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誤服消毒片到醫院救治,農村村民常識知識匱乏如何改變?

3月1日晚間,一條新聞彈出來,引起小編的注意。經獲悉,2月28日上午9:30左右,湖北黃梅縣黃梅鎮向窯村一組村民14戶22人誤食用於環境消毒的二氧化氯片(俗稱"泡騰片"),劑量1粒/人。此事發生後,誤食村民被緊急送往縣人民醫院救治。截至3月1日下午4時30分,已有18人治癒出院。

緊接著一條新聞跳了出來,詳細說明了村民誤食的過程,主要原因是向村民具體分發藥物的防疫人員不知道藥物是用來吃的還是用來泡水噴灑的,在未搞清楚到底怎麼用的情況下,告訴村民,"每人一粒,吞服"。

先不說村裡的防疫人員或者志願者,他們工作上是否存在失誤,就他們的知識面或知識儲備來講著實讓人擔憂。

這位管分發藥物的防疫人員就算沒接到鄉里的使用說明,自己本身也應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積累,不至於在沒確定是外用還是內服之前草率的讓村民們吞服。

俗話說的好,"藥不能亂吃,是藥三分毒”。村民們面對組織上下發的藥物,定然是選擇相信的。大多數村民不懂藥物的藥理、藥性和藥效,村中居住的村名藥物知識相對是匱乏的。他們也許更擅長貼膏藥,哪個膏藥比哪個膏藥好使,他們之間更懂得一些。

村民誤服消毒片到醫院救治,農村村民常識知識匱乏如何改變?


村民誤服消毒片到醫院救治,農村村民常識知識匱乏如何改變?

基本沒有人懂基本的常用西藥的藥物知識,儘管吃到嘴裡的味道不對勁兒,也不會想到什麼或者懷疑什麼。就像評論區網友說的,他們會認為"新藥就是這個味兒。"

小編覺得導致這件事兒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是鄉村村民通用知識、常識知識的匱乏。時代發展如此迅速,掃盲再也不是"能認兩個字,會算兩個數"就可以了,掃盲需要普及新知識,普及新要求,普及新本領。誰來彌補城鎮和鄉村居民們的知識信息之間的斷鏈?無疑是村幹部。

但是這個紐帶實在太纖細了。

村民誤服消毒片到醫院救治,農村村民常識知識匱乏如何改變?

新聞評論區,有個網友說,"2020年了,農村基礎的幹部真要換些受過教育高點的人來做了,這樣能杜絕不少無知與騙局。"鄉村老人被騙也不在少數。

小編和大多網友一樣,著急。小編從農村走出來的,特別希望農村能越來越好。因為,那是我的家,我特別熱愛鄉村生活,只是鄉村保障不了生活需要,不得不走進城市。

目前,鄉村留守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50後佔大多數),年輕人都往城裡遷移了。他們大多數小學沒有畢業,所接觸的知識少之又少,更何況是化學知識、藥物知識,藥理藥性藥效更不懂不通。他們自學能力也基本不具備,手機搜索功能基本是浪費的。

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包括小編的父母在內,在面臨新事物時候,都只能靠鄰里之間互相打聽,但他們的理解能力也明顯不足,打聽來的消息不一定就接近事實真相。

村民誤服消毒片到醫院救治,農村村民常識知識匱乏如何改變?

"新冠性肺炎"這個名詞在他們那裡根本記不住,聽不懂。疫情初期,網絡上流行的段子,"60後讓90後穿秋褲,90後勸60後戴口罩,橫批,誰都不聽。"這句話道出了90後的諸多無奈。

小編和表姐兩人好歹是家族中念過書的,在疫情初期,便在家人群中向家人們宣講新冠性肺炎的嚴重性,起初效果並不好,連兄弟姐妹同輩中人都開玩笑說,"沒事兒,別擔心。"

這種心態真是嚇到了,小編立即補充,"在古代,這叫瘟疫,是傳染人的,現在交通非常發達,發生傳染病不是某個村,也不是某個城市的事兒,大家不能掉以輕心",這才引起了全家人的重視,他們不懂啥叫新冠性肺炎,但他們聽過瘟疫,看過電視劇中的瘟疫場景。表姐老早就在家人群中教大家如何規範的戴口罩,如何進行居家消毒等科學知識。

在小編和表姐的全力科普下,終於家人們全部開始重視此事,這早於各位村長的大喇叭喊話,家人們也開始關注數據,關注新聞,關注一些列疫情消息。他們在抖音視頻刷到的信息也會及時分享到家人群裡。互相提醒、互相監督、互相問候。

村民誤服消毒片到醫院救治,農村村民常識知識匱乏如何改變?

農村防疫,看到村長大喇叭廣播的小視頻,感覺溫暖極了,硬核村長,樸實無華,我們暖心的同時,也還需要知識村長。小編的村上大喇叭都已經撤走了,很多年都沒聽過大喇叭廣播什麼,也很少見村裡組織學習常識等。

時代更迭,知識在不斷更新,但農村村民的知識體系還停留在過去,與城市的快車軌道還沒有對接起來。也許不用大喇叭,微信群就可以組織村民來一場學習。

現在的農村村民只知道村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都到城裡貸款買房買車了,回來與父母居住的沒有幾對兒,要是有也是逢年過節熱鬧一時,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寂寥的。他們也去不了城裡,與子女們住不到一起,吃不到一起,哪哪都不方便。

不是每個村子都是"象牙山村",小編真希望老家村子裡也能派一位第一書記,給家鄉做點什麼。小編真心希望,每個鄉村都能越來越好,好到讓小編捨棄城裡的工作,義無反顧向家鄉奔去。

村民誤服消毒片到醫院救治,農村村民常識知識匱乏如何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