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告诫孩子:许诺并不重要,重要是如何践行,做不到的不承诺


巴菲特告诫孩子:许诺并不重要,重要是如何践行,做不到的不承诺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在现实生活中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自己的尊重。但是,我们反对那种“言过其实”的许诺,也反对使人容易“寡信”的“轻诺”。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真能主动帮助朋友办点事,这种精神当然是可贵的。但是,办事要量力而行,说话要掌握分寸。因为,诺言的能否兑现不仅有自己努力的程度问题,还有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些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办到的事,后来由于客观条件起了变化,一时办不到,这种情况是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朋友面前,不要轻率地许诺。有的事,明知办不到,就应向朋友说清楚,要相信朋友是通情达理的,是会原谅的,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在朋友面前逞能,轻率许诺。这样不但得不到友谊和信任,反而会失去朋友。一旦作出了许诺,就一定要做到。

巴菲特告诫孩子:许诺并不重要,重要是如何践行,做不到的不承诺

巴菲特就是个信守诺言的人。有一年,彼得的双胞胎女儿有机会来到奥马哈与祖父祖母共度生日。孩子们生日那天快下班时,巴菲特接到奥马哈市市长邀请他参加晚宴的电话,他毫不犹豫地谢绝道:“很抱歉,我已经答应今天晚上陪我的孙女们过生日,我不想失约。”

走出办公大楼,巴菲特给双胞胎孙女买了生日礼物,驱车直奔市中心新开业的游乐园,去那里与家人一道为孙女们过生日。巴菲特正兴致勃勃地看着孩子们吹灭蜡烛并开始切分蛋糕,他的助理急匆匆地赶来了。他把巴菲特叫到旁边,小声汇报——有一个本公司非常重要的客户,很想在这个晚上与他见一面。

“可是,我已答应了孩子们,今天整个晚上都陪在她们身边。”巴菲特面露难色。

“客户此前确实没有约定,他只在此地做短暂的停留,是临时决定要拜访您的……”助理委婉地建议道。

巴菲特没有犹豫,他转身告诉助理:“我觉得我还是应该留下来陪孩子们,你去接待一下客户,并替我转达真诚的歉意,跟他约好时间,届时我会亲自登门拜访。”

“巴菲特先生,您是不是先去……”助理提醒总裁这个客户实在太重要了,丝毫不能得罪的,要不然就不会匆匆地找来了。

“不,我已说过,我不想做一个失约的祖父。今天晚上,市长的宴请和客户的约见,确实都很重要,但我一个月前向女孩们许下的承诺更重要,谁都不能改变我做出的承诺。”巴菲特一脸的坚定,让助理打消了继续劝说的念头。

巴菲特告诫孩子:许诺并不重要,重要是如何践行,做不到的不承诺

第二天,巴菲特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向那位客户道歉,客户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由衷地赞叹道:“巴菲特先生,其实我要感谢您啊,是您用行动让我真切地记住了什么叫做一诺千金,我明白贵公司兴旺发达的真正原因了。”此后,巴菲特和这位客户竟成了非常亲密的合作伙伴,甚至在公司遭遇最大困难的时候,也不曾动摇彼此的信任。

为人处世,信守诺言是非常重要的。办事要量力而行,许诺也要量力而行。因为诺言的兑现,不仅有自己努力的程度问题,还有客观条件的因素,我们不可轻率就许下诺言,而一旦许诺就一定要兑现。

因为当对方没有得到你的承诺时,他不会心存希望,更不会毫无价值地焦急等待,自然也不会有失望的惨痛。相反,你若承诺,无疑在他心里播种下希望,此时,他可能拒绝外界的其他诱惑,一心指望你的承诺能得以兑现,一旦你给他的希望落空,那将是扼杀他的希望,结果你很可能毁灭他已经制订的美好计划,或者使他延误寻求其他外援的时机。

如此一来,你的形象就会大跌,别人会因你不能信守承诺而不相信你,也不愿再与你共事,不愿再与你打交道,那么,你只能孤军奋战。有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上经常不负责,许下各种承诺,而不能兑现,结果给别人留下恶劣的印象。如果承诺某种事,就必须办到,如果你办不到,或不愿去办,就不要答应别人。

