懂得日語意思表示的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拒絕了《波茨坦公告》。於是,他們翻看當時的日文發言稿,對比了日本媒體發佈的英文翻譯版本。發現英文翻譯中出現了嚴重錯誤。

鈴木並未直接拒絕《波茨坦公告》,含糊的採用了“黙殺”一詞,而這個詞在英文中也沒有實際與之相對應的單詞,在日文中可以理解為“拒絕”,但對日本人而言更多的是“不回應”。可翻譯成英文時,表述是“完全忽略”,路透社等一些美國主流通訊社按照日本媒體的表達,更是將鈴木的話理解成了“拒絕”。當時杜魯門以及一些美軍高層也是在讀閱了路透社發出的版本,做出了轟炸的決定。

就這樣,由於語言的習慣,和政客、翻譯的相互誤解中,日本悲劇的成為了人類戰爭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嘗試過原子彈滋味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