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練野營的往事


拉練野營的往事


拉練野營的往事


拉練野營的往事


拉練野營的往事


拉練野營的往事


拉練野營的往事

拉練野營的往事

那一年,應該是七0年吧,我們的山村熱鬧起來,隔三差五的有部隊經過,紅旗招展,個個穿著軍裝,揹著揹包和槍,每個揹包上捆著一雙鞋,腰間掛著手榴彈,還有的扛著機槍小鋼炮,有的還揹著報話機,很神氣,上面的天線抖動著,耳朵裡套著耳機,很象電影《英雄兒女》裡的王成。人人都有一塊白毛巾,一隻喝水的搪瓷杯,很醒眼,部隊一隊一隊地往前走。

村裡的老百姓很新鮮,都圍在路邊看熱鬧,村裡的老太老頭自發地用水桶提來茶水,給解放軍戰士喝,戰士們掏出挎包中的搪瓷茶杯,舀著水喝,抹一下嘴,說聲老鄉謝謝。這情景很有點象打仗電影中的樣子,沿途迎親人,軍民魚水情。看著解放軍威武昂首挺胸的樣子,大人們總是關照著我們說,好好學習,長大了也當解放軍。村書記和一些年輕人喊著向解放軍學習,向解放軍致敬的口號,戰士們齊嗖嗖地回呼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我們一些小夥伴,喊著解放軍叔叔好,那些戰士們揮著手說小朋友好。我們的心十分激動,終於親眼看到了這麼多的解放軍,看到了這麼多的真槍真炮,就跟著隊伍跑。隊伍走在山道上,彎彎曲曲,很長很長,很是壯觀,讓人聯想到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隊伍漸漸地走遠了,我們爬上樹再看,一直到望不見為止。大夥兒經常爭論著今天經過的部隊是一個團還是一個二個團,一共有幾門大炮。

以後的日子裡,一聽說部隊要來,村人們便圍在村道邊上,邊聊天邊巴望著。部隊是一批批地經過,有的部隊還不認識路,幾個走在隊伍邊上的人,估計是排長連長當官的人,還向我們問路,老鄉呀,鑄日嶺還有多遠?這條道前面是不是蔣村呀?一看到部隊裡的人問,大夥感覺很有面子,七嘴八舌,連說帶比劃告訴他們。有的隊伍走過我們的村子,到無人處的空地上休息。村支書請他們到村裡休息,他們說不行,要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影響老百姓。我們小夥伴們緊緊跟隨著他們,看到他們坐下休息,就上去摸摸槍,摸摸小鋼炮,摸摸戰士的皮帶,十分的激動和興奮。有個戰士在脫鞋捏腳板,娃娃臉,看上去特親近,但他不讓我們摸槍,笑咪咪地用普通話問我們,小朋友,多大了?上學了沒有呀?哧,我們都是二三年級的學生了。那戰士嘲笑我們說,小朋友,個子太小了,象五六歲的人,以後背不動槍的。我們問他部隊一直要走到哪裡去,他說一直要走二十多天,再返回部隊駐地。我們說走這麼久的路,那吃飯睡覺怎麼辦呀,他很開心地說,飯我們自己做,晚上睡在野外山坡上。聽得我們一臉的敬佩,真牛呀。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部隊經過,村裡曾當過兵的人說,這是解放軍在野營拉練。為了提高作戰能力,就搞拉練,有時一天要走一百里地呢,走得腳上都是水泡血泡,還走死過人呢,這是為戰而練,練就一身硬功夫,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為了對付蘇修,時刻準備著,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不久以後,這拉練野營活動全面擴展興起,我們學校裡也搞起了拉練,七億人民七億兵,萬里江山萬里營。有一天老師說,全校師生也要象解放軍叔叔一樣去野營,時間一天,要大家做好準備,同學們那積極性真是高漲,皮帶紮在外衣的腰上,那時的皮帶扣多是回字型的,書包當揹包,帶上乾糧,洗臉毛巾掛在脖子上,穿上解放鞋,有的扛著紅纓槍,大家排著隊,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去爬一座我們當地最高的山,叫峨眉山,頂上有一塊大岩石,叫棋盤石,傳說是一個砍柴人上山砍柴,看到有二個老人在這大岩石上下棋,他坐在邊上看,一局下完,那砍柴的鉤刀柄也爛了,回到村裡,都不認識他了,時光已過去了幾十年了,原來他是遇著了神仙。這傳說證明了這山的高度。爬山時高年級的走得快,我們低年級的跟得夠嗆,隊伍也脫節了,越拉越遠,我們互相鼓著勁,好不容易爬了一個上午才到頂,在山上吃了自帶的乾糧當中飯,下山又走了三個小時左右,回到家裡,雖然很累,但也算是過了一把拉練的癮,當了一回小解放軍。

前幾年我又去重爬了一下峨眉山,從山腳到山頂二個小時,路很難走,柴草叢生,人跡已罕,山頂的棋盤石仍在,但感覺沒有記憶中的巨大,站在上面,四周村落在望,往事依稀,感嘆不已。

6\\\u0001\u0015\u0006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