巴菲特告诫孩子:许诺并不重要,重要是如何践行,做不到的不承诺

成功的人很会注意承诺这个细节。他不会轻易承诺某一件事,即使有把握,也不会轻易承诺。而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把握不了承诺的分寸,他们的承诺很轻率,不给自己留下丝毫的余地,结果使许下的诺言不能实现。巴菲特很注重给孩子们灌输注重承诺的观念。

苏茜上中学时,曾与同学蕾安娜约好星期日下午两点在电影院门口见,一块儿去看最新上映的电影。两人还一再强调不见不散。没有想到的是,那天蕾安娜在电影院门口等到电影散场也没能等来苏茜。蕾安娜恼火地回了家。后来,蕾安娜才知道那天下午苏茜陪另外一个同学溜冰去了。得知缘由后,愤怒的蕾安娜朝着苏茜就是一阵大吼:“你为什么不遵守我们的承诺?我看这个朋友是没法再做下去了!”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遭到蕾安娜的质问,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苏茜放不下自己的脸面,便也不甘示弱地吼了回去:“哼,我就是故意不去的,谁稀罕和你做朋友!”说完,苏茜头也不回地跑回家去。

整个晚餐时间,苏茜都为这件事郁闷不已,喋喋不休地抱怨:“她怎么能当着这么多人向我大吼大叫!罗拉非要让我去陪她溜冰,我也没办法呀!”巴菲特告诉女儿:这件事错在她,而不是蕾安娜。“你对蕾安娜失信在先,我想,她有权表达她的愤怒。”巴菲特微笑着递给女儿一块面包,苏茜不吭声了。巴菲特讲,一个人具备守信的品质,他就必然是个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人们就会认为这样的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是一个缺乏可信度的人

巴菲特告诫孩子:许诺并不重要,重要是如何践行,做不到的不承诺

我们在前文讲过,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你原来可以轻松地做到的事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你轻易承诺下来,会给自己以后的行动增加困难,对方会因为你现在的承诺而导致将来的失望。所以,即使是自己的事,也不要轻易承诺,不然一旦遇上某种变故,让本来能办成的事没办成,这样一来,你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

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不能无视获得良好为人信誉的重要一环——适度承诺与切实应诺的人生艺术。这是人人需要的一门艺术,这是当今一切力图施展大的本领的人们,尤其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

从通常意义来说,适度的承诺,具有很丰富的和很具个性的内涵,它因人而异,因情势而异,故难以对它作整齐划一的界说;但是,从大多数人现实境遇中不难看出,承诺如若经常性地失效,往往会使人陷入困窘、烦忧,乃至十分尴尬的境地。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即使是年轻人,在决定承诺之前也要防止感情冲动,以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承诺的适度。

绝不为自己“制造”力不从心的、不可变更的、日趋沉重的负担而盲目地承诺,是把握适度承诺的前提。因为信守承诺,只有在量力而行、相互体谅、留有余地的情况下,才有望圆满地兑现。注意在承诺时讲明在特定情况下的理解深度和适应弹性变化,也并不降低承诺的严肃性。承诺时留有余地,是人生艺术的难点之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走向成熟的一种鲜明标志,这就要求人们做到“恰如其分”地承诺——使对方满意,使自己主动。

那么该怎样承诺才不会失分寸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承诺方式和方法。以下三种方法可资借鉴:

1.对把握性不大的事儿,可采取弹性的承诺。如果你对情况把握不大,就应该把话说得灵活一些,使之有伸缩的余地。例如,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等较灵活的字眼。这种承诺能给自己留一定的回旋余地。

2.对时间跨度较大的事情,可采取延缓性承诺。有些事情,当时的情况下可以办成,可是时间长了,情况会发生变化。那么,在承诺时可以采用延缓时间的办法,即把实现承诺结果的时间缩短一点,给自己留下为实现承诺创造条件的余地。

3.对不是自己所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采取隐含前提条件的承诺。如果你所作的承诺,不能自己单独完成,还要求别人帮忙,那么你在承诺中可带一定的限制。

为人处世,应当讲究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因此,承诺不可随意为之,信口开河。明智者事先会充分地估计客观条件,尽可能不做那些没有把握的承诺。须知,有了承诺,就应该努力做到,

千万不要乱开“空头支票”,不然不仅会伤害对方,还会毁坏自己的声誉,使你在社会上难有立足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